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散兵线战术的形成

散兵线战术的形成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散兵群,是指由3~5名单兵结合成行动群,彼此既相互疏开、又相互配合地进行战斗的一种战斗队形。志愿者们最早以散兵群战术击败英军的战斗,是发生于1775年4月的莱克星顿和康克德战斗。散兵群战术对美军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散兵群的出现,也为散兵线战术在此后能够进一步发展起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伴随着火枪、火炮性能的不断提高,散兵群战术稍后即发展为散兵与纵队相结合的战术。
散兵线战术的形成_科技发展与战争形

恩格斯说过:“技术决定战术。”在从冷兵器时代向火器时代过渡的过程中,战术也随着军队作战武器的发展而在不断地改变。

首先,金属管形火器运用于作战行动之后,过去贯穿于战斗全过程的冲锋格斗已不是战斗的唯一表现形式,火力战已成为了交战的另一种主要情形,军队的战斗队形逐渐地由大阵趋向于小阵,由密集趋向于疏开,由集团方阵演变为线式横队。

在整个15世纪,军队作战行动的基本过程是:交战双方先以火力战开始;继之以骑兵冲锋厮杀;最后以冷兵器的白刃格斗结束。此间,尽管以弓、矛为代表的冷兵器仍然占据着战场上的统治地位,但是,早期枪、炮的使用,却帮助步兵开始从骑士的铁蹄下苏醒了过来。

16世纪初期,随着法国火炮和西班牙式火枪的产生和推广普及,早期枪、炮的性能获得了较大的提高,冷兵器时代的“集团”战术和中世纪风靡于欧洲的骑士制度,自此走向了没落。在1515年9月的马里尼亚诺会战中,法国火炮以灵活的变换和准确的火力,从翼侧阵地向敌军轰击,一举打垮了称雄于欧洲的瑞士密集长矛队,大大地减杀了“集团”战术的威风;1525年2月的帕维亚会战中,装备火枪的西班牙步兵,给精锐的法国骑士队以沉重打击,清楚地显示出火枪手已具备了与骑士对抗的作战能力。

“三十年战争”(即在1618年至1648年发生的,由奥地利、西班牙王朝和天主教联盟组成的哈布斯堡王朝集团,与由法国、丹麦、荷兰及德意志新教同盟组成的反哈布斯王朝集团,二者为争夺欧洲霸权而进行的一次国际性战争)期间,火力与突击相结合的战术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此时,交战双方都是按照先以炮兵射击、再以火枪手接战、最后以长矛队和骑兵冲锋的程式进行战斗,军队的战斗队形虽然仍有“集团”的性质,但与以前相比,其各部分之间已是愈来愈疏开了。

“三十年战争”后期,由于纸壳子弹的大量运用,火枪的射击速度提高到了只要五名火枪兵依次发射,即可保持连续不断的射击火力的程度。面对此种情况,为了保持对敌人的强大火力和减少被敌人火力的杀伤,交战者们都采取了加大战斗队形的作战正面、缩短纵深(一般为6排或8排)的措施。恩格斯在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后,于《步兵战术及其物质基础》一文中指出:在宽正面、浅纵深的战斗队形中,长矛兵因未形成密集的大纵深方阵而无力进行有力的冲击,其主要任务就是掩护火枪兵的作战(尤其是装子弹);这种战斗队形,火枪兵通常占作战兵力的三分之二,长矛兵占三分之一,二者混合编排,骑兵在步兵的两翼或与其混编,炮兵配置在基本队形的前面或翼侧,整个作战行动的胜负更多的是取决于火力,而不是冲锋格斗;此时的战术,已具有了线式战术的胚胎,只是由于长矛的存在和火枪性能的不完善,才使得战斗队形仍然带有“方阵”的烙印。

事实上,像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所创立的瑞典旅战斗队形(如图2-8所示),与其说是“集团”队形,还不如说是早期的线式战斗队形更为贴切。因为,从整体上看,其基本配置是:一个营在前,两个营在后;各营均以纵深较浅的横队队形一线展开,营横队中央为长矛手,两侧为火枪手;在前列营的两翼,配有炮兵和骑兵。在进行战斗的具体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以全部长矛手和火枪手构成一个绵延的宽正面。

图2-8 瑞典旅横队队形示意图

到了18世纪初期,由于燧发枪的大量装备,军队战斗队形的纵深变得越来越浅了。先是从6或8排减为4排,后来又再次减少到3排,在有些场合甚至减少到了2排。

正面较宽、纵深极浅的线状横队在战斗中的大量出现,宣告了线式战术的正式产生。

其次,枪械、火炮性能的不断提高及其在军队中日益广泛的使用,虽然在开始一段时期内促进了线式战术的盛行,但其最终却也导致了线式战术的衰亡。因为,在大量作战实践的基础上,线式战术的主要缺陷暴露无遗:由于成纵深极浅的横队部署,防守力量异常单薄,队形很容易被敌人突破;由于正面过宽,翼侧在遭到敌人攻击时,很难相互救应;由于队形狭长,一般只适宜于在平坦开阔的地形上作战,并且在交战过程中变换队形十分不便,需要很长时间,实施机动作战非常困难。

从战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在线式战术盛行的18世纪下半叶,美国人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解放独立战争(1775—1783年)中创造出了散兵群战术。

散兵群,是指由3~5名单兵结合成行动群,彼此既相互疏开、又相互配合地进行战斗的一种战斗队形。散兵群战术的出现,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燧发枪的大量使用,使枪手在交战中射击的速度和精度都获得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从客观上迫使排列紧密的线式战斗队形向散开的方向发展;二是美军中的参战者多数为志愿加入的农民和市民,这些人缺乏严格的步法操练,难以按照线式战术的要求来展开作战行动,但由于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战,他们在战场上有着高度的行动自觉性和主动性,根本不需要以严格的线式队形对其作战行动加以束缚。其中的第二点是美军能够创造出散兵群战术最根本,也是最关键的前提条件。

根据有关资料的记载,在独立战争期间,美军的志愿者们,开始时主要是为了尽可能地利用有利的地形条件,才自发地分散成若干个小队而以散兵群形式与英军对抗的。志愿者们最早以散兵群战术击败英军的战斗,是发生于1775年4月的莱克星顿和康克德战斗。

后来,美军进一步发展了散兵群战术。他们常常有意识地先把排着整齐队形的英军引诱到庄园、农场、森林等复杂的地形上;然后,以散兵群队形与之抗衡。在这些复杂的地形上,不受队形限制的美军士兵,可以灵活地利用各种天然遮蔽物来隐蔽自己,变换位置,并不适时机地对英军进行打击;而经受过严格训练且装备精良、采用线式战术的英国雇佣军,要么因为保持队形不得不暴露于美军的火力之下,要么因为行动呆板,无法对处于隐蔽位置、运动快捷、成小群疏开配置的美军士兵予以杀伤或追击。在这种地形上作战,美军往往都能够最终战胜英军。

散兵群战术对美军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散兵群的出现,也为散兵线战术在此后能够进一步发展起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伴随着火枪、火炮性能的不断提高,散兵群战术稍后即发展为散兵与纵队相结合的战术。

在1789年至1794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的军队由于实行了义务兵役制,克服了雇佣军作战不积极和线式战术两翼薄弱、不便机动的缺点,创造出了纵队战术。到拿破仑一世时,法军由于人数大量增加,开始采用师的战术编组。当时,每个师下辖2~3个步兵旅、2个炮兵连和一定数量的骑兵;每个步兵旅下辖6个步兵营。依据这一编制情况,拿破仑将散兵群战术和纵队战术融合为一体,为法军确立起了“纵队加散兵”的基本战术。这种战术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采用散兵群与纵队相结合的战斗队形(如图2-9所示)。

图2-9 拿破仑散点与纵队相结合战斗队形示意图

图2-9中所示战斗队形由前卫、主力和预备队三大部分组成,不仅能在复杂的地形上进行兵力机动,而且还可以集中兵力向力量与己方相当或略超过己方的敌线式横队中的任一点实施主要攻击,也可以从翼侧对敌军进行迂回攻击。该战斗队形中的散兵一般由担任前卫的营纵队派出,在战线前成散开队形,以阻滞敌方对主力的直接攻击,掩护主力展开;其所属炮兵和骑兵通常配置在担负主要攻击任务营纵队的两翼。整个战斗队形的基础是纵队。

进入作战地域后,每个旅均成两排横队(即图中的半旅横队)队形,各营均成营纵队队形。具体的交战情形是:前卫一与敌接触,便立即展开成散开队形;主力则迅速在决定性的时间、地点集中,适时机动,分进合击。此间,所有的横队、纵队和散开队形,均可根据战斗实施的具体需要,随时作出相应变换。

法军在按照这种战术作战时,其行动的具体过程一般是:先以炮兵火力猛烈轰击对方的部队;接着在选定的主要地段上突然实施攻击,并从纵深不断地增强突击力量,包括适时地投入预备队;攻击一旦获得成功,骑兵即迅速前出扩张战果,以求彻底地歼灭敌人。

拿破仑就是以这种“纵队加散兵”战术称雄于欧洲的。他的巨大成功有力地促进了散兵线战术的最终产生。

1813年后,西洋各国军队纷纷效仿法国的成功经验,“纵队加散兵”战术得到了普遍推广,线式战术从此被彻底地废除了。

19世纪后半期,击针式来复枪、机枪等的发明及其在军队中被日益广泛地采用,使作战兵器的射程、射速和射击精度再次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作战中火力的密度得到了空前增大。“纵队加散兵”战术在类似于1870年普法战争中的作战行动等一系列血的教训面前,又逐渐地被军事家们摈弃了。

鉴于此,散兵线战术作为人们在密集火力面前新的作战方法,最终被创造了出来。

所谓散兵线战术,是指在“纵队加散兵”战术的基础上,再以散兵群替代纵队来进行战斗的一种新战法。散兵线队形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在密集的火力下、在复杂的地形上、在各种各样的战斗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战术行动;能够将火力与机动、突击密切地结合起来,灵活地进行兵力机动和实施追击。

散兵线战术要求,在一般情况下的进攻作战行动中,步兵在前,炮兵位于步兵的主力之后,骑兵在步兵的两翼或后方;士兵在接敌运动中应利用炮火的掩护,成疏开队形前进;当到达敌人步、机枪火力杀伤范围之内时,则应根据地形等情况,沿正面做不规则的、散开的一线配置,并以跃进的方式运动,以减少在敌人密集火力打击下的伤亡;在步兵进入冲击出发阵地后,担负直接支援任务的我方炮兵应立即以超越射击方式对敌人实施火力打击,掩护步兵发起冲击,与此同时,主力炮兵应向敌人部署的纵深转移火力;步兵在冲击的具体过程中,应根据地形条件和敌情的不同,灵活地变换运动姿势,并组织密集的步、机枪火力掩护自己,杀伤敌人;骑兵通常被用来执行侦察或迂回侧击敌军翼侧的任务,也可以用于扩张战果或与步兵协同配合、共同追击敌人。在进行防御作战时,一般应先构筑好掩体、堑壕等工事,并将步兵配置在连绵的堑壕内形成散兵线,炮兵要在步兵战斗队形内的有利地域占领发射阵地,骑兵应尽可能地作为机动力量部署于步兵之后;在实施防守作战的全过程中,主要应以炮兵的拦阻射击、火力反击,步兵的火力抗击以及步、骑兵的反冲锋等手段,来挫败敌人的进攻。

图2-10是散兵线战斗队形最典型的式样之一。它源于法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登战役”中攻占杜奥蒙炮台时的散兵群波次攻击战斗队形。该队形由法军将领尼韦尔将军创立。

图中,步兵被区分成散兵集群,每个散兵集群由数个散兵群组成。在散兵集群内,各散兵群之间成疏开的、不规则的配置;在接敌过程中,各散兵集群按纵深梯次排列,散兵群内单兵之间的距离,刚开始时为2~3步,随着与敌人的靠近,最后增加为6步;发起冲击时,以散兵集群为单位,每个散兵集群为一个冲击波次,一个波次接着一个波次地实施连续冲击。

这种战斗队形既集中了兵力,又相对地疏开了配置,并保持了较强的攻击力,为步兵能够在敌人密集打击火力之下于各种复杂地形上进行作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新战斗方法。通过采用这种战斗队形,法军步兵群在迫击炮火力的直接掩护下,仅以轻微的代价,就在两个小时内,一举攻占了德军历尽艰辛才夺取的并派有重兵据守的杜奥蒙炮台。

散兵线战术的出现及其在后来的深入发展,标志着以火力打击和机动突击为核心的现代战术的正式形成。世界主要军事国家的军队最后都走上了这条现代战术发展的必由之路。

图2-10 散兵线波次战斗队形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