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骨、耳部病变中,以慢性中耳炎最常见。本病好发于上鼓室、鼓窦入口、鼓窦及乳突,这些部位称为“关键区”。因此要求摄片时应充分显示这些“关键区”,颞骨、耳部投照技术中最重要的是头颅位置及中心线方向,使用不同的头足角和腹背角即可显示不同的解剖位置。常用的投照位置有:徐氏位(Schuller's position)、梅氏位(Mayer's position)、劳氏位(Law's position)、伦氏位(Runstrom's position)、欧文位(Owen's position)等。显示内耳道常用位置有:斯氏位(Stenver's position)、内耳道经眶位、汤氏位(Towne's position)、格氏位(Guillen's position)。显示听小骨及半规管的常用位置有:休舍位(Chausse's position)、听小骨位。此外,尚有显示前庭窗的前庭窗位和显示岩骨、外耳道、中耳、听骨的颅底位以及显示茎突的颞骨茎突位。
总之,投照位置应尽量简单、实用,且能显示鼓室、上鼓室、听骨、鼓窦、乳突等,并尽可能与手术野暴露一致,以便使放射诊断能起到手术参考的作用。
现将颞骨X线常用的检查位置介绍如下。
(一)徐氏位(乳突侧位)(图4-11,4-12)
可显示鼓室、鼓窦、锤骨、鼓窦入口、鼓室盖、乳突气房、乳突尖端、乙状窦、岩部等。
(二)麦氏位(乳突轴位)(图4-11,4-13)
可显示鼓窦、鼓窦入口、外耳道。可作为徐氏位的辅助检查。
图4-11 正常徐、麦氏位线图
A.徐氏位;B.麦氏位
图4-12 正常徐氏位
图4-13 正常麦氏位
(三)劳氏位
主要观察乳突气房、鼓室盖、乙状窦板、脑膜横窦角、上鼓室、鼓窦入口等。此位置与乳突侧位相似。
(四)伦氏位
显示乳突窦、乳突窦入口及上鼓室骨质结构,由于X线倾斜角度大,因此外耳道呈椭圆形。
(五)欧文位
此位置介于乳突侧位与乳突轴位之间,对观察慢性乳突炎、听骨及乳突发育较好。
(六)斯氏位(岩骨横位)
显示内耳道、半规管。
(七)内耳道经眶位
双内耳道应对称地显示于眼眶上1/3(因眼眶上1/3为横径最大的部分)区域。主要显示内耳道、耳蜗、半规管。经眶前后位可使眼眶放大,因此中耳结构(尤其是鼓窦、岩骨及Koner氏隔)显示良好。
(八)汤氏位
双侧颞骨岩部对称显示,可观察内耳道、耳蜗、半规管等。
(九)格氏位
内耳道较经眶位显示更清楚。可观察内听道、半规管、听骨及Kner隔。
(十)休舍位
颞骨岩部通过枕骨大孔显示内耳及中耳结构。
(十一)听骨位
在外耳孔内显示锤骨、砧骨、镫骨。
(十二)前庭窗位
前庭窗在颞骨岩部与前庭间显示,3个半规管呈“人”字形。
(十三)茎突位
茎突在下颌骨升支内侧显示,阅片时应双侧对比。
(十四)颈静脉孔位
1.闭口颏顶位 双侧颈静脉孔位于下颌骨下缘,呈“乙”字形。
2.张口颏顶位 张口位的双侧颈静脉孔位于双侧大臼齿之间,呈“乙”字形。
(十五)舌下神经孔位
清晰显示舌下神经孔,须双侧对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