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国双元制大学的办学特点和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德国双元制大学的办学特点和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以曼海姆双元制大学为例主要介绍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为代表的高等教育双元制模式及启示。1989年,巴登—符腾堡州教育管理部门正式认定职业学院的毕业证书与应用科技大学的毕业证书等值。职业学院并不都是全德国统一的办学模式,各州借鉴巴登—符腾堡州的办学经验,建立适合自己州经济特点的职业学院。

德国双元制大学的办学特点和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以曼海姆双元制大学为例

赵居礼

摘要:德国双元制大学是在第三级教育领域(高等教育)入学人数迅速扩张以及社会对不同素质人才需求的背景下于20世纪70年代创建的,被认为是企业与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合作的一个创举。双元制大学有较高的入学资格和较严的入学考试,采用“双元制”教育模式,培养在技术、经济领域和社会工作第一线从事生产、管理和教育等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实践型、应用型职业高级人才。本文以曼海姆双元制大学为例主要介绍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也简称巴符州)为代表的高等教育双元制模式及启示。

德国的大学有三种类型:综合性大学(Universitat,简称UNI)、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ule,简称FH)、双元制大学(Duale Hochschule,简称DH)。双元制大学在2009年3月1日以前叫职业学院(Berufsaskademie,简称BA)。三类学校都有自己明确的定位和办学模式,都有高中后3年制本科教育。三类学校的本科学士学位在全德国和欧盟广泛同等认可。德国并未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这一概念,为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要求,德国把中等双元制教育体系直接延伸到高等院校,这种类型的高等学校叫职业学院,也叫双元制大学。德国曼海姆双元制大学(DHBW——Duale Hochschule Baden Wurttemberg Mannheim)创建于1974年,是德国创立最早的两所双元制大学之一(另外一所是斯图加特双元制大学),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从初创时的42位学生,在16家企业中接受培训,发展到2009年,拥有5 500名学生在2 000家企业中接受培训。参与合作的培训企业和社会机构有ABB、IBM、SAP、西门子巴斯夫、大众汽车、德累斯顿银行、德意志银行、德国铁路、德国邮政、麦德龙、戴姆勒—克莱斯勒奔驰、明镜等。该校以3年制学士教育为主,也与应用科技大学合作举办2年制的MBA硕士教育,专业是健康管理、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学生在职上学,毕业证与合作大学联合盖章。

一、德国双元制大学的形成及发展

德国的职业学院(Berufsaskademie,简称BA)首先在德国南部科学技术和工业发达的巴登—符腾堡州创建,该州是德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有许多著名的企业。职业学院的出现是与德国20世纪60年代的教育讨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在第三级教育领域(高等教育)入学人数迅速扩张以及社会对不同素质人才需求的背景下创建的。它最早不是由政府举办,而是由企业发起。1972年,在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巴登—符腾堡州,一些著名企业,如罗伯特·博施有限公司(Robert Bosch GmbH)、戴米勒—奔驰股份公司(Daimler—Benz AG)以及谢尔公司认为:20世纪70年代的教育改革将所有工程师学校升格为应用科技大学,结果在就业系统中出现了一个所谓的“能力缺口”或人才断层,即缺乏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高级管理、技术和服务人才。这种职业人才的培养,现有教育机构不能覆盖;由企业进行的技术工人的“双元制”培训,其层次较低,不能满足企业对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大学强调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化,与企业要求的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相背离;应用科技大学尽管在应用性方面优于大学,但由于其人才培养主要在校内,学生在校3年尽管有半年的企业实习,但其毕业生在企业工作岗位上的实际应用能力、企业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和企业的实践经验,仍然不如企业自己采用“双元制”模式来培训高层次实践型、应用型人才更能符合企业自身的实际需求。于是首先由巴登—符腾堡州的3家大型企业罗伯特·博施有限公司、戴米勒—奔驰股份公司、洛伦茨标准电器设备股份公司(Standard Elektrik Lorenz AG)和斯图加特行政与经济学院于1972年共同合作,创建了校企联合办学的新型高等学校——职业学院,其显著特征是:办学主体由职业学院与相关企业“双元”组成,教育模式由理论学习与技术培训“双元”构成。职业学院的创建受到了德国企业和高中毕业生的热烈欢迎。当时该校招生名额30人,竟有250人报名竞争。这一热烈反响向巴登—符腾堡州教育界和经济界发出了积极的信号:经济与社会的需要就是办学的方向。在该模式的基础上,1974年,在斯图加特和曼海姆首先开始职业学院的模式试点工作。此后,州政府参与合作,负责职业学院的建设,职业学院成为州立学院。职业学院的办学模式成为私营企业与州政府之间双元教学方式的合作,它被认为是企业与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内合作的一个创举。

1982年,巴登—符腾堡州议会通过了《职业学院法》,这标志着巴登—符腾堡州的职业学院不再是处于试验阶段,而是已成为巴登—符腾堡州第三级教育领域中位于大学、应用科技大学之后的第三个支柱,是一种本州法律规定的校企联合办学的新型高等学校。1989年,巴登—符腾堡州教育管理部门正式认定职业学院的毕业证书与应用科技大学的毕业证书等值。巴登—符腾堡州职业学院的建立对全联邦德国产生了很大影响。1991年,萨克森州建立类似的职业学院,德国首都柏林于1993年也建立了职业学院,紧接着在德国16个州中有9个州陆续建立了职业学院。目前16个联邦州中已有11个州建立了60所类似的教育机构,这些职业学院既有公立的,也有私立的。公立职业学院由州政府负责,其经费得到了国家的支持,私立职业学院多数是由企业行会或协会负责,由于它是以培养企业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为目的,因此经费得到了经济界的支持。职业学院并不都是全德国统一的办学模式,各州借鉴巴登—符腾堡州的办学经验,建立适合自己州经济特点的职业学院。由于没有全德国范围内的统一模式,各联邦州职业学院之间也存在结构上的不一致。其中,柏林和萨克森州主要参考了巴登—符腾堡州职业学院模式,而在下萨克森州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以下简称石荷州)则存在比较大的区别。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对职业学院毕业资格的认可不一致。在巴登—符腾堡州、柏林和萨克森州,职业学院的毕业资格相当于应用科技大学的毕业资格,而在下萨克森州和石荷州、职业学院的毕业资格则低于应用科技大学的毕业资格。

1993年,巴登—符腾堡州、柏林等5个州决定:相互承认各自职业学院的学历证书,并认定其与应用科技大学等值。根据欧共体议会1988年12月决议,高等学校学制最少3年是欧洲各国高等学校文凭认可的前提条件。鉴于巴登—符腾堡州《职业学院法》认定3年制的各职业学院与应用科技大学文凭等值,这就为德国职业学院的毕业生在国际上继续深造铺平了道路。1994年5月,负责高等学校事务审议的德国科学评议会经过慎重调查,对巴登—符腾堡州职业学院进行了评估。结论是:与应用科技大学相比,职业学院培养的工程师、经济师和社会教育工作师在个别项目上有一些差异,但在整体水平上与其相同。1995年,巴登—符腾堡州颁布《职业学院法》规定:

1.职业学院提供的是一种知识性的、同时又以实践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它有助于继续教育,可以参与继续教育的活动;它不但促进学院的再教育,也顾及到了残疾学员的特殊要求;它通过与国家应用科技大学及实施“双元制”培训场所的共同合作来完成它的任务。

2.职业学院属于第三级教育范围。它提供应用科技大学的或大学中的一种学习。它与高等学校及其他教育事业机构共同协作。学生3年期满毕业后,在巴登—符腾堡职业学院的培训和学习与在该地区应用科技大学相应的专业方向的学历文凭是等值的,并且获得与在巴登—符腾堡州应用科技大学期满毕业同样的资格。

3.培训场所是属于经济界的企业,类似的非经济界的机构,特别是那些属于自由职业的机构以及承担社会福利任务的机构,如果它们需讲授规定的培训内容,可以与职业学院协作。

1995年9月28—29日,在哈勒召开的各州文化教育部长联席会议上(一种各州之间自行协调教育政策的常设会议)宣布:职业学院毕业水平与应用科技大学毕业水平等价。会议确定,巴登—符腾堡州模式的职业学院毕业水平属于第三级教育领域毕业水平,它符合1988年欧盟确定的高等教育准则。德国州际工资联合会和财政部长联席会议宣布:巴登—符腾堡州模式的职业学院毕业生享受高等学校毕业生工资待遇。

1997年3月,联邦经济部长向欧盟报告之后,职业学院的毕业水平在欧洲范围内得到承认。以下着重介绍以曼海姆双元制大学为代表的巴登—符腾堡州的职业学院(BA)模式,并浅谈该模式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

二、德国双元制大学的基本办学情况

(一)培养目标和学制

双元制大学采用“双元制”教育模式,通过两个学习地点——州立学院和培训企业或社会事业机构的合作,每学期3个月学校理论学习,3个月企业实践交替进行,培养在技术、经济领域和社会工作第一线从事生产、管理和教育等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应用型职业高级人才。

双元制大学的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课程设置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双元制大学“双元制”教育的优越性在于,通过实训帮助对理论的理解,理论又在实践中得到强化;学生学到最先进的技术和企业组织管理,缩短进入企业后的见习期,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提高职业竞争能力。双元制大学的办学模式成为私营的企业与州政府之间双元教学方式的合作,它被认为是企业与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合作的一个创举。通过较大密度的理论教学和企业或社会事业机构的培训,使学生具备:

——宽而深的理论基础;

——深入的实践经验;

——工作技术和方法上的经验和能力;

——整体联想的思维结构;

——综合技能;

——团队行为方式。

经过3年的培训,由州教育主管部门授予带有BA字样(德语职业学院的缩写)的学位证书,以区别于大学和应用科技大学的学位证书。BA被认为实践性、应用性强的标志。技术培训领域为学士工程师(BA),经济培训领域为学士企业经济师(BA),社会事业培训领域为学士社会教育师(BA)。

特别要说明的是德国以前没有学士学位,只有5年制的Diplom相当于硕士学位。现在与欧盟接轨改为3年制学士学位和2年制硕士学位,3年制学士学位的毕业生可以直接参加工作也可以继续读硕士学位。BA学位证书按新体系是学士学位,按旧体系是硕士学位。

曼海姆双元制大学学制3年,分6个学期,无寒暑假。每个学期的前3个月,学生在职业学院学习理论知识,后3个月在送培的企业接受实践培训。6个学期都如此交替进行教学和实习。原来前4个学期结束时要进行全州中间统一考试,通过者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并获助理工程师或助理经济师证书。毕业前学生还要参加州统一进行的毕业考试和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者即可获得相应的硕士学位证书即Diplom(BA)证书。现实行新的学位制度,已取消了全州统一的中间考试和毕业考试,只是要求在最后一个学期在企业进行为期3个月的毕业设计,实行校企双导师制,然后回校参加一个口试(不是毕业设计答辩,而是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口试,考官由校企双方人员组成)。课程和实践培训合格,毕业设计和口试都通过者即可获得各国通称的学士学位证书即Bachelor证书。

本文下面对双元制大学的介绍兼顾新旧两种学制体系。

(二)专业设置

根据巴登—符腾堡州科学研究部1995年3月出版的《巴登—符腾堡职业学院》,双元制大学设置的专业分为技术、经济和社会事业三个大的领域,各个领域都是根据本州企业和社会事业机构的实际需要开设不同的专业方向,在技术培训领域,各专业方向还分成若干专业重点。

1.技术领域

设有建筑经济、电子技术、木材加工技术、信息技术、机械制造、机电技术、环境和射线保护等专业方向。各专业方向所设专业重点为:

①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通讯技术;

②木材加工技术:木材加工、建筑构件、生产信息、设计工程、金属技术、造纸技术、加工工艺、保养和维护技术;

③信息技术:工程信息、网络与媒体技术、生产信息、设计工程、过程数据处理、长途通讯;

④机械制造:精细技术、生产技术、车辆结构、塑料技术、结构设计、金属技术、造纸技术、加工工艺、保养和维修技术。

2.经济领域

设有银行、数据处理、财会、卫生事业、社会机构、房地产经济、贸易、手工业经济、工业经济、国际营销、国际税法、媒体与通讯经济、展览与大会管理、公共经济、运输经济、税收与审计、旅游经济、保险、经济信息等专业方向。

3.社会事业

设有老年人工作、残疾人工作、具有心理障碍及嗜好癖的人群工作、犯罪人员工作、家庭教育、儿童和青年人工作、社区卫生工作、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工作等专业方向。

双元制大学根据各州的经济发展状况设置专业和及时调整专业门类,使人才培养更符合本州经济发展的需要。

曼海姆双元制大学初创时设置的专业分为工业、贸易、保险和电子技术,现在设置的专业分为技术、经济两大领域。技术领域设有机械制造、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工程专业;经济领域设有银行、贸易、房地产经济、服务业营销管理、国际商务管理、公共经济、卫生事业与社会机构、运输经济、税收与审计、保险、经济信息等专业。

(三)入学条件和教学模式

1.入学条件

德国有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只要取得高等学校的入学资格和符合以下的前提条件,就可以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在德国,文理中学(相当于我国的完全中学)毕业即取得上大学资格,上双元制大学必须符合的前提条件为:

(1)学生必须是文理中学或职业文理中学,专科文理中学(相当于我国的综合高中)毕业或相当于这类学校的毕业生。

(2)学生必须与双元制大学有对口关系的提供培训岗位的企业或社会事业机构签订培训合同。凭有效培训合同在双元制大学登记注册(相当于我国的预招工后上学)。

由于双元制大学学习期限短,没有寒暑假,学生只有与培训企业或社会事业机构中的职工一样每年有5~6周的法定休假时间,而且只能在企业实习时休假。学习强度大,理论教学周一般上课32~34课时,所以要求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

双元制大学提供参与合作的培训企业的名单及企业简介,学生一般提前一年向提供培训岗位的企业或社会事业机构申请,然后由企业或社会事业机构选拔录取,再到合作的州立学院注册入学。因此,他们既是州立学院的学生,也是培训企业或社会事业机构中的受培训者和准员工。培训结束,培训合同自然取消。所以,双元制大学的学习被认为是高等教育阶段的双元制培训。

2.教学模式

双元制大学的修业年限一般为3年,一般不允许延期学习。其教学组织过程最显著的特征是教学场所的“双元性”,即学院内的理论教学与培训企业的实践教学交替进行,双元制大学通过与参与培训的企业或社会事业机构的合作实施其教学任务,以实现其既定的培养目标——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其目的在于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及实际工作岗位的实践经验相结合。

双元制大学都是小班教学,每个班30~35个学生。

应用型高级人才的整个培养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基础学习阶段和深化学习阶段。其中前两年为基础学习阶段,主要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和进行相应的实践能力训练。学生每学期3个月在学校上课,3个月参与合作和培训企业接受实践培训,学院的教学计划与培训企业的培训计划紧密结合,两个计划由学院及培训参与合作单位双方以等同名额组成的专业委员会制定并在实施中加以协调。企业的作用至关重要,学生要在企业的各个不同部门或岗位接受培训,企业在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的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补充特殊的应用性专业知识并进行实践能力、企业经济学知识和工作方法的培训。这样学生在企业工作环境中不仅加深了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而且熟悉了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各个部门的生产、管理情况。学习始终涉及企业的最新设备、技术和工艺,并注重以后职业生涯中的非专业性素质,使学生的工作责任心、独立工作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基础学习阶段结束时,学生要经过一次中间考试。参加中间考试的前提条件是学生必须在第三和第四个半年提供两个实习报告。依据《职业学院法》,培训和考试的规定由州科学研究部颁发。它包括培训与考试的目标,批准参加考试的前提条件,规定的培训实践和它的延长条件,培训场所与学院培训的比重,培训时间、工作时间的计算以及在其他培训过程中考试成绩的计算,考试机构和组织及其管辖权,考试报名的期限,考试程序和违反考试规定的后果,评估个别考试成绩及计算机考试最后的原则,推出考试及补考,关于结业考试通过后称号授予方面的进一步情况等。考试由四个实践性笔试和一次考试谈话组成。通过国家考试,学生可获得经济助理(BA),工程师助理(BA)和教育者(BA)毕业资格,可以直接就业。学生也可以继续就读,进入第二阶段:深化学习阶段,进一步深化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第五和第六个学期学生要完成两个专题作业,作业也要由教授按考试要求来评价。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在教授指导做为期三个月的毕业设计。毕业设计基本上是在培训企业的部门里进行,向职业工作的过渡是由最后一个培训阶段的毕业设计来实现的。因此,毕业设计提供了最好的入门训练。毕业设计的课题取自于企业各部门的实际工作任务,并与项目的实施结合在一起,因此受到企业的重视,它不仅强化了学生应用方面的能力,而且帮助企业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学生通过州统一进行的毕业考试和学位论文答辩,即可获得相应的文凭、证书或学位,根据所学专业分别为企业经济师(BA),文凭工程师(BA)和文凭社会教育师(BA)。为区别于大学和应用科技大学的文凭,在括号里注有职业学院BA字样。根据巴登—符腾堡州《职业学院法》,巴登—符腾堡双元制大学(BA)的毕业证书与巴登—符腾堡州应用科技大学的毕业证书具有同样的资格。

双元制大学的培养目标与应用科技大学大致相同,但双元制的教学模式更具特色。由于采用双元制,两个学习地点互相分离与协调。在企业或社会机构第一线,学生能在现实的职业氛围中获得有价值的实践经验:能亲身经历技术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变革,才能学会各种职业和社会的能力、态度与行为方式。而在双元制大学,通过符合教育学和教学论要求的专业知识传授,能够打下厚实的理论基础,训练系统的思维能力和跨专业的理解力,掌握科学的方法。尤其是采用双元制,双元制大学开放的理论教学科目没有应用科技大学多,学习内容、应用性专业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基础也没有应用科技大学宽,毕业生也没有应用科技大学毕业生的工作范围宽,但其实践较多,并对所在的培训企业具有针对性。他们曾在本企业学习实践性教学内容,比应用科技大学的毕业生更了解企业的具体生产和管理,所以学生受到企业的欢迎,绝大多数毕业生培训结束后将被培训企业留在本企业中。他们工作起来更顺手,跳过了入门阶段,这就大大减少了人才使用上的盲目性和人才的不适应性。

以上教学组织过程可以如下图所示:

img55

(四)双元制大学的课程设置

下面以电子技术专业为例:

技术培训领域的电子技术专业方向涉及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培训。毕业生从事于企业中动力系统管理、技术软件开发、系统平台上的设计开发、工作方案设计、系统管理、生产、服务、销售和技术方面的组织工作。教学和培训的涉及定向于保证毕业生能很快适应各种各样的应用方面的实际工作任务。现以该专业方向为例,列出其开设的课程。

技术领域中电子技术专业开设的课程

img56

续表

img57

采用这一课程体系和这种双元制的培训方式,不仅加深了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在企业工作环境中,学习企业经济学方面的知识,了解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各部门的生产、管理情况。学习始终涉及企业的最新设备、技术和工艺,并获得以后职业工作中的非专业的素质,工作责任心、独立工作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得以培养。

本专业方向的第一、二年学习较宽的基础内容,在第三年才开始加深内容及涉及专业重点的学习。三个专业重点的学习内容由六门选修课模块来实现。例如,自动化技术专业重点还要加深传授硬件、软件和网络知识、传感学和测量数据处理、模拟和控制技术,并通过设计项目的作业运用所学的知识。所以,各专业方向实际上基础较宽,毕业生适应能力较强。

毕业设计在企业做一个应用项目,由学校老师和企业老师双导师指导,项目完成后回到学校参加口试,口试形式依专业而定,口试由学校老师和企业老师合作进行,考察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再加上考察平时的学习综合评定成绩。

在经济培训领域,理论和实践的紧密融合使得企业经济培训的质量达到了新的高度。学生不仅获得了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获得了企业中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经验及与人合作的能力,能够有效地完成企业中苛刻的工作任务,且具有极好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前景。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对企业经济学方面人才的开发极为重视,并不亚于技术方面的人才。许多对企业经济师感兴趣的文理中学的毕业生看到了经济双元制大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学习能够极快就业,使得企业经济学方面的专业成为他们谋求的热门专业。

经济培训领域有18个专业,各专业在州立学院开设相同的课程,不同专业的培训在企业培训中体现出来。

总的来讲,双元制大学的课程还是学科性的课程,在一个州每个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一样的,教学内容与应用科技大学基本相同。专业深化部分的课程每个学校各有不同,学校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有极大的自主权。

(五)双元制大学的教育培训、教材和考试

1.教育培训

双元制大学的教育培训是在学校和企业这两个不同的培训地点进行的,教育培训计划的框架由州的专业委员会制定,具体内容由双元制大学自己确定。其教育培训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学校地点的教学内容;二是在企业地点的实训内容。在学校地点的教学内容中,除了与应用科技大学相类似的基础理论和科学知识外,还包含了企业领域的实践经验。这些实践经验按照不同的层次,由浅入深地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校地点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也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来确定,并且特别重视各专业课之间的联系。以下是双元制大学教学内容的分工与协作图:

img58

在学校地点的教学中突出了社会能力和个人品德的培养,还对学生进行小组工作能力和与同事之间的一般沟通教育,这些内容将在未来的工作中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通过以上的教育内容来培养和促进学生以下能力的发展:

(1)联系与协作的能力;

(2)解决突出问题的能力;

(3)独立性和职业道德意识;

(4)对社会及小组的责任意识。

双元制大学的培训目的是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在教学内容和实训内容方面的协调,使学生能够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双元制大学并不仅仅培养学生在学完学业后具有解决某一特殊和专业任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全面和综合的职业能力。

2.教材

双元制大学的学生没有固定的教材,教材一般由任课教师或企业中的实训教师、师傅根据教育培训计划自己选择和编写。教师多数在课前将教材复印给学生、教材的内容非常灵活,有的把企业的实例也写入了教材。教师在教学中有一定的自由度。

3.考试

双元制大学的考试分为平时考试与国家考试。在学校一元的考试方法和形式与应用科技大学的基本一样,平时考试的内容、形式和时间完全由任课教师自己确定;国家考试由州统一组织,一般由学校出若干套试题然后由州确定一套进行考试。企业一元的平时考试内容、形式和时间由企业实训教师自己确定,国家考试则由国家委托的机构(如行会)组织进行。

毕业论文的题目由企业选定,一并报学院考试委员会审定。毕业论文由企业教师作为学生的第一指导教师,学校教师作为学生的第二指导教师。双元制大学学生的毕业论文内容与应用科技大学有很大区别。例如,对于商业专业的毕业生,一般应用科技大学的毕业论文题目可以是“求最优销售点”,而双元制大学的毕业论文题目可以是“某企业某经销项目设计”,即贴近企业的实际需要。

(六)双元制大学的管理体制和经费来源

1.管理体制

德国是联邦制国家,各联邦州有文化主权,教育事业由各州自主负责和管理。根据巴符州《职业学院法》(1982年),双元制大学置于州科学研究部监督之下。巴登—符腾堡州科学研究部设有一个管理委员会和三个专业委员会(经济专业委员会、技术专业委员会和社会事业专业委员会),作为双元制大学的共同管理机构管理所有的双元制大学的有关事务。

根据巴登—符腾堡州《职业学院法》,“管理委员会对职业学院(BA)所有具有原则意义的事务作出决定,特别是入学、培养、考试等方面”。专业委员会则负责职业学院(BA)设置的培养领域的跨地区性专业事务,主要是制定培养规则和考试规则,提出州范围内有效的教学计划和培训计划。在管理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里“州代表和培训机构代表平等地共同起作用”。

除了共同的委员会以外,在每个职业学院(BA)内还设有协调委员会,作为学院与培训单位之间的连接点,负责两个教学场所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该协调委员会由学院和培训单位的代表以相同的比例共同组成。

(1)董事会(或称管理委员会)

双元制大学的董事会是州所有双元制大学的最高决策机构。公立双元制大学的董事会成员通常是由州政府任命,他们主要由州政府主管部门的官员、学校和企业界的有关人员若干人组成,董事会的主要任务有:

①审批学院的建立或撤销、专业或专业方向的设置、聘任双元制大学的院长。院长对董事会负责并承担双元制大学行政首长的职责;

②董事会成员代表社会的公共利益,决定学院办学方面等重大的方针政策;既要保证双元制大学服务于社会,又要维护双元制大学的利益和其相对独立性;

③通过学院的预算,向州政府提出学院所需要的拨款申请,确保对学院的足够投入,监督学院经费的使用;

④制定培训章程和考试规程,起草协调委员会工作条例,协调各双元制大学之间的事务。

(2)专业委员会

各技术专业委员会是双元制大学各专业领域的最高学术机构。专业领域指的是大范围的专业领域,如经济专业领域、技术专业领域和社会服务专业领域等。它的成员是由院长聘任的,他们主要由学校、企业和社会上的本专业的有关专家和学者若干人组成。各技术专业委员会主要任务是:

①为院长提供专业教学领域的咨询;

②研究和审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

③在双元制大学统一的培训内容下,对学校和企业两个培训地点的专业性问题负责;

④选择和评估专兼职教师。

(3)协调委员会

协调委员会是双元制大学内设的协调学校一元和企业一元的协调管理部门,它是由学校和企业两方面的12人组成,其中包括院长在内共6名学校代表和企业培训地点的6名企业代表,主要任务是:

①协调和解决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办学的具体问题;

②采取措施保护和扩大培训地点;

③协调学院和培训场所的教学;

④协调学院和培训场所的招生规模,必要时确定每个培训单位的参与规模;

⑤保持并取得培训岗位的措施;

⑥实施为选择培训单位制定的资格原则以及确定并延续合适的培训单位的目录;

⑦就学生入学问题作出决定。

2.经费来源

教学经费由培训企业或社会机构分担,3年学习期间,生均实践培训费用4~6万欧元。按照具有法律效力的学习合同,培训企业或社会机构要向学生发放生活津贴,第一年500~800欧元/月,第二年700~1200欧元/月,第三年1000~1500欧元/月。州科学研究部按学生人数向双元制大学提供学生在校学习费用和管理费。学生每学期交500欧元学费,由学生个人和培训企业各承担一半。

行政经费由政府负担包括基建投资、设备购置或租用费、教师工资等。

(七)双元制大学的教学人员

由于双元制大学极强的实践性、应用性的教学特征,其对理论和实践的教学人员具有不同的要求。这些教学人员都由双元制大学全部包下来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经济的。因此,双元制大学的教学人员绝大多数不是专职的,而是由部分专职教师和众多兼职教师(承担课时约占总课时的80%)组成的。专职教师必须获得博士学位,且要求由在企业至少5年的专业实践经历,其中至少2.5年在高校以外的工作领域中工作。兼职教师主要来自于应用科技大学、学术性的大学和职业实践领域。他们掌握最新的技术和工艺,熟悉企业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保证双元制大学的教学内容紧跟科学技术和企业生产发展的步伐,永远保持先进水平。而且有助于双元制大学根据企业要求灵活办学:当培训人数和教学任务调整时,可及时调整聘任教师,学院可避免经费浪费,提高办学效益。各类教师承担不同的教学任务,入门性质的教学任务由应用科技大学教师担任,基础学科的教学任务由从事科学研究的大学教授负责,应用性的教学活动由专科大学的教授负责授课,而职业专业学科和实践性教学任务由来自于企业等职业实践领域富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

曼海姆双元制大学教学人员由专职教授70多名和兼职教师1 500名组成,兼职教师中19%来自普通大学,73%来自本行业实践领域,他们掌握最新的技术和工艺,熟悉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保证双元制大学的教学内容紧跟上科学技术和企业生产发展的步伐。

(八)毕业生就业

由于双元制大学培养目标明确,教学过程要求严,每门课有一次补考机会,不能重修,每年大约5%以下学生不能毕业。必须在6个学期内完成学业,不能延期。又充分发挥“双元制”的优势,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其毕业生不仅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精通应用原理,而且又很了解本专业领域以及生产、管理第一线的详情,掌握相关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经验,所以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就业,而且就业机会很好,也可以继续深造。例如,德国曼海姆双元制大学,据2009年9月30日统计(该校每年10月1日开学):该校81.6%的毕业生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参加工作的有70%的留在培训企业工作,30%的放弃培训企业,在其他企业得到工作);8%的毕业生继续深造去读硕士;7.5%的毕业生重新找工作;2.9%的毕业生没有确定去向。

那些一毕业就被培训企业留在本企业中工作的学生,工作和学习连贯起来,跳过了入门阶段,他们经过企业3年的培训、观察和判断,特别愿意把他们留在本企业中工作,减少了人才使用上的盲目性。又如德国IBM公司共接收1 000多名双元制大学毕业生,该公司把他们与其他类型高校学生进行比较,无论是在工作能力、管理能力、领导能力等方面都是一流的。又对其中30~40岁人员进行调查,发现双元制大学毕业生收入最高,担任职务最高,进入领导管理层最早。因此,双元制大学在社会上声誉很好,影响很大。

德国的双元制大学发展势头迅猛,有的还在进一步扩建和扩大培训位置。学生上学可以得到培训企业的津贴,毕业待遇不低于应用科技大学和综合大学的毕业生,一般双元制大学的毕业生因为没有实习期所以他的起薪高于应用科技大学和综合大学的毕业生。毕业基本保证就业,所以申请人数是培训位置数的15倍。企业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也很高,参与合作的6 500家培训企业和社会事业机构中,有西门子、大众汽车、巴斯夫、汉莎航空、德意志银行、德国邮政、德国铁路、德里斯顿银行等众多著名大型企业。尽管每培训一名双元制大学的学生要花去企业4~6万欧元的费用,学生毕业时企业和学生都可以双向选择,但企业仍把双元制大学的培训途径看做是一种费用优惠的获取人才的措施。

三、德国双元制大学的特色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概括出德国双元制大学把企业的管理理念——以顾客为核心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在教育教学方面有以下几个显著特色:

(一)整体性教育教学

通过整体性教育,使学生获得综合职业能力,即专业能力、工作方法能力、个人能力与社会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教学中他们打破传统的学科授课的方式,采取跨职能的整体性项目对学生进行训练。例如,通过微型控制器项目,使学生获得跨专业的基础知识;通过灵活的生产项目练习,如生产、装配和维修,使学生获得专业知识;通过处理实际中的用户订单,使学生获得综合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每个项目除了包含相应的专业知识外,都含有商业、项目和过程管理以及讲解技巧的内容。其目的是通过整体性项目的训练,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

(二)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从双元制大学的培养模式看,十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通过学院与企业之间在教学内容和实训内容方面的协调,使学生能够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双元制大学并不仅仅培养学生在学完学业后具有解决某一专业任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全面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在教学上特别强调:宽而深的理论基础;技术上和方法上的经验;整体的思考机构以及小组中的行为方式。

在企业的实训中,为了拓宽和加深专业知识,需要向学生传授一些有针对性和应用性的专业知识;为了加强学生对理论与实践的全面认识,需要介绍企业领域的广泛联系和交往的经验。

在企业的实训中,工作技术与方法的培训也是特别重要的。作为工程师应该熟练地使用各种辅助工具,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掌握有关的生产经营情况并作出判断。为了增强适应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在企业的组织方面和经营方面的能力。同普通高校的毕业生相比,双元制大学的毕业生能够从培训企业中了解到重要的经营过程、决策过程的经验。

(三)宽基础复合型的教学内容

为使双元制大学的学生在智能结构上有别于普通高校和应用科技大学,学院实施科学知识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因而其毕业生不仅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精通应用原理,而且很了解本专业领域以及生产、管理第一线的详情,掌握相关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经验,所以毕业后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非常强,进入角色的时间很快,就业门路也明显拓宽。

(四)教学地点优势互补

两个学习地点的分离与协调,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各自有利的条件和优势。在企业或社会机构第一线,学生能在现实的职业氛围中获取有价值的实践经验,能亲身经历技术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变革,也能学会各种职业和社会的能力、态度与行为方式。而在学校,通过传授符合教育学和教学论要求的专业知识,能够打下厚实的理论基础,训练系统的思维能力和跨专业的理解力,掌握科学的方法。

(五)协调一致的教学文件

双元制大学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个框架教学计划来实施的。一是双元制大学的教学大纲,一是培训企业(或社会机构)的培训大纲。课程开发及教学大纲的编制均由专业委员会负责。该委员会成员来自经济界、文化界,并充分考虑到高校对教学内容的发言权。同时,在教学内容和组织方面还有专门的协调委员会负责。

(六)变通的结构层次

双元制大学实行分阶段教学、考核的作法,各学习阶段结束,州科学教育部举行一次国家考试,考试通过者取得相应的学位称号。第一阶段结束后,学生可根据自身条件和学习成绩,决定是否直接进入第二阶段学习或者就业。《职业学院法》还允许就业者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重新返回学校继续完成学业。这种正规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办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决策和选择的空间,改变了传统大学和应用科技大学毕业考试“一锤定终身”的做法。

(七)平等合作的办学关系

双元制大学的合作伙伴,包括企业和社会机构,在制定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时具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双元制大学的管理和协调机构中,企业和社会机构的代表与政府和高等学校的代表数量相等。特别是经济界最高利益的代表——行会的参与,更使得教育与教学的目标和内容能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劳动结构的改变,随时作出适应性的调整。这种平等的伙伴关系,为政府、经济界及社会联合办高教开拓了一条比较成功的道路。

四、对德国双元制大学模式的启示

在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同时面临许多新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德国是世界上开展职业教育较好的国家,曼海姆双元制大学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一个缩影,它的培养目标可以说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谋而合,它的许多做法和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要构筑教育立交桥。我国高职院校的设立,打通了中等职业教育通往高等教育的道路,在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高等职业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专科层次,而要发展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充分发挥其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作用,进一步构筑纵横交错的教育立交桥。

2.政府与经济界对教育的共同参与和共同支持。这种合作关系体现在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上的协调一致,教学内容上的协调一致,组织机构上的共同合作,财政支持上的共同合作等各个方面。这种共同参与和共同支持源于两点认识:①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和第三级教育应该充分考虑受教育者及就业体系的要求;②教育与社会、经济、文化、就业等是密切相连的,因此社会各界应该积极参与教育,承担其义务。笔者认为,这一点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非常重要。只有在共同合作的基础上,才能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需求。

要让企业和社会更多地介入高等职业教育的实施过程。政府要制定促进企业与职业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法规和机制。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企业和社会,教育部门与企业和社会的密切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保证。政府要对校企联合办学采取激励机制,如鼓励企业将部分税前利润转为联合办学资金,对这部分利润不得征收所得税,并允许其按出资比例分得办学盈利,以激发其投资职业教育的热情,更好地为高等职业院校提供实践培训基地。

3.校企合作中,要适应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估体系。由于教学任务的承担者不是单一的机构,因此在合作的过程中,如何加强对整体教育质量的保证,从而达到合作上的完美结合,是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比如,如何进一步改善理论教学,如何保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相互配合,如何保证高职学生在企业半年顶岗实习的有效性,如何保证毕业设计(论文)在培训单位的顺利进行,如何保证培训单位实践教学部分的指导力量和指导水平等。也就是说,无论是学院内的理论教学,还是培训单位的实践教学,都存在一个教学质量保证和质量评估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只有在双方良好合作的基础上才能得到保证。

4.要大力加强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质量技能型人才,他们的工作环境大多都是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其工作行为经常是相互联系着的群体活动,他们往往是现场技术人员群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因而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对他们进行合作能力、公关能力、解决矛盾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创新能力等非技术性职业素质的培养。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迫切需要一大批高层次的应用型技术人才,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愈来愈重要,要注重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提高高职学生的个人发展能力。

5.注重教育过程和教师角色转换。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要充分注重教育过程,即教学方法,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必须转换角色,更新教育观念、掌握信息技术,使自己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富有创意的学习应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机制,聘请那些在职业实践领域工作、掌握最新技术和工艺、熟悉企业生产和管理过程的人员来学校授课,以保证我国高职的教学内容跟上科学技术和企业生产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朱绍中.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德国高等专业学院综述和借鉴[J].外国教育资料,2006(3).

[2]方敏.德国曼海姆职业学院的发展及启示[J].职教通讯,2000(8).

[3]姜大源.职业学院——德国双元制模式向高等教育领域的延伸[J].高等职业教育,1992(4).

[4]张健.德国职业学院——双元制模式的高等职业教育[J].世界教育信息,2001(2).

[5]黄日强.德国职业学院的专业设置与教学[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6]黄日强,何小明.德国职业学院综述[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2007(1).

[7]聂华.从德国职业学院看我国高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J].机械职业教育,2008(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