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结构的基本特性

教学结构的基本特性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换句话说,教学策略与方法在很多情况下是静态而不是动态的。这是区别教学结构与教学策略、方法的又一本质特性。教学策略与方法则可以只与其中的一两个要素相联系,而不必同时与四个要素相关联。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我们所定义的教学结构是与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完全不同的概念。关于“方法”,众所周知,这是指解决问题的思路、窍门和程式,与上述教学结构的定义也完全不同。

二、教学结构的基本特性

按照上面界定的教学结构内涵,它应具有下列五种特性:

(1)依附性——它强烈地依附于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换句话说,用不同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就必然形成不同的教学结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对于思想、理论不一定具有这种依附性:同一种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往往可以在不同的教育思想、不同的教与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中采用。这种对理论的依附性是教学结构区别于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最本质特性。

(2)动态性——教学结构是“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这里强调的是“进程”,即必须是在教学活动进程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结构形式才是我们所说的教学结构;脱离“进程”即无所谓教学结构,因而具有动态性。而教学策略与方法就是不在教学活动进程中也能表现出来,例如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与组织方法以及教学资源的管理策略与管理方法,就完全可以脱离教学进程而独立存在。换句话说,教学策略与方法在很多情况下是静态而不是动态的。这是区别教学结构与教学策略、方法的又一本质特性。

(3)系统性——教学结构是由教学系统的4个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进程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稳定结构形式,离开教学系统的四个要素(哪怕是只缺少其中的一个或两个要素)就不可能具有这种结构形式。所以教学结构是教学系统整体性能的体现,而不是系统局部性能的体现,更不是其中某个要素的个别特性或某几个要素的若干种特性的体现。教学策略与方法则可以只与其中的一两个要素相联系,而不必同时与四个要素相关联。所以,与教学系统的整体性能相联系,这是区别教学结构与教学策略、方法的第三个本质特性。

(4)层次性——由于教学结构是由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而四要素中的“教学内容”(在传统教学中即是“教材”)与学科密切相关;在不涉及学科具体内容的场合,我们可以讨论不同学科共同遵循的“教学结构”;也可以讨论同一学科内不同教学单元(例如中学物理中的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等不同教学单元)中的“教学结构”,或某个教学单元内的某一节课的“教学结构”,从而表现出教学结构具有层次性。

(5)稳定性——尽管教学结构具有动态性,但它不是随意变化、不可捉摸的,而是一种稳定的结构形式。之所以具有这种稳定性,显然和教学结构强烈依附于某种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有关。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我们所定义的教学结构是与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完全不同的概念。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策略”是指行动的指导方针和工作的方式、方法;即行动的指南和处方。那么教学策略就应当是指教学方面的指南和处方。按照美国教学设计专家瑞奇鲁斯的分类,这种指南或处方共有三类:教学组织策略、教学传递策略和教学管理策略。显然这些策略与上面定义的教学结构是两回事。关于“方法”,众所周知,这是指解决问题的思路、窍门和程式,与上述教学结构的定义也完全不同。

此外,还要注意不要把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相混淆。应该说,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二者之间确实有很密切的关系。因为任何教学结构都要通过某种教学模式才能实现,新型教学结构则要通过相关的教学模式来实现。如第一章第五节所述,教学模式属于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范畴,但又不等同于教学策略或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或方法一般是指教学上采用的某一种策略或某一种方法;而教学模式则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教学策略或教学方法的稳定组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某种预期的效果或目标(例如创建某种教学结构)往往要综合运用多种不同的策略与方法(例如,在教学过程的起始阶段,可以采用“先行组织者”策略,在讲解新知识的重难点阶段可以运用“课件演示”方法,在巩固新知阶段,则可以选用自主操练或小组协商的策略或方法等),当这些教学策略与方法的联合运用总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或目标时,就成为一种稳定的教学模式。

能实现同一种教学结构的教学模式很多,而且因学科和教学单元而异,也与技术支撑环境有关,每位教师都应根据当前的技术支撑环境并结合各自学科的特点,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去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的新型教学结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