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化学位移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化学位移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化学位移成像技术在临床上得以较为广泛的应用,同相位图像即普通的T1WI,在介绍化学位移成像的临床应用之前首先来了解一下反相位图像的特点。2.化学位移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临床上化学位移成像技术多用在腹部脏器中,主要用途有:①肾上腺病变的鉴别诊断。④利用化学位移成像技术还有助于肾脏或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等其他含脂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目前化学位移成像技术在临床上得以较为广泛的应用,同相位图像即普通的T1WI,在介绍化学位移成像的临床应用之前首先来了解一下反相位图像的特点。

1.反相位图像的特点 与扰相GRE普通T1WI(同相位图像)相比,反相位图像具有以下主要特点(图5-2-2):①水脂混合组织信号明显衰减,其衰减程度一般超过频率选择饱和法脂肪抑制技术。假设某组织的信号30%来自脂质,70%来自水分子。如果利用频率选择饱和法进行脂肪抑制,即便所有来自脂质的信号完全被抑制,那么还保留70%来自水分子的信号,即信号衰减幅度为30%;而在反相位图像上,则不仅30%的脂质信号消失,同时70%来自水分子的信号中,也有30%被脂肪质子抵消,组织仅保留原来信号的40%,信号衰减幅度达60%。②纯脂肪组织的信号没有明显衰减。几乎接近于纯脂肪的组织如皮下脂肪、肠系膜、网膜等,其信号来源主要是脂肪,所含的水分子极少,在反相位图像上,两种质子能够相互抵消的横向磁化矢量很少,因此组织的信号没有明显衰减。③勾边效应。反相位图像上,周围富有脂肪组织的脏器边缘会出现一条黑线,把脏器的轮廓勾画出来。因为一般脏器的信号主要来自水分子,而其周围脂肪组织的信号主要来自脂肪,所以在反相位图像上,脏器和周围脂肪组织的信号下降都不明显,但在两者交界面上的各像素中同时夹杂有脏器(水分子)和脂肪,因此在反相位图像上信号明显降低,从而出现勾边效应。

2.化学位移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临床上化学位移成像技术多用在腹部脏器中,主要用途有:①肾上腺病变的鉴别诊断。因为肾上腺腺瘤中常含有脂质,在反相位图像上信号强度常有明显降低(图5-2-3),利用化学位移成像技术判断肾上腺结节是否为腺瘤的敏感性为70%~80%,特异性高达90%~95%。②脂肪肝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对于脂肪肝的诊断敏感性超过常规MRI和CT。③判断肝脏局灶病灶内是否存在脂肪变性。因为肝脏局灶病变中发生脂肪变性者多为肝细胞腺瘤或高分化肝细胞癌(图5-2-2A、B)。④利用化学位移成像技术还有助于肾脏或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等其他含脂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有一点情况需要说明,有的文献上提到化学位移成像反相位上组织的信号衰减提示细胞内含有脂质,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十分确切。的确,组织发生脂肪变性后,在组织学上这种脂肪变性通常表现为细胞内脂滴的沉积,在反相位图上可以发现该类组织的信号降低。然而,化学位移成像技术本身并不能区分脂质位于细胞内还是位于细胞外;只要某一个像素内含有水和脂肪两种成分并达到一定比例,无论脂肪成分出现在细胞内还是细胞外,在反相位图像上该像素的信号都可以发生衰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