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读《教育是没有用的》有感

读《教育是没有用的》有感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书名真够令人惊艳——《教育是没有用的》。教育是没有用的吗?我还以为教育是最有用的呢?不是学生不爱学,当前以智育为重的教育理念本身有弊端。这误读了教育,也误读了孩子。学生负担重,重在智育。在这本书里,林先生谈到:只有从生命发展规律出发的教育才是真教育。现在各种教育思潮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层出不穷,但尊重生命,以人为本是一个不变的宗旨,唯有从这个宗旨出发的教育,才不会走向教育的反面。

读《教育是没有用的》有感

潘泽凉

从教十五年,在激情与梦想之外,对教育有了“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切身体会。教师工作的复杂与艰辛,辛酸与快乐,真的是“不足为外人道也”。暑假,学校给教师留了份假期作业——阅读一本教育专著,并写出读书心得。不知不觉,20多天从指缝里悄悄溜走了,不觉倏然一惊,惶恐之下想起了那份未完成的作业,赶紧收敛心神逛书店去。行走在书架间,一排排看过去,猛地就看见了这么一本书。书名真够令人惊艳——《教育是没有用的》。

教育是没有用的吗?我还以为教育是最有用的呢?毫不迟疑,拿下这本书,先睹为快,我倒要看看这位林格先生有何高见?捧起书,刚读了林先生的自序,就已心有所动,放不下了,花了几天时间,细细读来,感触很深:

感悟一:教育就是尊重生命

“教育就是生长。”(卢梭)读了这段话,我很有同感。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不能像工厂加工产品那样,从原材料到成品,一条流水线的完成。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应当像栽种植物那样,顺应每株植物的天性,让根系自然生长;教育儿童时,教育者千万不要逼孩子,用一个社会的“范”早早地去套着孩子生长,逼着他畸形成长,心灵变形。“牛不吃草强摁头”的结果就是牛累,牧牛的人更累。

“学习是人的本能。人必须通过学习去适应环境,学会生存,学会生活,所以学习是不需要逼的,甚至是不需要教的”。作为教师,我好像每天在被各种有形无形的压力逼着,同时也不敢稍有懈怠地认认真真地去逼学生。“学习是不需要逼”,可是你不逼,他不学啊!我怎么从不爱学习的学生身上,一点看不出“学习是人的本能”呢?一页页读下去,我被林先生说服,理解并接受了他的观点。不是学生不爱学,当前以智育为重的教育理念本身有弊端。这误读了教育,也误读了孩子。学生不感兴趣的是学习的内容而非学习本身。蔡元培先生早就提出“五育并举”的理念,时至今日,教育仍然是被考试指挥得团团转,要考的狠教,不考的不教。学生负担重,重在智育。所有的学生,不论其天赋如何,我们一律要逼着双科合格,英语过关,奥数能行,至于他有其他什么特长和兴趣,我们顾不上考虑。升学是“上华山”的一条道,然而这条道走到黑的结果又怎样?真的是对孩子的发展好吗?我们没有想过……读了林先生的书,我才重新反思和审视自己的工作,是不是所有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也许给那些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一个适合的方向,不需要教师和家长这么操心,他们就可以主动发展,也能成功呢!姚明、刘翔、朗朗、丁俊晖……不都是很好的证明吗?假如当初父母逼他们考重点,走独木桥,他们还会有今天的成就吗?想想自己的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来自哪里,家长的烦恼是什么?不就是想让几十个孩子都照着“品学兼优”的目标发展,但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做到吗?实际上,谁也做不到,这么做本来就违背人的天性,是不可能之任务,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在这本书里,林先生谈到:只有从生命发展规律出发的教育才是真教育。现在各种教育思潮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层出不穷,但尊重生命,以人为本是一个不变的宗旨,唯有从这个宗旨出发的教育,才不会走向教育的反面。

感悟二:教育就是心灵感应

“很多家庭教育的无效,甚至让孩子产生了强烈的情绪反感,是因为父母说得太多,学校教育的抵消,也来自老师们一刻不停的耳提面命。”

读了这段话,豁然开朗的同时,我有些羞愧。因为这样的“耳提面命”,是我和我的同事每天的工作内容。咽炎是教师的职业病,我们的口袋里,抽屉里总要备一些含片。有些一年级的同事,甚至自备了耳麦。可是,今天看来这么辛苦是自讨苦吃。“闭着嘴说话,才能赢得孩子的尊敬。”正如林先生所言,“这并不容易,需要我们渐修、渐悟。”

“要让孩子敞开心灵,教育者自己必须变得柔弱起来。”我们为人师,为人父母,常常在孩子面前扮演“上帝”,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实际真正靠近上帝的是孩子。我们的强势和孩子的弱势之间距离太大了,我们无法感应到孩子那纯洁、敏感、智慧的心灵,总是难以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所以说得再多也没用。疾言厉色、暴风骤雨式的教育者,只会让孩子害怕和不信任。“无论多么辛苦,有着多么朴素,或者伟大的动机,都在从事失败和错误的教育。”

柔能克刚,柔和的力量更有韧性,更容易渗透,正如泰戈尔的诗:

不是锤的击打,而是水的轻歌曼舞,使坚硬的石头变成了鹅卵石。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让自己首先成为孩子,才能与孩子产生心灵感应,唤醒孩子的潜能。

放假前开家长会的时候,有位家长对我说:“老师,我的孩子学习有困难,你能不能少关注一下好学生,多关注像我的孩子这样的学困生。”当时怎么回答的有些恍惚了,好像是“老师要关注每个孩子”这样貌似正确、实际谬误的“官话”吧。一个班几十个孩子,一节课40分钟,老师就是千只眼也做不到关注每个孩子。读了这本书的“孩子最需要什么”这一章,引起了我对这段对话的思考。

成绩好的学生和学困生谁更需要关注?书中举的案例,生活中接连发生,很多名校的所谓的“好学生”自杀的案例也时有耳闻。据说“差学生”平时受挫太多,脸皮厚了,抗打击能力强,反而很少自杀。如果所谓“好学生”发展的结果是走向了自杀,生命都没了,一切都成了空的,“好”有什么意义?为什么父母含辛茹苦、殷切期望,老师苦心孤诣,诲人不倦,孩子却选择自我毁灭呢?马斯洛的需要理论说人有五大需要,到了一定年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就会倾向更高层的需要:爱与归属,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孩子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呢?悲剧就会出现,而“只要让孩子感应到你真的在乎他,他就不会太让你失望”。

教育就是要通过心灵感应,传递精神的能量,让孩子成为内心强大而丰富的人,心灵温暖的人,“成为一个能承担后果,应对变故,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