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对象化活动实质是受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双向对象化过程,达到受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双向转化。正确处理好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无论是师生交往,还是生生交往,他们之间的交往关系都是一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强调双方真正平等地沟通和理解。

(一)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往是通过一定的中介来实现的,这个中介可以是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手段、载体等。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和构建,是其主体性充分发挥的结果,所以受教育者必须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作为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主动地选择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影响,自主地构建相对稳定的思想品德。但如果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没有正确的引导,就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异化的主体性,表现为非理性的盲从,走向畸形的人生道路。二是非异化的主体性,它是根植于理性思考的自我选择、自我决断的能力,具有自律性,这是人的理性的升华。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培养和引导受教育者非异化的主体性。

这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和主导性,由教师来激发和正确引导受教育者的非异化的主体性。教育者要主动地把握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实际和规律,制定符合社会发展和个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精心选取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情景,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唤醒受教育者的主体参与意识,自觉地把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内在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他们面对道德情景、道德问题时能够自我选择、自我判断的能力,逐渐形成并努力践行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这是教育者的主体性的充分体现。作为受教育者,应把教育者提供的外在要求变为自身自觉学习提高的内在需要,主动认可教育目标。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选择和汲取教育影响,创造性地加以内化,形成正确的符合时代发展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并自觉外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能动地反作用于教育者,影响教育者,实现教学相长等,这是受教育者主体性发挥的表现。所以,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主体能动性完成的,其中教育者的主体性表现为对教育内容、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把握,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尊重、引导和激发。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发挥程度,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好坏。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指导、帮助下的自主、自由和自律,反对教育者的权威、压制和灌输。

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是通过双向对象化实现的。这种双向对象化活动包括客体的主体化和主体的客体化两个相互影响的过程。所谓客体的主体化,是指实践客体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对实践主体所产生的一种反响性的作用和影响,使客体的内容转化为主体性的要求的过程,是客体内容在主体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过程。主体的客体化,是实践主体通过各种积极的形式,对客体的作用、影响和改造,以及将主体自身的本质力量和要求渗透、融合到客体中去,使客体成为一种属人的存在,成为主体的“化身”,使客体体现着主体的本质力量。受教育者主体对道德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不同于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道德知识的掌握比自然科学知识的掌握要复杂得多,因为道德概念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涉及行为,直接和人的行动相互联系,受人的动机影响,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对象化活动实质是受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双向对象化过程,达到受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双向转化。具体表现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选择和接受过程,即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选择与反映、理解与解释、整合与内化以及最终达到外化践行的过程。来自社会政治、思想、伦理道德综合组建而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是人的品质发展的主要动力。人的思想品德的发展过程就是入的社会化需要与人的现有发展水平的矛盾统一。来自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是人的发展所应达到的理想状态,是外部因素。个体的主体需要才是将客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转化为个体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内部动力,也才使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交流成为可能。所以说,人在双向对象化活动中起主要作用,只有通过人的主体活动,才能将客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不断内化为个体的精神品质,达到改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目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主体性的发挥上,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离开了教育者的引导,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发挥就会变得漫无目的的随意发展。相反,离开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参与,教育者的主体引导由于缺乏对象而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的需要靠引导,要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并产生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流需要”。如果一个人的一生都在低层次需要徘徊,没有高层次需要,那将是令人悲哀和毫无意义的。人的选择一样需要引导,是个人自主选择和他人引导的结果。教育者的职责就是帮助受教育者以积极的态度选择正确的动机,选择正确的人生发展道路。

(二)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民主、平等的交往关系

正确处理好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师生交往关系,不是智育过程中的知识传递关系,也不是简单意义上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成为主体,而更强调“你”“我”作为完整的精神实体而存在,更强调双方在人格上的平等,强调发挥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而不是地位和作用的完全一致。如果脱离了人格平等的师生交往,虽然也可能结成师生关系,但那是一种片面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关系的异化。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无论是师生交往,还是生生交往,他们之间的交往关系都是一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强调双方真正平等地沟通和理解。不把对方看做是可改变、可塑造的对象,而是看作与“我”共同讨论某一话题的“你”,双方以对话、理解、包容、共享的关系相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接纳,交往双方在一种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当然,这种民主也不是完全自由的民主,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把民主与集中有机结合的民主,是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在广泛充分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教育者就好比对话节目中的主持人,要善于归纳和总结学生中的优缺点,要善于发现学生中闪光的思维点,善于正确地引导,而不能盲无目的、漫无边际地自由交往。这种作用就是教育者的引导作用。要形成一种良好的民主、平等的交往关系,就必须创造一种宽松的教学氛围,让整个教育活动在一种活泼、生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进行。这种民主、平等的交往关系是指在一定的规范、习俗和文化思想的影响下进行交流、对话、理解等活动,从而达到思想的交流与提高。在这种交流中,教师主体对其他众多学生主体起着引导激励作用。学生主体则起着自我接受、内化的过程。这种主体间的交往是在一种平等、民主、相互理解、相互合作、共同创造的氛围中进行的。但目前教师中心主义还未能得到根本改变,要形成平等对话的双向交流,关键在于教师要彻底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新观念。教师不能总以师者、长者的姿态,对学生耳提面命,而是一位顾问,一位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引导者,一位讨论问题的参与者。要变被动、盲目接受为主动参与,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主体,而不是灌输的对象。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的个性受到尊重,感到教师从内心关怀着他。教师在交往过程中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引导性。教师的作用表现在对教育内容的选择加工和“融合”,对学生主体的不同特征进行总体把握,并采取适当方法对学生进行“激活”,调动学生主体积极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共同开展在以教育内容为中介的交流活动,通过交流达到对教育内容的内化,进而促进学生自我主体的构建和发展。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对话,目的在于使学生弄清“为什么要这样”、“怎样达到这样”。它探讨的是人生的意义、价值、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关于人的精神存在方面的内容,对于这些意识形态和人的精神世界的问题,只有通过人类自身的理解和内化才能把握。对话的目的在于对人类自身的把握和改造,其最终目的是实现美好的人类未来。理解的过程是一种换位感受和接纳的过程。理解是相互的,通过双方的交流,相互感受对方,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设身处地以自己的人性去体验他人,同时用他人的期望来规范自己。通过相互移情的体验,达到一种心灵的融合。这种融合不是教师对学生的“同化”,也不是学生适应教师的要求而限制自己,而是在相互交流对话中,逐步形成个体人性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成为有主体意识的品质高尚的社会人。

(三)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因是人的现实需要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交往必须借助一定的动机需要才能顺利完成,必须让受教育者产生对某种知识或交往的需要中,教育才会有好的效果。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很少考虑学生的现实需要和已有的思想道德发展水平,把思想政治教育理想化、神圣化,追求一种崇高,忽视学生的现实需要,拼命地向学生灌输社会所要求的各种规范,甚至采取一种压制的方式来管制受教育者的言行,以维护社会的稳定,维护学校的稳定。然而,这种教育的效果是不理想的,造成学生言行不一,校内校外不一样。我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的需要是其内在的原动力。只有在受教育者具有某种现实需要时,他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进而接收内化某种理论知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民主平等的交往才能较好进行。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必须要能满足人的现实需要,关注人的现实需要,而不能成为脱离现实,高高在上的神圣理论。根据“最近发展区”的原理,学生总是从自身的现实需要出发,根据自身的现有认知水平来对待某种理论。如当代青少年更多地考虑自己的个人利益,追求自己生活幸福,比以前的青少年更务实,这并不是人的思想道德水平下降了,而是因为我们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学生实际,忽视学生现实需要的结果。作为教育者只有充分调动和激发受教育者的现实需要,认真研究当代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从学生的现实需要出发,才能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交往关系。在一种现实需要满足后,又要引导学生建立新的更高层次的现实需要。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关注受教育者的现实需要时。并不是要排斥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而是要把远大的理想、崇高的信念化作一个个可以接近的目标,体现在学生的现实需要之中。从学生的现实需要出发,把自身的个人理想,个人需要上升为整个国家、社会的理想和需要,把近期的理想与长远理想结合起来,引导受教育者积极创造条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四)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以创造性为特征

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这深刻说明,创新是社会实践和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创造性以探索和求新为特征,是个人主体性的最高层次,是人的主体性的灵魂。在这样一个高度关注人的创造性、积极开发人的创造潜能的时代,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创新精神的关键是培养创造素质。学生个体的创造性的培养至关重要,其中包括强烈的创新意识(求异心理,主动探索),创新的思维品质(思维的敏捷性、变通性、精密性、独创性),创造的个性(开放性、好奇性、挑战性、冒险性)和创造能力(探索问题的能力、灵活的思维能力、实验能力、推陈出新能力、预见能力、批判能力等)。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培养二十一世纪需要的知识面宽、基础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以创新为重点的成才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