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半表半里的形成史

半表半里的形成史

时间:2022-04-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半表半里最早见于《伤寒论》,它的出现,标志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的长成。现今已形成共识,《伤寒论》主要内容来源于《汤液经法》。对比《汤液经法》和《伤寒论》可看出,经方在东汉前的八纲,无半表半里理念,而《伤寒论》出现了半表半里理念,从史书记载和分析《伤寒论》内容可得确认。在表用发汗治疗,不愈入里用吐、下治疗,这种量疾病浅、深来治病的思维方法,一直延续到东汉。

半表半里最早见于《伤寒论》,它的出现,标志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的长成。现今已形成共识,《伤寒论》主要内容来源于《汤液经法》(又称《伊尹汤液经》)。值得注意的是杨绍伊的考证,他以“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为据,又以文字特点考证,据“与商书商颂形貌即相近,其方质廉厉之气比东汉之逸靡、西京之宏肆、秦书之谯谯、周书之谔谔”,认为《伊尹汤液经》出自殷商,原文在东汉岿然独存,张仲景据此论广为《伤寒论》,故原文一字无遗存在于《伤寒论》中。仅据此,当然不能确定《汤液经法》出自殷商,但明确了经方的发展史当不是始于东汉,而与《内经》堪比更远古。

有关《汤液经法》最原始的内容已不可得,流传至东汉的版本亦并非十分确切,当前值得借鉴的有两个版本,即记载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的《汤液经法》部分内容、和杨绍伊撰写的《伊尹汤液经》中顶格写的全部内容,这些内容虽还有待考证,经方发展史亦有待进一步研究,但足以看出,经方的发展史有其独自特点。对比《汤液经法》和《伤寒论》可看出,经方在东汉前的八纲,无半表半里理念,而《伤寒论》出现了半表半里理念,从史书记载和分析《伤寒论》内容可得确认。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公元前24—公元206年)记载:“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这是历史学家描绘的经方特点,即用药物的寒热温凉阴阳属性,来应对疾病的浅、深(表、里)、寒热虚实,调解人体的阴阳平衡,即以八纲理论指导治病。这里要注意的是,当时的经方用八纲,病位概念只是浅、深(表、里),无半表半里。

又把现今流行本《伤寒论》(宋·赵开美本)与《金匮玉函经》《注解伤寒论》等版本进行对比,可发现,后者多有“辨不可发汗病、辨可发汗病、辨发汗后病、辨不可吐、辨可吐、辨不可下病、辨可下病、辨发汗吐下后病”等篇章,通过考证及临床研究,这不是简单的编写问题,而正是标明了经方发展史。众所周知,发汗用于表证,吐、下用于里证,这里没有《伤寒论》所论述的和法,可知汉前对疾病的认识,疾病初期证在表,不愈则入里。在表用发汗治疗,不愈入里用吐、下治疗,这种量疾病浅、深来治病的思维方法,一直延续到东汉。从《伤寒论》中可看到:这种只有表、里概念指导临床,产生了很多的经验教训,反复的经验教训使人们(如张仲景)认识到,疾病有在表者,有在里者,还有不在表亦不在里,而在表里之间,即半表半里者,治不能用汗法,亦不能用吐下,只能用和法,这就是长期的临床实践产生了半表半里理念,即张仲景补充和完善了八纲辨证,即在原有八纲中、在量疾病之浅深基础上,加入半表半里理念,从而完善了六经辨证论治理论体系(见图)。

六经来自八纲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