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运用示范技能的基本要求

运用示范技能的基本要求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无论采用哪种示范的方法,目的一定要明确。学习遇到“瓶颈”现象时进行示范讲解。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一个基本掌握后,会出现一个难以提升的阶段,这个现象称为“瓶颈”现象。一旦学生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或学生)的重复动作示范和更细致的、有针对性的讲解,帮助学生明白“颈瓶”所在点,找到提升优化的手段,有效突破“瓶颈”现象。还有,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针对

1. 动作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

示范是直观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教师在做每一个技术示范动作之前,都要有明确的目的。为什么示范,什么时候示范,先示范什么,后示范什么,怎样示范,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具体示范中要让学生观察什么,重点看什么,都要向学生讲清楚。例如教授新课程时,为了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一般可先做一次完整的示范,让学生先观察,了解整个动作的形象、结构和过程,然后再结合教学要求,把动作分解,用慢速或常速做重点示范。这样,完整示范就为重点示范作了必要的铺垫,并使重点示范的动作更加鲜明、突出,对帮助学生较快地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打下基础,帮助教师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在教学的不同阶段,教师所采用的示范应有所不同。教师无论采用哪种示范的方法,目的一定要明确。以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为目的时,需要运用完整示范;以掌握技术动作的某一环节为目的时,可采用分解示范;以纠正错误动作为目的时,可采用正误对比示范。

2. 示范动作要正确、美观

正确是指示范动作要严格按动作技术的规格要求完成,以保证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美观是指示范动作的生动和美观,以保证示范动作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学中,教师的示范动作应做到正确、熟练、轻快、美观,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建立清晰的动作表象,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

3. 示范时机把握要恰当

体育教师示范的时机关系到示范的效果和课的连贯性。教师示范的时机是由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生对技术动作的学习掌握情况所决定的。

(1)新授内容学习之时的动作示范。教师应通过正确的动作示范,给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动作表象,让学生知道将要学习的内容,初步了解动作的过程,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重难点突破时进行示范讲解。每节课都有重点和难点,如何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正确的动作示范和准确的讲解,可以有效地突破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练习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如:新授内容“山羊分腿腾越”的教学中,学生尝试练习后,教师集中进行正确的示范和要点的讲解,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提高学生对动作的认识,提高练习中动作的准确度。

(3)学困出现时进行示范讲解,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出现明显的困难或学生出现普遍的共性问题时进行示范讲解。新授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因为初学而出现学习困难,对动作的掌握出现明显的偏差,这时就需要教师或学生进行重复的示范和点评。如:新授课内容“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教学中,学生出现前滚翻交叉转体不顺、重心不稳等现象,这时教师可以集中动作示范、讲解(或者选择动作好的学生进行示范,师生共同探讨),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和共性问题,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4)学习遇到“瓶颈”现象时进行示范讲解。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一个基本掌握后,会出现一个难以提升的阶段,这个现象称为“瓶颈”现象。一旦学生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或学生)的重复动作示范和更细致的、有针对性的讲解(师生点评),帮助学生明白“颈瓶”所在点,找到提升优化的手段,有效突破“瓶颈”现象。

一般来说,示范的时机是有规律可循的,但也因教师的教学方式及经验差异而有所不同,并非固定的、机械的,只有符合教学目的,适合教学对象,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才是适宜的示范时机。无目的、多余的重复示范,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教学效果。

4. 示范的位置和方向要便于学生观察

示范的目的是给学生作范例,这就得让全体学生都看得到、看得清。因此,教师的示范不仅要规范,还要特别注重示范的位置和方向。一般来说,示范的位置和距离应根据学生的队形、动作的性质以及安全的要求等因素来决定。如在武术教学中,教授基本动作时,采用横队队形,教师就应站在横队的等腰三角形顶点方位进行示范;如果是复习套路,采用横队集体练习,教师就应站在队伍的左前方带领学生练习。又如跳远时,必须采用侧面示范,这样可以使学生看到单腿起跳、踏跳的准确技术动作。又如进行跳远的教学时,学生要观察起跳的难点技术,就应让学生站在跳远沙坑的两侧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这能使学生的视线始终随教师的示范动作移动。

5. 示范与讲解要有机结合

示范与讲解是体育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只有示范没有讲解,学生只能看到一个具体的动作形象;只有讲解没有示范,学生也只能获得一个抽象的概念,因此,只有将示范与讲解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示范与讲解的配合方式有先示范后讲解、先讲解后示范、边讲解边示范、边讲解边示范边练习等。在体育教学中选用哪种示范讲解的配合方式,应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所学动作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等来确定。例如:在学习侧手翻时,教师的示范使学生感知了动作的外部结构—— 侧手翻的动作就像一个大圆形平面板直线向前转动,然后,通过讲解,提出手脚依次落地要成一条线,翻转时空中的动作要成一个平面,这样学生就能模仿教师的动作,并领会“地上一条线,空中一个面”。把示范与讲解结合起来运用,学生就容易领会整个动作规格的要求,从而减少了那些不必要的教学程序,大大缩短了学生对侧手翻技术动作的认识过程。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把讲解与示范结合起来运用,才能让学生对技术动作建立完整、正确的概念,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从而提高练习效果。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重复示范,并指出动作的重点、难点,也可先讲解后示范、边讲解边示范。总之,在体育课堂上,讲解和示范必须密切配合,互相依存,互相补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使学生的直观感觉与思维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6. 示范的形式要多样化

示范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重点完整示范、分解示范以及正常速度和放慢速度的示范。如进行新课程教学时,教师就应先用正常速度示范一次完整的技术动作,使学生初步了解动作的完整技术结构,再根据该次课的内容用慢速度分解示范,使学生了解动作的要领、要求等,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表象。例如:在初学武术少年拳第一套的教学中,教师应先用正常速度把整套动作示范一次,使学生初步了解少年拳第一套的技术动作结构,再根据该次课的任务,进行分解示范教学。另外,也可用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如录像、图解等,以弥补示范的不足,增加讲解的实效性。还有,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让技术动作掌握较好的同学进行示范练习,再加以分析,必要时可模仿学生的错误动作加以对比,这样,正确的技术动作会在学生的脑海中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