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固原历史人物

固原历史人物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固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水清秀,人杰地灵,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也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历史人物。他们引领时代前进,推动社会进步,为固原以及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著的历史性贡献。那么,就让我们走近这些固原历史人物,了解并记住他们。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记载的固原人。

固原历史人物

黄丽荣

固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水清秀,人杰地灵,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也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历史人物。他们引领时代前进,推动社会进步,为固原以及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著的历史性贡献。他们是,秦始皇时期从固原南部走出的瓦亭人、致富能手乌氏倮。东汉时期的梁氏家族,自跻身于朝廷,前后有七人被封侯,出了三个皇后、六个贵人、两个大将军,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皇族除外)最牛的家族。还有皇甫家族的皇甫嵩,成为国家的栋梁、朝廷的重臣;皇甫规(威明)文武兼备,与当时的张奂(然明)、段颍(纪明)并称为西州“三明”;从固原彭阳古城走出的世界针灸学之父皇甫谧,奠定了我国针灸医学的基础,迄今仍受到世界针灸医学界的尊崇。东晋十六国时期,张氏家族又建立了前凉割据政权。西魏、北周时期的开国功臣、原州骄子、三朝元老李贤。北周和隋朝政权的开国功臣田弘。宋代抗金将领曲端、刘锜。清初第一良将赵良栋。金戈铁马、抗击侵略者的董福祥,其事迹可歌可泣。宁夏现代教育的奠基人李秉彝。开拓固原回族学校教育第一人张缵绪。固原女子教育的开拓者李淑芳。从固原万家堡子走出的共产党员赫光,领导“平定兵变”,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及阜平县苏维埃政权,惨遭敌人暗算,大义凛然。宁夏牺牲的第一位革命烈士李天才。抗日烈士陈良璧,面对日寇铁蹄,孤胆忠心,自尽报国。民盟著名人士孙寿名献身革命,敌人用尽酷刑,铁骨铮铮,宁死不屈。爱国将领韩练成,深入虎穴,效忠革命。

他们有的靠聪明才智成为巨富;有的浪子回头,与病魔作斗争,最终成为世界针灸鼻祖;也有朝廷的功臣;还有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的开拓者;更有二十几岁就为国抛头颅、洒热血,战死在沙场,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些山城固原这方水土养育出来的仁人志士和一代英杰,用他们的智慧、毅力、才能、勇敢、顽强以及爱国之心,谱写了历史的篇章,他们的故事,无不让人钦佩,更让人感动。还有近现代以来,回汉各族人民在反帝反封建斗争和中共宁夏党组织领导的革命斗争中,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他们的不朽业绩彪炳史册,不断激励着家乡人奋进。那么,就让我们走近这些固原历史人物,了解并记住他们。

一、秦始皇封君乌氏倮

倮(约公元前3世纪),在《史记》中称为乌氏倮。是秦朝北地郡乌氏人(今宁夏固原南部瓦亭一带)。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记载的固原人。

战国时的秦国,已经在今天固原境内设有乌氏县,是宁夏最早的县级行政建制,这是一个农牧并举,以牧为主的地区。秦汉时期的固原,又是中原与边地的过渡地带,境内有不少戎族在这里生息繁衍,这其中的佼佼者便是乌氏倮。乌氏倮不但是当时从事畜牧业的代表,也是早期商人的象征。由于他发展畜牧业事迹突出,成为当时著名的大牧主。因而也被写入正史,与辉煌的历史巨著《史记》共同流传了下来。

古代的六盘山地区水草丰美,气候宜人,适宜发展畜牧经济。乌氏倮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养牛牧马,发展畜牧。尤其是秦始皇统一货币,给商品交易提供了方便,也给乌氏倮带来了契机。他充分利用乌氏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凭着过人的见识和卓越的眼光,以中转的形式与塞外进行牲畜、丝绸交易,获得了十分丰厚的利润。简言之,就是用中原丝绸换取西北边地的牛马,再将牛马换取中原的丝绸,这种商品交易,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叫市场经营。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将丝织品进献给居住在大山深处的戎王,而戎王又以高出物品十倍的价格来酬报他,使他的财富不断增值,拥有马、牛、羊不计其数。据史籍记载,他的畜牧多到以“山谷”为单位进行计数的程度,也就是说以一条山沟里所有的牲畜为一个计量单位进行统计。这种不等价的绢马交易使倮成为西北地区出名的大牧主兼大商人,也以宁夏历史上最早的首富而名闻朝廷。乌氏倮因而也成为现存史籍中所见的较早在丝绸之路贸易中起“中介人”作用的代表。

乌氏倮既传承了戎族传统的饲养方式,又积极地执行秦朝的有关畜牧政策,才使他的畜牧生产与交易得以较快发展。秦始皇在公元前220年巡视陇西、北地郡时,途经六盘山地区,耳闻目睹了乌氏倮经商发展畜牧的事迹,就觉得他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在召见了他之后,当即给倮以“比封君”的优待,也就是说,他得到的礼遇等同于王侯,可以入朝参与议事,享有相当高的荣誉和政治待遇。大概还因为倮为朝廷提供了大批军马,对秦国的政治、经济也有极大的贡献,所以得到秦始皇的格外恩典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这在重农轻商的封建时代,作为一个牧主与商人是非常难得的,能有这样的作为,得到这样高的政治地位也是非常少见的。

乌氏倮以固原为中转地,在中原与边地之间所做的绢马丝绸贸易活动,不仅为自己聚集了财富,而且也活跃了当地的商贸交易。他是当时在农牧区之间从事贸易活动的优秀少数民族代表,对推动边疆地区的农牧业生产、商品经济发展和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所以说,乌氏倮的业绩照人,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对固原历史、畜牧经济以及隋唐以后马政(古代历史上政府对官用马匹的牧养、训练使用和采购等的管理制度)的设立都功不可没。

img104

皇甫谧

二、西晋名士皇甫谧

皇甫谧出生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282年),字士安,小时候名叫静,是安定(汉代在固原首设安定郡,是宁夏最早的州郡级建制)朝那人(今固原彭阳县古城镇)。皇甫谧自幼失去了母亲,被过继给叔父做儿子,为了谋生,又随叔父迁居到了新安(今河南渑池县)。少年时的皇甫谧非常的贪玩,被村子里的人称为“小霸王”。到了二十岁还不好好学习,整天东游西荡,像脱缰的野马,人们笑他是傻子。叔母对皇甫谧如此调皮捣蛋非常气愤,恨铁不成钢,常常为他的前途而忧虑。有一次,他从外边弄来了些瓜果孝敬叔母,叔母接过瓜果,狠狠地摔在地上,流着泪说:“你都快二十岁了,还是志不存教,心不入道。”叔母叹息说:“从前,孟轲的母亲迁居了三次,使孟子成为仁德的大儒;曾参杀猪使信守诺言的教育常存。难道是我没有选择好邻居,教育方法有所缺欠吗?不然,你怎么会如此鲁莽愚蠢呢!修身立德,专心学习,是你自己有所得,我能得到什么呢?你要真心孝顺父母,就得修身笃学。只有修身养性,才能感悟出人生的真谛。”叔母的这番话激发了他的志气,面对泪流满面的叔母,皇甫谧深受感动,终于浪子回头。从此以后,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皇甫谧刻苦攻读,虚心求教,一天也不懈怠,树立了高尚的志向,并把写书作为自己的事业,还通读经书史籍以及诸子百家的著作。由于家境清贫,藏书有限,他把能找到的书都读完了,还大胆向皇帝借书看。晋武帝司马炎早闻其名,很敬重他,便赐他一车书。大家都知道,作为一个布衣,能够写信向皇帝借书,有这种勇气是不简单的。晋武帝在这件事上也处理得非常聪明,干脆送了皇甫谧一车书以偿其愿,于是这件事在中国历史上就传为千古佳话。

皇甫谧在魏晋时期已经成为名扬天下的大学者。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社会里,凭学识、人品和家庭出身背景以及道德、文章兼优的综合条件,他自然成为统治阶级培养后备人才的首选,是封建地主阶级理想的接班人。然而,无论是地方上的委任,还是朝廷的选拔,甚至就连皇帝的亲自诏请,都被他一一谢绝。皇甫谧没有去做官。他潜心钻研典籍,甚至废寝忘食,因而当时有人说他是“书淫”。有人告诫他过于专心,将会耗损精神。皇甫谧说:“早晨学到了道理,黄昏死去也是值得的,何况生命的长短是上天预定的呢!”对此,家乡的父老乡亲也不能理解。为了表明不愿当官的态度,他先后撰写文章表达了自己隐居山林,不图仕宦,不愿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志向。除此之外,他还热心教育,精心指导青少年学习,他培养的学生中有许多是品学兼优的社会精英。他以在家乡兴办私学、救死扶伤、读书著述为乐事。后来他不仅成了名满天下的隐士、成就卓著的一代学者,也成了魏晋时期著名的医学家。他40岁时回到原籍,从此再没有离开故土。尤其是后来,他患上了风湿病,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但他仍然坚持读书学习,并开始学习针灸,一边搜集针灸医学文献,一边给自己治疗。有时候,他的病情发作得很厉害,在疼痛难忍时,偶尔也产生过自杀的念头。每逢这种时候,叔母总是耐心劝导、安慰和鼓励他,才使他能够想得开。由于参考书奇缺,皇甫谧的编撰工作进行得很艰难。然而值得庆幸的是,皇甫谧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他设法借来了需要的医书,获得了大量的资料。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终于写出了一部为后世针灸学树立规范的巨著《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也称《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甲乙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针灸学经典著作,距今已有1700多年,是我国针灸学的宝贵遗产。自南北朝到隋唐,随着中日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甲乙经》也传到了日本和朝鲜。此外,法国的针灸学也是渊源于中国。《甲乙经》可以说是皇甫谧毕生心血的结晶,在针灸学的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直到今天对国内外的影响仍然是巨大的。目前一些欧洲国家也将《甲乙经》列为临床医学的必修课。皇甫谧的针灸术现在被140多个国家采用,至今仍在世界针灸医学界独占鳌头,已被列入世界精神文化遗产名录,与扁鹊、华佗、李时珍等并列为“华夏古代十大名医”,名垂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列,受到全世界人民的膜拜。

皇甫谧从一个浪子转变成为一个大学者,对我们的启示很深刻,在今天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好学上进永远不会迟,古人说的“亡羊补牢,未为晚也”、“事在人为,有志者事竟成”、“浪子回头金不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话又说回来,是皇甫谧的“孝心”和“感恩心”,使他深深地体会到抚养教育他的叔母的良苦用心,是叔母对他的命运前途的指点,让他化为自觉的行动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皇甫谧对养母都能恪守孝道,要做到这一点,真算了不起,单就这一点,已让后代那些不肖子孙汗颜。

三、“以德育人”的贤官梁彦光

梁彦光(535~594年),北周大臣,安定郡乌氏人(今固原),出生于官宦人家,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个“官二代”。固原有一大批著名人物被载入国家正史史册,但被国史收入“循吏”并加以表彰的可能唯有梁彦光一人。并且还被《北史》和《隋书》两部国史前后收入,所以梁彦光此人在宁夏历史上是有特殊地位的,也被史学界特别关注。

梁彦光17岁步入仕途,不断升迁,在跟随宇文邕御驾亲征北齐后主高纬的战斗中屡屡立功。不久,他被授予柱国、青州刺史之职,最后,官至上大将军、御正上大夫。但是,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教育方面的事迹,他觉得教育才是加强素质的根本。

隋朝建立后,梁彦光在任相州刺史期间(今河北省临漳县境内),当地民风刁悍,自私自利,遗弃老人,兄弟反目,朋友不信。面对这样的现象,他首先以身作则,倡导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说只有懂得这五种伦常关系,才能做好一个人。为人处世只问是否符合道义,不问是否有功名,做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移风易俗。更重要的是他认为要提高人民的素质,教育是根本,人是可以教得好的。于是,他在乡村设立学校,用自己的薪水聘请教师来帮助当地大办教育,鼓励学生勤奋读书。他经常到学校检查学生的学业,还亲自为学生上课,每月、每季度都要亲自测试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勤学并且成绩突出的学生从生活上给予特殊的奖励,对学有所得、有真才实学的读书人,他不仅亲自登门致礼,进行物质奖励,还大力推举他们到朝廷去当官。当时有一个叫焦通的人,是个酒徒,经常撒酒疯,虐待父母和亲朋。他的堂弟无可奈何,就把他告到了梁彦光那里。梁彦光把焦通传到州里,不打不问,而是领他到州学去参观孔庙,并讲《母杖不痛》的故事给他听。故事讲的是汉代的韩伯瑜犯了错误,老母用手杖打他。但他感觉到母亲打得没有以前疼痛了,这是为什么呢?说明他的母亲已经年老体弱,手中没有力气了。于是,韩伯瑜很伤心,跪在母亲面前痛哭流涕,表示要重新做人。焦通被故事深深地打动了,终于感悟,悲痛惭愧得无地自容。回到家后,决心戒酒,后来成了一个品行善良、孝敬父母的人。由于梁彦光重视教育,尊重知识,敬重人才,重用知识分子的一系列兴州举措落到了实处,全州“人皆勉励,风俗大改”,相州被治理得人心淳朴、亲善和睦、尊贤守义、讲忠讲信。梁彦光的这些举措时至今日仍值得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

四、北周开国功臣李贤

北周时期的固原是边关重镇,李贤是十州诸军事、柱国大将军、原州刺史,无论是鎏金银瓶这样的国宝,还是镇墓彩绘陶俑,都说明李贤其人地位的崇高。

李贤的先祖是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自称是西汉著名将领李陵的后裔,据墓志考证为鲜卑拓跋氏的后代。从他的爷爷辈就开始镇守在高平(固原),因而全家也迁居到了原州(固原),李贤的曾祖父李富、祖父李斌、父亲李文保,都曾经是地方官。

李贤生于北魏末年的高平城,当时正值朝廷昏庸,政治腐败。面对黑暗的政治、李贤从小就很有志向,沉稳干练。9岁起从师求学,14岁时李贤失去了父亲,作为长子,他担负起了照顾两个弟弟的责任,对他们倍加疼爱。北魏宣武帝死后,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北魏末年,民族起义和朝廷内乱,使北魏政权很不稳定。524年4月,高平镇敕勒酋长胡琛和部将鲜卑人万俟丑奴起义,自称“高平王”,占据原州城。李贤此时正当年华,便放弃学业走上了军人生涯。从镇压这次起义发迹,先充任原州主簿,掌管文书,办理行政事务。以后又在镇压农民起义中多次立功,被北魏王朝授为威烈将军、殿中将军、高平县令,从此步入仕途。后来,李贤追随宇文泰出没沙场,冲锋陷阵,深得宇文泰的器重,晋升为抚军大将军、大都督。

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孝武帝不愿受重臣高欢的控制,逃出洛阳,投奔镇守关中的将领宇文泰,孝武帝出逃时,宇文泰便命令李贤亲自率领精骑赶往洛阳接应,于是建立西魏政权,在长安另立朝廷。北魏分裂为东、西魏以后,宇文泰控制西魏朝政,遂后因功授李贤为上邽县(今天水县)公,不久又授左都督、安东将军之职,继续镇守原州。

西魏大统二年(536年),原州人西魏叛军首领豆卢狼率众起义,杀死都督大野树儿等,占据州城。李贤召集原州豪杰商量对策,他说:“贼仓猝起事,诛杀二将,虽气势很盛,但得志必骄。况且他们尽干些残忍伤害的事,不得人心,如果趁势攻击,贼必丧胆”。在他的一再鼓励下,大家都表示愿意跟他去平叛。李贤又详细安排了行动方案。天黑以后,李贤率领敢死队300名勇士,分两路出击。为了迷惑对方,他们又是擂鼓又是呐喊,虚张声势。起事州民大惊,刚一接战,便四散逃走。豆卢狼逃出城门,被李贤带领的3名轻骑兵追上斩杀。制伏了叛军,平定了叛乱,39岁的李贤因为立功被升任为原州刺史,掌管原州军政大事。两年后,原州人莫折后炽又率众起事。起事部众势力较大,官军屡战屡败。最后李贤率领数百名轻骑兵偷袭莫折后炽的大本营,才取得了胜利。

大统十三年(547年),柔然围逼原州城,杀害城外居民,掠夺财物,驱赶牛羊,危害甚烈。当时率领军民守卫原州城的李贤看到这种情况,要求主动出击,但大都督王德犹豫不决。后在李贤的再三要求下,才同意出击。柔然得知李贤出战的消息后,慑于李贤的英名,遂率众撤退,李贤当机立断,率领骑兵追杀,斩首200级,俘虏百余人,截获骆驼、马、牛、羊2万头,财物无数,大获全胜。李贤以功升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西魏恭帝元年(554年),晋爵河西郡公。

经过李贤数年的苦心经营,原州逐渐成为宇文氏家族扶持西魏和建立北周王朝的根据地。在李贤帮助两魏政权镇压民族起义军胡琛、万俟丑奴期间,曾与北周政权的奠基人、时任西魏大将军的宇文泰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宇文泰凡到原州,必在李贤家中“欢宴终日”,不分上下级,情同手足。有一次,宇文泰带着魏太子巡视到原州,在李贤家中“让齿而坐,行乡饮酒礼”。宇文泰在李贤家“行乡饮酒礼”其用意实在是耐人寻味。所谓“让齿而坐”,就是按年龄大小依次排坐。这一年,宇文泰41岁,李贤46岁,魏太子年龄最小,结果李贤坐首位,酒席间也不讲究官礼,行普通平民之间的礼俗。然而,李贤敢于接受“让齿而坐,行乡饮酒礼”,可见西魏皇权与宇文泰的关系非同一般。六年后,宇文泰西狩至原州,他让李贤乘坐高大华丽的车,并为李贤配备了与诸侯身份相匹配的仪仗与服饰,两人以诸侯会遇之礼相见。更为特殊的是,李贤的妻子吴辉生前为宇文泰照顾扶养了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就是后来北周的皇帝宇文邕,另一个是北周齐王宇文宪),他们还在幼年时,按照迷信的说法,不利于在宫中生活,宇文泰便将他们寄养在李贤家中,6年后才回到宫中。这种亲近关系在中国历史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因此,宇文泰对李贤夫妻非常感激和器重。宇文泰掌握了大权以后,经常到李贤家看望他们,最后还给吴辉赐姓宇文氏,并收为侄女,赏赐了很多东西。在李贤墓中出土的一枚金戒指,就是见证。足见宇文泰对李贤家族的信赖,也说明李贤家族与后来的北周皇室的特殊关系。

公元556年,宇文泰病死,他的侄儿宇文护扶持15岁的宇文觉承袭父位,由宇文护辅政。第二年正月,宇文护逼迫西魏恭帝拓跋廓把皇位禅让给宇文觉,宇文觉即位称帝,定都长安,立国号周,史称北周。宇文护很早就跟着叔叔宇文泰南征北战、屡建军功。宇文泰在临死前遗命宇文护掌管国家大权,这让宇文护的野心一下子膨胀到了极点。他专横跋扈,令一部分元老大臣对他心生不服。孝闵帝宇文觉虽然尚未成年,但也想亲自执政,对宇文护的专政十分不满,遂秘密召见李贤的侄子李植等大臣密谋诛杀宇文护。但却被奸臣张光洛告密,宇文护于是就废除了孝闵帝。一个月后,宇文护又秘密派人暗杀了宇文觉。可怜的小皇帝刚16岁就被杀害了(葬于静陵,今陕西富平境内)。李植当然也免不了被处死,而李贤因此受到牵连被除名,李贤的弟弟李远(李植的父亲)也被逼自杀了。但时隔不久,李贤又诏复官爵,仍被授予瓜州刺史,直至晚年,还多次立下战功。北周保定四年,李贤61岁,当时周武帝宇文邕率师东伐北齐统一北方,为了保证后方稳定,委李贤重任,任其为河州(后改洮州,今甘肃临洮)总管、三州七防诸军事、河州刺史,以防备西戎侵扰。有李贤亲自领兵震慑,西羌、吐谷浑诸戎不敢侵犯边塞,为北周开发保卫西北边境地区做出了贡献。

后来宇文邕坐上皇帝大位之后,曾两次“行幸原州”,逗留时间较长。此时,李贤在瓜州任刺史(今甘肃安西东南),未在原州家中。武帝这次来原州,旧地重游,特意探望李家。他对儿时生活过的地方有着浓厚的感情,触景生情,多有感慨,便把李贤当做北周的“皇亲国戚”看待,对李家大加表彰与奖赏。在李贤家中,颁布了一道诏令,大致意思是:“朕在幼年的时候,曾经居住生活在原州,李贤是个善良人家,德高望重,受父亲委托在其家辅导朕多年,感念其对朕的规勉辅助,功劳确实很大,受到这样的恩惠,怎么能够忘怀?今天巡抚到这个地方,与朕的老家代郡(在今内蒙古境内)没有什么两样。举目四望,原州依旧,越发增加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虽然朕的祖籍不是原州,可是在这里我却感到分外亲切,凡属于弟兄子侄等,全部赏赐宴席。”一时,盛况空前。武帝又特令中侍持诏书前去瓜州慰劳李贤,赐给衣服一袭及被褥和自己所佩带的一条十三环金腰带。另外,还赐给李贤金装鞍勒良马1匹、杂彩500段、银钱1万。其他兄弟子侄男女均有封赏。武帝为了感谢李贤对宇文氏家族的旧恩新功,特授李贤大将军之职。

北周天和四年(569年)三月,李贤66岁,病逝于长安,皇帝亲临吊唁并追赠李贤为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十州诸军事、原州刺史,谥曰桓公,悲切之情让左右为之动容。李贤的妻子吴辉38岁时死于原州,早李贤22年而去。死后葬于他处,李贤死后才合葬于原州。

李贤历经了北魏、西魏、北周三个朝代,真可谓是“三朝元老”,他一生不仅担任多种官职,戎马征战,镇守一方,是战场上的英勇将领,还统治地方,管理着政务,在政治上很有一套治理的办法,史书记载,他每到一地任职,百姓都称颂他,每当他离职回府时,百姓又都个个含泪相送,怀念他的恩德。李贤在任原州刺史时“颇闲政事,抚导乡里,甚得民和”。史家说他:“得任兼文武,声彰内外,位高望重”,是北周时期举足轻重很有影响的人物,他对保护丝路之畅通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他的地位显赫,战功卓著,在《北史》、《周书》、《隋书》中都有他的传记。

五、北周政权的开国功臣田弘

田弘,字广略,高平县(今固原)人。据史书记载他膂力过人,勇敢并且有谋略。一生历经北魏、西魏、北周三个朝代,战功卓著,最后官至大司空、少师,是北周战功显赫的大将军,备受宇文泰赏识和器重,是对北朝晚期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卒于公元575年,葬于原州。1996年,中日联合考古队对田弘夫妇墓进行了调查发掘。其中一项重要的考古收获,就是墓主人田弘的墓志。该墓志用1341个字,写尽了田弘的生平事迹。

南北朝后期,北魏政权日益腐败,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互相杀伐,同时加强了对各族人民的压迫与剥削,从而使得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终于在北方引发匈奴族人破六韩拔陵领导的民族起义斗争。这一起义的烈火很快就燃烧到了西北地区,迅速点燃了高平民族起义和关陇各族人民大起义。

北魏建义元年(528年),高平起义的首领万俟丑奴在高平称帝,田弘自原州前往投靠起义军。建明元年(530年),尔朱天光率官兵征讨万俟丑奴,田弘乘机反正,被任命为都督,后又受到大将军宇文泰的赏识而被重用。因为迎北魏孝武帝入长安有功,得以晋爵。因在收复弘农、攻克沙苑(陕西大荔县)、解围洛阳、抢夺河桥镇的战斗中,屡次立大功,享受赐予皇族姓氏纥干氏的殊荣,授原州刺史。宇文泰曾对文武大臣们说:“人人如弘尽心,天下岂不早定?”并把自己常用的铁甲赠送给田弘,还对他说:“天下若定,还将此甲示孤也。”在东西两魏政权的大小争霸战斗中,田弘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冒死杀敌。他身上有箭伤一百多处,有九次受伤筋动骨的大伤(据考证,田弘右侧肱骨头上,有一直径约6毫米、深20毫米的小型穿洞,可能是某种细的尖锥状器物刺入所致。此考古收获可以为田弘战斗时的九次骨伤提供些许证据)。田弘受宇文泰所器重,被委以重任,为宇文氏家族攫取西魏大权,进而建立北周发挥了重要作用。北周政权的不断巩固、疆域的不断扩大,和田弘显赫的战功是分不开的。因而被朝廷视为柱石,授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的高位。北周政权建立以后,晋爵雁门郡公。保定元年(561年),武帝宇文邕授他使持节、都督岷州(今甘肃岷县)诸军事、岷州刺史。后来又在征讨北齐、平梁代蜀的重要战役中,再立新功,晋爵大司空、少保。先后担任江陵(今湖北江陵)总管,督都襄、郢、昌、丰、唐、蔡诸州军事,襄州(今湖北襄樊)刺史。建德四年(575年)病故在任所。同年,归葬原州高平镇山。田弘是勇冠天下的著名战将,他为官45年,身经106战,威震中外,英名如虹。是北朝时期历史上较有影响的人物。大诗人、著名文学家庾信亲自为他撰写《周柱国大将军田弘神道碑记》。

六、南宋抗金将领曲端

曲端(1091~1131年),南宋镇戎军(今宁夏固原)人,字正甫。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西夏乘着金人围困汴京(今开封),乘机攻占宋代的西安州(今宁夏海原西安乡)和怀德军(今宁夏固原黄铎堡乡),镇戎军情况危急。镇戎军是宋朝西北的门户,一旦有闪失,后果则不堪设想。但当时这里处于要塞却没有将领把守,上级便派曲端担任镇戎军知军兼经略使统制官,去镇守镇戎军城。曲端临危受命,不辱使命,抵御西夏人,使其不能南下一步。后来又曾多次击败金国大将完颜娄室。金国的大将撒离喝与曲端对阵时,看到曲端的军容严整,竟吓得放声大哭,被金人讥笑为“啼哭郎君”。曲端威震敌胆、屡破强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军令严明,执法如山。曲端的叔父曾经因玩忽职守而打了败仗,他不徇私情,把叔父在军前斩首示众。在办理后事的时候,他又亲自为叔父撰写了祭文,祭文落款为“斩偏将者泾原都统制曲端也;祭叔者侄曲端也”。这件事让全军将士都很佩服。

在一次作战中,曲端向张俊建议:金军是骑军,善于在平原旷野作战,只要我们坚守在城内不出,便能抵挡金军的进攻,金军也就必败无疑。而这个张俊是一介书生,他既不懂战略战术,又求胜心切,根本听不进曲端的话,一意孤行要出城歼敌。曲端被激怒了,就对张俊说:“你要是能打赢,我甘愿交出我的脑袋。”张俊同样也不服气,竟然说:“如果输了,我也愿意交出我的脑袋。”双方争执不下,最后竟然立下军令状:仗赢,曲端死;仗输,张俊死。结果,这一仗打输了,张俊就想,我确实不行,我得把曲端请来。可曲端的仇家吴玠对张俊说:“不行啊,如果您请来了他,您可是要掉脑袋的。”张俊心想:也是啊,我和他是立过军令状的,我不掉脑袋,他就得掉。可曲端没有错啊,张俊可真犯难了。这时奸诈的吴玠在手心上写了四个字:曲端谋反。就这样,曲端被定为谋反罪而被捕入狱。张俊把曲端抓起来后,交给一个叫康随的部下去审问。康随这个人原来是曲端的下属,曾经因为盗用金库银两犯了军法,受到曲端的惩治,所以对曲端恨之入骨。张俊在这一点上倒是很会考虑问题,利用康随来审曲端,这个谋反案肯定能定下来。曲端一听要由康随来审他,仰天长叹,说:“曲端必死,铁象可惜啊!”(铁象是曲端的坐骑,据说是一匹宝马,一日可行400里)。曲端叹息自己死后,这匹名马不知道将来会落在谁的手里,太可惜了。康随审问曲端说,有人控告你谋反,有这样的事吗?曲端当然否认,说我一片忠心,忠君爱国,绝无反意。康随又问那两句诗该如何解释。张俊深恐曲端难以制服,遂诬曲端在家中的房屋庭柱上所题写的诗句“不向关中兴事业,却来江上泛渔舟”,是影射和攻击高宗赵构的意思。曲端解释,康随却根本不听,为了让曲端认罪,他令人大刑伺候。曲端是一员猛将,钢筋铁骨,寻常的皮鞭棍棒,根本奈何不了他。于是,康随想了很损的一招,他将曲端关进铁笼子,手脚都拷在铁笼子上,用绵纸蘸水堵住曲端的口鼻,然后在笼子四周堆起炭火来烤。这种酷刑是超乎我们想象的。曲端的皮肤都被烤化了,遍体流油,非常口渴,便向康随要水喝。康随竟让人给曲端灌烧酒,这一灌入烧酒,再拿火一烤,曲端的五脏六腑就全烂了。可怜的曲端,这位关陕地区身经百战,战无不胜的一代名将,没有战死在沙场,却这样被活活地折磨死了,死时年仅41岁。关陇乡人得知曲端被害,“莫不惜之”,“远近士民,闻端之死,无不怅恨,有数日食不能下者”。后曲端得以平反昭雪,被追任为宣州观察使,谥壮愍。

七、固原女子教育的开拓者李淑芳

李淑芳(1875~1928年),女,宁夏固原人。她是中华民国期间创办的固原县第一女子小学的首任校长。李淑芳出生在清朝末年封建礼教盛行的时代,而他的父亲是一个很开明的人,抛弃“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世俗偏见,很看重她的学业。李淑芳五岁开始识字、背古诗,十五岁作诗咏联,被邻里称为“才女”。

固原历史上向来重武轻文,连男孩子上学读书的都不多,女孩子受“三从四德”(中国封建社会强迫妇女遵守的三种道德规范与应有的四种德行,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女子无才便是德”等封建礼教束缚,要想上学更是白日做梦。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很快波及固原,李淑芳受到新学潮的影响,决心办一所专供女孩子上学的学校,恰好这时固原劝学所创办了大南寺巷女子高等小学(今固原市原州区第六小学),聘请李淑芳担任校长,正好也是她的心愿。她首先让自己的女儿入学,又动员亲朋好友的女儿入校读书,不久有六七十名回汉女孩子背上书包进了学校。

李淑芳阅读广泛,思想进取,大胆改革教学内容,废除“四书”“五经”,实行课堂教育。她自授国文,不仅教学生识字,讲解课文时深入浅出,举一反三,让学生读懂课文,掌握每一个字、词的用途,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向学生讲解男女平等,女子没文化就会被社会看不起,没有出路的道理,深得学生爱戴。1927年,第一届学生毕业时,她还撰写了毕业典礼对联。

在李淑芳主校的十年,先后入学女生百余人,毕业三班。后来在社会上有影响的固原县第一代女知识分子大多出自她的门下。但是,由于教务管理和教学任务的繁重,使她心力交瘁,积劳成疾而病故。临终前两日,还在坚持授课。

img105

张缵绪

八、固原民族教育的开拓者张缵绪

民国时期,天灾人祸接踵而至,固原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时有一位为减轻百姓赋税和军饷兵差挺身而出、奔波忙碌、慷慨请命的人,他就是固原民族教育的开创者,为地方教育事业呕心沥血,自筹资金办了“同仁义校”,并首开固原民族教育男女同校之先河的教育者,被当地回汉人民尊称为“张大人”、“张善人”的张缵绪。

张缵绪(1879~1947年),字禹川,回族。原籍甘肃省张家川,固原回民学校教育创始人。幼年家境贫寒,接受私塾教育,为了生活,给别人当伙计谋生。但他自强不息,自学成才,最终成为饱读诗书的有学问之人。光绪年间,甘肃大旱,他逃荒来到固原。得到固原回民清真寺学东冯老四的帮助,在其车马店(现在的旅店)打工。后来,冯老四转行做了其他生意,将车马店转让给张缵绪经营。张缵绪将店名改为“万顺店”,他吃苦耐劳,经营有方,待人和气,没几年,就把这个车马店发展为固原城里生意最兴隆的店。以至于当时有“宁开万顺店,不坐固原县”之说。通过艰苦奋斗和勤劳经营,张缵绪最终改变了家人的生存状况,并积累了日后办学的最初资金。

张缵绪有许多感人的故事。一次,他去给家里买了一袋黄米,回家路上不时有讨饭的讨要,看到他们很可怜,就施舍这个一碗,那个一碗,回到自家门口,黄米已施舍完了,可家里还在等米下锅呢,他只好重新去买米。据有的老人说,张缵绪常常帮助穷人,以致自家的日子过得却很紧张。虽然他经营的车马店名声很响,但其家人和他一样,穿得很朴素,住房也很破旧。

在当地群众中还流传着一则“张大人”巧断冤案的故事。说固原青石嘴村发生了一起冤案,驻守固原的国民党第17军的一个排长强奸了一个妇女,趁夜色逃脱。该妇女蒙辱跳井自杀,她反抗时撕下了那个排长的肩章,抓破了其脸皮。村里的海保长却因此事含冤入狱,其家属哭着来找张缵绪主持公道。张缵绪仔细勘查了现场,并找到了证据。他拿着证据去找17军的高桂滋军长,由此肩章找到了作案的排长,他脸上的抓痕让他对罪行供认不讳。高军长大怒,把这个排长就地正法了。

张缵绪于民国二年(1913年)进入政界,当选为固原县临时议会议员,1915年当选县副议长,还在民国十三年(1924年)出任过张掖县县长。他的秘书海涛老人说:“他在张掖任职一年多,由于生性耿直善良,为了给老百姓办实事,常常不按官场规则办事,很受排挤,他愤而辞官回家当了隐士,专心开办私塾。”

张缵绪是固原民族教育的开拓者,也是在当地首倡男女同校的教育者。据民国县志记载,张缵绪为了让全社会重视教育,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提议实行《强迫教育案》,并获通过。

当时的固原,人们吃一顿饱饭都不容易,更不要提送孩子去读书了。尤其是大多数回民都把子弟送到清真寺去念经,而不愿意学习汉族文化。99%以上的回民青年都是文盲,故有“老回回手中两把刀,不是割羊肉,就是切粽糕”的嘲语。张赞绪看到固原的民族教育很落后的状况,立志兴办回族教育。他在自己家里办起了私塾,鼓励人们送孩子来上学,并对家庭贫困者免收学费。他的私塾从最初的6名学生发展到30名,渐渐打破了回民不愿送孩子进学堂念书的习惯。后来,学生人数不断增多,经过张先生几十年的图治,创办起固原有史以来第一所回民同仁小学(今回民小学),使西海固各县回民青年有了上学的机会。当时,甘肃正处于从经堂教育向全面教育为主的新文化潮流迅速展开时期,提倡以“改良宗教,普及教育”为宗旨的新式回族教育,让回民子弟学习文化知识。到1902年,在官方、民间的赞助下,在固原南门外任家巷子,张缵绪创建了“回民义校”。1913年,这所学校改为固原清真初高等小学,1925年,又改名为固原同仁回民小学,寓意“回汉平等,男女平等,一视同仁”之意,这是固原有史以来第一所回民学校,大家公推张缵绪当校长。张缵绪聘请回、汉教师数人,一改“重经而轻书”的局面,改授新课本,是陇东各县最早的一所正规民族学校。1921年,提倡新学、男女平等之风已吹到固原山城。张缵绪打算办女学,为千百年封建统治下受压迫的回族妇女解开枷锁。但当地群众深受“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影响,在固原回民地区要提倡女子上“洋学堂”,是很难的事。张缵绪冲破重重阻力,出面召开会议,一开始,他筹办女校的决定便遭到反对。反对派说,回族女子上“洋学堂”有碍教规,不能办。后来,经他四处求助说服,固原同仁女子小学终于在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创建,这在当时成了轰动一时的新闻。但招收学生时却遇到了困难,多数回民不愿让女子去上学。张瓒绪带头送自己的女儿、儿媳,亲友之女去学校上学。并上门一户一户做动员工作,还特聘回族女毕业生苏彩凤任女校校长。刚开始,学校开设手工刺绣课程,后来,让女学生也开始学习文化知识。经过张缵绪和学校老师们几年的努力,女学生逐渐由最初的30名增加到60名,回汉学生兼收。学校还组织宣传队,到街头宣传妇女缠足的痛苦和害处,为当地妇女的解放开了新风。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张缵绪因肝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68岁。据当地百姓回忆,他去世时,整个固原城白布白绸全部脱销,长长的送葬队伍能排出十里长,成为固原城里的一大特殊景观。国民党党政军界一些重要人物也纷纷送匾,以示悼念,其中,蒋介石赠匾“作育群才”、白崇禧赠匾“作育人才”。

40年后,固原同仁学校(男女两校,1961年合并)培养了很多学生,有很多成功人士。固原早期回族知识分子大多毕业于此校,包括曾任中国伊协副理事(副部级)的回族著名学者马贤。张缵绪重视教育工作,他自己的子女大多数是文化人,其中最小的女儿张玉翠也启蒙于同仁小学,退休前为固原市政协主席。张赞绪的学生桃李遍布各界,遍及陇上,为西海固回民教育做出了贡献。

九、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军长赫光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固原也是人才辈出。赫光领导的“平定兵变”,诞生了华北第一支人民革命武装——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同时创建了华北第一个红色政权——河北阜平县苏维埃。

赫光(1902~1931年),原名万锡绂,字季玺,甘肃省海原县杨郎镇万家堡子(今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杨郎村万家堡子)人。万锡绂出生于清末农村秀才家庭,家境小康,8岁入私塾,11岁进入固原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学习,16岁考入平凉陇东公立中学堂(今平凉一中),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万锡绂是全校的拔尖学生,不仅应试合格,还被选送到北洋军阀吴佩孚所办的洛阳讲武堂深造,后被吴佩孚看中,直接分配到吴部担任直属机枪连连长,再升迫击炮营营长。

img106

赫光

后来,万锡绂来到开封,改名赫光,参加了党领导的地下工作,并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因为他是著名的“洛阳讲武堂”的高才生,又参加过直奉战争,具有军事理论水平和实战经验,所以中共豫陕特委指派他专做兵运工作。在革命低潮和险恶的环境下,赫光注意斗争艺术,凡与懂英语的同志联系,都书写英语,所以在他负责的工作中一直没有出过乱子。民国二十年(1931年),赫光成功领导“平定兵变”,他组织、创办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正式成立,任命赫光为军长,赫光为新生红色政权的建设日夜操劳,赢得了广大军民的衷心爱戴。阜平革命根据地的建立,震动了华北,敌人无比惊慌。面对深受人民拥护的革命武装,敌人不敢贸然使用武力围剿,指使在军阀混战中失败的石友三部师长沈克设计解决红二十四军。于是沈克诡称战败走投无路,11日,在县城西的法华村骗杀了前来受降的红二十四军军长赫光。年仅29岁的赫光军长牺牲了,他一直都没能见到过自己的儿子。可以告慰英灵的是,如今他的8个重孙子重孙女有7个已大学毕业,分别就职于北京、天津、郑州、中宁以及固原。目前原州区头营镇投资20多万元在杨郎村村委会建起了赫光烈士纪念馆。

1960年,阜平县人民政府专为赫光、谷雄一等革命烈士修建了革命烈士陵园,号召全县人民发扬赫光精神,继承先烈遗志,建设新阜平。1984年2月16日,薄一波同志给赫光家乡固原地区党史办写信,称赞“赫光同志是一位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他的历史功绩是值得后人纪念的,应该留诸史册”。

英雄已逝,浩气长存!家乡人民为诞生过这样一位睿智、坚定、勇敢的无产阶级战士,引以为傲!

十、抗日爱国将领陈良璧

在中国八年的抗战浴血史上,有一支奋战在湖北的孤军独立一二八师,让日寇胆战心惊。独立一二八师的传奇,至今让所有关心抗战历史的人为之敬畏。这支比中国远征军还艰苦卓绝的军队,在民族英雄王劲哉将军的统率下,面对日伪军的多重包围,处于劣势仍频繁出击,给侵华日军以沉重的打击。

如今,在湖北省沔阳县(今属洪湖市)峰口镇,第一忠烈陵园中,默默沉睡着一位固原籍烈士——陈良璧,陆军第一二八师第一团副团长兼第一营营长。墓碑上镌刻由王劲哉师长亲自撰写的塔联:“杀身成仁流热血,铭碑立墓仰忠魂”,足见王劲哉师长对其爱将的器重。陵园先后埋葬副团职以下抗战官兵烈士500多人,这也是中国抗战史上唯一一座由作战部队自己筹措资金修建的陵园,因而在抗战历史上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img107

陈良璧

陈良璧(1907~1941年),字连城,宁夏固原县炭山乡砖窖村人。生前曾任杨虎城将军西北军四十九旅连长、一二八师第一团副团长,先后参加过保卫上海、南京、九江、武汉等战役。在他十多年的戎马生涯中,忠于职守,有胆有谋,身先士卒,颇得上下级信赖。1924年,陈良璧毕业于黑城镇第二高等小学堂,年仅17岁的他入地方军阀张兆钾办的陇东讲武堂学习军事。1926年,从苏联考察回国的冯玉祥将军誓师五原,率国民军联军经过固原,去解北洋军阀刘镇华对西安的围攻,陈良璧参加了冯玉祥的部队,历任排长、连长。后来,冯玉祥在中原大战中失败,陈良璧离队返乡。

1935年,陈良璧加入了杨虎城将军所率西北军的四十九旅,任连长。西安事变后,又开赴抗日前线,编入王劲哉任师长的一二八师,驰骋于江、淮、河、汉抗日战场。

1938年秋,日寇攻陷九江,沿长江南北而上,向南京沦陷后的国民党中央政府所在地武汉进攻。南岸一路的日寇十一军,沿瑞昌向湖北大冶攻击前进。参加这一带防守的一二八师给了敌人有力的打击,使敌人的攻势受到严重阻滞,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平均每日仅能推进二三公里。在一次横港阻击战中,陈良璧巧妙地将部队隐藏在一片竹林里,日寇通过时,给予重大杀伤。为了打开通路,日寇先用大炮乱轰,后又在密集火力掩护下发起了冲锋。陈良璧身先士卒,率领全营士兵凭借有利地形,勇猛地进行反击。当他端起一挺轻机枪横扫敌寇时,腿部中弹,从一个土坎上滚下,但他裹好伤口,继续坚守了一个昼夜,直至接到命令,才撤出战斗。伤好后,陈良璧又重返前线,升任第一团副团长兼第一营营长,驻守在湖北汉水两岸。

武汉会战结束后,日军驻武汉司令部妄图在3个月内消灭襄南地区国民党野战部队,占领襄南,目的是西进重庆逼迫国民党政府投降和南下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1938年10月至1943年2月,日军先后派遣26000多兵力入侵洪湖地区。1941年夏,日本侵略者大肆攻击宜昌,把矛头指向了峰口。峰口镇位于洪湖地区西北部的内荆河与峰白河的交汇处,是水陆要冲。5月1日,陈良璧带领一个新兵连在陶家坝构筑阻击工事时,被多出数倍于他的日军包围,他率防守的全连官兵奋起反击。从早上八九点开始,日寇凭借优势装备,轮番冲锋,在中午时分接近了阵地。此时,连队已经伤亡过半。激战中,陈良璧虽已头、臂挂彩,当日寇再次发起向我防御工事强攻时,陈良璧依然坚守阵地,他叫护兵曹义蹲下作为依托,亲持机枪向敌人猛扫,敌人的又一次冲锋被打退了,而他却腰部中弹,鲜血直流。就这样,他还一边坚持指挥士兵坚守阵地,沉着应战,一边叫曹义退下火线,回营报信,并勉励士兵们要与阵地共存亡,以身报国。又坚持了两个多小时,子弹打完了,再投手榴弹,终因寡不敌众,到午后3时,连伤员在内陈部活着的只剩下30人左右,日寇冲进了阵地。当鬼子们嚎叫着逼近时,陈良璧在大骂日寇声中毅然拔枪自尽,壮烈殉国,年仅34岁。5月14日,一二八师收复了峰口镇,派人收殓了烈士遗骸59具,在搬运陈良璧遗体时,士兵发现陈良璧遗体“宛然如生,全身装备只缺鞋一双,两手仍做持枪姿势”。陈良璧遗体被安葬在峰口陵园,王劲哉师长也挥泪写下了《陈故团副良璧事略》,印发给部队,并广为宣传,以此来鼓舞士气,英勇杀敌。

众多英雄豪杰使山河生辉,激励后来者奋进。先辈们用他们的鲜血来证明他们爱国、爱家乡的情怀,用他们的辛勤汗水建设发展我们的国家和家乡,他们的精神在不断激励着家乡的后来人,艰苦创业、奋发图强。今天的和平生活是先辈们付出努力而得来的。我们作为固原人,应该继承先辈们的革命意志,为开发和弘扬固原历史文化出一份力。

(作者系宁夏固原博物馆副研究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