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建议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建议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别是近10年来,高校规模扩大,招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入学率大幅上升,在上海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高校的入学率达到84%以上,已经进入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阶段了。温家宝总理也多次强调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战略意义。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教育公平的需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所在,也是培养优秀人才队伍、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建议

课题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高等教育的发展成果有目共睹。特别是近10年来,高校规模扩大,招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入学率大幅上升,在上海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高校的入学率达到84%以上,已经进入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阶段了。虽然全国有些地区由于历史和经济发展的原因,入学率没有发达地区高,但总体上,最近10年中国的高等教育从入学率看,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了。高等教育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日益进步的同时,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是非常自然的。但是伴随着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也日益突出。对此,党和政府非常重视,近年来,作出了把高等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重要决策。2006年8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时就指出:“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十一五’规划纲要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三项主要任务,必须切实抓紧抓实抓好。”2007年10月15日,他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又向全国发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号召。温家宝总理也多次强调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战略意义。最近他在关于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一次讲话中强调:“从长远看,我们不仅要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满足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把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尊重高等教育发展客观规律的需要。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无论是精英教育阶段还是大众化、普及化阶段,质量始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教育公平的需要。一谈起高等教育质量,非常自然地,广大人民群众首先将它与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联系起来。高等教育质量,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未来,还涉及千家万户。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所在,也是培养优秀人才队伍、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高等教育要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普遍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文化素质,在发展提升国家“硬实力”的同时,大力打造“软实力”,以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国能否真正成为21世纪的强国,所以提高教育质量,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高等教育虽然在10年中发展速度令人瞩目,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质量问题最为突出。导致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点: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仍比较多地延续着以往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理念和模式,造成高校管理与社会发展相脱节的矛盾,特别是扩招后的大量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一方面社会急需各类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的学生就业困难;二是高校规模扩大,高校的硬件条件大为改善,但与招生规模相比,投入仍显不足;三是与大规模校区建设等硬件投入相比,高校的内涵建设明显滞后。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应做的工作很多,高等院校自身自然承担着重要的责任,高校的领导、教师员工、学生,甚至社会用人单位,都在其中承担着各自的责任,都有许多该做的工作。但我们认为,要使高等院校自觉、主动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并且取得理想的改革效果,关键恰恰在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对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成功与否,对教育质量的提高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为此建议:

一、转变职能,积极落实并充分保证高校办学自主权

实践证明,赋予高校办学自主权,有利于高校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依据自身的利益在市场中自主选择,并对环境及时作出反应。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依法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从宏观上加强监控,进行有效的引导。具体地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进一步扩大高校的自主招生权,不断下放人事管理权、财务分配权和学科专业设置权,赋予高校收费、经费以及基建方面的自主权,充分调动和发挥高校保障、提高教育质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政府要深入调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指导高校进行专业结构调整。要允许各高校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学校自身发展及自身条件来决定设置什么专业、招收多少学生,政府主管部门仅从宏观上加以调节指导。在宏观监控方面,政府可逐步将每个学校的毕业生入学就业、升学总体情况和该学校总的招生计划数、生均经费挂钩。学校就会自觉地从以下几个方面自律:(1)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必须适合社会的长期需求和短期需求,否则,毕业生无法升学或就业,总的招生计划数和生均经费就会下降;(2)为了得到充分的投入,学校会在市场中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市场份额,办学的多层次、特色化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3)各校必须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以提高学生的竞争力;(4)为了使自己更有竞争力,学校的管理能力会提高,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克服管理行政化将成为可能。

高校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意味着它必须承担更大的责任。建议按照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思路,进一步理顺政府、高校、社会中介机构的相互关系,减少政府对高校办学的直接干预,加强专业评估机构组织专家对高校的同行帮助和专业指导。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则需要建立相应的自我约束机制,科学把握自主办学与自律办学的关系,尤其是在办学定位、教学科研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加强自律。这样,政府主管部门和高校各司其职,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和职能,才能真正取得好效果。

(二)改革拨款模式,加大并优化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的投入

按照不同学校的性质、层次、规模等,特别是根据学校一定时期的办学目标,通过合同或协议的方式,将基本经费直接划拨给学校,由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决定经费的使用方向。要改变现在教育主管部门通过设置使用项目、组织各种评审来主导经费的分配及使用的做法。通过目前各种项目(包括“985工程”和“211工程”项目),学校尽管可以争取到不少的资源,但如何更好地使用这些资源,如何将资源用于真正需要的方面,学校未必有足够的自主权,因此经费的使用绩效是有问题的。政府经费的投入具有引导作用,这是完全应该的,然而政府不可能对各校各种实际情况完全掌握,也不需要去掌握到很细的地步。现在的做法是不管各校情况如何不同,经费划拨时规定得太多,条件太细,为争取资源,学校只能被动应对,很少根据自己情况对教学质量问题做深层次思考,难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更无法按照自己的情况从长计议进行深层次的改革。这正是近年来尽管教育投入不能说少,但教学质量却未见明显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加大对教师的直接投入,特别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投入

办学首先要依靠教师,高等教育对人的投入首先是对教师的投入。从我们的相关调研可以知道,上海高校的生师比离教育部规定的本科教学评估“合格”的标准还有距离,教师数量明显不足,教师普遍反映负担过重、压力大。特别是高水平教师,不仅要承担繁重的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和科研以及开发工作,部分还承担一定的行政工作和社会工作,这样势必影响教师在教学、教育工作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难以保证必要的教学效果。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政府对于高等教育的财政拨款,应该加大学校人力资源特别是教师资源上的开支比重,首先要保证基本的教师数量,人事部门要严格按生师比核定编制数,在此基础上更要将钱用在提高教师素质上,不仅要用于引进各类人才(高校引进的人才首先要是优秀的教师),更要用于对现有教师特别是近年来大量补充的新教师的各种培训(包括鼓励新老教师结对、从事与教学密切相关的科研、企业见习以及选派教师出国留学、进修等),还要重奖优秀教师,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在学校和社会形成当一名优秀教师既光荣又实惠的氛围。目前培养青年教师的大多数基金项目偏向于科研,应该有专门的重点放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上的基金项目,这样才能有效优化师资队伍,真正提高教育质量。

(四)允许高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拥有人事制度改革的权力

学校情况不同,人事制度也应有所不同。学校对师资使用如果无法从制度上予以引导调节,那么学校就失去了改革的有效指挥棒。目前教师晋升职称重科研轻教学,一定程度上与不分学校性质层次一概追求所谓研究型大学的政策导向有关。应该给学校这方面的自主权,使学校能根据自身需要制定政策,引导教师把精力放到教学上。例如,工科类学校相当多的专业教师应当具有行业实践背景,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这些教师不能完全用科研论文的多少去评价。又如,对于一些以基础教学为主的教师,是否要强调通常意义上的科研,值得研究;这些教师是否一定要走“讲师、副教授、教授”的职务晋升道路,也值得考虑;是否可以考虑设立国家承认的高级讲师的职务,鼓励从事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安心全力投入到教学之中。要逐渐使绝大多数教师的职称只能在一所学校的范围内有效,而到了别的学校应该经教师和学校双方协商重新认定或评定,同一教师在不同的学校可以有不同的职称。

二、将高等教育管理的重点放在宏观政策的调控方面

过去我们常说政府的管理是“一放就乱,一管就死”,那是因为政府放权却没有负起宏观上监管调控的责任,由于宏观工作没有做,微观层面上就不敢放权,否则就可能乱;而政府做微观层面上的工作,高校的能动性几乎完全丧失,政府又不可能替代高校做好微观工作,没有管好结果是管“死”了。政府主管部门转变了职能后,应将高等教育管理的重点放在宏观政策的调控方面。就目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而言,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收集、分析和公布教育质量相关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定期组织社会对教学质量满意度的调查,建立对社会开放的高等教育人才质量信息网

政府应充分利用信息收集和掌握方面的优势,采集社会对各学历层次各专业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分近期、中期和长期)、社会用人单位对学生能力的评估、学生的薪酬情况、各校各专业就业率以及学生就业或深造去向的数据等,以及各高校的基本状态数据,如教师数、学生数、各软硬件条件等,以适当的方式向社会公布,使社会了解各类高校教育质量具体信息,同时也为高校行使自主权提供决策时的参考,促进高校提高教育质量。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质量评估保障体系

教育质量保障评估体系可以是多层面的。学校内部自然应该有这样的机制,它偏重于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而教育主管部门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宏观监控也离不开评估。目前教育部对各校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之所以为人诟病,不在于是否需要评估,而在于评估的指导思想和机制。目前的评估行政色彩过浓,“一刀切”现象严重,完全不顾不同学校不同的定位和特色,所以效果不佳。所以,目前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政府应做的是:宏观指导、协调、督促各校建立适合自身情况的质量保障和评估体系;积极引导和组织社会各方(用人单位、教师、学生、民间机构、媒体等)参与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监督评价,调动社会力量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考虑通过专门的立法或修改《高等教育法》,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活动提供法律层面的保障,以此确保质量评估或监控机构的独立性与自治性。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构建政府与民间、内部与外部互动的、标准多元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政府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主要应是宏观管理,即对高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进行评估或监控,而不是直接介入学校教育过程。要建立高等教育质量的社会评估机制,以补充目前政府单一评估的不足。

(三)政府牵头促进社会和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合作,加强实践教学

从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原来用人单位所承担的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场所的任务逐渐消亡,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实习越来越困难。要让用人单位特别是国有企业也承担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提供实习、就业岗位),同时也保障用人单位从中获得利益(利用高校的人力资源、科研资源等)。还要采取措施鼓励理工科教师下研究所,下企业,如挂职、做顾问,合作科研等;文科教师也应该下社区,了解社会。同时采取措施聘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担任教学工作,这样有利于把科研与技术转化结合起来,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密切学校和社会、行业的关系,使学生获得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和就业能力。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例如免税、补贴、奖励,鼓励高校和企业等发展稳固的合作关系。也可由政府出面组织建立依托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的较大范围的大学生实习基地,为各个专业的学生提供在校期间实习的便利条件。

综上所述,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关系到我国未来经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成败,政府、学校、社会各自负有责任,而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责任尤其重大,在制定改革发展目标、出台具体政策措施之前,主管部门首先要在职能转变方面切实做好工作,提高宏观调控能力,而把微观层面上的权力适当下放至学校和社会,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切实得以提高,以满足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课题承担单位:九三学社上海市委

负责人:程维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