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测已在临床应用了数十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和变化。虽然动态心电图能够可靠地记录室性期前收缩和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但其发生频率的可重复性差,自然变异率可高达70%。1970-1980年的研究结果显示,心肌梗死后患者经动态心电图记录到室性期前收缩≥10/h和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是以后发生心血管死亡的危险因子。在溶栓和急性冠状动脉再灌注治疗时代也观察到相似的结果。在GISSI-2研究中,室性期前收缩>10/h的患者6个月的病死率为5.5%,而其他患者的病死率为2%。心肌梗死后室性期前收缩预测心律失常事件的阳性预测值在5%~15%,阴性预测值≥90%;如果与LVEF值降低联合使用,则室性期前收缩的预测价值更大。
与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相比,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经动态心电图记录到室性心律失常和SCD的关系并不十分明显;已有的观察性研究多采用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这一指标。GESICA研究中多数患者为非缺血性心肌病,该研究发现LVEF≤35%的心力衰竭患者成对室性期前收缩和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高达62.7%,其病死率为50.8%,其余患者的病死率为26.3%,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期前收缩是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目前随机对照的ICD治疗试验多采用经动态心电图记录的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来识别那些需要进行电生理检查(进一步诱发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研究结果表明,ICD治疗可使死亡率显著下降;不过,进行干预治疗的依据是电生理检查结果,而非直接从动态心电图记录的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心肌梗死伴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的患者经动态心电图记录到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和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SCD风险之间有相关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功能较好的患者死亡的风险较低,目前的资料提示这类患者不能从动态心电图记录结果进行的危险分层中获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