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年教育与休闲教育理论关系辨析

老年教育与休闲教育理论关系辨析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议老年教育不采用“休闲”一词,以免产生误导。然而,老年教育从教育内容上,从老年人学习动机等多方面,又的确与“休闲教育”有着某种密切的关系。关于休闲教育和老年教育的概念双方理解不同,由此引发争议;二是关系混乱。持这种认识的人,则认为老年人的生命形式就是休闲的形式,老年教育的性质具有休闲教育的性质。现代休闲教育成为了公共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种普遍的权利和要求。

第二节 老年教育与休闲教育理论关系辨析

老年教育界曾有过激烈论争,目前也尚未达成共识。争论的焦点是:有人说“老年教育是积极休闲教育”,说“老年教育事业是属于‘休闲文化教育’范畴,老年学校教育的性质是属于休闲文化教育性质。”而有人则持反对意见,认为这种“积极休闲教育”或“休闲文化教育”的观点不但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老年教育的本质特征,还会引发一些负面影响。建议老年教育不采用“休闲”一词,以免产生误导。然而,老年教育从教育内容上,从老年人学习动机等多方面,又的确与“休闲教育”有着某种密切的关系。那么,到底它们有着怎样的关系?老年大学(学校)教育的性质与休闲教育又有什么联系呢?笔者认为,毋庸回避他们之间的关系,但要澄清若干概念,理顺若干关系,以利达成共识。

一、“休闲”及休闲教育概念理解上的分歧

之所以发生争议,盖因两方面缘由:一是概念混淆。关于休闲教育和老年教育的概念双方理解不同,由此引发争议;二是关系混乱。双方争执中,试图将老年教育和休闲教育二者对立起来,但又发现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真可谓“剪不断,理还乱”,而双方又都没有理清楚二者之间的理论关系,因此谁也说服不了谁。为此,我们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休闲教育,什么是老年教育及其本质属性等若干概念,然后再讨论他们之间的关系。

(一)对“休闲”的不同理解

对“休闲”一词就有两种不同的理解:

1.是前科学概念,也就是日常生活概念

这一概念中的休闲是指休息、玩乐、消遣之类的活动。然而,通常情况下日常概念并不是科学界定。

2.是指休闲的科学界定

较为科学的休闲定义:是指人在非生产劳动的自由时间内,即闲暇时间里自由地进行的生命活动,是有价值的生活同自由心理相统一的生命体验,是人类社会向高级形态进展的重要标志。

休闲中的“闲”是指闲暇时间。对“闲暇”进行科学考察的应当首推马克思。马克思为了找到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曾把时间现象从经济学角度分为“工作时间”与“自由时间”两类。“工作时间”包括“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两种。而“自由时间”仅指工人可以自由支配、不受资本家支配的时间部分,也即“闲暇时间”。这是从经济学角度划分的所谓“闲暇时间”。事实上,这并非实际存在的“闲暇”。因为,在这所谓的“闲暇时间”内,人们并非完全“自由”,并非无所事事。人们在这段时间里还要完成许多事情,诸如①同职业活动直接有关的时间(上下班途中);②家务劳动时间;③满足个人生理需要时间(个人卫生、睡眠等);④照料家属、教育子女的时间;⑤“按个人意愿”休息、娱乐和满足多种需要的时间。“自由时间”被“不自由”的活动所分割,真正“自由的”“闲”下来的时间是最后一类。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闲暇”实际上乃是除工作、家务劳动、个人生活之外的那部分时间。我们探讨的“闲暇”是针对与人类文明发展同步的“闲暇”。享有“闲暇”者是劳动者,是拥有很大范围的、具有一定的广泛性的群体。他们享有“闲暇”是自己劳动财富所创造、提供的“闲暇”,它的获得是以科技的发展为保证的。它不是建立在剥削别人、牺牲大多数人的“闲暇”而享有的“闲暇”。离退休的老年人所拥有的充裕的退休时光当然是自己曾经劳动和付出后所创造、提供的闲暇,也属于我们探讨的工作、家务、个人生活之外的闲暇范畴。

对休闲的概念,有狭义的理解也有广义的理解。狭义理解认为:休闲不包括玩乐、消遣,专指“为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而处于的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一种生存状态”。广义理解认为:休闲从文化的意义上可以做上述界定,但也应承认玩乐、消遣也是一种休闲方式。不过,休闲是需要分层次的,依次为消遣性休闲、文化性休闲、创造性休闲。也有学者将第一层次休闲叫做“消极休闲”;第二、三层次休闲称为“积极休闲”。

(二)对休闲教育的不同理解

基于对休闲的不同理解,便衍生出对休闲教育的不同理解。

1.把休闲理解为玩乐、消遣论

持这种认识的人,自然认为休闲教育就是“哄老人玩玩、乐乐”,因此,老年教育不能与休闲教育有关联,若说老年教育有休闲教育的性质,则是“对老年教育肤浅的诠释”和“降调表述”。

2.依据休闲的科学概念

持这种认识的人,则认为老年人的生命形式就是休闲的形式,老年教育的性质具有休闲教育的性质。休闲教育指的是利用闲暇时间教人学习有价值的教育。包括外在的和内在的休闲教育。由他人传授有关的各种闲暇活动知识、技能以及闲暇价值观念和态度,即外在的休闲教育;通过个人独立思考、评价,做出自己对于闲暇的选择、决定和行为,并认识到这些选择对个人的生活及对他人和对社会的影响,即内在的休闲教育。外在内在的结合,形成综合的休闲教育。休闲教育的内容包括:①智力的、肢体的、审美的、心理的、社会经验等方面;②创造性地表达观念、方法、形状、色彩、声音和活动;③主动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的体验;④社会参与和表达友谊、归属和协作;⑤野外生活经验;⑥促进健康生活的身体娱乐;⑦培养一种达到小憩、休息和松弛的平衡方法的经验和过程。休闲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在“成为人”的过程中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使整个人生充实、快乐且富有意义。

早在1918年,美国就相当重视休闲教育,把它列为中学教育目标之内。1965年1月,各国在布拉格举行了当代成人教育和闲暇问题的国际会议,标志着休闲教育已被提升到教育领域令人关注的地位。1974年,美国成立了第一届全国闲暇教育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编写并向全国发行闲暇教育资料,1984年9月,该组织在法国巴黎召开了第一次有关闲暇问题研究的世界性大会,这标志着闲暇教育已成为全球性的教育领域内的全新课题。现代休闲教育成为了公共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种普遍的权利和要求。而今,“休闲教育”日益普及化、大众化、紧迫化,成为教育领域新的热门话题

如果说当“休闲”及“休闲教育”为剥削阶级的少数人所占有,有消遣、玩乐、不务正业之嫌而含有贬义时,老年教育应该回避的话,那么而今“休闲”及“休闲教育”日益普及化、大众化、紧迫化而富有褒义时,再回避已不可能。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为“休闲教育”正名,闲暇时间的多少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志,社会文明程度愈高、愈进步,闲暇时间愈多。休闲教育的任务是培养科学的闲暇价值观和人们对闲暇生活信息的选择能力、独立自主品质及高效率利用闲暇时间的技能。闲暇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满足人的个性充分发展和科学生活方式需要的各种内容均是闲暇教育的内容。实施休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体国民的人文科学素养,从整体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使人类能够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进行知识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从而创造人类自己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三)讨论

以上摆出了对“休闲”和休闲教育概念上的两种不同理解,我们不难发现,这正是两种不同观点从根本上的分歧所在。持休闲教育观点者采用的是休闲教育的科学概念,持反对意见者显然采用的是日常概念。由此可见,双方争论的问题是“同名不同质”的两回事,此“休闲”非彼“休闲”。如果说老年教育是“玩乐、消遣”型的“休闲教育”,那当然是对老年教育的“肤浅诠释”和“降调表述”;然而,用科学概念下、现代意义的休闲教育来解释老年教育,则不但不是“对老年教育肤浅的诠释”和“降调表述”,相反,休闲教育理念的介入是对老年教育的深化和升格,是老年教育又一个理论依据。

的确,由于休闲教育是由西方传入的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和学说,目前,即使在理论界尚且存在歧义,更何况本来就处于初级、争鸣阶段的老年教育界,引起争议是必然的。在现实中,很多人,尤其是我们老年教育界,对“休闲”一词往往望文生义,大都仍然停留在休息、消遣、娱乐的前科学的日常概念上,因而对休闲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也就无从认识和理解。因此,笔者认为,老年教育虽然是针对老年人的教育,但是老年教育事业却是新兴的朝阳事业,因此要以开放的态度广泛吸纳各种新的理论和观念,以充实完善发展壮大老年教育事业。对于科学的休闲教育应大力提倡,广泛宣传,使广大老年教育工作者和广大老年人,包括各级涉老工作者和各级领导逐渐接受这一新的理念。

二、老年教育与休闲教育两者关系的分析

(一)从教育的多层面、多角度分类看两者关系

“教育”是一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概念。从词源出发,西方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对教育的解释与古代中国的解释可以说是大相径庭,但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属性,即教育既要体现社会的要求,又要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简而言之,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活动可以有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多种分类,如:

(1)按范围大小划分。有广义教育和狭义教育。广义教育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

(2)按教育对象的年龄段划分。有婴幼儿教育、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老年教育等。

(3)以教育层次级别划分。有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

(4)按教育目的划分。有素质教育、应试教育、补偿教育等。

(5)从教育内容划分。有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科普教育、文化教育、休闲教育等。

(6)从教育性质划分。有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休闲教育、扫盲教育等。

还有按照不同要求划分,不同职能划分,不同形式划分等。此外,每种划分又可有多种不同层次的划分,比如,青少年教育又分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等;成人教育又分成人初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成人职业教育等;老年教育又有老年社会教育、老年学校教育、老年社区教育、老年远程教育等。

由以上多种分类可见,两者关系,首先老年教育与休闲教育不是同一分类、同一层面的概念,更不是对立的关系。两者谁也不能替代谁,谁也不能排斥谁。其次,两者是互相包容的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确切地说,老年教育中有休闲教育。因为休闲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发挥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诸如读书、绘画、音乐、文学创作、旅游、田园劳动、种花植草等。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休闲教育并不排斥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非但不排斥,反而应当更加重视。同时也不忽视人生观的教育。因为在“闲暇”时间里人生观、道德观对个人的“闲暇”活动起着定向作用。这些内容恰恰正是老年教育的主要内容。而休闲教育中也有老年教育,休闲教育施予的对象是所有的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对未成年人的休闲教育只是为他们将来的“闲暇”生活做知识和技能上的准备。对成年人的休闲教育则是具有即时性、应急性的。其中,成年人中的退休人员和广大老年人的休闲教育显得更为迫切。

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不仅使人“学会生存”,而且还要使人“学会休闲”。或者说“学会生存”中包含有“学会休闲”。换个角度,比如,老年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我们说“老年教育是素质教育”,这一点大家已达成共识。它的含义是:老年教育的目的之一是提高老年人的素质。以此类推,我们说“老年教育是休闲教育”,不等于说老年教育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了,只是说老年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功能之一是休闲教育。

(二)从老年教育本质属性看两者关系

对老年教育属性问题的争论,集中在两个层面上。一个是在社会层面,即老年教育是姓“教”、姓“文”抑或姓“老”,这涉及为老年教育正名的问题,涉及为老年教育争得合法教育身份的问题。另一个层面是在教育层面,即承认老年教育属于教育范畴,但是什么性质的教育?是全纳教育、休闲教育、补偿教育、完善教育还是素质教育等,是教育范畴内的概念混淆问题。涉及老年教育的本质属性问题。在论述教育属性和老年教育属性之前,有必要先将属性、教育属性、老年教育属性等词汇的概念加以解释:

(1)所谓属性。是指事物所固有的性质、特点,包括状态、关系等,是由事物内部矛盾性质决定的。任何事物都具有许多属性,可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凡是体现该事物的基本特征,并以此区别其他事物的性质的属性是该事物的本质属性。

(2)教育属性。即教育所具有的性质、特点。分为本质属性和一般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体现教育的基本特征并于其他社会现象相区别的性质,亦即教育的本质,是教育属于什么性质的社会现象的问题。

(3)老年教育属性。即老年教育的性质、特点。其属性也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老年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指在教育的范畴内,体现老年教育的基本特征并区别于其他教育形式的性质,亦即老年教育属于什么性质的教育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此所说的老年教育是狭义的老年教育,也就是指老年学校教育,更确切地说是指老年大学。

1.老年大学(学校)教育的本质属性

一种教育形式的本质属性是由该种教育形式的主要特征、主要功能和社会需要决定的。老年教育的本质属性也体现于它的基本特征、主要功能和社会需要。其中关键是基本特征,它是区别于其他教育形式、其他老年教育活动的根本所在。结合老年大学教育的实际,考察它的基本特征如下:

(1)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第三年龄老年人。从目前我国老年大学的举办者来看,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由各级政府举办;二是由企事业单位或行业社团举办;三是由社会力量举办。但无论是哪一类都是面向老年人举办的,招生对象主要是离退休后的老年人。目前有的老年大学招生对象的年龄有所放宽,如有招收45岁以上的下岗职工和在职人员等,但毕竟是极少数,离退休后老年人是主体和主流。按国际上通行的说法,即第三年龄老年人(退休或低龄老年人)。以天津市老年人大学招生情况为例,从1985至2005年,招生69 298人,其中离退休人员65 687人,占总数的90.5%。

(2)教育性质特征——政府主导下的非学历的正规学校教育。全国各地的老年大学虽然主办单位各异,有老干部系统主办的,有教育部门主办的,有工会系统主办的,还有各行业系统、各大单位主办和各级县乡镇村社区等主办的,但绝大多数是由政府主导下兴办的。老年大学目前进行的是非学历教育,但是学校的办学却是严肃而正规的。教育的正规与否是由教育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选用教材、教学条件等一系列环节的规范与否所决定的。经过20多年的努力经营,各级老年大学始终朝着学校正规化建设、规范化管理方向迈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各地老年大学都在设施建设上,即“硬件”上下了很大工夫,大部分学校在政府关怀下,以置换、租赁等各种方式,拥有了专用校舍。有的学校校舍面积达1万平方米。有些学校的教学条件达到了现代化的一流标准。除此之外,老年大学在管理等“软件”方面也致力于以人为本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合理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大纲,教材建设也有相应的规范性,为老年人学习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因此,无论从教学体制还是从办学体制来看,我国的老年大学均是由国家政府主导下专门面向老年人举办的非学历的正规学校教育。

(3)教育目标特征——提高素质,提高人生品质。任何一种类型的教育都有自己特定的教育目标。老年大学教育经过多年的办学,已经有了明确的办学方向和目标宗旨。1997年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20字方针。全国各地的老年大学一般都结合本校的办学实际情况,将办学宗旨进行概括地表述。如天津市老年人大学的办学宗旨为“全面提高素质,促进身心健康,推动社会和谐。”南京金陵老年大学的表述为“提高素质,完善人生,再造幸福,再创辉煌。”总之,都贯彻了国家教育方针和老龄工作宗旨,涵盖了颐养康乐与进取有为两个方面,根本出发点和归宿都在于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生命生活质量。

(4)教学内容特征——健身休闲,文化娱乐。老年大学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文的有文学历史、外国语言、电脑网络、中医中药等;武的有拳、剑、操、舞;雅的有琴、棋、书、画;趣的有戏曲、声乐、股票、收藏等,不一而足。可以说,目前任何一种类型的学校教育都没有像老年大学的课程设置,呈现如此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特点;任何一种类型的学校教育都没有像老年大学的教学内容,以健身休闲文化娱乐的内容为主,呈现纯粹的非功利性特点。其教学内容的安排完全根据老年人的需求与需要设置,并充分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与需要。

以上基本特征表现出老年大学教育的特殊性,据此界定老年大学教育的本质属性为:老年大学教育是由政府主导下的一种非学历的、正规的学校教育。它是以第三年龄老年人为教育对象,通过以健康、休闲、文娱等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活动,满足老年人全面发展和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最终达到提高老年人的综合素质和生命生活质量的目的。它是我国老年教育的主要形式,也是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休闲教育与老年教育本质属性的关系

从以上本质属性的论述我们可以知道,事物的本质属性就是事物固有的、唯一的、区别于他事物的性质。以此定义推论,把老年教育说成是休闲教育确实是片面的。因为休闲教育并不是老年教育固有的、唯一的性质,也不是只有老年人才进行休闲教育,各年龄段、各阶层的人都可进行。同时,老年教育也不是只进行休闲教育,还有其他服务社会、贡献社会、成就事业的多项内容。因此,休闲教育当然不是老年教育的本质属性,但是可以是非本质属性之一,也就是说休闲教育可以说是老年教育的一个性质,而不是本质属性。其实,提出休闲教育论者,其本意也并非认定休闲教育就是老年教育的本质属性,只是在提出休闲教育论之前没有事先说明老年教育的本质属性这一前提,因而造成误会。

事实上,众所周知,目前我们老年教育至今尚未得到“正名”,因此,至今也没有权威机构或权威人士为老年教育给出一个科学的定义,其本质属性也没有一个公认。然而,千万个老年教育领域的辛勤耕耘者和默默奉献者心中其实早有一个共识,即老年教育是正规的教育毋庸置疑,其神圣性毋庸侵犯。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一提“某某教育”,就有人认为是冲击了“老年教育是正规教育”的本质,担心会降低老年教育的地位,削弱老年教育的价值,减少老年教育的成果。这种担心完全是出于对老年教育的热爱,也有一定的道理,只是不必过于敏感,“谈虎色变”。

老年大学教育是政府主导下的正规的学校教育,在教育的范畴内,它体现了老年大学(学校)教育的本质特征,是老年大学(学校)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如义务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等)、区别于其他形式老年教育(如老年活动中心,老年社会文化教育活动等)的性质特征。在这一前提下,它可以是全纳教育理念下的教育;也可以以休闲教育为重要内容;素质教育、补偿教育、完善教育等都是它不同侧面的教育目标;无压力教育可以是它的教育手段之一等等。由此可见,老年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前提,休闲教育是老年教育的主要内容,学会休闲是老年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因此,休闲教育与老年教育并不是对立的关系,并不相互排斥,相反却是相互包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水乳交融的关系。如果我们今后在开展各种讨论之前,限定是在上述老年教育的本质属性前提下进行,则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误会和误解,节省许多精力和时间。

总之,持续了一年的老年教育是不是休闲教育的争论,对处于初级阶段、争鸣阶段的老年教育来说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这体现了老年教育理论界活跃的氛围和认真科学的态度。“理不辩不明”,通过这次争鸣,不仅仅使我们认识了“休闲教育”这一新面孔,而且触及到老年教育的本质属性这一根本问题。这使我们意识到老年教育到了非“正名”不可、非确定其本质属性不可的时刻了,不如此,非但制约老年教育的发展方向,就连理论上的争论都没有前提。因此,笔者呼吁,无论是老年教育理论工作者还是老年教育的领导和管理者都应把“正名”和确定老年教育的本质属性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值此老年教育发展25周年前夕,这一艰巨而迫切的任务愈显得十分重要而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