首页 理论教育 推拿基本技术

推拿基本技术

时间:2022-04-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拇指揉法要求腕关节放松,而后作大拇指的掌指关节环旋运动,使指面在治疗部位上作轻柔缓和的小幅度环旋运动,并带动该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②用中指点按风池、风府、肩外俞及缺盆穴,以酸胀为度,每穴约30秒。手掌空虚,指腹贴紧患部。医者用两手示、中、环三指,行指揉法于两侧项肌,上下往返操作,约10分钟。用一侧拇指顶住患椎横突后结节内下侧,另一手掌根托住患者的下颌支及颞枕骨下缘。

(一)肩周炎的操作

物品准备包括推拿治疗床、推拿治疗椅、推拿治疗巾等。

1.操作方法

(1)一牵:指手法牵引。患者仰卧位,平躺于治疗床上,全身放松,双手平放于身体两侧,头部距治疗床的床头20cm左右。医者坐或站于治疗床的床头,一手握住患者的下颌部,另一手按扶住后枕部,医者两手协调用力,徐徐向上牵拉,待患者顺床牵拉至床头为1次,往返操作3~5次即可。

(2)二推:指手法推拿。

①患者仰卧位,医者用两手示、中、环三指,行指揉法于两侧项肌,上下往返操作,约10分钟。用指腹着力于治疗部位,作轻柔缓和的环旋转动,并带动皮下组织一起揉动。

中指、双指和三指揉法要求术者腕关节微屈,将指腹着力于治疗部位,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关节摆动,使指腹在治疗部位上作轻柔的小幅度的环绕。

拇指揉法要求腕关节放松,而后作大拇指的掌指关节环旋运动,使指面在治疗部位上作轻柔缓和的小幅度环旋运动,并带动该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

操作时腕关节放松,动作要灵活,吸定,既不能有体表的摩擦运动,也不可用力向下按压。整个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性。频率每分钟120~160次。但作拇指揉法时频率要缓慢。

②用中指点按风池、风府、肩外俞及缺盆穴,以酸胀为度,每穴约30秒。拇指伸直,拇指面着力,逐渐用力下压,使病人产生酸、麻、重、胀和走窜等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其余四指握拳或张开,起支持作用,及协同助力。

操作时按压方向要垂直,用力由轻至重。按而持续,或下按要有节奏。前臂用力,指按法操作时,手腕微屈。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能移动。

③运用拿法,拿双侧肩井3~5遍。

医者用大拇指及其他手指,或大拇指和食中两指对称用力,夹住治疗部位的肌筋,逐渐用力回收,将治疗部位的肌筋提起,并作轻重交替而连续的一紧一松的捏提和捏揉动作。

操作时,肩、肘、腕关节放松,动作灵活而柔和。手掌空虚,指腹贴紧患部。蓄劲于内,贯注于指,作连续性的一松一紧活动。

(3)整脊:指整复紊乱的脊柱关节。患者端坐方凳上,医者站于患者身后,用一手自上而下触摸患者颈部棘突及其两侧,若有棘突偏歪、椎旁凸起,且有压痛,颈部活动受限,此处就是病变部位。此时,嘱患者头向前微屈,医者站于患侧身后,一手拇指按住病变的颈椎棘旁,另一手的肘部托住患者下颌部,手扶后枕部,使头部向患侧被动旋转至一定幅度,再用力做小幅度快速扳动,后迅速松手,施术时若有关节弹响感,即为整脊成功。随之再触摸原偏歪的棘突或椎旁的凸起部,均见消失,颈部活动也恢复正常。如另有其他棘突偏歪、椎旁凸起,可按上法再行整复,直至颈部活动正常后,即为整脊完毕。

2.操作程序 患者取仰卧位,平躺于治疗床上,全身放松,双手平放于身体两侧,头部距治疗床的床头约20cm。医者坐或站于治疗床的床头,一手握住患者的下颌部,另一手按扶住后枕部,医者两手协调用力,徐徐向上牵拉,待患者顺床牵拉至床头为1次,往返操作3~5次即可。

医者用两手示、中、环三指,行指揉法于两侧项肌,上下往返操作,约10分钟。用中指点按风池、风府、肩外俞及缺盆穴,以酸胀为度,每穴约30秒。拿双侧肩井3~5次。

患者端坐方凳上,医者站于患者身后,用一手自上而下触摸患者颈部棘突及其两侧,若有棘突偏歪、椎旁凸起,且有压痛,颈部活动受限,此处就是病变部位。此时,嘱患者头向前微屈,医者站于患侧身后,一手的拇指按住病变的颈椎棘旁,另一手的肘部托住患者下颌部,手扶后枕部,使头部向患侧被动旋转至一定幅度,再用力做小幅度快速扳动,后迅速松手,施术时若有关节弹响感,即为整脊成功。

3.注意事项

(1)患者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治疗。

(2)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治疗。

(3)肩部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治疗。

(4)治疗期间,患者宜保暖勿受凉,加强肩关节的功能锻炼。

(5)本法不适于结核、肿瘤等引起的肩部疼痛。

(二)颈椎病的操作

物品准备包括推拿治疗床、方凳、推拿治疗巾等。

1.操作方法

(1)定位:对比颈椎两侧肌肉紧张程度,再从上到下触摸颈椎横突后结节,确定病变的相应横突后结节。

(2)软组织放松方法。

①患者取坐位,先在颈椎患侧用一指禅推由上向下反复多次进行放松。

医者手握空拳,拇指自然伸直,并盖住拳眼,用拇指指端偏峰或罗纹面着力于治疗部位或穴位,沉肩、垂肘、悬腕,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关节,拇指掌指关节或指间关节的屈伸运动,使产生的功力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

沉肩:肩关节放松,不要使肩部耸起用力。若肩部未放松,操作则不能持久,易使上肢酸痛,使动作受到牵制。

垂肘:上肢肌肉放松,肘部下垂,略低于腕部,同时注意腕部尺侧略低于桡侧。

悬腕:腕关节自然悬屈,但不可将腕关节用力勾紧,从而影响腕关节的灵活度,应在保持腕关节松弛的状况下,尽量使腕关节悬屈呈90°。

掌虚:手握空拳,指面不贴掌心,使之虚掌,拇指垂直盖住拳眼,使腕及拇指活动时起稳定作用。

指实:拇指端罗纹或偏峰自然着力,吸定于治疗部位上。

紧推慢移:紧推就是腕部摆动及拇指关节伸屈活动要有节律,频率略快,每分钟120~160次。慢移指固定一点后,移动时应随着腕部摆动,拇指端着力点作缓慢的移动。动作灵活自然,压力均匀柔和,频率均等。

②在患椎横突后结节附近用弹拨手法治疗,总时间约10分钟。

以拇指指端着力,其他4指附着于施治部位。将着力的指端深按于施治的肌筋缝隙之间或肌筋的起止点,先轻后重,均匀有力地弹而拨之,如弹拨琴弦。手法深沉有力,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③按揉肩井、肩中俞、肩外俞各1分钟。

中指、双指和三指按揉法要求术者腕关节微屈,将指腹着力于治疗部位,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关节摆动,使指腹在治疗部位上作轻柔的小幅度的环绕。

拇指按揉法要求腕关节放松,而后作大拇指的掌指关节环旋运动,使指面在治疗部位上作和缓的小幅度环旋运动,并带动该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

(3)脊柱微调手法:医者用大拇指沿着乳突后方顺势而下触摸横突后结节,其向后突起且有压痛者即为有旋转错位的颈椎节段。接着用一侧拇指顶住患椎横突后结节内下侧,另一手掌根托住患者的下颌支及颞枕骨下缘。然后托下颌部之手向上牵拉,并使头部缓缓朝对侧旋转约10°后,待患者颈部肌肉放松后再突然加大头颈部运动幅度3°~5°,同时拇指将椎横突后结节向上向外顶推即可。

2.操作程序 患者侧卧位,棘突偏凸侧朝上,颈部肌肉放松,颈肩部铺以治疗巾。对比颈椎两侧肌肉紧张程度,再从上到下触摸颈椎横突后结节,确定病变的相应横突后结节。

患者取坐位,先在颈椎患侧用一指禅或者四指推,由上向下反复多次进行放松。在患椎横突后结节附近用弹拨手法治疗。按揉肩井、肩中俞、肩外俞。

医者用大拇指沿着乳突后方顺势而下触摸横突后结节,其向后突起且有压痛者即为有旋转错位的颈椎节段。用一侧拇指顶住患椎横突后结节内下侧,另一手掌根托住患者的下颌支及颞枕骨下缘。托下颌部之手向上牵拉,并使头部缓缓朝对侧旋转约10°后,待患者颈部肌肉放松后再突然加大头颈部运动幅度3°~5°,同时拇指将患椎横突后结节向上向外顶推即可。

操作完毕,协助患者穿好衣物,安置舒适卧位,整理床铺,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3.注意事项

(1)患者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治疗。

(2)手法操作定位要准确。

(3)手法宜轻揉,严防用力过猛,切忌过度追求颈部弹响声。

(4)手法操作时卧位较为安全,尤其眩晕较重者。

(5)脊髓型颈椎病慎用。

(三)腰椎后关节紊乱的操作

物品准备包括推拿治疗床、推拿治疗巾。

1.操作方法

(1)推法:在病变侧施四指推法,疼痛在上部腰段时,四指推法的运动方向与脊柱垂直;疼痛在下部腰段时,四指推法的运动方向与脊柱呈120°夹角,配合拇指点按、弹拨阿是穴。

操作时术者沉肩,屈肘约150°,腕关节自然掌屈。拇指指腹或偏峰,与示、中、环三指指腹相对用力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关节的屈伸和四指推动,同时四指作掌指关节的主动屈伸运动。在提拿过程中,四指直线推动,回复原位,往返操作。

四指用力均匀柔和,刚柔相济。手法动作连贯而有节律,频率约为每分钟150次。四指指腹附着于肌肤,不可离开,作推和拿的动作时,用力应始终均匀一致。

提拿时,主要是屈伸掌指关节,诸指间关节应保持伸直位。

(2)腰椎改良斜扳法: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医者面对患者。

医者先用一侧肘臂固定患者骨盆,同时将该手的示、中指分开置于错位椎骨棘突的上、下间隙。另一手则拉住患者下侧肩膀慢慢前移,使其脊柱上段逐渐前屈,至触于错位椎骨棘突上一间隙的示指感到相应棘突间隙增宽时,即停止肩膀前移。

然后用拉肩膀之肘臂固定患者上侧肩部,并将该手的示、中指分开,分别置于错位椎骨棘突的下、上间隙,另一手则调整患者双下肢,使其膝关节及髋关节逐渐屈曲,并带动腰椎前屈,至触于错位椎骨棘突下一间隙的示指感到相应棘突间隙增宽时,立即停止下肢前移,并用肘臂固定骨盆,保持脊柱下段的前屈幅度。

医者两肘臂相对用力,将患者肩部向其后方推按、髋部前推,当脊柱逐渐扭转至紧张限制位时,稍作停顿,再以突发短促的动作,加大患者脊柱扭转幅度3°~5°,同时用示、中指顶推偏歪棘突,此时可听到弹响声或触及棘突弹跳感。

本法操作时动作要缓和、准确,用力要稳实、恰当,两手的配合要协调,不能硬扳,更不能施以暴力;扳动的幅度不能超过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一般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不可强求;如棘突无明显偏歪,则示、中指可不做顶推动作。

手法成功是以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是否瞬间发生了显著改善为标志,而不能以操作过程中有无弹响作为判断手法成功的标志。

2.操作程序

(1)患者俯卧位,充分暴露治疗部位。医者双手拇指分别置于患者腰段脊柱棘突两侧,滑动触诊检查棘突有无偏歪。拇指触诊检查压痛点并定位相应腰椎节段。在病变侧施四指推法,配合拇指点按、弹拨阿是穴。

(2)嘱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放松肢体。医者面对患者站立,再次定位目标节段,然后施行腰椎改良斜扳法。

操作完毕,观察疗效,协助患者下治疗床。

3.注意事项

(1)患者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治疗。

(2)严格掌握适应证,腰椎不稳、骨质疏松者、脊柱畸形者慎用。

(3)腰部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治疗。

(4)腰椎后关节紊乱者,24小时内不宜进行热敷。

(5)治疗期间,避免腰部大幅度活动,注意卧板床休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