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主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自主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我校“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农村小学的实践和运用”这一课题研究的深入和日益推广,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另一现象是绝大部分教师在采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回注意到小组合作中各类程度学生人数的合理搭配,然而以六至七名的小组为例每组至少存在一至两名学生无法融入讨论交流之中。在学生还没有完全适应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形式时,不要提太难的问题,要随着学生合作技能的增强,逐渐增强问题的难度。

第十四章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案例

案例一 《田忌赛马》教学案例及反思

和县姥桥中心小学 郭纯峰

教学背景

《田忌赛马》是人教版语文第十册第15课的内容。

随着我校“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农村小学的实践和运用”这一课题研究的深入和日益推广,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教师们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也分外注重凸现学生的独立人格,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而且也期待着通过学生自身的思辨统一认识,寻找规律,发现真相。此种教学观念的转变,突出地表现在课堂各种形式的合作小组展开的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活动。

教学实例

师:同学们自读课文,然后请同学们每人用自己的简笔画图片摆出田忌和齐威王两次赛马的对阵形势图。学生自由读,饶有兴致地演示。教师巡视,请一名同学板演讲解一下两次赛马的情况,根据演示让学生自己板书:

  第一次失败

  田 忌:上  中  下

  齐威王:上  中  下

  第二次胜利

  田 忌:下  上  中

  齐威王:上  中  下

师:同样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田忌就转败为胜。这么好的办法,田忌想不出,孙膑为什么能想出?

生:小组讨论。

生:全班交流。

师:出示句子:“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生:齐读。

师: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生:全班交流。

生1:孙膑观察得很仔细。

师:答得很好。

生2:孙膑把他们的马进行了比较。

教师总结板书:认真观察,仔细分析

师:假如“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比田忌的强很多,只调换一下出场顺序”,田忌能反败为胜吗?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生:全班交流。

生1: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生2: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生3:齐威王的上等马比田忌的上等马只快一点点,齐威王的中等马比田忌的中等马只快一点点,齐威王的下等马比田忌的下等马只快一点点。

生4:田忌的上等马比齐威王的上等马只慢一点点,田忌的上等马肯定比齐威王的中等马快,田忌的中等马肯定比齐威王的下等马快。

师小结: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可以转败为胜的根据是“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如果快得多,田忌就没有取胜的可能了。

师:通过以上分析,你看出孙膑是怎样一个人?

生1:孙膑很聪明。

生2:孙膑很善于观察。

生3:孙膑很善于开动脑筋。

师:大家说得对。孙膑的确善于观察、分析,有过人的谋略,并且勇于打破常规的正确的思想方法。

教学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看到了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的长处:它在提倡独立阅读,鼓励有独立见解,鼓励有创意地表达,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流,发展合作精神方面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然而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某些弊端也引起了我的担忧并迫切地希望得到指点:

一、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提的一般都是跨越性较强的问题。这样确实为基础知识牢固、思维敏捷、学习主动性强的那部分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的天地,但那部分基础知识薄弱、反应慢的学生却不知从何想起、从何说起、从何做起。另一现象是绝大部分教师在采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回注意到小组合作中各类程度学生人数的合理搭配,然而以六至七名的小组为例每组至少存在一至两名学生无法融入讨论交流之中。他们中有的属于学习品质极低劣者,他们习惯以逸待劳;也存在部分怯于表达见解的学生,他们往往成为合作中的盲区,然而教师又往往做不到全员兼顾。那些爱发言、愿意表现自己的孩子、有能力表现自己的孩子表现积极,结果就出现了能多学的就学得越多,而那些不能很好参与的也就自然学的越少,结果形成学习的“两极”,班级内的差距越来越大。严重时,可能会使得探究式学习流于形式。

二、为了让小组合作更富竞争性,更富挑战性,在汇报结果的时候,很多老师都会采用竞赛的形式,而且往往还会把若干个问题进行平均分配。这时又有一个棘手的问题出现:一个小组在汇报的时候,另一小组的成员往往无法进行专注地倾听他人的发言,他们忙于对自己小组的答案进行修改或是进行更充分的准备,于是往往顾此失彼。

案例二 以“易”激趣,促进合作——《月亮湾》的教学案例及反思

和县姥桥中心小学 刘志华

案例

在教学《月亮湾》一课中的二至三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月亮湾的美,让学生围绕“月亮湾美在哪里?”这一问题,在小组里展开讨论,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全班学生每四人为一小组)月亮湾究竟美在哪里?这是我们要研讨的。现在分组,每组要明确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和要求

(小黑板出示)

1、月亮湾哪些地方最美?

2、把你们小组认为最美的句子在小组里读一读,认为怎样读得美,就怎样读。

学生在小组内积极参与合作,展示学习成果时,组长是主持人,由组长指定一人汇报。

生1:我们这一组认为小河最美。也认为描写小河的句子最美。(生读)月牙一样的小河。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一群群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

生给予评价。

生2:我们这一组认为河水比小河更美。(生情不自禁读出)清清的河水倒映着小桥,绿树和青山

生3:(迫不及待地):我们这一组认为桃花最美,(生读出)春天,树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灿烂的朝霞

生4:(也急忙站起来):我们这一组认为农田最美,(生读出)过了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

生5:我们这一组认为菜园最美。(小组内成员齐读描写菜园的句子。)

师:刚才你们每一小组都表现得很出色,通过合作学习,让你们尽情地饱览了月亮湾的美景,愿意把这种美景永远地记在自己的脑海中吗?(齐读2~3自然段。)

教学反思

让学生围绕某一主题展开合作,教师所提的问题要有梯度。在学生还没有完全适应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形式时,不要提太难的问题,要随着学生合作技能的增强,逐渐增强问题的难度。小学生刚开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比较差,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易于讨论和操作的问题。此次,小组合作问题的设计是根据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认知和能力的特点,易于学生讨论和操作,让学生“易于合作,乐于合作”。

案例三 合作,让学习更精彩

和县姥桥中心小学 郑小键

案例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农村小学的实践与运用”这一课题在我校的研究已接近尾声了。我校课题组成员也正在为能成功揭题而做着最后的冲刺。作为课题组成员的我也一直在酝酿着开展一次跨度较大的合作学习活动,对课题研究在我班的实践情况作个全面的评价。正好,暑期在家备课,发现本学期语文书中的第四课《迷人的张家界》一文,再适合不过了。

《迷人的张家界》是篇略读课文,作者通过对张家界奇山、秀水、动植物的生动描绘把读者带入了那如诗如画的人间仙境——张家界。

开学的第一堂课,我便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学生,没想到学生听后兴奋不已。随后我就于学生一道设计出了合作学习步骤计划:

步骤一:把学生分为三组,“奇山”学习小组和“秀水”学习小组,“动植物”学习小组,三个小组又细分为“金鞭溪”、“金沙溪”、“索溪峪”、“黄狮寨”、“天子山”以及“三姑峰”、“植物”、“动物”、“人与自然”等各个小组,由各个大组成员相应承担。

步骤二:经过半个月的资料搜集,各个小组展示成果(并有专人解说,评出最佳推荐奖)。

步骤三:重新分四人小组,选取小组成员感兴趣的内容制作手抄报,一人任版面设计,一人负责绘画,一人选材料,一人抄写。(评出最佳设计奖)

步骤四:举办《迷人的张家界知识擂台赛》,设立了小组合作必答题和写作题,小组合作必答题中有“第一发言人答不完整,其他人可以补充、答题过程中小组分工明确,合作愉快加十分”,在写作题中有“合作完成,一人表述的规则”。(评出知识王和写作王)

说干就干,学生们立马投入到了火热的准备当中了。另外,我也设立了“求助站”,为各个小组献计献策。求助站也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的。这天,“奇山组”的刘健同学找到了我,一脸沮丧地说:“老师,我不想参加了!”这其实也是我意料之中的事,因为我想,这么一个大型的合作学习任务对于这么一群小学生来说不可能“一路平安”的。于是,我便坐下来和他谈了起来。原来他家没有电脑,离同学家也比较远,不方便搜集资料,又怕拖小组后腿,所以想退出了。知道了原因,我因势利导,鼓励他可以发挥自己特长,通过自己的感情朗读也可以让同学们欣赏到迷人的张家界,为小组赢得荣誉啊。这时,他也恍然大悟,又去认真准备了。后来我也为他找来了配乐。

一转眼,汇报交流的时间终于来到了,这天早上学生们都来得早早的,大家的心情也十分激动。随着那悦耳的上课铃声响起,汇报也正式开始了。可以说汇报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图片展示、小小导游员、配乐朗读、广告设计,等等。听着每组精彩的汇报,我也情不自禁地为各个小组鼓掌叫好,是他们的精彩推荐让我们领略了比书上多出几倍的风光。而这时我也渴望着下一步的汇报交流的到来,相信更精彩的还在后面!

反思

此时此刻,我很开心,也很欣慰。是啊,课题研究已近尾声了,我班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合作习惯、合作技能都已得到了全面的提高。这其间,我也有过浅尝甘霖的欣喜,有过屡遭挫折的痛楚,也有过不眠不休的焦虑,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我对此课题的成功揭题也信心满满了。

通过这次合作学习活动,学生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搜集资料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中我也感悟颇多,特别是对于合作学习中老师角色问题有着更深地体会: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引导与参与是分不开的,在此,教师不是更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重点是如何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策略匹配、教学过程展开与评估等全程把握。但是,要使合作学习能始终卓有成效,仅仅依靠教师事先的设计是远远不够的。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意外的问题发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往往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因此,除了事先宣布合作规则外,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比如说:

1、小组活动开展得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

2、对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有耐心,向学生反复说明任务的内容及操作程序。

3、小组讨论的声音过大,教师可以抽取小组中的一人做噪音监督员,或让这组学生的位置互相移近一点。如果小组讨论接下来声音小多了,教师应及时返回去表扬。

4、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虽然小组出现问题的原因和方式都不会相同,但教师如果事先在准备阶段做出问题预测,并采取一些措施,也能避免临时的手忙脚乱。

5、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正确完成了任务。如果是真正完成了任务,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备用活动:帮助其他组完成任务或可以自由活动,前提是不影响他人。

6、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或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的点拨,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

除了这些,还可能出现别的情况,比如说学生不愿意参加小组活动、学生经常缺席,等等。当然,这些头疼的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教师应有耐心和爱心,经常鼓励和帮助这些学生,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被人尊重的滋味,然后慢慢引导他们加入小组学习。

案例四 《七根火柴》教学案例及评析

和县姥桥中心小学 郑媛媛

学习目标

1.理解紧扣线索来展开故事情节的写法。

2.理解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3.评析人物的性格品质。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古今中外,有许多文人志士赞美蜡烛,然而,却很少有人会想到那点燃蜡烛,燃烧自己的火柴。不足分寸的火柴梗,米粒般大的火柴头,微不足道、平凡、普通,可是在革命战争艰苦的年代里,在红军行经荒无人烟的草地时,这小小的火柴却发出了耀眼的光芒。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七根火柴》就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扣人心弦的动人故事,为我们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悲壮之歌。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用圈点评注法作阅读提要,标注生字词;说一说,文章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圈点评注法就是把阅读中自己的疑问或感受、体会标记出来。可以是疏通性的评点,标记好词、好句子;也可以是思考性的评点,点评语言、结构、感情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想一想,文章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如果我们配乐朗诵本文,你认为用那种乐器来伴奏?

配乐朗读。请用深沉、悲壮的感情基调朗读课文,读时做到三点:读准、读畅、读出感情。放录音:

(优美的曲调能创设特定的情景,能把学生带进一种特殊的艺术氛围中。进行配乐朗诵,学生边读边听,情绪随乐曲变化而变化,从而为学生体会作品的情感创造了条件。此题的设计,并且能够把语文学习与音乐知识联系起来,陶冶了学生情操。)

(三)重点语段的研读品悟:

1、文中哪一情节最让你感动,为什么?你能尝试着用几个字来概括这一故事情节,并完成下面的填空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节(横线上可添需、指、掏、数、交、用等词语)

2、文中写了哪几个人物,主人公是谁,他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完成下面的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无名战士(横线上可填奄奄一息、一心为革命、舍己为人等词语)

3、请你用一分钟的时间,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完成下面的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横线上可填恶劣、变幻无常等词语)

(其一,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悄悄话,进行交流合作。其二,体现“主问题”的设计思路,三个中心问题的设计保证了学生有自读、自思、自悟的自主学习时间。其三,创设一种宽松的问题环境,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随意发挥,从而张扬个性。例如重点研读中的第一题,学生可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情节进行概括、赏析,从而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其他各题亦然。其四,教师要善于问为什么,从而进一步理解、赏析体味文章的主要内容、语言、感情等。例:你为什么要用奄奄一息这一词语来修饰形容这位无名战士呢?)

(四)学生质疑:

学生质疑。教师要饰演好二传手、伙伴、组织者的角色。

(教师尤其要饰演好二传手这一角色,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包办包揽,要学习排球运动中的二传手,巧妙地把问题抛给其他同学;教师还要学会模糊评价,允许有不同的声音的存在,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五)迁移深化:

1、回读课文。

(让学生充分的自由的朗读,把朗读与联想、想象结合起来,读出形象,读出韵味,读出文章的内蕴美,实现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沟通和情感共鸣。)

2、从以上分析中看出,在风、雨、冰雹交加的恶劣环境下,无名战士度过了一个漫漫长夜。请你展开想象,想象一下无名战士是如何度过那个长夜的,然后作文,并给你写的情节拟一个小标题。

(由于本文使用了空白艺术,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和想象的空间,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想象使情景在头脑中再现,然后下笔成文,从而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想象的细节要符合文章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六)总结:

让学生尝试小结本节课内容。

(就教学的全过程来看,自始至终都应让学生积极参与,都要认真地与学生商量,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小结就体现了主体参与的思想。)

案例分析

语文新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设计的,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找准三个纬度的最佳结合点,课程目标才能得到全面落实,学生素养才能得到整体提高。我在设计《七根火柴》时,就有意识的体现这些要求:

1、注重了读的训练。课的一开始,我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感情基调的基础上,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提出了三个层次的要求。第一层次是读准,这是读通的问题;第二层次是读畅,这是读熟的问题;第三层次是读出感情,这是读懂的问题,因为只有读懂了,才能读出感情来。并且,这三个要求是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知规律的。最后,我又安排了回读课文,通过回读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并受到感情的熏陶和心灵的净化。这正符合新课程标准中对读的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通顺、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并且,学生在整个读的过程中,学会了圈点评注的读书方法,培养了学生一种适应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从而很好的落实了“知识与能力”这个目标。

2、巧妙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①学生自主的学习。我开始就让学生自己用深沉、悲壮的感情基调朗读课文,并用圈点评注的读书方法作阅读提要,然后试着说一说文章为我们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接着我出了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其中又引导学生揣摩了文章的语言。这些做法都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教师设计的问题体现出了一定的层次性和开放性,较好的激活了学生思维,发展了学生的智力,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给学生留下了充足的思考和讨论的时间,避免了自主性学习留于形式、蜻蜓点水、浮于表面。

②教学充分体现合作意识。我在第三、第四个教学环节中安排了小组内部、小组与小组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这都体现了合作的意识。在小组内部的合作交流当中我安排了小组长,笔记员,小组代表等角色让小组内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其中,不想造成成绩好的学生经常唱“独角戏”而小组其他成员整日都成为忠实的听众。在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中,我安排了主持人,记录员,发言人等角色,让每个合作小组中的成员都有任务,让每个人都做点事情,让每个人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保证了小组合作的顺利进行。在师生合作交流中,我与学生之间进行平等的对话,从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我走下讲台,真正地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和学生一同交流、讨论、争辩,从而营造了一种民主、平等、亲切、融洽的学习氛围。其次,我尊重每一位学生的选择和回答。给学生创设一种非常宽松的问题环境,如让学生读出自己最感动的情节,评析自己最喜欢的词语或句子,给学生创设了极为开阔广大的选择空间和成功机会;在和学生的交流当中遵循“无错误”原则,从而让学生能自由发言,激活了思维。这些都保证了师生之间合作交流的顺利进行。

③因势利导,拓展学生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我与学生学习完课文后,并不满足于教材上已有的材料和信息,而是巧妙的引导学生想象课文中没有的东西,让学生想象作文,补叙无名战士是如何度过那个风、雨、雹交加的漫漫长夜的情节。这既深入地理解了文章内容,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3、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中,我并没有生硬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我们应该学习无名战士什么样的思想品质。但是在教学中,可以看出学生已经被无名战士那高尚的品质深深地震撼了,这都是在让学生有感情的读书过程中悄悄地渗透进去的。同时,整节课教师和学生之间都是在平等的对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似乎成了学生中的一员,从开始到结束都是在用商量的口吻与学生对话。这些做法,师声之间的距离拉进了,学生对教师亲近了,也就喜欢上了这门课,从而落实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

新一轮课程改革并不是像有些教师所想的那样,只是换一套新的教材而已,而是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改革。若教材变了,而观念不变,那就等于是新瓶子装旧酒。即使是教材不变,若观念变了,实际上我们已经是在进行课程改革了。

案例五 《雨后》教学案例和反思

和县姥桥中心小学 王 伟

当前小学阅读教学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课教学我试图通过学生自主实践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实现自我”的良好环境,有效提高学生识字和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目标

1.创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喜欢学习。

2.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感受课文的情境美,意境美,人文美;感受朗读美,享受阅读自主、自由的快乐。

3.通过实践,学会10个生字,认识3个绿线内的生字;背诵课文,积累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欣赏阅读,激发兴趣

1.出示课题,简介作者及课文特征。《雨后》是著名作家冰心写的富有童趣的诗歌。诗歌给人以艺术美、生活美的享受。想欣赏这篇课文的朗读吗?

2.欣赏朗读。教师朗读课文,建议让学生欣赏两遍;第一遍看课文听朗读,让学生在视听状态下体会和理解课文内容。第二遍不看课文听朗读,让学生尽情想像课文的意境和画面,感受诗句的节奏和韵律。

3.确立目标。怎样练习才能朗读得好呢?引导学生讨论并确立自主性的学习目标;一要借助拼音把字音和诗句读正确;二要多读,把课文读流利……

[阅读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的、智慧的生活,让学生欣赏较为成功的课文朗读,不仅能够受作品情趣、意境的、人文的、语言形式的美,而且还能够感受富有创意的朗读美。这无疑是美好生活的体验,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文化的建够必然产生积极的作用。]

二、练习朗读,识字写字

1.练习朗读。(1)提示:“同学们,在练习朗读之前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2)实践。朗读练习是重点,建议安排20分钟以上,并注意课堂调控。调控一:让学生作学习提示。调控二:强调主动学习、相互交往,倡导人文关系的课堂文化。如询问:“学习中有得到同学帮助的吗”、“怎样相互鼓励呢”等问题。调控三:同桌轮换朗读。既要求朗读正确、流利,又要引导学生从学习态度、过程、方法、习惯等多角度评价和肯定同学,确立多元的价值观。调控四:分享学习成果。让学生听听他人朗读后各自练习朗读。调控五:让学生在四人小组中汇报学习成果,相互鼓励。

2.识字写字。(1)拼读和组词。先让学生自主练习生字的“拼读和组词”(如读“梢”字sh—āo——shāo,树梢的“梢”)。然后四人小组以“开火车”形式教读。(2)突破难点。先选择难认生字集中教学,再发挥小组作用,人人过关。(3)写字教学。教师的引导程序:①读帖,利用田字格自主分析字的间架结构②描红,同桌俩一人描一人看,注意笔画笔顺,互相纠正;③临帖,每字写1~2个,自我修改不满意的笔画;(4)鉴赏,相互评价,打“○”、奖星星。

[这部分教学突出学生的自主实践和合作学习,教师侧重于学习活动的组织,侧重于多元价值观的导向,侧重于人文关怀教学文化的构建,体现教师的角色转换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三、体验生活,感情朗读

1.学习第一小节。(1)读读想想:雨后的场面是什么样的?教师可用请教的方式提问题:为什么树梢会闪着金光?你们想像中的广场有多大?水有多深?孩子们快乐得像神仙一样,他们会怎么玩水呢?以上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并在多元的“会话”中,由学生自主辨析和想像。不必作统一的归纳或评判。(2)试一试,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2.学第二、三小节。自主朗读,引导质疑。从质疑中有侧重的组织讨论,着重把握“小哥哥”外部表现特征和内心状态:(1)小哥哥为什么要使劲地踩水呢?——让学生演演,感受玩水的快乐。(2)为什么提醒妹妹要小心自己反倒滑了一跤?——让学生自己体验。(3)他为什么嘴说“糟糕”而脸上却表现出“兴奋”和“骄傲”的面部表情?——让男生先回答,表演“兴奋”和“骄傲”的面部表情,再让女生回答,也表演一下。(4)小哥哥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自主感悟。(5)怎么读这两小节呢?——可建议按自己的理解用不同音量、速度和语气来尝试,寻找满意的朗读效果。

3.学习第四小节。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先自主练习朗读,后小组交流收获或探讨问题。教师也可提几个问题请教学生:(1)“泥裤子”是谁?小妹妹为什么要紧跟“泥裤子”?(2)小妹妹怎样小心地跑?(演演读读)(3)小妹妹这么小心地跑为什么还希望自己摔跤?(4)小妹妹有什么特点?以感情朗读来表现。

4.难点指导,全文朗读。抓朗读难点要注意指导方式。期待式:先感受轻声效果,再让学生练一练。欣赏式:“同学们读感叹句的情感特别强烈,很有风格,谁愿意先试一试,大家再好好表现一下!”请教式:“课文有的诗句没标点符号,该怎么读才好呢?”

[这部分教学设计重在引导学生对生活的联想和体验,把理解与感悟作为学生个性化感情朗读的基础,让学生在感情朗读的实践中,“亲历”生活,欣赏生活,发展个性品质,提高人文素养。]

四、背诵课文,积累巩固

1.背诵课文。(1)在构思意境中学背诵。指导背诵第一小节:教师慢速读诗句让学生跟着想像意境——学生自主边读边构想——按序将意境连起来试着背诵。(2)自主背诵。教师还可启发学生一行为表演的方式帮助构想意境。(3)互帮互学。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落实背诵课文的要求。

2.积累词语。(1)准备听写。读读、认认、写写生字组成的词,再练读自己喜欢的词。(2)听写词语。

[这部分教学主要倡导意境构想的背诵方法,把意境的构想与相应的语言形式相联结,能有效促使语感的形成,实现语言材料的积累。同时鼓励积累词汇量。]

五、拓展学习,丰富生活

1.给学生提供反映儿童生活的诗歌。

2.鼓励学生把诗的意境画下来,或把自己有趣的生活写成诗。

案例六 自主合作学习探索新知——《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案例及反思

姥桥中心小学 朱秀萍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在课堂教学中,我也越来越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而领悟知识,丰富积累,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我采用了如下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生谈话,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多方面的说说对海洋或海里动物的认识或了解,教师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通过这一环节的设置,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昂的主动情绪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播放介绍西沙群岛的录像,让学生一边看,一边想:觉得西沙群岛怎么样。看后说一说。

(使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文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

1、自主学习

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描写西沙群岛优美或丰富物产的段落,勾画出来。

2、合作探究学习

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勾划的段落和自己的见解,相互修正补充,教师在小组间来回巡视,对学习有问题、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帮助。

3、讨论汇报学习收获。

各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的结果和收获,大家一起交流学习方法和感受,教师相机点拨,指导朗读,感悟文章内容。

(1)在学生介绍西沙群岛海水五光十色一段时,主要通过朗读体验美感。先让学生试读,然后听教师范读,最后再让学生练读,并配上优美的乐曲,以增强表达效果。

(2)在交流描写西沙群岛海里的鱼的一段时,先让学生再看一看录像中关于这一部分的内容,以加深学生的体验。然后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这一段,特别是通过读“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等句子中体会西沙群岛的鱼多的特点。

(3)教师利用中国地图帮助学生认识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理解“海防前哨”,并号召学生努力学习,将来去守卫和建设西沙群岛,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本环节的设置是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意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落实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营造良好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保护好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到长久的保存,做到乐意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并积极探求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

4、积累运用

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用彩笔将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画成一幅画,展示给大家。

(此环节设计的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培养学生的想像和动手能力,体现学科的融合和开放,树立大语文观)

5、课外延伸:

让学生课下阅读介绍海洋或海洋生物的科普读物,收集资料图片,和同学们相互交流。

(这样做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发展空间。)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表现及时做出恰当的评价。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探究欲,强化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和发展功能。)

案例七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案例与反思

和县姥桥中心小学 王本喜

研究背景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倡导合作式、探究式教学,这对习惯以接受式教学的教师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引领教师自我专业提升提供了机遇。结合我校省级课题“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农村小学的实践和运用”,笔者尝试运用探究学习的模式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上了一节“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试图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从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案例描述

1、引导猜测

师:我们已经知道,长方形的周长与它的长、宽有关,那么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呢?猜猜看。

生1:长方形的面积也与它的长、宽有关。

生2: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周长有关。

师:是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教师在钉子板上用橡皮筋直观演示验证:长方形的长(或宽)拉长,长方形的面积也变大。使学生确信:长方形的面积和它的长与宽有关,也与它的周长有关。

2、分组操作

师:那么长方形的面积究竟和它的长与宽有什么关系呢?请各组在组长的组织下,一起动手,从准备的25个1cm2的正方形中,选一些拼成各种各样的长方形,并把它们长、宽、面积记录在表中。为了使大家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务,老师提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出示活动建议)。各组完成后,教师收齐表格,并展示其中几组表格,检查填得是否正确。

3、提出假设

师:大家认真观察表格里的数据,把你的发现告诉本组的同学,然后再来告诉大家。

生1:我发现长乘宽等于长方形的面积。

师:你的发现很重要,让我把它写下来。(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生2:我发现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生3:(可能受到启发)长方形的面积÷宽=长

师:还能倒过来想,真不简单!

4、验证结论

师: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面积都可以用“长×宽”的方法来计算呢?(学生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我们再来研究几个例子(展示其他几个小组的表格)。

5、论证公式

师:长方形的面积为什么等于“长×宽”呢?

教师依次出示两个图形,引导学生把新知“长×宽”与旧知“几个几”联系起来。

6、应用公式

教师出示表格,已知长和宽,求长方形的面积(共8题)。要求:口头列式并说出结果,组内轮流说,每人至少说一题。

最后,老师请每组3号代表本组,进行随机抽查。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上述案例着力于问题的设计、合作的组织和知识的建构,较好地体现了这一新的教学理念。

1、精心设计问题。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了几个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大问题”: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长方形的面积究竟和它的长与宽有什么关系?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面积都可以用“长×宽”的方法来计算?长方形的面积为什么会等于“长×宽”?问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给学生实验、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留下了探究的空间,提供了探究的“路标”。学生经历了“小组操作→分析数据→提出假设→验证结论”的过程,受到了科学思维方法的启蒙教育。这样学到的知识不仅容易记忆,而且理解深刻,便于迁移。

2、优化合作过程。进行合作学习活动可以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为使合作学习取得实效,进行了精心的策划与准备:⑴提供了合作的材料。⑵给出了合作的程序。小组学习前,教师善意地提出了几点建议,明确了活动的程序,使活动方向明、思路清,给学生操作提供了一个“支架”,使活动有条不紊。⑶提出了合作的要求。利于学生相互合作,取长补短,从而促进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和小组合作技能的形成。⑷展示了合作的成果。小组合作学习后,把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分两步呈现,一是为提出假设提供材料,二是为验证结论提供佐证。艺术地处理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新颖别致,富有成效。⑸抽查了合作的效果。练习题题数的设计有利于小组内练习——人人都有练习的机会,如果有人练习失误,组长会安排其重新练习;同时也便于小组间竞争——教师通过随机抽问,以个人代表全组,检查小组合作情况,落实个体责任。

3、促进主动建构。数学学习的实质,是在个体作为主体与数学知识作为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主体的一系列反映动作,在头脑中构建其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在教师引导下动手、动脑做数学,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生动的思维的活动,经历了实践和创新的过程。按照“探究公式、理解公式、运用公式”的程序展开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理解、内化、吸收。探究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理解的过程,是把新知固定在旧知的“锚桩”上,教材的潜在意义内化成为学生的心理意义,使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对获取的结论笃信不疑的过程;运用的过程,是公式具体化的过程,可以促进学生对公式的记忆和理解,同时又为公式的进一步抽象化(符号化)提供了感性支撑。

案例八 “圆柱的体积”教学案例及反思

和县姥桥中心小学 汪薇唯

新课标强调: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课程实施更多地应该是如何更好地“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一理念?本人结合“圆柱的体积”一课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片段一】

师生共同探究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对公式加以应用。师出示教材例题4(人教版第12册36页):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高是2.1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由于课前学生已进行了预习,多数学生是按照教材介绍的解法来解答:

2.1米=210厘米50×210=10500(立方厘米)

师:这道题还有其他结果吗?(学生又沉入了深思)不一会儿,另外两种结果纷纷展现:

①50平方厘米=0.005平方米0.005×2.1=0.0105(立方米)

②50平方厘米=0.5平方分米2.1米=21分米0.5×21=10.5(立方分米)

师:为什么会出现三种结果?

经讨论,学生才明白: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将得到不同的结果。

【片段二】

巩固与应用阶段,我将教材练习二中的一个填表题(表1)进行了加工组合呈现给学生这样一个表格(表2)。

表1:略

表2:略

学生填表后,师:观察前两组数据,你想说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小组交流,最后汇报。

生1:两个圆柱的高相等,底面积是几倍的关系,体积也是几倍的关系。

生2:两个圆柱的高相等,底面积越大,体积就越大。

师:观察后两组数据,你想说什么?

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很容易说出了后两组的关系。

【片段三】

教材的练习中有这样一题:量一个圆柱形茶杯的高和底面直径,算出它可装水多少克?

学生动手测量自备的圆柱形茶杯的有关数据并计算它的体积。

师:水的生命之源。人每天都要饮用一定量的水,请大家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计算自己每天需要饮用几杯水(自己的杯子)才能保证健康,并把自己对水的想法写下来,下节课我们再交流。

【教学反思】

精心研究教材是用好教材的基础教材作为教学的凭借与依据,只不过是编者对学科知识、国家要求与学生进行整合思考的结晶。但由于受时间与地域的影响,我们在执行教材时不能把它作为一种“枷锁”,而应作为“跳板”——编者意图与学生实际的“跳板”。因此,教学时,我们要精心研究教材,揣摩编者意图、考虑学生实际,创造性地利用教材。

1、挖掘训练空白,及时补白教材。编者在编写教材时,也考虑了地域、学科、时间等因素,留下了诸多空白,我们使用教材时,要深入挖掘其中的训练空白,及时补白教材。[片段一]中的例题教学,就挖掘出了教材中的训练空白,并没有把教学简单地停留在一种解答方法上,而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将得到不同的结果”的道理,从而学会多角度考虑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找出知识联系,大胆重组教材。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结构,知识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在教学时不能只着眼于本节课的教学,而应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知识系统。[片断二]的表1仅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体积公式,此外无更多的教学价值,而重组后的表2不仅实现了编者的意图,而且为“比例”的教学作了提前预习。走出了数学教学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点教学”的误区。

落实课标理念是用好教材的关键能否用好教材,关键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否落实了新课标的理念。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我们的数学教学不能再以学科为中心,而应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教材在编写时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师要心里装着学生,使用教材前反复琢磨,怎样的教学才能符合新理念。前两个片段就突破了“学科中心”和“知识中心”,走向了“学生中心”。[片断三]在教材关注学生的基础上向深层发展——不仅让学生动手测量,动脑计算,而且让学生在课外展开调查研究;不仅关注知识技能,而且关注了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对生命之源——水的自我看法)这一片断的教学,其价值就在于渗透了人文关爱。

学生获得发展是用好教材的标准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常常脱离教材,片面追求新课程的形式,而忽略了实质——“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每个学生在一节课的40分钟里获得最大发展应作为我们用好教材组织教学的追求。本节课紧扣教材,“以本为本”,着眼学生的发展,无论是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都获得了最大发展。

案例九 “分数的基本性质”与“最小公倍数”教学案例及分析

和县姥桥中心小学 夏明义

教学内容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步骤一:要求学生将三张大小相同的白纸,分别折出1/2、2/4、4/8,将它们涂上不同的颜色。

步骤二:组织观察,并将结果填入 里。

  1/2__2/4__4/8

步骤三:小组讨论,这三个分数________变了________没有变。

步骤四:小组代表汇报,交流。

教学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应有问题作为学生学习、交流的主题,且问题的设置应以能挑战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为目的。在本案例中,学生按照教师设定好的套路在卡片上进行演练,无须讨论,就能得出一致答案。这种形式上的合作学习,其真实性、有效性何在?问题的设置不能过于肤浅,一目了然的合作内容是激不起学生合作兴趣的。只有当学习的内容具有发散探究,辨析求新、整合评判等因素时,才会使学生意识到合作的必要,产生合作的兴趣。再者,案例中的问题既不具备开放性(答案唯一),又无一定的难度(学生个体通过折、涂色和对比就能完成),因而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释放创造力。合作学习的课堂适宜完成较为复杂或较高层次的认知学习任务,这样才会使学生在共同商讨交流中闪耀出智慧的火花,体会到合作的价值。

教学内容

五年级数学“最小公倍数”

教学过程

步骤一、求8、12的最小公倍数。

(学生独自完成)

步骤二、求8、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

(师指导学生分别用分解质因数、短除式求8、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

步骤三、小组合作学习。分析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在小组中讨论积极,对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比较、归纳能认真展开)

步骤四、小组汇报,全班进行交流。

步骤五、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归纳。

反思:

明确的合作要求、学生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并获得初步感知,是进行有效合作的基础。在此前提下的合作,学生才能做到合作有目标,对问题有所思、有所感。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在取公有的质因数时,除了取三个数的公有质因数外,还要取出其中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作除数,而把另一个数移下来。这一点学生较难理解,也容易出错,所以在教学中,执教者先是通过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复习和对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方法的初步掌握,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由于学生队合作的内容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并形成个性感知,因此他们在交流时言之有物,在讨论中通过互助、辨析,加深理解,消化难点,对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质因数取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掌握,使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得到了展现。

案例十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案例及分析

和县姥桥中心小学 章敏

《倔强的小红军》是一篇理解性较强的讲读课文。主要通过几次对话的描写,使学生感受到小红军宁愿自己牺牲也不拖累他人的高贵品质。

本课的教学较适宜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合作学习的信息大容量、高频率地在课内互动,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在合作中碰撞,在互补中提高,从而使学生对课文有较深的理解。

本课教学准备分二课时进行: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故事背景;了解内容,体味“倔强”的含义。

第二课时:合作学习课文中的四次对话,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小红军的高尚品质。

本课教学以第二课时为例,内容是学习四次对话,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来体会小红军的高贵品质。教学从整体入手,在复习旧知中让学生自主选择本课的学习内容,并以“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堂的主要活动形式。先让学生轻声读故事内容,找出疑难,师生合作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呈现出来。然后由学生自主选择问题,参与小组讨论。其间,教师在各组内巡视,了解学情,适时点拨,将学生的讨论引向深入。接着,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学习情况及收获,并将不能解决的问题向其他组请教,并适时开展竞赛活动。待这一环节充分讨论后,教师对这一阶段的合作进行小结,以利于下一步合作的开展。

另外,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读为本,重视学生的自主读书、自悟读书,鼓励学生发表经过独立思考、有个人独特的见解、体会和看法,克服满堂课串问串讲的弊端。

课例片断评析:

一、创设情境、呈现问题

1、复习回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初步了解了小红军有什么样的良好品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2、小红军倔强的思想根源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以第一次对话为例)学生轻读课文,寻找问题,做上标记。

4、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梳理,标上序号,呈现于黑板:

①“满不在乎”是什么意思?陈赓怎么就相信他了呢?

②“倔强”是什么意思?

③小红军为什么不要陈赓的帮助?

……

[“呈现问题”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疑起于思,这些问题都来自于学生对课文的思考。在合作学习前先让学生独立通过读书找疑,便于多角度、多层次地发现问题。大大增加了合作时的信息交流量。教师进行归类整理又加以呈现,更明确了学习的目标。]

二、组内合作、解决问题

确定合作形式。

请同学们自由选择你最想解决的一个问题,然后请选择相同问题的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到指定地点,选出一位临时组长。

[合作学习前,确定合作小组的形式很重要,它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效率。学生面对所呈现的问题并不一定都有能力解决,也不是都感兴趣,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采用“自由组合式”较为合适。]

组内开始合作。(以第一组活动为例)

组长:请大家先讨论一下,怎样理解“满不在乎”这个词的意思。

生1:可查字典。

生2:我们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生3:可通过理解重点词来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

组长:这几种方法我们可以都试试,请每位同学选择一种方法去理解这个词的意思。

(每个同学都认真地在寻找答案。一会儿有同学发言了。)

生1:我通过查字典,知道了“满不在乎”是很骄傲、一点也不在乎的意思是。

生2:我们几个同学是联系课文中作者前后说话的语气,感觉到作者不想上陈赓的马,所以故意做出满不在乎的表情。因此,我们认为“满不在乎”的意思是一点也不在乎。

另有学生:我觉得这句话应该这样读。(开始读),同学们纷纷表示读得不错,把作者一下子明白过来的感觉读出来了。

组长:我们理解了“满不在乎”的意思,再一起来讨论一下小红军为什么不要陈赓的帮助?

组内马上有两种意见。教师在旁发现同学只顾争执,就及时进行点拔,鼓励学生细细地研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来体会。

(小组成员再次认真读书,部分同学开始议论了。大多数学生认为小红军在当时不要陈赓的帮助可以理解,还说出了理由:同学们认为在当时那么艰苦的环境下,小红军要是接受了帮助,就可能会连累陈赓同志。所以说小红军宁愿自己忍饥挨饿也不愿拖累别人的品质非常可敬。当然还有另外一种看法:生命是宝贵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因此小红军没有必要这样。)

刚才持不同看法的同学也表示这位同学分析得有道理,表示赞成。

在小组长要建议下,小组进行了分角色朗读,小组成员在理解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后朗读十分的精彩。

[热烈的讨论,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思维活跃了起来,对问题做了深入切磋,提高了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分组学习的关键体现在“合作”上,充分让学生相互讨论,相互帮助,相互启发,真正收到“合作”的效果,而不是形式上的“合作”。教师充分相信孩子,参与到小组之中进行指导,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

(教师在组间进行巡视,不时地参与到各个小组中来。其他小组讨论也非常热烈。有的小组已将不理解的问题记录了下来,准备在全班交流时提出来。)

三、组间交流、教师调控

请各小组派代表交流讨论结果,组员可随时补充。(以第四组为例)

生1:我们组讨论的问题是:“小红军体力真的很好吗?”为何小红军要做出赛跑的姿势?通过朗读,经过讨论,我们觉得小红军体力好不是真的,那么为什么陈赓还会相信他呢?就是小红军做出赛跑的姿势蒙骗了陈赓。所以我们认为小红军聪明、懂得理解他人。

生2:“倔强”是什么意思。学生懂得了陈赓三番五次的要帮助他,可小红军都说服了他,所以说小红军“倔强”。

(这时又有几个组表示这个问题较难理解。)

教师指导。

师:看来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于是教师把陈赓四次提出帮助和小红军四次说服陈赓的小标题板书在黑板上)

生:陈赓已经尽力了,可是小红军就是不接受他的帮助。

师:可是小红军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生:可能是小红军觉得陈赓要带兵打仗,自己牺牲了也没有什么,不会影响到全局。

师:不错,在这里“倔强”是个褒义词,我们从中体会到小红军个人品质的高贵。

小组再次合作讨论。

现在,请同学们以A型组合(异质组),重新开始小组讨论,大家看看“陈赓同志全明白了”他明白了什么?

[在当时的环境下,跟他打过交道的孩子都是怎么样的?然后陈赓一一回想了刚才发生的事情。]

(各小组又展开讨论,纷纷举手发言。)

生1:他明白了小红军的干粮袋里根本就没有青稞面。

生2:小红军根本就不是在等同伴。

生3:小红军说自己的体力很好也是假的。

………

师:我也来补充一点。小红军不要说跟我的马赛跑,他可能连路都走不了。陈赓好后悔呀“我怎么就相信了他呢?”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小红军这种品质是舍己为人,有的说是献身革命……

四、引进竞争、巩固合作

1、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已初步感受到了小红军可贵的思想品质。故事主要通过对话来描写人物的,同时对人物的动作、神态也进行了生动地描述。我们能否发挥想象,一边读一边加上动作,表演出当时的情景?

2、仍以刚才的A型组合形式,人人参与,开展朗读竞赛。(各组同学情绪高涨,声情并茂地分角色练读,气氛热烈。)

3、学生互评合作学习情况,教师作小结。对合作中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给予表扬,并指出合作中的不足之处。

[积极的评价,将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也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这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实践反思: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创设情境、呈现问题、组内合作、解决问题、组间交流、教师调控、引进竞争、巩固合作”这一学习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以循环、滚动的方式进行的。小组活动的形式也随着呈现的问题和学生的实际而灵活变化,学生之间的交流对象又随着小组形式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信息获得量、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过传统教学中单一的师生之间的交流。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参与读书,参与质疑解疑,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有创见性的体会和看法。教师也应发挥其主导作用,参与小组学习,及时掌握学情,善于调控,捕捉学生在交流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和疑难之处,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案例十一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实现小组合作案例分析

和县姥桥镇中心小学 沙先平

近两年,通过与合作教学的进一步接触,我对合作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所谓合作,是指活动的各方为着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协调一致所采取的联合行动。

目前,班级授课制的背景上,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我试想将合作教学的基本原理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特别是运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用以促进合作,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合作中形成一种融洽、和谐的人际氛围,更有力地推进素质教育。

一、生生互动,合作学习

1、在小组学习合作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生生互动来完成的。这有利于学生学会用他人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和社交能力的获得。

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我将学生分为每4人一组(能力有差异),通过生生互动的途径实现小组合作学习。在围绕“神机妙算”这一中心体会诸葛亮所表现的卓越才干时,小组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能力稍差的同学可以将课文中外显的材料提取出来,并加以分析。例如,诸葛亮利用第三天四更时候大雾漫天的气候条件向曹操借箭,说明他通晓天文气象——识天象。能力一般的同学对外显不是很明了的材料也能提炼出来。例如,由于诸葛亮了解曹操用兵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大胆地叫军士们擂鼓、呐喊,胸有成竹地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结果曹操还真如诸葛亮所料,按兵不出,只叫弓弩手射箭,这说明诸葛亮了解曹操,也是借箭成功的原因之一——知人性。一些潜在的材料,能力一般的同学也许不能轻易将材料组织起来,加以分析总结。这时,组内能力较强的同学就可以发挥其特长,阐述自己的见解。例如,诸葛亮之所以能借箭成功,鲁肃也有功劳。尽管鲁肃是周瑜手下的大将,但诸葛亮看出他为人忠厚,诚实守信,于是决定让他帮助自己实施借箭的计划,向鲁肃借船。结果鲁肃果然守信用,对周瑜决口不提此事,使借箭的计划得以实施。说明了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又一方面——善用人。

2、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特别是未来的社会成员,学生必须学会用他人的眼光看待问题,学会与同伴密切交往,热心互助,真诚相待。再如,当组内能力较强的同学对较难理解的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时,组内成员可以学习这个同学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改善自己的思维方式。学生不再是传统班级教学中单纯的旁观者,而转变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每个学生都能从那些与他不同观点与方法中得到启迪,有利于学习的广泛迁移。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获取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而不是被动的学习。这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

生生互动使学生在小组成员面前,设法把自己的见解通过语言和动作表述出来,达到与别人沟通的目的,消除惧怕与别人交往的心理,从而得到语言、思维以及社交意识和社交能力的培养,促进社会性的发展。

二、师生互动,共同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以外,还包括师生之间的交往。它包括学生个体与教师的交往及学生群体与教师的交往。在小组学习中,学生遇到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可给予适当地点拨。这时可能会有思维敏捷的个体悟出答案,也可能仍然需要群体的合作探讨。教师此时应关切地投入到学生中,去听取学生的意见,给予个别点拨。

在教学《泊船瓜洲》一诗时,主要描写了作者来到离家乡很近的地方,看到对岸的家乡却不能回去心中无比思念。这首诗中的地名要多花几分钟的功夫,不搞清楚诗中所说的地理位置,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与同学们商量了一下,决定通过画图来理解作者的诗意。于是,我和孩子们动起手来,一边分析,一边画图。几分钟的功夫,我们就画好了。

通过画图,学生理解了作者的思想:原来,作者离家乡只有一山之隔,眼望家乡的春色依然,心中不免荡起深深的思乡之情。这才写了这首诗。对于这首诗的理解,并没有系统的讲解什么,只是画画图,让学生说说对诗是怎样理解的,就完成了学习任务,这就是师生互动的一种方式。在这里,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除了知识信息方面还有情感方面的互动。互动成果形成的师生关系是影响学习成绩的一个强有力的因素。

对合作手段的巧妙运用,来源于对合作教学理论的认识和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一些可利用的方法,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在这里与大家切磋。今后,随着对合作教学学习的逐步深入,我们这些实践者的理解水平会再上一个新台阶。只有对合作教学理论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合作教学的本质与精髓,才能更好地利用合作教学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我想,经过今后对合作教学模式进一步的潜心研究和探索,合作教学的成效会更突出,会更有利于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会更好地发挥出来。

案例十二 学生数学合作学习案例

和县姥桥镇中心小学 刘启文

一、数学合作学习的基本过程

数学合作学习的模式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合作探讨。根据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及知及传”、“自觉觉人”、“教人者教已”、“小先生制”等主张,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建立平等理解、互动互惠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满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提高,更有利于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数学合作学习的模式的基本教育过程是:诱导-探索-交流-反馈。

导阶段:着力于通过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以高涨的学习热情投入于探索中。

探索阶段:通过研究学习目标,明确主攻方向和需解决的问题,根据组员特点,进行组员间的分工合作,明确各自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开展自主研究。

交流阶段:包括组内交流和小组间交流。小组成员通过探索研究,阐述各自观点,并提供有关证明进行论证。对存在的疑难杂症进行集体研究。各小组汇报小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和辩论,对本小组研究结论进行审视与修正。

反馈阶段:在交流探讨中,逐步统一认识,得出结论。并对各小组和组内成员表现给予评价。

二、数学合作学习的实施方法与途径

数学合作学习可以采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人机合作等方式,研究场所包括课内外,不同的合作对象为学习带来不同的便利,生生合作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可以包括不同年龄、不同学校、不同特长的学生,由于年龄相仿,目的单纯,易于合作,但由于缺乏指导,研究成果不够显著。师生合作不局限于同一学科,由于指导性较强,易出成果。但课外合作往往在时空上受到限制,合作学习的人数较少。人机合作较为灵活,但适合于个人研究。

“圆的面积”一课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课的学习重点是通过渗透转化思想,使学生能利用旧知、自主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在学习中,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由学生回忆、思考,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的,类推出圆的面积公式是否也可以将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出呢?通过设疑,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激发。在明确学习任务后,各小组经过初步考虑,对问题进行逐个分解,首先提出了三个需解决的子问题。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如何转化?解决化曲为直的问题。第二个难题是转化成哪个平面图形?第三个需解决的问题是圆和转化成的平面图形有什么关系?明确了解决问题的先后次序,各小组就着手展开了第二次讨论。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动手动脑,参与面广。通过剪剪拼拼,有的拼出了近似于长方形的图形,有的拼出了近似于三角形的图形……有的发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就越接近于长方形或三角形。思维体现出了有序性、互补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的同学表现了协调的专长,有的表现出了决策的才能,有的表现出较好的钻研精神,小组合作使学生在思维的比较中取得了对问题的圆满解决,萌发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随后,各小组进行交流反馈。在交流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不仅认真聆听同学的发言,还不断的提出疑问或补充,更为重要的,通过反馈,学生意识到集体的智慧远远超过了个人的聪明,合作使问题得到了最优化解决,最后,当同学们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兴趣盎然。

从“圆的面积”这一课例,与参照班传统的接受学习相比,数学合作学习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思维主体开放交互:小组合作学习激发了学生的潜在创造力,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了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将圆转化成长方形、三角形等不同图形,并从长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逐步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⑵课堂效率高:小组合作学习与个体学习就公式掌握而言无明显差异,但对公式的理解存在明显差异。⑶培养爱生活、爱数学的感情: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来学习。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会认识并建构自己的认识。因而学生乐学、爱学。数学对学生而言,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毫无用处的,而是充满创造的、具有生活情趣的科学。⑷有利于形成正确评价: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参与者不仅充分表现自我,而且在与人相处中学会接受他人,欣赏他人,取长补短。在评价他人的同时,也接受他人的评价,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案例十三 感动心灵的研究——“三角形内角和”案例描述与反思

姥桥中心小学 刘道友

这是我上的一节研究课。这节课过去很久了,但每当我静下心来,总是能感受到学生思考的气息,感受到学生的思维给课堂带来的挑战与生机。

对于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是不陌生的,因为学生有前面认识角的基础和提前预习的习惯。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我的教学思路是:交流-验证-问题-结论。

果然不出我所料,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楚地说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在交流过程中,学生知道了内角这个概念,但是他们却不知道怎样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于是,我提出研究的问题: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在学生研究前,我们简单交流了验证的方法以及合作学习的要求。这个过程主要是给学生提供研究的方法和合作时需要注意的规则,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种或者几种方法进行验证。

在每个小组的成员进行交流分工后,大家开始研究了。一个个俨然是个小科学家,积极主动,非常投入。课堂中少了一些喧闹,多了一些沉静和思考,偶尔会有一两个同学的辩论声。在这轻声的辩论中,学生的思维在不断地进行碰撞。

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我轻轻地走进他们中间,寻找需要帮助的小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发现大部分小组能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有效的小组学习和交流,只有一个小组,由于组长不停地指责组员做得不好,组员在组长的埋怨声中不知所措。我加入这个小组后,先帮助他们确定验证的方法,给每个人分工,最后和他们一起用测量的方法进行验证。

下面我们一起分享来自学生的精彩。

画一个更小的三角形。一个小组用“量”的方法来验证。他们测量结果如下:

小组活动记录表

这个小组根据测量结果得出了一个结论:大三角形内角和比180°大,小三角形内角和比180°小。这个小组的意见还有一个小组赞成。

话音未落,祝阿闵站起来说:“这个结论还需要验证,再画一个更小的三角形试一试。”他边说边走到黑板前画了一个很小的锐角三角形,大家屏住呼吸看着他测量,最后测量的结果是184°。“结论被推翻了。”于是,祝阿闵得意洋洋地回到了座位。

“祝阿闵,请问你为什么说结论被推翻了呢?”

“我觉得这个结论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知道它是不对的,就可以推翻。”

大家点头表示同意。这种数学学习思路很重要,我及时和学生讨论,让他们体会在验证某一结论是否正确的时候,一个正例不足以证明一个结论是正确的,但是一个反例就可以推翻一个结论。

我追问学生还有没有别的问题,学生摇头。看来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这是误差造成的原因,也没有提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底是多少度的问题。也就是说,这个小组的测量结果,对学生头脑中原有的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印象没有造成任何的冲突。我想,这个问题先放一下,我期望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会自然地意识到。因为教师需要给学生的思维提供一个发展的空间。

我怎么折不成呢

接下来,我们一起研究了“折”的方法。一个小组在实物展台上用等边三角形进行对折,折出三角形三个内角在一条直线上,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针对这个小组的交流,我提出了能不能用这种对折的方法验证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大家开始用自己手中的三角形进行操作,教室里除了折纸的声音,非常安静。突然,陈萌萌小声嘀咕了一句:“我怎么折不成呢,对折后它们每两个角之间都有缝隙。”她的这句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很多同学点头表示同意。

我在试教的过程中就遇到过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很难处理,因此很多老师建议我省掉这个环节,或者是在前面做一个示范就可以了,不要让学生动手折,这样就不会出现问题了。我想这是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好机会,老师不能为了上课而上课,回避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于是,我保留这个环节。

对我来说,出现问题的原因很清楚。如果学生不能准确地找到三角形的中位线,就会很容易出现上面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找中位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学生对中位线的概念没有准确的认识。针对学生的这个特点,我不用语言讲解,而是结合教材中的折法,利用实物图形进行直观演示。学生在用心观察、用心体悟的基础上动手操作,结果一个个陆续成功了。

书上的结论是错的

当交流“撕”的方法时,学生在撕和拼的过程中,每两个角之间总是有空隙,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争论。于是我们又回过头来看前面“量”和“折”的方法,也是有误差的。这时候,李炳威提出了疑问:“我们用三种方法验证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是不太准确的,我觉得书上的结论是错的。”

这个结论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震撼。虽然他们能理解误差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的,但是很难正视这个问题。所以他们对教科书上的结论产生了怀疑,这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在大家进一步观察交流的基础上,我们获得一个结论:三角形三个内角和在180°左右。学生的思路在不断地深化,他们不唯“书”是从的精神令我感动,但怎样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呢?我思索着……

一张长方形纸的启示

当学生思维停滞的时候,教师的作用就是给一个台阶,让他们接着走下去。

我手拿一张长方形纸,提醒学生:“一个直角是90°,这个长方形有4个直角,那么它的内角和是360°。这个长方形纸可以折成两个大小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从中可以知道什么?”

片刻后,学生欢呼,立刻悟出可以通过计算推导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个发现令学生兴奋。紧接着,我又抛出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能利用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个结论,得出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吗?”只有这样才能验证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是比较艰难的,对学生的思维要求很高,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挑战,我已经放弃了预先设计的让他们做一些基本练习的想法,而是放手让他们进一步探索。

放手后的精彩

5分钟后,学生居然探索出来了,虽然只是个别学生,但我还是很兴奋。

李炳威说:“我们可以沿锐角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作高。这样就把一个锐角三角形变成了两个直角三角形,多了四个角,其中两个是直角,两个是锐角,两个锐角其实就是原来的那个内角,这样就等于多了两个直角,所以这个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180°-90°-90°=180°。”

当李炳威在展台前边算边讲的时候,学生们不断地点头表示理解,全班同学恍然大悟。

“老师,我们知道了,钝角三角形也可以这样计算。”

“验证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只要验证三类三角形的内角和就行了。”

“老师,书上的结论是对的。”

“老师,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老师,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

在学生的欢呼声中,我明白学生真的懂了,不需要我再说什么了。听着学生提出的问题,看着他们把问题存在“问题银行”里,我满脸洋溢着快乐和幸福。我想,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结论,更重要的是一种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对数学的热爱。

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1.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老师应该干什么?

我们经常会看到,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老师会边走边不停地提示学生应该干什么、怎么干。其实,这个时候老师的提示对学生而言往往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不仅影响学生的思路,还会干扰学生的思维。我想,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做的是快速浏览每个小组,看看每个小组的问题所在,帮助每个小组排除学习的障碍。然后找到最需要帮助的小组,介入到这个小组的学习中,了解学生的状态,为后面的交流做好准备。因为在几分钟的交流时间内,老师不可能每个小组都照顾到,但是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帮助每个小组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2.当学生的认知和原有的经验发生冲突时怎么办?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在新课程理念下,就是让学生去研究和探索,然后获得结论。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情境中往往会有很多情况出现。如果我这样做了,我的教学任务就完不成了;如果我那样做了,就可能会偏离我的教学设计,学生的问题可能会让我不知所措。其实,在课堂中,这是进行探究性教学的最好契机,抓住学生最核心的问题,重组我们的课堂思路,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去探讨问题。我想,课堂教学是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服务的,教师要勇于放手,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比如,在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时候,学生一直没有出现要验证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想法,其实只要验证了按角分的三类三角形就行了。教学时,我一直想提醒学生,但是总不甘心,希望学生能自己去体悟。我想这样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有价值的。

3.要重视学生的反思和交流。

教师教给学生的,学生不一定能听得懂,但是让学生及时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并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思路,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个再思考的过程。教师能从中感受到学生学习的状态。

在整理案例的时候,我试图从两个方面去体现这一点:一个是学生不停地提出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在不断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又提出新的问题;另一个是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对话中体现出学生自己的思路和经验,这一点体现得还不够,我的笔不能把学生的交流充分表达出来,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案例十四 《估算》课的教学案例与反思——活用教材收获大

姥桥中心小学 马常文

在执教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时,我常常对教材中所编排的范例进行深入的研究,并结合课程标准的精神及学生所处的现实情景对一些范例进行调整或改编。在“活”用教材的过程中也常常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下面是三年级下册一节估算课的课前思考、课堂教学、教学感悟与课后反思:

课前思考

估算是一种常用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一些具有大数目的情境中,估算甚至比精确计算更有用。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前,经过多方面的研究确定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结合具体情境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在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3.探究过程中,能在口算、估算、笔算中选择更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能为解决问题选择适当的方法”的能力。

针对目标结合教材进一步思考后发现运用教材中所提供的例题不能很好地达到第三个目标,于是我把例题和“做一做”练习进行了一点改动如下:

原例题:一幅阶梯教室的情景图配三个学生的对话,学生1:“有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下吗?”学生2:“一共有18排。”学生3:“每排有22人座位。”

修改后的例题:一幅阶梯教室图配两名学生的对话,李华:“五、六年级有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下吗?”张敏:“我们怎样来完成这项任务呢?”下面李华和张敏的两次对话留作空白。

原“做一做”:一幅两个学生同看一本书的图配两个同学的对话,甲:“每行约有22个字。”乙:“一页有23行。”问题:一页大约多少字?

改动后的练习:昨天老师在同学们的《阅读》书中看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智慧的美丽》,你们想读一读吗?(学生读,教师看时间,读完的同学举起手来)同学们读书速度越来越快了,想知道这段时间内你们大约读了多少字吗?同桌合作来完成这项任务。

课堂教学与感悟

一、问题情境

同学们每天都在教室里听课,估计我们的教室中能坐得下多少同学?(学生估计)在比较大的学校里有大型的教室,请看这两位同学带着任务来到了这样一教室里。(显示在电脑上改动过的情境图)

二、尝试探究

1.电脑显示改动后的例题。

2.引导学生猜想李华和张敏的对话。

生1:张敏一定会说我们得数一数,算一算。

生2:李华会分配任务,如你数每排有几个座位,我数一共有多少排。

生3:分别是多少呢?图中又没有显示出来,我们也无法数。

[感悟:虽然课前设计时想到孩子们能找到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的条件,还是感觉到孩子们的能力真是不可低估,他们一下子就捕捉到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的信息。]

3.电脑显示两人的最后一次对话:

李华:“一共有18排。”

张敏:“一排有22个座位。”

4.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现在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生1:能!用18×22算一算就可以了。

师:我们刚学过口算,18×22的结果是多少?

生2:不好口算,可以列竖式来算。(学生还没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师:是吗?那就需要去找本和笔呀!

生3:不需要列竖式计算,因为问题是“五、六年级有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下吗?”只需要知道这个大教室里的座位够不够350个就行了。

生4:我知道了,够坐。我用的方法是估算。

[感悟: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能从口算、估算、笔算中选择最合理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能为解决问题选择适当的算法”(《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数感的解释之一)的能力,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师(微笑中略带惊讶):用估算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如果能,快和同学们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5.学生讨论

6.汇报交流

各小组选代表说一说自己的估算方法。

生1:把22看成20,18也看成20,18×22就约等于400。

生2:我们是只把18看成20,22不动,也能很快估算出结果,18× 22就约等于440。

生3:我们是只把22看成20,18不动,18×22就约等于360。

7.互相评价

师:同学们想得方法都有道理,要解决“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下吗?”的问题,你们认为用哪一种方法更好。

生4:生3的方法最好,因为把22看成20后,18×20的结果仍大于350,那么18×22一定大于350,所以能很轻松地知道大教室里的座位够坐。

生5:生1的方法也很好,因为的22看成20是看小了点儿,把18看成20却是看大了点,不仅20×20口算简单,还能说明18×22的结果非常接近400。大教室里的座位数在400左右,一定大于350。

生6:生2的方法也有道理,虽然440比准确答案大,但它比350大很多,也能说18×22的结果比350大。

[感悟:孩子们亲身经历了分析问题、寻找并得到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后,再去解决问题,仿佛这个问题就是自己身边的事情,解决起来就那么得心应手,分析估算方法与结果也是那么头头是道的,我由衷地佩服孩子们的估算能力。确实,我的估算能力是在教学新课程的教材时与孩子们的共同探讨中得到了发展与提高。]

师:是呀,估算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也可以用两种方法进行估算,然后在对比中解决问题。

三、拓展延伸

1、解答改动后的练习

(1)同桌合作寻找解决问题需要的数据,然后再解答。

(2)交流

生1:我们先数最多的一行有23个字,一共有52行。因为有许多行不够23个字,所以在估算时我们把23看成20算,把52看成50算,这样23×52约等于1000字。

生2:我们是先数每一自然段的第一行有21个字,因为这一行不长也不短,而许多短行需要长行来补,一共有52行。估算时我们把21看成20,52看成50,这样21×52约等于1000字。

生3:我们是先数最多的一行有23个字,再数比较长的行共有42行,其余短行可以凑成6行,共48行。估算时把23看成20,把48看成50,这样23×48约等于1000字。

生4:我们也是先数最长的行每行有23个字,到头的行有42行,其余短行的字补到每自然段前的空两格处,还有点儿剩余,所以估算时把23看成25,42接近40,这样23×42也约等于1000字。

[感悟:这时孩子们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我的心情更是无比激动。学生兴奋得是不同的估算方法竟然得到了相同的答案,这个问题解决得如此奇妙。我激动得是孩子们在解决这个简单的实际问题时竟然用了这么多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方法。是呀,如果前面出示一道例题,直接引导学生进行估算,孩子们的收获可能只是知道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他们会不会在只有“你们大约读了多少字”,而没有一个条件的情况下束手无策呢?

令人激动不已的是:孩子们有了前面解决问题时主动分析问题、收集相关信息、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经验,才会出现如此漂亮的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在这种情境中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师: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估算常常比精确的计算更有用。希望同学们能处处留心来练习这项本领,让自己拥有更多的智慧,并用智慧创造出更多的美丽。

[感悟:在课前备课时被《智慧的美丽》的题目所吸引,读了之后被作者的感悟所感动:是呀,以往只知道外表美、行为美、心灵美,今天才知道“智慧”原来也如此美丽。所以我想把这种感动传递给孩子们,引导孩子们体验智慧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加迷人,更加美丽。]

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哪些地方或什么时候要用到估算呢?

生1:不需要准确答案的时候。

师:好!谁能举例说明,让大家与你分享你的经验。

生2:我大姨家开小卖部,去进货进就要想一想进行什么货,估算一下大约要带多少钱。

生3:我走两步大约是1米,我从家到学校走了419步,请同学们帮我算一算我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米?

生4: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检验计算的结果是不是与准确答案相差很远。

生5: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检验我们解决的问题的答案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生6:我平均每分钟能写18个字,这样半个小时大约能写多少字?这个问题可以用估算的方法解决。

……

[感悟:学生能说出在学习和生活中用估算解决的问题,源于课程标准及教材中对估算这部分内容的重视,也源于平时教师经常有意识地引导。]

2、课外延伸

我们班同学非常喜欢看书,也很喜欢读报,有许多同学都订了《小学生学习报》,每小组找一张《小学生学习报》共同探讨、研究“怎样知道一张报纸上大约有多少字?”的问题。

[感悟:这个问题是对孩子们的一个新的挑战,因为报纸上的字字体大小不一,每行长短不一定,还有一些插图,所以更需要大家的力量,需要小组交流与讨论。相信孩子们一定能运用以往的知识、凭借以往的经验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教后反思

一节估算课随着下课铃声结束了,但孩子们仍意犹未尽,我更是激动不已。为什么一点小小的改动会有如此大的收获?是不是这样的改动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符合课标的精神了呢?

过去教师上课过多地依赖“教材”,如今的“教材”有了很大的变化。“教材”中更多的“留白”给教师留足了思维和创造的空间。“教参”中的绝大部分内容是为了启发教师的思维。所以教师不能再停留在“教教材”的阶段,更不能对“教材”亦步亦趋。而要做到按课程标准的精神来“用教材教”,并且要做到用好教材、超越教材。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地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增删或替换例子等,使自己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研究者、促进者和发展者,更好地引导学生在数学的海洋里徜佯、前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