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2 课堂教学中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跨入21世纪的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适时地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无疑,这是应对21世纪的重要举措,必将加快素质教育的进程。
我们认为,素质教育应包括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并不仅是人文学科的任务,在非人文学科的教学中可以创造和捕捉培养这种能力的机会。近年来,我们重点对合作能力、抗挫折能力、自我推销能力等几种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做了探讨。
一、合作能力
现代社会充满竞争,也需要合作,合作能力是现代人的一项重要素质。合作与竞争这对矛盾的辩证关系是:合作为竞争提供适宜的环境,有利于竞争;成功的竞争为进一步合作创造条件,有利于其他方面或更高层次的竞争。对于集体而言,合作可使成员间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激发,增强集体的竞争力。在组织有序的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交往,学会体贴别人,学会依靠别人的帮助,学会有礼貌地请教别人,学会合理地采纳别人的意见,学会将自己所知清晰地表达出来。从而体会到合作的益处,培养合作能力。
学生的合作主要指有利于增长知识、提高能力、训练良好心理品质方面的合作。学生的合作方式有两种:一是由学生自由组合的自由式合作;二是指某种“行政化”了的固定式合作,如一个班级、一个小组。这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常见合作形式。在个体无从选择合作成员的集体中,该如何合作呢?首先要使学生相信每个人各有所长,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剖析自己的短处。这是合作的认知前提。其次,要求学生寻求成员间的一致和互补。所谓一致,是指相同的目标和成员的心理相容。只要处理好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浅层目标与深层目标、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小集体目标与大集体目标的关系,成员间是不难寻求到共同目标的。成员间的心理相容,就是在目标一致的基础上,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将心比心地容忍别人的缺点和不足,从而相互鼓励、支持,遇到困难不气馁,面对成绩不居功,共享成功的喜悦。所谓互补,是指智力、能力、知识、信息、个性特征诸方面的互补。
在教学中,我们做了利用学习小组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尝试。具体做法是:①教师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分组,即维持各组整体水平相当,但组内成员间的智能、学业成绩、性别、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合理差异。②选择合适的讨论问题或选择适合小组成员合作的实验。讨论问题可以是教师事先精心设置的、难度适宜的、需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的问题;也可以是从学生的质疑中归纳出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澄清模糊认识的问题;还可以是开阔学生视野、不存在标准答案的探索性问题。合作的实验一般选那些需要的器材较多、操作难度较大的实验。③评选优秀学习小组,强调小组合作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让学生认识到集体的力量,体会到集体的温暖,享受到合作的成就与乐趣。
二、抗挫折能力
实践表明,人的一生,包括学习过程,一定会碰到挫折。使学生正视各种挫折,并将挫折引起的负面情感转换为积极对待人生和促进学习的养料,是教育的责任。
挫折的产生来源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和没能达到的预期目标。主体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欲达到的目标愈关注,付出愈多,产生的挫折感愈强。
物理学习较其他学科学习更容易产生挫折感。学者们对物理难学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我们归纳为如下几点:①教学要求与物理理论结构层次性和体系严密性的矛盾。这就导致对某些给定的学习内容,往往经不住连续问几个为什么。②前阶段形成的包含范围较小的知识结构有时会阻碍新知识结构的建立。③物理概念的高度抽象性和精确性。抽象性蕴含着非本质、次要属性的多样性、复杂性,这干扰了概念的形成。精确性容易使粗心的学习者混淆相似或相近的概念。④规律成立的条件有显性和隐形两种形式,对于隐形的成立条件,学生容易忽略。⑤物理概念、规律的高度概括性以及客观物理世界的复杂性。因而从学会概念、规律到能够灵活地解决问题之间存在一条沟壑。⑥前科学概念对学习的负迁移作用。⑦有时,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滞后于物理学习。
影响学习效果的内外因素有:学生的努力程度、学习方法、兴趣、自信心、智力、健康、情绪,教师、教材难度、学习条件、家庭环境,等等。当学生遇到学习挫折时,我们处理的方法是:首先,教导学生对挫折作正确的“认知评价”。如,挫折是正常现象,是人生经历的一部分,并非个体所独有,挫折是暂时现象,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从挫折中可以得到启迪和教训。其次,引导学生对挫折积极归因,即在客观归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可控制的内部归因,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端正学习动机,激励勤奋好学,帮助学生弥补知识缺陷,指导学习方法。避免消极归因,如认为自己智力低下,任课教师难相处,家庭环境不好,身体不适等等。最后,帮助学生排除不良情绪,调整心态,恢复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
三、自我推销能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机制的转变,对学生形成了巨大压力,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但是,压力可以变成动力,挑战与机遇并存,新的机制下蕴藏着新的机遇。每个人都可能碰到机遇,然而面对机遇则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人:一种是对机遇视而不见,与机遇擦肩而过;另一种会紧握机遇的手,并以此为契机获得成功。后一种人能够更好地适应于瞬息万变的社会。诚然,专业精湛、知识广博、智能优胜是把握机遇、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但是,在面对机遇时,自我推销能力会首先发挥作用。
同其他各项能力一样,自我推销能力也应该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或创设特定情景或把握时机因势利导,都可以起到增强自我推销意识、培养自我推销能力的作用。某物理教师在讲授电磁感应这节内容时,针对性地叙述了法拉第从装订工到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戏剧化过程:法拉第听当时著名化学家戴维的科普讲座→详细记录讲座内容,进行整理,并利用装订工的便利条件装订成一本精美的书,署名为戴维→送给戴维,使之惊喜而感动,对法拉第留下了深刻印象→招聘为实验室清洁工→逐渐步入科学殿堂。学生从教师的精彩叙述中,领悟到了把握机遇的意义,受到了自我推销魅力的感染,强化了自我推销的意识,同时也了解了自我推销的策略。
总之,只要教师放眼未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关注学生成长,融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于教学中,那么,未来的社会就不会抛弃我们的学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