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新课改的关键在于提高教育质量

高中新课改的关键在于提高教育质量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年多来,我们坚持一手抓教师培训,努力建设一支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一手抓学校管理,力争教育教学工作驶向现代中学教育快车道。学校与职能部门、职能部门与教研组、年级组、各班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首先,召开了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中高级教师联席会议,具体研究部署了推进课改实验,开发校本课程工作。

高中新课改的关键在于提高教育质量

永昌县第四中学 刘才元

总结一年多来的课改实验,我们认为赢得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关键在于提高教育质量。

一、向课程管理要质量

课改实验之初,我们就提出“向管理要质量”的口号。一年多来,我们坚持一手抓教师培训,努力建设一支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一手抓学校管理,力争教育教学工作驶向现代中学教育快车道。在管理工作方面,以往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这毕竟还是基础性工程,一些行为还不够规范,规章制度也不够健全,管理体系远不完善,思想意识有待增强。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把2010年定为“学习年”,把2011年定为“管理年”,要求立足学校实际,放眼当今学校教育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形成低耗高效的管理机制,实现学校管理的民主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在教学管理上,为适应课改实验的需要,我们修订了《教学常规》、《班级目标管理规定及考评细则》、《教师工作量暂行规定》、《教师业务考评办法》、《新教师培养与考察办法》、《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及评选办法》、《教师基本功过关实施意见》、《学生作业规范》、《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学生课堂行为规范》、《体育、卫生工作规划》、《师德考评办法》等规章制度,并在充分论证,反复讨论的基础上出台了一些新的制度、职责、计划、规范等,诸如《新课程实施计划》、《课改实验管理办法》、《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意见》、《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指南》、《实验员岗位职责》、《教学质量目标奖励制度》、《学困生转化方案》、《学生实验规则》、《学生养成教育训练计划》、《加强师德修养、规范教育行为八条规定》、《新课程学生评价办法》等。通过这些规章制度的修订、制定和施行,强化了师生员工的管理意识、目标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规范意识和竞争意识,极大地调动起了工作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培养了艰苦奋斗、刻苦自励、精益求精、孜孜以求、创新创造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促进了三风建设的高品质和高效益,实现了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健康有序地稳步推进。在实际操作中,学校坚持过程与结果相统一,注重过程;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注重原则性;思想教育与责任追究相结合,注重责任追究。学校与职能部门、职能部门与教研组、年级组、各班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在管理环节上,突出教学常规管理和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管理两个重点,着力发挥校内中层管理和班级管理作用,狠抓过程管理,狠抓落实。现在,学校自上而下的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已经建立,各种管理关系已经理顺,内部管理体制健康有序,覆盖全体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活动的主体化管理网络已经形成,切实做到了教学工作规范化、教育活动系列化、学习科研一体化、考核考评程序化、领导兼课制度化。

二、向课改活动要质量

2010年8月,学校在接受课改实验任务之初,即提出“以教研促课改,向课改要质量”的工作思路,要求在高一年级稳步推进的同时,其他年级也要在教学实践中渗透新课程理念,尝试在新课程实施之前先行迈出课改步子。为此,学校精心设计并认真组织实施《新课程实施方案》,将扩大课改面、加速课改速度、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列为一项重点工作,并发出《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安排意见》,提出了“立足本校,放眼课改,扎实工作,务求实效,分工负责,早出成果”的基本要求、“边研究,边开发,边尝试实施”的工作思路和“先进入,做中学,逐步完善,生成提高”的指导思想,坚持“分年级管理,分学科设计,分小组实施,按职务分工,敲人头负责,据质量奖罚”的工作原则,指导课改顺利转入形成模式、全面推进阶段。首先,召开了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中高级教师联席会议,具体研究部署了推进课改实验,开发校本课程工作。接着,又分年级召开教师大会,在宣传、发动的同时,下达了具体任务。其次,针对课改“一头热,一头冷”的问题,学校分别召开了班主任工作会议和学生大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新课标理念下的学风建设大讨论,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三,开展了新课程优质课和新课程研讨课观摩活动,以引导各科教师深入探索新课程体系和新课标理念,创新教学手段,更新教学方法,形成新的教与学模式。第四,针对学校图书严重不足的问题,学校主动联系,请求县图书馆支持我校课改实验。经协商,县图书馆面向我校学生开放。第五,成立了以主管领导为组长的考试考查研究小组,在新课程注重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念指导下,建立起了新课程评价体系,制定出《学生评价考试考查办法》(试行)。

学校每学期设立两个实验课开放周,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说课、讲课、听课、评课活动,探讨新课程教学模式。每学期在全校学生中开展读书月活动,为课改注入新的活力。每学期末对课改工作做全面检查评估,进行评比、奖励。

一年多的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不仅仅适用于新课程,它对当前整个教学改革同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向新课程教研要质量

办学必抓教学,教学必兴教研。大兴校本教研之风,闯出教学改革新路,是刷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

兴教研先得学习,得掌握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树立教书育人,育人为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和造就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的“四有”新人的新理念,为此,我们才规定“学习年”,要求各处、室、组及每位教师在制定工作计划的同时,制定出学习计划,定时间,定任务,定措施,将学习纳入学校常规管理,把业务学习列为教师业务考评与专业技术职务年度考核的必考内容。同时,学校一面不失时机地派出人员离职进修,外出学习,接受各种培训;一面广泛搜集资料,购置图书,发动教师每人至少订阅一种业务杂志,进行岗位自修。在学习方法上,提倡领导带头与分工负责相结合,集体讨论与个人自修相结合,钻研业务与教育研究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政治学习和专业学习相结合。在学习内容上,强调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而首先必须掌握素质教育思想、新课程理念、现代教育观念等。在学习要求上,注重过程,注重实际运用,注重解决问题,并逐步实现了制度化和规范化。

兴教研得靠领导。几年来我校领导一心扑在教学一线,兼课(有的甚至超负荷带课)、搞教学活动、抓教学研究。每人分管一个教研组,听课,查阅作业,审签教案,参加教研活动,组织大家及时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学情,探索教法,钻研教材,设计最佳方案。一节课一节课地积累,一个专题一个专题地研究,一天一天地引领学生上进。各教研组充分发挥教学管理中的作用,严格执行教学常规和既定的集体备课制度、说课听课评课制度、教案审签制度、考勤制度、教研活动制度,以及对学生进行规范化训练的要求等。使教学研究规范入格,井然有序。学校每周召开一次教学会议,包括教学质量分析会、任课教师协调会、教学检查通报会、新课程教学动员会、公开课、观摩课评议会、现场办公会等等。这些会议,像一声声号角,调动和激励广大师生在教与学的阵地上顽强拼搏,去争取胜利。

兴教研须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我们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学校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当做一项重点工程常抓不懈。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培育创业精神。第二,坚持自力更生,有计划地实施校本培训。从本校实际出发,我们不可能派出大量人员进行专门岗前训练,也无力聘请成批专家学者来校举办培训班和进行传帮带。于是,只好收拾起自力更生的光荣传统,依靠自身力量开展岗位练兵活动。一方面让骨干教师“分组包训”,让新教师向骨干教师拜师学艺;定期举办培训班,主要就教学安排、教学管理、师德修养、教学设计、教材研究、教研活动、班主任工作、学生管理及教育等分设专题进行全员轮训。另一方面收集、印发反映新时期教育理念、教学思想、先进经验的资料,订购专业报刊,制订学习计划,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业务学习,苦练教师基本功。教务处定期检查集体学习记录和个人学习笔记,将检查情况记入教师档案,纳入教师考评,作为评先评优的必备条件。第三,坚持典型引路,加紧培养骨干。当前制约学校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骨干教师匮乏。为此,学校想方设法,努力营造有利于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成长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他们的成长尽量创造优越条件。目前,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已经成为支撑学校教育舞台的栋梁之材。第四,坚持“五型”观念,在使用中培养,培养中选用,做到“养用”一体化。具体做法是:抓学习,促使教师在学习中成长,做学习型教师;抓活动,促使教师在实践中成长,做创新型教师;抓研究,促使教师在研究中成长,做研究型教师;抓评价,促使教师在思考中成长,做反思型教师;抓师风,促使教师在规范中成长,做楷模型教师。结合“五型”教育,扎扎实实开展“六个一”活动(每节课有一段教学札记,每学期一篇教学反思文章,每月召开一次高质量的专题研讨会,每次教研活动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并提出一个思考问题,每人每学期至少上一节研讨课,每学期记一万字以上的读书笔记),严格执行“十不准”禁令,持续开展教师“过三关”、“练三功”、“创三优”活动。

校本教研是实践性很强的教研活动,必须坚持从本校实际出发,关注课堂,关注学生,关注实际问题。只要持之以恒地从教与学的实践中不断发现并研究解决问题,校本教研就有了不竭的动力来源,就会持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向学困生转化要质量

当前,学困生转化已经成为制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瓶颈。能否突破这一瓶颈关乎着素质教育的成败。这方面我们曾进行过许多探索,其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比较成功的做法还数“分组包教”。分组包教是年级组领导下的班级负责制,目的是使学生常规管理责任到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全面发展,齐抓共管,开创教育教学新局面。宗旨是分组包教,全员管理;分类指导,全面发展。具体做法是:

第一步,班主任组织包教教师,据学业成绩和日常表现,深入调查研究,将学生进行分类,即学情调查。

起始年级可先齐抓共管,待期中考试结束,再进行上述工作。

第二步,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共同确定转差对象及转差目标。

第三步,共同制定班级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方法,并适当进行分工协作。

第四步,将学生分组,进行包教。

第五步,共同制定包教日常管理考评办法。班主任考评包教教师,遵照《分组包教常规工作考核量化表》执行。包教教师的最高分不得高于本周班级考核分值。班主任可组织包教教师共同协商制定具体量化办法。周考核、月小结,并做详细记录,交年级组审阅。学期结束后,班主任将包教的学业成绩和日常考核成绩填写完整,待包教教师签名、认定,年级组审阅后交教务处审核、存档。

第六步,将教师的包教成绩记入教师业务考核成绩,做终端综合考核,据业务考核办法进行奖惩,作为教师职务晋升、评优、评先的依据。

总之我们始终高扬“质量立校”这杆大旗,全体教职工共同认可“以成绩论英雄,以质量评优劣”这条原则,人人确立了“质量第一”的理念,明白“质量就是生命”的道理。为了追求高质量,我们组织年轻的教师队伍练内功,强素质,学本领,埋头于教学,埋头于教研,埋头于教改。大家奉行的是舍得花气力,舍得耗时间,舍得多付出,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夺取每节课的高效益,换来教学整体的高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