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涉外商务礼仪的原则

涉外商务礼仪的原则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涉外商务礼仪,是对外商务交往礼仪的简称,它所指的是中国人在对外交往中,怎样维护自身形象、企业形象,向交往对象表示尊重与友好的习惯做法,也就是遵守的国际惯例。涉外商务礼仪的原则是国际礼仪的基本原则,它既是对国际礼仪的高度概括,也是在国际交往活动中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了解和掌握涉外商务礼仪的原则并在国际交往中遵守和应用,可以更好地与外国朋友进行沟通和交流。不卑不亢是涉外礼仪的一项基本原则。

一、涉外商务礼仪的概念

涉外商务礼仪,是对外商务交往礼仪的简称,它所指的是中国人在对外交往中,怎样维护自身形象、企业形象,向交往对象表示尊重与友好的习惯做法,也就是遵守的国际惯例。所谓国际惯例就是参与国际交往时必须了解并予以遵守的常规的、通行的做法。在对外商务活动中,我们必须遵守这些约定俗成的习惯,严格遵守涉外商务礼仪的规则,并在工作中认真执行。

二、涉外商务礼仪的原则

涉外商务礼仪的原则是国际礼仪的基本原则,它既是对国际礼仪的高度概括,也是在国际交往活动中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了解和掌握涉外商务礼仪的原则并在国际交往中遵守和应用,可以更好地与外国朋友进行沟通和交流。

(一)维护形象

每一个人的个人形象,是他个人品位教养的真实体现,客观地反映出个人的精神风貌与生活态度。在国际交往中,个人的形象不仅代表个人,还代表企业的形象甚至国家民族的形象。每一位中国人在国际交往中都代表着中国。所以每一个中国人在涉外商务交往中都应维护好自身的形象,特别是初次见面时的第一印象。

个人形象在构成上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1.仪容

仪容是指一个人形体的基本外观。它与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审美情趣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涉外交往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2.表情

表情是指一个人的面部表情。它包括眼神、笑容等。在涉外交往中我们应注意面带微笑、亲切、热情、友善、自然。面无表情、待人冷漠、刁难、非议交往对象都是有碍交往成功的行为。

3.举止

举止是指一个人的肢体动作,被称为“形体语言”。“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是对一个人礼仪修养最基本的要求。在对外交往中我们应该注意保持规范的站姿和文明、优雅的举止。

4.服饰

服饰是人们的服装和饰物的统称。一个人的服饰代表着他的个人修养和审美品位,穿着打扮、佩戴得体的服饰,是塑造个人形象的重要部分。

5.谈吐

谈吐是一个人的言谈话语。在涉外商务交往中,良好的逻辑思维、清晰的语言表达、规范的礼貌用语是交流思想感情、沟通信息的重要法宝。

6.待人接物

待人接物是指与他人相处时的表现,即为人处事的态度,是个人性格、品德、修养、精神境界的综合表现。理解、尊重、关心他人是礼仪的核心,也是待人接物的宗旨。

(二)不卑不亢

不卑不亢是涉外礼仪的一项基本原则。它要求每一个参与国际交往的人,都必须意识到自己在外国人眼里是代表着自己的国家,代表着自己的民族,代表着自己的单位。其言行应从容得体、落落大方、堂堂正正,在外国人面前既不该表现得畏惧自卑、低三下四,也不该表现得自大狂傲、放肆嚣张。坚持“不卑不亢”的原则是每一名涉外人员都必须遵守并高度重视的问题。

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不卑不亢”是涉外人员应具有的基本素养。每一名涉外人员首先应热爱自己的祖国,时刻牢记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绝不能做有损国格、人格的任何事情,不仅思想上重视,还应付诸于工作中。

一方面,我们应努力做到“不卑”,以自尊、自爱和自信为基础,在外国人面前表现出谨慎但不拘束,主动但不盲动,切忌在外国人面前卑躬屈膝;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努力做到“不亢”,虚心学习他国长处,尊重他国风俗习惯。坚持自立、自强的精神面貌而又不高傲自大、盛气凌人、自以为是,甚至冷漠无情。

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对任何交往对象,无论大国小国、强国弱国、富国穷国都应一视同仁,给予同等的尊重与友善。

(三)求同存异

国际交往礼仪最基本的原则之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谅解、和睦相处,世界各国的礼仪与习俗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对于这些差异,重要的是了解,而不是评判是非。

在国际交往中,为了遵守礼仪,表达自己对交往对象的友好与善意,交往的双方要求同存异,减少麻烦,避免误会。这里“求同”就是指遵守有关礼仪的国际惯例,这是涉外交往中的一种胸怀,一种见识,也是促使交往成功的基本保证;而“存异”就是不要否定他国的礼仪习俗,对他国礼仪习俗有所了解,并予尊重。

(四)入乡随俗

“入乡随俗”是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要真正做到尊重对方,首先必须了解对方所独有的风俗习惯。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各自的文化、风俗和习惯。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对外交往中我们应注意尊重他国的习俗,增进中外双方的理解和沟通。这样才能增进相互了解,保持良好的关系,并向对方表达亲善、友好之情。

同时,在国际交往中当自己作为东道主时,讲究“主随客便”;而当自己作为客人时,要讲究“客随主便”,这也是贯彻“入乡随俗”尊重对方的具体体现。

(五)信守约定

信守约定的原则,是指在一切国际交往中,都应当严格遵守并履行自己的所有承诺。取信于人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前提,也是任何一个现代人应具备的优良品德。在国际交往中,信誉就是形象,信誉就是生命。

在涉外交往中,真正做到“信守约定”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信守“时约”

在涉外交往中必须遵守双方约定的时间,不能无故迟到。大多数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都惜时如金,不遵守时间,往往打乱了工作的秩序和安排,这是西方人不能容忍的。在涉外交往中,应如约而至,既不早到,使对方措手不及;也不迟到,使对方焦急等待。

2.信守承诺

首先,许诺一定要谨慎。许诺之前应深思熟虑,量力而行。一旦许下承诺一定要兑现,真正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万一由于难以抗拒的原因,致使自己单方失约,要尽早向对方通报,如实解释,并郑重向对方道歉,绝不能回避推诿。

总之,在涉外交往中信守约定,取信于人是必须具备的一种品德,否则会被认为不尊重对方,也不尊重自己,会严重损害自己的形象。

(六)热情有度

相对而言,中国人习惯上认为对别人越热情越好,但在涉外交往中却强调热情有度。在待人热情友好的同时,又要把握分寸。需要掌握以下四个方面的“度”:

1.关心有度

对外国客人不宜表现得过于关心。大多数外国人都强调个性独立,绝对自由。过分的关心会让人感觉碍手碍脚、多管闲事。

2.批评有度

对外国客人的所作所为,只要没有辱没我方的国格人格,未危及人身安全、触犯我国法律,都没有必要去评判是非对错。因为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人们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也不一致。在涉外交往中应以友谊为重,没有必要当众指出他人的过错。

3.距离有度

在涉外交往中,应注意人与人之间的正常距离。与对方距离过近,会让对方产生被“侵犯”、不自在的感觉;距离过远,又会使对方感觉被冷遇。

一般正常的距离为:私人距离在0.5米之内,适用于家人、恋人,称为亲密距离;社交距离应大于0.5米;礼仪距离在1.5米到3米之间,适用于会议、演讲、仪式、接见等;最后是公共距离,大于3米,适用于公共场所和陌生人相处时使用。

4.举止有度

在涉外交往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举止过分随意,会引起对方误会。一方面不要随便采取有意显示热情的动作;另一方面不要有不文明不礼貌的动作,如当众脱鞋、挖鼻孔等。

(七)尊重隐私

所谓隐私是指一个人由于个人尊严和其他某方面因素考虑,不愿意公开,不希望别人了解或打听的个人秘密、私人事宜。在国际交往中,普遍讲究尊重个人隐私,在谈话中,凡是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应主动、有意识地回避。

一般而言,个人收入、年龄、婚姻、身体健康状况、家庭住址、个人经历、信仰政见、所忙何事等都被认为是个人隐私。在国际交往中要尊重他人的隐私权,不应该问的话,切记不要涉及,以免引起对方的不满,同时损害自己的形象。

(八)女士优先

“女士优先”起源于欧洲,是传统的欧洲礼节的基础,后来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重要礼仪原则。“女士优先”是指在一切社交场合,每一名成年男子,都有义务尊重、照顾、关心、保护女士,为女士排忧解难。

强调“女士优先”原则的主要原因并非因为女士是弱者,对女士应予优待,而是源于对母亲的尊敬和感恩。“女士优先”原则还要求男士对待所有的女士都应一视同仁,不管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年老还是年少,都应做到“女士优先”。只有这样,才会被视为具有绅士风度。

在参加社交活动时,男士都应自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尊敬女士,比如:男士与女士交谈时,言辞应文明、高雅、把握分寸,不要开低级下流的玩笑,使女士难堪;主人向来宾介绍时,通常应首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在交谊舞会上,女士可以拒绝男士的邀请,而男士却不得回绝女士的邀请等,都表现出男士对女士的尊重。

(九)“以右为尊”

国际交往中有一习惯做法是以右为大、以右为长、以右为尊,而以左为小、为次、为卑。这一国际礼仪的普遍原则就是所谓的“以右为尊”。

在各类国际交往中,大到外交活动、商务往来,小到私人交往、社交应酬,凡是需要确定并排列具体位置的主次尊卑时,都应“以右为尊”。在并排站立、行走或就座的时候,为了对客人表示尊重和友好,主人理应主动居左,而请客人居右;男士应主动居左,而请女士居右;晚辈则应主动居左,请长辈居右。

在国际交往中,只要我们遵循“以右为尊”的原则,就不会失礼于人。

(十)爱护环境

所谓环境是指人类生存的外部条件,它被视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作为涉外商务礼仪的原则之一,爱护环境是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该树立环保意识,并付诸行动。在国际交往中,能否以实际行动爱护环境已被视为一个人有教养、讲社会公德的重要标志之一。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已意识到环境问题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爱护环境”早已成为国际舆论议论和主旋律之一。在涉外交往中,我们应严于律己,不可做损坏自然环境的事情,其表现为不可随意吸烟、随地吐痰,不要任意制造噪声,不可虐待动物,等等。“爱护环境”属社会公德的范畴,切记不要做有损于个人和国家形象的事。

(十一)不必过谦

“不必过谦”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在国际交往中涉及自我评价时,虽然不应该自吹自擂、自我标榜,一味地抬高自己,但也绝对不要妄自菲薄、自我贬低、自轻自贱,过度地谦虚、客套。正确的做法应是客观全面地评价自己。只有这样做才会使人感到你为人诚实、光明磊落,也会使自己充满自信。过分的谦虚、客套会给人以虚伪、做作或实力不足的感觉。

比如,当外国客人称道你的工作、技术服务很好时,应大大方方予以认可,千万不要“哪里,哪里”地貌似谦逊。在向外国客人介绍自己企业的技术能力、产品特点、服务等方面情况时,应实事求是地宣传自己企业的优点,甚至抓住机会突出介绍,以免错失良机。

礼仪小贴士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中国人注重谦虚,并把这视为一种美德,也是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行为;相反,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习惯,当得到赞扬时,人们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you”,表示接受别人的称赞。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人认为西方人太不谦虚,而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谦虚时,则认为中国人有些虚伪,这就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致。

总之,涉外商务礼仪原则既是涉外商务礼仪的高度概括,也是在国际交往中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了解和掌握涉外商务礼仪的原则并在对外商务交往中遵守和应用,就可以更好地进行沟通和交流,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小思考】

世界各国的礼仪与习俗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在中国点头表示“好”、“可以”,但是在印度却是点头不算摇头算,请你想想这体现了涉外商务礼仪活动中需要遵循的什么原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