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政府宏观调控的引导

政府宏观调控的引导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再次,农林高校要通过校园网站、宣传窗、学生工作短信平台等宣传媒介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堂教学方式,深入全体同学中宣传和解读党和政府引导也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方针政策。另外,在政策之上应给予适当倾斜,如农林类大学生、贫困生实行到农村、到西部就业奖励制度,减免贷款利息。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完善大学生就业保障措施体系势在必行。

第三节 政府宏观调控的引导

一、宣传和落实好大学生基层就业的鼓励政策

为了使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深入了解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促进农林大学生基层就业工作开展,各地政府要及时对各项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创业政策进行梳理,首先,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鼓励政策的基本内容如优惠措施、申请条件和申请办法与程序等,及时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全方位发布,并编印成册,免费发放给高校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其次,政策制定部门要通过政策宣讲和对高校学生就业工作负责人和基层单位负责人进行辅导、培训的方式,帮助高校相关老师、大学生和用人单位进一步了解政策、熟悉政策,掌握政策,用好政策。再次,农林高校要通过校园网站、宣传窗、学生工作短信平台等宣传媒介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堂教学方式,深入全体同学中宣传和解读党和政府引导也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方针政策。

二、用政策鼓励农林类学生到西部和基层就业

目前,大部分农林类毕业生都选择了在大、中型城市和沿海地区就业,愿意到基层和西部就业的毕业生还比较少。农林类大学生掌握着农业领域的先进技术。引导农林专业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鼓励他们到最需要人才的基层和西部去工作。积极向他们宣传“艰苦创业、科技创业、自主创业”的思想,树立到农村去当现代农民的观念,树立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观念。另外,在政策之上应给予适当倾斜,如农林类大学生、贫困生实行到农村、到西部就业奖励制度,减免贷款利息

三、政府部门要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保障制度

继续深化人事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保险、医疗政策,从政策上鼓励毕业生到农业第一线和农村就业,在职称晋升、工资待遇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农业战线建功立业。要建立开放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打破地方保护主义,运用市场经济体制,鼓励毕业生到各类用人部门就业。在过渡时期,应该制定过渡政策,对农林类大学毕业生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进一步扩大在农业院校选拔“选调生”的数量。选拔更多的农林专业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任职,不仅会使更多的农科大学毕业生有用武之地,而且有利于改善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更有利于科学地指导农业生产。

四、发挥政府导向作用,构建农林院校学生就业保障体系

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属于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范畴,政府理应在公共政策调控、就业措施制定、公共服务提供、就业市场监管等方面实施宏观调控,发挥导向作用。积极营造“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就业机制,加大投入,安排适当资金,用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一是拓宽就业渠道,通过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增加就业岗位,特别是要开发和创造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公益性岗位;二是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以及城市社区、农村地区吸纳大学生就业;三是建立健全法规体系,构筑农林院校学生就业市场指导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录用标准,规范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和大学生的择业行为,维护市场信誉。另一方面,我国的农林院校学生就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成熟,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和东西地区发展不平衡使大学生就业保障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完善大学生就业保障措施体系势在必行。一要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失业登记制度”,对大学生提供专项的资金保障;要建立农林院校学毕业生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平衡教育投资与教育回馈;三要进一步保证基层就业相关优惠政策的落实,切实让农林院校毕业生“下得了基层,留得住岗位”,解决基层就业毕业生后顾之忧,让大学毕业生切身体会到“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