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命自觉”即自觉地形成自我意识

“生命自觉”即自觉地形成自我意识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至关重要的是“认识自己”,培育人的“生命自觉”首先表现为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自觉地认识,从而提升自身的自我意识水平。从这种意义上讲,学生的“生命自觉”则主要表现为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地设计和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过程,即对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和生活层面所遇到的人生类型进行自觉地设计和选择。

一、“生命自觉”即自觉地形成自我意识

人至关重要的是“认识自己”,培育人的“生命自觉”首先表现为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自觉地认识,从而提升自身的自我意识水平。“认识自己”包括三个层面的自我认识(2):第一,从人类本性的层面看,“认识自己”主要是指对人类本性的认识,即对“人是什么,成为一个人意味着什么”的认识。人要做人、成为人,必须知道“人是什么样子”,才能按照人的样子去做人。“人的样子”既包括实然人的样子——实际存在的人的样子,又包括应然人的样子——人成为人所应该具有的样子。对“人是什么”的自觉认识既不局限于基于经验分析而得出关于“实然人”的认识,也不局限于基于逻辑分析而得出各种“应然人”的构想,而是在“实然人”与“应然人”之间来回穿梭,在此过程中认识“实然人”的样子和构想“应然人”的样子,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到人从“实然人”走向“应然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3)作为使人成为人的活动,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让学生认识“人成为人意味着什么”,认识人的历史——“实然人”,认识人的未来——“应然人”,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做成一个人。第二,从群体差异层面看,“认识自己”主要是指对自己所属的那种人的认识,即对“成为自身那种人意味着什么”的认识。人不仅要做人,而且要选择做哪种人,因为现实的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成为所有类型的人,尽管人的复杂性可以使人兼具很多类型人的特征。从这种意义上讲,教育提升人的“生命自觉”即是引导学生选择做哪种人:在学习上,要做一名什么样的学生;在工作上,要从事哪一种行业以及在行业里担任什么样的角色等;在家庭里,要做一名什么样的家庭成员,诸如成为什么样的孩子、什么样的家长、什么样的夫妻等;在社会上,要做什么样的社会成员,诸如准备以什么样的方式与人打交道……从这种意义上讲,学生的“生命自觉”则主要表现为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地设计和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过程,即对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和生活层面所遇到的人生类型进行自觉地设计和选择。第三,从个体唯一性层面看,“认识自己”主要是指对自己这个人的认识,即对“自己这个人的唯一性”的认识。人不仅要做人,要选择做哪种人,而且要选择做出自己的个性,即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特的、不可重复、不可替代的特性。(4)从这种意义上讲,学生的“生命自觉”主要表现在学生个体对“自己这个人而不是别人意味着什么”问题的反思上。学生只有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反思才有可能自觉地成为他自己,因为自觉地做人只能使之成为“人类”意义上的人,自觉地选择做哪种人只能使之成为“这种人或那种人”意义上的人,二者都没有也不可能使学生真正成为拥有自己独特个性的人。一个人只有成为他自己,而不是别人,才能真正体会做人的价值,因为人存在于世的真正价值就在于活出个性,活出自我。

“认识自己”不仅仅包括对自我的认识,还包括对形塑“自我”的力量的认识(5),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意识到形塑自己的各种力量是如何影响自己的,才可能自觉地摆脱外界生境对自己的不利影响,才可能自觉利用和创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外部条件,从而使自身获得自由自觉的发展:“一个人如果既能够看到生境对自我的限制,也能在生境中寻找自己的生存发展之道,避免以对生境的顺应或抱怨来替代对生境的主动改造,又能自觉意识到作为一个社会的人,还应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改变现状和寻找理想发展空间,这样的人就是形成了生命自觉之人。”(6)教育要使学生真正地成为人,不仅要引导学生反思人的意味、反思自己是哪种人、反思自己的独特性,而且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认识形塑人类的生境、形塑自己这种人的生境、形塑自己独特个性的生境,进而使自己在与外界生境的交互作用中获得自身发展的更大更多的自由自觉性:教育要引导学生自觉认识自己所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环境是如何塑造自己的,自觉认识自己所生活于其中的文化传统是如何塑造自己的,自觉认识自己所生活于其中的政治意识形态是如何塑造自己的,自觉认识自己所能够动用的资源是如何塑造自己的……这样做不是在否定学生的生命自觉性,而是为了唤醒学生自主建构自身的生命自觉性,因为个性的解放常常建立在批判性反思的基础之上——不仅包括对“自我”的批判性反思,而且包括在对形成“自我”的各种力量的批判性反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