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经验完整性原则

学习经验完整性原则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学习经验,即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及在学习活动中的体验。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基本上局限于接受学习,很少有发现学习。学生的学习往往被纳入“教学”的框架之中。其实,许多学者已经强调指出,学习应该是超越课堂的,复杂的、全方位的、各种场景中各种形式的学习正在构成一道新的学习风景线。2.除了接受学习之外,还要进行大量的发现学习。

所谓学习经验,即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及在学习活动中的体验。要提高大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并取得预期的学习成效,实现素质的全面充分发展,就必须有丰富的、完整的学习经验。

(一)注重对学习经验的研究

较长时间以来,国外许多学者都注重对学习经验的研究,注重让学习者经历完整而有效的学习经验。例如,泰勒提出选择学习经验的十条原则,也是选择学习内容的十条准则:一是学生必须具有使他有机会实现目标中所蕴含的那种行为的经验;二是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因用之于实现了那种行为而获得满足感;三是使学生具有积极投入的动机;四是使学生看到自己以往反应方式的不当之处,以激励他去尝试新的反应方式;五是学生在尝试学习新的行为时,应该得到某种指导;六是学生应该有从事这种活动所需的足量适当材料;七是学生应该有时间学习和实践这种行为,直到这种行为成为他全部技能中的一部分为止;八是学生应该有机会循序渐进地从事大量实践活动,而不只是简单重复;九是要为每个学生制定超出他原有水平但能达到的标准;十是使学生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也能继续学习,即让学生掌握判断自己成绩的手段,从而能够知道自己做得如何。[64]就大学生学习性投入干预而言,最直接的干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大量的研究并应用相关的研究,提供合适的学习经验,即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学习经验。

(二)克服学习经验单一化

目前,在较大范围内,高校学生的学习经验存在一定程度的单一化,这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点:

1.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于以课堂学习为中心。在中国古代社会,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是广泛而灵活的,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而进入近现代之后,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开始受时空的限制。一是基本上都是在教室里进行,一般不在其他场所(如实际生活现场、学校的其他场所等)进行,似乎要教学就必须到教室里才能进行。可以说,现代教学基本上是与实际生活相脱离的,与学生的整体生活经验相脱离的。二是教学基本上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整个现代教育都规定教学活动按照一定的课表和时限进行,规定教学时间,对每一节课、每一天、每一星期、每个学期和每个学年的教学时间都有严格规定,教学严格地限定在这些时间之内。

2.以接受学习为主。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基本上局限于接受学习,很少有发现学习。所谓接受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教师传授或书本呈现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学习内容是现成的,或者由教师直接呈现给学习者,或者由书本直接呈现给学习者,学习只需将所呈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将之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它是学校教育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学习方式。与之相对应的教学基本形式是班级授课制。严格来说,班级授课制是将班级教学这种组织形式和上课这种活动形式结合起来形成的一种教学范型。它同时有“班级”和“授课”两个关键词,这两个关键词的结合意味着现代教学一方面是以班级教学为基本组织形式的——其核心是齐一化的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又是以课堂为中心的。在许多相关文献中,甚至存在这样的公式:班级教学=课堂教学=班级授课制。在班级授课制下,学生的学习变得很单一、很狭隘。

3.学生所获得的学习经验基本上局限于书本知识,而书本知识基本上与学生的整体生活脱节。学生的学习往往被纳入“教学”的框架之中。而教学的形式又走向狭隘化,即以上课为基本形式:空间上,地点在教室(课堂);时间上,将教学限定在一节一节“课”上进行,在严格规定的固定时间内进行,从而形成了规范的、封闭的课堂教学。课堂学习又基本上是书本知识的学习。学生很少接触现实社会的实际生活,他们的学习与实际生活基本上是隔离的。因此,他们学到的东西是抽象的、枯燥的,不能直接应用于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这样的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职业生活,更难以发展出高水平的创造力。他们进入职业生活之后,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适应,想在职场中干得出色,只有在实际工作中努力了,而且往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

(三)注重完整的学习经验

1.超越课堂学习。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等措施使学生的学习不局限于课堂,而能超越课堂,使学生在各种场景之下都能积极而有效地学习。其实,许多学者已经强调指出,学习应该是超越课堂的,复杂的、全方位的、各种场景中各种形式的学习正在构成一道新的学习风景线。[65]首先,学校图书馆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场所,学生应该乐意并有效地将自己较多的时间用在这里。其次,学生应该在课堂之外,在寝室、自修教室等场所都积极地学习,随时随地地学习,这样才能真正有大的收获。再次,学生还应该在见习和实习场地、在参观现场、在进行实地考察和旅游以及在进行创造发明时进行大量的学习。

2.除了接受学习之外,还要进行大量的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指:学习的主要内容未直接呈现,学习者必须经历一个发现的过程,自己得出结论或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与接受学习相对。发现学习的基本过程是:学生自己从各种特殊事例中归纳出结论,并用之来解决新问题。发现学习最本质的特征是强调探究过程而不是获得现成的知识。在发现学习中,学生的主要任务不是接受和记住现成的知识,而是参与知识的发现(其实一般为再发现,因为这些知识一般都是人类早已发现并积累起来的知识,只是对于学习者来说还属于新知识而已)过程。发现学习具有如下重要作用:

第一,有助于全方位地发展学习者的智力。接受学习对学习者智力活动的要求比较片面,一般对听讲、记忆、理解等要求较多。而发现学习对智力活动的要求较全面,要求学习者全面地调动其观察、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灵活、准确和高效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提取信息;正是在这些智力活动中,学习者的智力得以全面发展。尤其是,发现学习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如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求异性、批判性和创造性。

第二,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指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倾向,它使个体对某事物给予注意,并带有积极的情绪色彩。兴趣使一个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将自己的活动指向和集中于一定的对象,这种对象为这个学习者实现其目的提供了手段。我们知道,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是当前学习者有效学习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而且也是学习者将来积极学习的重要因素,是学习者可持续发展乃至终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具一定程度的求知欲、探索欲,或者说具有内在的认识兴趣和需要,这些欲望和需要在认识活动取得成功的情况下会得到强化而不是减弱。发现学习要求学习者自己去探索并解决问题,这种探索活动和解决问题的活动能够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而学习者探索活动的成功又会反过来强化学习者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强化学习者的内在成就动机,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从而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推动力。

第三,有助于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我们知道,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科技人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科技人才从事科技研究、科技创造最重要的自身条件之一是科学探究能力。这种科学探究能力需要通过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和长时间的培养才能发展起来。学校教学应该在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许多教育家也都重视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西方许多国家的学校教育将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看得比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要重要。中国过去的中小学教育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当前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大大加强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而在这方面,发现学习比接受学习更有优势。

第四,有助于知识的保持和迁移。首先,发现学习有助于知识的保持。发现学习是使学生能够发现知识、组织知识并活用知识的学习过程,通过这一过程而形成的记忆就会因具有丰富的“再生力”而长期保持下来。其次,发现学习有助于知识的迁移。由于发现学习往往是在一种运用知识的情境中进行的,而且通过发现学习学生往往对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和理解,这样的知识更易于在新的学习情境中迁移运用。日本学者的试验证明,用发现学习的学习者,其迁移能力比在提问或程序教学情境下学习的学习者一般要高出20%—30%。[66]

第五,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社会责任感。发现学习特别强调学习者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尤其如此。作为一种类似于科学家的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在内容、过程和效用方面往往都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具体地说,就是研究的内容往往取材于社会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研究的过程也往往都是围绕着解决这些问题而展开的,成功的研究一般来说也能发挥解决这些问题的实际效用。同时,研究性学习中引导学习者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或将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学习活动,其目的也在于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较高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能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人。正是在这种抱负之下,通过在发现学习过程中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的观察和探索及对解决这些问题之途径的实践和体验,学习者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增强。

3.实现书本知识学习与生活经验的融通。第一,学生学习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但又不等同于学生生活,它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生活中学习含量高的那部分,因此它应该与学生的生活融通,这是局部与整体的融通。第二,学生本来就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生活从来就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组成部分有其特殊性(如以身心发展为主要宗旨、以学习活动为主要生活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既要与大社会生活融通,又必须保持其特殊性,否则学生的学习就不成其为学习,学生也不成其为学生了。第三,学生学习与大社会生活的融通,还必须符合当前学生学习及大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趋势。例如,终身学习与终身发展趋势、社会日趋重视学习的趋势等,同时还要清醒地对待这些趋势,既实现多方面的必要融通,又保持相关方面之间必要的界限,如学习与大社会生活之间的界限、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界限,尽管这些界限都是相对的。

实现书本知识学习与生活经验的融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让学生广泛地发现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充分认识到书本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历史上的现实生活或当前的现实生活。第二,让学生在广泛的现实生活中进行大量的学习,并将之与书本知识的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广阔而生动的知识经验体系。第三,注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实际问题,从书本上寻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致力于用书本知识成功地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第四,让学生基于现实生活的需要和启示进行新的探索,获取新的发现,从而创造出新的知识。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

[2]冯契.哲学大辞典(修订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620.

[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第六版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876.

[4]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571.

[5]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18—219.

[6]这里的“素质”为广义,与“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概念基本上一致,指人自身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征,包括品德、性格、知识、技能、智力、创造力、创业能力、身体素质等。

[7]伊斯雷尔·谢弗勒.人类的潜能——一项教育哲学的研究[M].石中英,涂元玲,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8—39.

[8]艾德勒.六大观念(第二版)[M].郗庆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33.

[9]孔子论语[M].张燕婴,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79.

[10]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820.

[11]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73.

[12]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第二版)[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9—50.

[13]周易[M].郭彧,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3.

[14]Henderson,J.G.,Kesson,K.R.Curriculum Wisdom:Educational Decisions in Democratic Societies[M].Upper Saddle River:Pearson Merrill Prentice Hall,2004:35.

[15]卡尔·雅斯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王德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35—38.

[16]D.P.奥苏伯尔,等.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佘星南,宋钧,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503.

[17]同上.

[18]Joe Winston.Beauty and Education[M].New York:Routledge,2010:84—85.

[19]高瑞泉.论中国文化精神的近代转向[C]//李灵,刘杰,王新春.中西文化精神与未来走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3.

[20]爱德华·霍尔.超越文化[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14—124.

[21]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483.

[22]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80.

[23]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83.

[24]D.P.奥苏伯尔,等.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佘星南,宋钧,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501—507.

[25]李洪玉,何一粟.学习动力[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101.

[26]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15—216.

[27]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15.

[28]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17.

[29]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775.

[30]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22.引用时稍有改动。

[31]依迪丝·汉密尔顿.希腊精神[M].葛海滨,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26.

[32]丁念金.人性的力量——中西教育文化变迁[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9.

[33]陈序经.文化学概观[M].长沙:岳麓书社,2010:292.

[34]钱穆.文化学大义(新校本)[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34.

[35]覃光广,冯利,陈朴.文化学辞典[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156.

[36]高瑞泉.论中国文化精神的近代转向[C]//李灵,刘杰,王新春.中西文化精神与未来走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3—4.

[37]张岱年.文化与价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8.

[38]丁念金.学与教之关系的本体论分析[J].教育学报,2006(1):38.

[39]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574.

[40]爱德华·霍尔.超越文化[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14—124.

[41]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Ⅰ)[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465.

[4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43]刘德华.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45—70.

[44]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第六版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1674.

[45]Jerome Bruner.Culture,Mind,and Education[M]//Knud Illeris.Contemporary Theories of Learning.London:Routledge,2009:161.

[46]丁念金.学习兴趣源之探讨[J].教育学术月刊,2011(7):13.

[47]周易[M].郭彧,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3.

[48]约翰·D.布兰思特,安·L.布朗,罗德尼·R.科金,等.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M].程可拉,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4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49.

[5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51]孔子.论语[M].张燕婴,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210.

[52]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59.

[53]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第3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186.

[5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35.

[5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R].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5.

[56]莱恩·多亚尔,伊恩·高夫.人的需要理论[M].汪淳波,张宝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78.

[57]同上:82—83.

[58]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M].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03.

[59]约翰·密尔.论自由[M].程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63.

[60]同上:76.

[6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60.

[62]Vimala Ramachandran.Quality,the Heart of Equity[A].Joel E.Cohen and Martin B.Malin.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the Goals Universal Basic and Secondary Education[C].Routledge,2010:104—109.

[63]费龙,马元丽.发展个性化学习 促进教育公正——英国个性化学习基本理念及实践经验探讨[J].全球教育展望,2010(8):43.

[64]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07—114.

[65]Tom Bentley.Learning Beyond the Classroom:Education for a Changing World[M].London:Routledge,1998:169—180.

[66]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3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