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集验方》

《集验方》

时间:2022-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集验方》约成书于公元559年,为北周时姚僧垣所撰。仅《中医方剂大辞典》收载名温胆汤而药物组成不同的同名方剂共有13首,而这些方剂多由《集验方》之温胆汤在流传过程中,加减演化而来,而后世若据此而解温胆之名,可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了。且其所引与嗣后的《外台秘要》所引温胆汤相同,而王焘明确记载引自僧垣《集验方》。因此,《集验方》当为温胆汤之最早出处。

《集验方》约成书于公元559年,为北周时姚僧垣所撰。姚氏出身于仕宦兼医学世家,学有渊源,颇得家学,医术高妙,声名远播,为时人称颂。所著《集验方》12卷,系僧垣在家传医验的基础上,积本人60年临证经验,“搜采奇异,参校征效者”而成,当时是与仲景《伤寒杂病论》、陈延之《小品方》齐名的重要医学著作。由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在当时秘而不传,自晋历经南北朝隋唐五代,直至北宋时期的近700年间,《集验方》、《小品方》便成为当时医家之圭臬,并被唐政府列为医学生必读之书。该书的影响亦远极海外,日本《大宝律令》也曾规定此书为医学生的必修课程,足见此书学术价值之高。原书在北宋末年已佚,1986年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高文铸先生辑佚本。

(一)脏热腑寒说的学术背景

1994年王玉川先生在其所撰《温胆汤命名含义》一文中曾指出:在南北朝时期,对于皮肉骨髓脉之病,盛行着“脏热腑寒”的辨证理论,与今天我们所熟知的脏病多虚寒、腑病多实热的理论不同[89]。其后王洪图先生在其主编的《黄帝内经研究大成》中,列专论详尽考证了脏热腑寒说,依据《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引述的《集验方》与《删繁方》的文献,推断出脏热腑寒的分证方法,在南北朝到隋代较为盛行,至唐代尚颇为盛行,自唐代以后渐被忽略。并认为它是有别于张仲景伤寒六经辨证的另一种辨证方法,值得深入研究[79]

脏热腑寒说认为,“热则应脏,寒则应腑”,因此脏之为病多病热,腑之为病多病寒。据《外台秘要》引:“《删繁》论曰:夫五脏六腑者,内应骨髓,外合皮毛肤肉。若病从外生,则皮毛肤肉关格强急;若病从内发,则骨髓疼痛。然阴阳表里,外皮内髓,其病源不可不详之也,皮虚者寒,皮实者热,凡皮虚寒之应,主于肺大肠,其病发于皮毛。热即应脏,寒即应腑。”[9]《删繁方》今已不传,《隋书·经籍志》和《旧唐书·经籍志》均有著录。成书年代与具体内容未详,但考其作者谢士泰系与姚僧垣同时代的医家,据今存世的文献也可看出,两书的学术背景及学术观点基本一致。

这一学说的形成,当和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服石”之风盛行有关。当时世人服用的多是一种名为“五石散”的石性药方,以石钟乳、硫磺、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等热性药物为主。服后常致身体烦热,必须“寒衣、寒饮、寒食、寒卧,极寒益善”,所以“五石散”又被称为“寒食散”。服石的流弊非常严重,据皇甫谧的记载,或“舌缩入喉”,或“痈疽陷背”,或“脊肉溃烂”,或“神志癫狂”,甚至毙命。就连皇甫谧本人也因服石而患重病,痛苦不堪。为此,时人因服用丹石耗阴伤脏而生热也就能很好理解了。魏守建先生《〈诸病源候论〉对五脏生理病理的认识》一文,在解释“热气入于肾脏,肾恶燥,热气盛,则肾燥,肾燥故渴而引饮也”时,也认为对于因热致燥的原因,应责之于服食“丹石”之风盛行[98],时人之“脏热”可见一斑。

关于脏热腑寒的内容,《千金要方》与《外台秘要》也多引自《删繁方》,这也正是造成今《集验方》辑佚本相关内容寥寥的原因,由于后世资料引述不全,并不能充分反映《集验方》之全貌。但在脏热腑寒背景下,其学术思想的一致性却不容置疑,《集验方》温胆汤的记载便是一个确证。

(二)胆冷与温胆汤之创制

《集验方》卷五“治虚烦不眠及汗出不止方”条下共收治疗不眠方3首,分别为千里流水汤方、温胆汤及无名方(治烦闷不得眠方)。

关于温胆汤方名含义、组方意旨及功效主治,历来争议颇多,究其原因,实为不能完全把握温胆汤源流演变及最初命名的学术背景所致。仅《中医方剂大辞典》收载名温胆汤而药物组成不同的同名方剂共有13首,而这些方剂多由《集验方》之温胆汤在流传过程中,加减演化而来,而后世若据此而解温胆之名,可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温胆汤原方之出处,最早可见于唐代《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两书,《千金要方》所引温胆汤,虽未标明引自《集验方》,但林亿等在新校《备急千金要方》序中称:“(孙氏)方采仓公之禁……自馀郭玉、范汪、僧垣、阮炳,上极文字之初,下讫有隋之世,或经或方,无不采摭”[27],指出了孙氏《千金要方》方采录僧垣的史实。且其所引与嗣后的《外台秘要》所引温胆汤相同,而王焘明确记载引自僧垣《集验方》。因此,《集验方》当为温胆汤之最早出处。

《集验方·治虚烦不眠及汗出不止方》载:“温胆汤,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此汤法。生姜四两,半夏二两洗,橘皮三两,竹茹二两,枳实二枚炙,甘草一两炙。上六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忌羊肉、海藻、菘菜、饧。”[52]

以胆寒为虚烦不眠的病机,按当时的学术主张,胆虚寒和脑髓密切相关,如《外台秘要》引“《删繁》论曰:髓虚者,脑痛不安;髓实者,勇悍。凡髓虚实之病,主于肝胆。若其腑脏有病从髓生,热则应脏,寒则应腑。”[9]《中藏经》也有“胆热则多睡,胆冷则无眠。”[53]本方用治胆寒之证,故名为温胆。方中重用辛温之生姜为君,配以性温之半夏、陈皮,因胆内寄相火,当防蕴热,故佐以性微寒之枳实、竹茹。足证“温胆”之名,名至实归。

在温胆汤同名方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当为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之演化方,“半夏汤洗七次,竹茹、枳实麸炒去瓤各二两,橘皮三两,甘草一两炙,白茯苓一两半。上为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62]

陈氏通过方药的加减变化,扩大了此方主治范围。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之“虚烦证治”条下称:“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此药主之。又治惊悸。”[62]在卷十之“惊悸证治”条下称:“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或异象惑,遂致心惊胆慑,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62]本方可看作是《集验方》之温胆汤减生姜量,加白茯苓、大枣而成,较之原方其方属性、功效主治均发生了很大变化,性温之生姜由四两减至五片,已不再是温胆化痰的君药。方以半夏为君,降逆和胃,燥湿化痰;以竹茹为臣,清热化痰,止呕除烦;而性凉之枳实由二枚加至二两,用以行气消痰,使痰随气下。本方的功效变为理气化痰,清胆和胃,致本方徒有温胆之名,而无温胆之实,也使后世医家对温胆汤的命名有了多种不同的理解。

明代吴昆《医方考》谓:“胆,甲木也,为阳中之少阳,其性以温为常候,故曰温胆”[99];清代张秉成《成方便读》谓:“以温胆名方者,亦以胆为甲木,常欲其得春气温和之意耳”[100];清代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云:“温胆汤……命之曰温,无过泄之戒辞。”[101]三位医家均未能阐及温胆之真义,而清代罗美《古今名医方论》之谓:“和即温也,温之者实凉之也”[102],则显然有强解之嫌了。可见不明脏热腑寒之说,胆腑寒热之辨,难识温胆奥义。

(三)重服药食忌

今存世可见的《集验方》文献中,其所录医方大多均载有药后食忌的内容,说明僧垣非常重视服药食忌,这可能也和南北朝时期的服饵之风较盛有关。其所录治虚烦不眠之三方,方后均附有服药食忌。食忌内容共涉海藻、菘菜、羊肉、饧酢、生葱、芜荑等,析其原因,当与方中药物的食忌有关,具体内容见表8-1。

表8-1 《集验方》载方食忌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