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发生争执导致学生受伤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发生争执导致学生受伤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领导强调要防止事态扩大,确保学生平安离校。该事件在高校毕业生离校期间具备其潜在性。校际之间因个人行为发生打架事件,以至引发群架事件,其后果不堪设想。该事件的成功处理有其多方因素的作用。事件发生前后,辅导员就把突发事件的真实情况、成因与经过第一时间与领导进行沟通,得到领导有效指示,有条不紊地处理好突发事件。

快速反应 积极应对——关于高校毕业生离校期间突发事件的处理方略

(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方水明)

毕业生离开学校准备跨入社会期间,是一个非常特殊和关键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毕业生处在一种复杂的状态,有的工作不理想,有的伴侣面临分手,还有对大学生活的留恋,各种情感交织使毕业生产生焦虑、迷茫等不良心理倾向,情绪不稳定,遇事容易激动,可能会由一些诸如自身问题、学校管理、社会服务等诱因激化矛盾,导致毕业生走极端做出过激行为,以至引发一些突发事件,使高校辅导员在处理上措手不及。本人结合多年毕业生管理工作的经验,基于一个真实案例的分析,简要总结了高校辅导员在毕业生离校期间,如何正确分析和预测安全稳定工作的形势,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以及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如何正确化解危机的有效处理方案,切实维护学生利益和学校安全稳定。

一、案例简述

事情发生在2008年6月12日晚上9点多,我参加完毕业聚餐刚进家门就接到2004级某班班长电话,称班级毕业聚餐时跟其他学校学生起了争执,110警车已经到了现场。

1.事情缘起

参加毕业聚餐的某班级A同学因为当天毕业答辩未通过,需要准备二辩,情绪比较低落。聚餐期间,酒喝得比较多。他在去洗手间回来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隔壁学校的B同学,B同学男朋友C同学以为A同学借喝醉酒有意调戏他女朋友,双方发生争执并引发个人打架事件,A同学已被C同学打出鼻血,两校学生为此事形成对立情绪,聚集在现场,因为毕业聚餐,同学们都喝了不少酒,大家的情绪被各种离校的心情、酒精的刺激激发,都处在非常激动的状态,有打群架趋势,场面即将失控。

2.处理过程

接完学生的电话,我一边赶往现场,一边打电话向学院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做了简单报告。领导强调要防止事态扩大,确保学生平安离校。到了现场,我发现双方学生情绪都很激动,现场气氛非常紧张。我马上让主要学生骨干把当事者和情绪激动学生先拉回包厢,分开两校的学生,接着观察了一下受伤的A学生,伤势不重,就先让旁边的学生帮助他止血。此时对方学校辅导员和两校保卫处老师都陆续赶到现场,我们分别向各自主要学生骨干详细了解当时的情况,又和学校保卫处人员做了简单沟通,基本认定事情还没有发展到很严重的地步,只要控制好双方学生的情绪,应该能把事情在小范围内处理好。此时,110民警给出意见:如果两校能够解决此事就让校方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就带引起打架的同学回辖区派出所立案。我和对方学校辅导员马上进行沟通,考虑学生面临毕业离校,双方学生都只是一时冲动,要保障学生的利益,绝对不能影响学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取得。当即决定还是由学校自己解决,并承诺会把双方学生各自带回学校好好教育。由于A同学流了鼻血,我跟A同学简单作了交流,告知该事情严重性,先让他去附近医院验伤和诊治,同时我安排2名主要学生骨干陪同。其余同学我在现场做了一些安抚工作,然后送他们一起回寝室。在寝室里,我和这些学生又进一步沟通,平抚他们的情绪。等情绪都比较稳定之后,我又赶往医院看望受伤的学生,向医生了解情况。幸好学生受伤不是很严重,已经得到治疗。此时,这件事情已基本得到控制,我向分管领导汇报了总体情况,领导要求进一步关注受伤学生情绪,防止出现其他严重事件。汇报完之后,我与A同学进行了沟通,了解他情绪低落的真实原因,对他的过激行为进行批评和教育,同时打消他参与打架事件可能带来处分的顾虑,减轻他的心理包袱,希望他珍惜大学最后的时光,不要留下任何遗憾,鼓励他认真准备好第二次毕业答辩,确保顺利通过。谈话之后,A同学的情绪平稳下来,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有点过激,很不理性,并保证不会有类似事情发生,下决心好好准备二辩。在我回去的路上,又和学生骨干通了电话,要求他们随时关注当事者及其他同学情绪,出现异常情况要第一时间通知我。

3.后续工作

第二天,我向分管领导汇报了整个事件处理情况及接下去要做的工作并形成书面工作台账,并与对方辅导员进行了电话沟通,双方再次提出会各自做好思想工作,管好自己学生,坚决杜绝此类事情再次发生。随后我再次走访寝室,重点走访该班级所在寝室,看望了A同学。接着我在党团活动室临时召开毕业班学生骨干会议,把昨天发生事情进行了通报,强调离校前安全稳定的重要性,表扬了昨天事情发生后该班的主要学生骨干能够及时控制场面并能第一时间通知老师的行为。

二、案例分析

事件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层的背景。该事件在高校毕业生离校期间具备其潜在性。毕业离校时,许多毕业生都会选择毕业聚会、吃散伙饭等形式来告别自己最后的大学生活。酒精作用和群体情绪很容易发挥反面作用。而且常常在晚上进行,老师又不能寸步不离跟着学生,这些都可能是潜在的危险因素。该事件具备其严重性。校际之间因个人行为发生打架事件,以至引发群架事件,其后果不堪设想。发生对象又是毕业生,此时的一点过激行为,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毕业离校,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学生家长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

该事件的成功处理有其多方因素的作用。第一,领导沟通的有效性。事件发生前后,辅导员就把突发事件的真实情况、成因与经过第一时间与领导进行沟通,得到领导有效指示,有条不紊地处理好突发事件。第二,学生骨干的重要性。在整个事件过程中,有良好素质的学生骨干发挥很大作用:一要稳定现场局面;二要及时通知相关老师;三要根据情况来报警;四要能够积极配合老师处理善后问题。第三,当事人和参与者情绪处理的必要性。当事人因为毕业答辩未通过本身已经情绪低落,此时又出现打架事件,辅导员必须及时进行安抚和开导,并且要安排身边学生随时留意当事人的情绪,以免该同学煽动其他同学参与到此事件中,或者可能通过其他的不正当渠道发泄自己情绪,以至引起其他突发事件。事件的参与者,虽然不是事件的主导者,但是参与者的言论常常会刺激到当事人或者会波及更多的学生,因此要及时地疏导这部分学生,让他们能够正确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而让他们以健康的情绪来感染当事人更快地从事件中恢复过来。第四,处理者协调和沟通的及时性。双方老师要及时沟通,了解事件的起因和发展,同时及时与110民警协调,得到他们支持和帮助。通过上面的案例处理表明,双方老师都要有正确的校园稳定意识,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与兄弟院校的关系,防止事情扩大,以免引起更严重事件。两校发生对象都是毕业生,不良情绪既有可能影响到在校的学弟学妹,也有可能带上社会。若不及时沟通教育,有可能引发后续问题。

三、案例启示

作为毕业生辅导员,我们当然希望不要碰到类似案例这样的突发事件。但是事物的发展并不总是如我们所预料的。不确定性是常态,确定性是暂时的。在学生工作中,我们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也不得不随时做好突发事件的防范与处理。

针对以上案例,结合平时工作经验和体会,以下是对辅导员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的几点启示:第一,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突发事件的发生是突然且不确定的,但辅导员队伍是确定的,我们的思想意识是时刻到位的。由此,我们不能保证事件不发生,但是,我们可以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采取手段阻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努力减少影响。对于突发事件,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安全,时间就是责任。通过快速反应,可以迅速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扩大,阻止事件负面的蔓延。第二,及时主动汇报情况。当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向领导汇报,争取得到领导的指导和帮助。在整个事件处理过程中,按照领导的指令行事,不能擅自作决定或有所隐瞒。突发事件处理结束后,应对此次事件的过程做好工作台账。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分管领导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汇报,同时存档备查;另一方面有利于做好经验总结和反思,以提高工作应急和应变能力。第三,扎实做好日常工作。做好平时的日常工作是防范和处理突发事件最有效的办法。要经常深入毕业生,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与他们交心谈心,及时了解、掌握并反映他们的思想动态,满腔热情地关心、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思想问题;同时要重点关注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将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坚决防止和杜绝不文明和不稳定现象的发生,确保校园安全稳定。第四,及时发布信息。突发事件发生后,要及时发布信息,通过真实事件对毕业生进行正面教育,通过及时召开毕业生骨干会议、走访毕业寝室、个别学生谈话等方式,准确通报该事件的缘由及处理结果。同时要求学生骨干关注毕业离校安全稳定,把健康文明的情绪传达到身边的同学中,杜绝类似事件发生。

针对以上案例,对毕业生离校期间的工作提出以下建议:第一,重视毕业生离校教育。毕业离校教育,事关毕业生的切身利益,事关和谐校园的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首先,要开好学生骨干会议,强调安全文明离校的重要性,要求学生骨干站好离校前的最后一班岗,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及时通知老师。其次,开展形式多样的毕业生教育活动,引导毕业生采取有意义的形式开展毕业纪念活动,反对大吃大喝,反对酗酒闹事。应开展以毕业生教育为主题的班会、学生干部座谈会、感恩教育、毕业生晚会等活动,积极倡导文明、守纪、感恩、团结的良好风尚。第二,重视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毕业生即将完成学业,走向社会,部分学生面对工作生活的前景心理准备不足,在离校前的这段时间心理波动较大,情绪很容易受到影响,这段时间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我们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学生当中,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积极帮助就业困难学生推荐工作,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职业特点和行业发展趋势,客观分析自我职业倾向,做好就业心理准备;特别要关心女生、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困难学生、毕业问题学生等重点人群,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活动,缓解学生就业压力、学业压力,减轻心理负担,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在毕业生离校期间,高校中随时有可能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作为在高校中对广大学生负责的辅导员,我们要准确掌握一些具有群体性和倾向性的问题,严密遵照实际工作情况相应的突发应急预案,在遇到群体性事件时,要及时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介入、及时化解;要坚持可散不可聚、可顺不可激、可解不可结,在妥当软化矛盾和避免冲突的前提下,快速、理智、果断地处置,防止矛盾的扩大和恶化;在处理突发事件的首要前提是“冷静”,第一要义是“要听从上级领导总体指挥”,重要工作是“稳定”,主要方式是“沟通和协调”,以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和学生的切身利益。

参考文献

[1]方锐,等.危机管理论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探讨.湖北经济学报,2009,(4):148-149.

[2]张平,尹跃进.高校突发事件与辅导员工作.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