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者究竟是谁

教育者究竟是谁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说起“教育者”,人们会自然想到教师,然而这仅是一个形式上的回答,没有回答一个更实质的问题,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教师,才能有教育者的身份。人类社会曾经历过非专业的教育者向专业的教师的转变,接下来将会发生的转变是由专业教师向人人是教育者的转变。确实,在专业化分工后学校教师是当仁不让的教育者。即便在现在学校教育受到如此高度重视的时期,大量调查还是表明爸爸妈妈才是孩子最早的教育者。

说起“教育者”,人们会自然想到教师,然而这仅是一个形式上的回答,没有回答一个更实质的问题,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教师,才能有教育者的身份。依据国家主义教育观,谁是教育者呢?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官师合一”的体制,“官”即是“师”,甚至只有官才能为师。《尚书·五子之歌》中道“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其出发点也仅是从邦的角度看民,而非时下一些人解释的“民本”或“人本”,唐代《贞观政要·务农》的解释更为接近:“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这里的本具有相对性,认为本的前提是“国”,而非理性意义的人本。“官师合一”的体制形式虽然在近百年来的中国已经不存在了,但这一理念对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的深刻影响远未消除。

从国家主义向以人为本的转换中,教育需要转变成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成长活动,教育者的本质和身份都在发生变化。

(一)社会代表者向真诚的相互学习者转变

在神本社会,师就是传教士,或是施主。“官师合一”的教师显然是官方的代表,历代私学的教师也显然将自己当作主流社会的代表。在中国过去的几十年里,教师曾经作为国家干部,世界其他国家也有把教师作为公务员、准公务员或专业公务员的设置。当下,教师作为行政下属事业单位员工,简而言之,它是某一社会的代表者。

作为社会代表者,他的言行除了由自己决定外,还需要带上一层他所代表的社会给他的社会代表者面罩,为他所代表的社会说话,即便自己的想法或依据客观事实所做出的判断与所代表的那一方不一致,他也必须按照所代表的社会表达自己,甚至作为社会代表者的教师大多把教育的主体归结为上级领导,上级领导要求我们如何如何,转而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像对下级那样对学生要求如何如何……这实际上就把教育实体看作上级领导,领导是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学生成为上级与下级关系,甚至二者之间仅仅是一种单向关系。

在短期内,旧有的教师身份属性难以改变。而现实中,已经有人向着新的方向发展,或者他们放弃社会代表者角色,或者他们在教育教学中更加真诚、坦白地表达自己,卸下自己的面具与学生交往。这种转变代表着一种趋势,即在人本教育中师生将成为相互学习者。

这种转变也会与一定的体制形态变化相关,从先生行会发展起来的学校,将会在信息社会适度解构为先生具有更大独立性和自主性的松散联合体。同时由于不同人有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其优势潜能将会获得更充分的发展,不同人之间平等性和互补性学习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这些都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进入相互学习者行列。

(二)专业教师向人人是教育者转变

人类社会曾经历过非专业的教育者向专业的教师的转变,接下来将会发生的转变是由专业教师向人人是教育者的转变。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是认同度比较高的对教师的解释。同时,孔子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据此说法,社会上至少1/3的人是教育者,尽管他们也许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教育者。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学校里教孩子的是老师。确实,在专业化分工后学校教师是当仁不让的教育者。从幼儿园到大学,优秀的教师与众不同。有良师的教导是人生一大幸事。

即便在现在学校教育受到如此高度重视的时期,大量调查还是表明爸爸妈妈才是孩子最早的教育者。也是人生中各种教育影响最大的教育者,有人做过研究,影响孩子的因素中家庭、社会与学校三者之间比为7∶2∶1,父母的一言一行给孩子建立了行为的规范,树立了好的或不好的样板。

非洲的一句谚语道:“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意思是:养育好一个孩子,需要整个村庄的参与,就是说每个村民都是教育者。推而广之,这“村庄”包括了我和你,包括了世间所有的人。只要人们没有离群索居,就在无形中影响着周围的人,担当了教育者的角色。各种并非直接从事学校工作的人,也会用它的产品、作品、服务担当教育者的职能,如作家的作品、艺术家的艺术品、医生救死扶伤传递的生命价值和人道精神,科学家探求真理。其中当然也包括政府官员的言行为社会公德的高低立下了标杆,“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说的就是教育影响,而且“身教重于言教”,官员们的行动比他们的言论更有教育影响力。

信息社会不会改变的是前后代关系依然存在,人本教育也需要客观面对前后代关系,对于处于青少年的后代而言,所有的成年人都负有一份教育的责任。无论是在虚拟环境还是在现实环境中,都需要与别人交往,交往中就包含着学习的内涵。

同样,在某个专业领域大大领先于别人的人依然会在各个领域出现并存在,在探索真理的途中,不同人离真理的远近依然会有较大差距。

(三)年龄长幼不是教育者的必要条件

长幼有序是社会的常态,如果说在古代也有个别以幼教长的案例,依然是少数,未来则可能是普遍现象,普遍的教育者不会把年龄当作必要条件。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出现以及其未来的快速发展,将会使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习的阶段性使得越是学习者越需要更多的教育资源,教育者要为那些中老年、受过良好教育、专业的终身学习者创造更多的教育资源(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过程的参与者越来越多的是那些已经获得高等教育一种(乃至两种)学位的人,他们的学习更多的是为了解决人生或职业生涯中的某个问题,自主地实现人本成长。

在信息技术上慕课的出现及其发展使得广义教师可能得以实现,所有人都是老师,所有人都是学生,没有绝对的老师,也没有绝对的学生。老师可以做学生,也应该做好学生;学生可以做老师,也必须做好老师。师与生只是相对于某件事或某个方面、某个时间来说的。没有永久的师,也没有全面的师,师与生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永远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谁先进,谁就能够成为师;一旦他变得不先进不进步就不应再称师。对个体来说,若仅从师于某个人,则很难得到完善的发展,他必须以其周围的所有个体为师,有选择、有批判地学习,才能最终得到和谐完善的发展。

(四)共同成长或他人成长需要满足者

中国常流行将教育者定位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实质上,每个人在教人的时候自己也获得成长。古人即认为教学相长。陶行知曾提出:学七十,教八十,做九十,求一百。即是说对于某一知识,仅是为学而学,顶多只能学到其百分之七十,为教而学就可学到百分之八十,为做而学才能学到百分之九十,在此基础上还要求一百。由于为教而学与为学而学不同,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这就是教育者共同成长的基本逻辑。

教育者是那些自身有一定的教育资源能够供别人分享者,他需要用自己的有形或无形的教学活动与有需要的社会成员进行交换。没有资源可交换的人,无论你有怎样的权力和经济优势,都难以成为教育者。所以无论你是否是职业的教育者,不断成长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者,不能与学生共同成长,或不能满足他人成长发展的需要,终究会失去教育者所需具备的内在条件。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需求为中介的交换将会越来越变得是自主性、选择性的交换,且必须遵循教育与社会交换过程中的价值规律,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曾经或享有的强制将越来越难以发挥作用。

教育者是个体社会遗传的载体,教育者所能满足的需求主要为人类智慧,其中包括传载知识、道德和社会规范、技能,而这些都需要依据受教育者的实际需求,而非教育者单方面的主观授受。

简而言之,教育者越来越多的是通过其教学活动依据价值规律与社会进行交换的人。

(五)认同者为师

人本教育的教育者就是平平常常与普普通通的人,是人中人,非人上人,亦非人下人。同时,任何社会,人与人之间平等并不意味着人与人之间无差别,先知与后知,贤与不肖,学识渊博与浅陋的差别都会存在。教育者越来越多的不再是组织性的安排,而是出自每个人内心的认同。当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渠道,一个人获得了另一个人的内心的认同,他就成为那个人的教育者;一个人自愿成为另一个人的粉丝,则是当然的学生。

正因为此,被认同为教育者的人大都要成为改造社会的灵魂,心中必须有一个理想的社会,并能真正身体力行,担当改造社会,建立一个更理想社会的责任。而且他在担当这一社会责任的时候并非出于自己成为社会的引领者,而需要怀着创造出自己崇拜的人的诚意,以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为最大快乐。

每个人对教育者的认同完全是自主的选择过程,总体上是一个向善和推动社会改进的过程,一个道德良好的人不会认同偷盗者,一个有一定科学素养的人不会认同迷信者,社会的真善美标准通过人们内心的认同发挥着作用。

由于人类是有历史的,认同者并非仅是当代人,可以是古今中外的先贤,可以超越时空,可以依据自己认同的变化改变。由此,教育者就是人类社会中被众多人认同筛选的一个群体,而不是自选或仅仅是某个组织筛选的结果,也未必与职业认证结果完全一致。

综上所述,信息社会里的人本教育,还会存在职业的教育者,但更多的是我师人人,人人师我,即知即传,即需即传,教学做合一的状态,教育者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加多元,来源更加多样,教育者不再是某些人的特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