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台湾《艺术与人文》教材简析

台湾《艺术与人文》教材简析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仅以台湾中学的《艺术与人文》教材为例,简要分析一下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台湾艺术教育教材特色,以期更好地取其所长,为我所用。《艺术与人文》课程目标主要包括探索与创作,审美与思辨和文化与理解三大类。以《艺术与人文》一年级上册中第一单元“艺术之美”章节中“五光十色的迷宫”一课为例。

朱晨燕

【摘 要】 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逐步深入,现今的艺术教育已脱离技术本位及精致艺术所主导的教学模式与限制,在深化课程教材改革的过程中,也有必要广泛解读各个地方的教材模式,从中找寻各自的特色所长,并加以学习、借鉴和整合,更好地完善本地艺术教材内容与形式,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本文以台湾中学的《艺术与人文》教材为例,看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两地艺术教育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引导我们艺术教师重视学生对生命自身的思考,并以生活为中心,建立人我之间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均衡科技文明与艺术人文的全面发展。在艺术课程中能紧密结合艺术审美活动渗透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 艺术 教材 人文

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逐步深入。作为一名普通的艺术教育工作者,我深刻领会课改精神,感受到素质教育实践中学生丰富、全面的成长。与此同时,在深化课程教材改革的过程中,也有必要广泛解读各个地方的教材模式,从中找寻各自的特色所长,并加以学习、借鉴和整合,更好地完善本地艺术教材内容与形式,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在此,仅以台湾中学的《艺术与人文》教材为例,简要分析一下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台湾艺术教育教材特色,以期更好地取其所长,为我所用。

一、教材定位

“艺术与人文”即为“艺术学习与人文素养,是以人文素养为核心内涵的艺术学习。”它强调的是艺术性与人文性的共同推进,包含视觉艺术、音乐、表演艺术等方面的学习,以培养学生艺术知识与技能,鼓励其积极参与文艺活动,提升艺术鉴赏能力,陶冶生活情趣,并以启发艺术潜能与人格健全发展为目的。艺术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更是生活的重心之一和完整教育的根本。艺术以提供非语文的沟通形式,进而提升人们的直觉、推理、联想与想象的创意思考能力,使人们分享源自生活的思想与情感,并从中获得知识,实现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培养具有较高素养的新时代人。

《艺术与人文》课程目标主要包括探索与创作,审美与思辨和文化与理解三大类。“探索与创作”指让每位学生能自我探索,觉知环境与个人的关系,运用媒材与形式,从事艺术创作,以丰富生活与心灵。“审美与思辨”则要求使每位学生能透过审美活动,体认各种艺术的价值,珍视艺术文物与作品,提升生活素养。“文化与理解”主要希望每位学生能了解艺术的文化脉络及其风格,热忱参与多元文化的艺术活动,扩展艺术的视野,增进彼此的尊重与了解。这三大目标之间很好地体现了知识目标结构的渐进性和层次性,充分体现了艺术活动的终极意义,即体现为对文化的理解与传承之上,这正是教材的本位所在。

二、教材的内容

教材分三个年级,每一年级再分上下册。内容上主要包含视觉艺术、音乐、表演艺术与其他综合形式的艺术四大类。视觉艺术包含绘画、雕塑、版画、工艺、设计、摄影、建筑、计算机绘图等的欣赏与创作,包括精致与大众的视觉艺术形态等。音乐包含基本能力、乐器吹奏、歌唱、创作与鉴赏等。表演包含观察、想象、模仿、创意等肢体与声音的表达、联想创意、戏剧。其他综合艺术包括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各类创作表现与鉴赏,如电视、电影等。从教材编选来看,综合考虑各地区学生的能力、需要、兴趣、生活经验及各校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文化特色等条件,强调内容系统性,适切性和基本技法的顺序性,并强调分由各专长教师指导学生学习。

三、教材的设计编写流程

教材中各大单元都有清晰明确的单元目标,并细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意目标。

从中可以看出教材对学生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教育教学思想。每一单元的各节课都设计了详细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重点,导入活动,展开活动,作品欣赏,艺术词录,图片说明以及综合活动等项目。这样的详细规划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对教师课堂的操作性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导入活动重在塑造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动机,为教学活动的展开做良好的铺垫。艺术词录部分是相对而言专业性的内容,但这恰是艺术课程的本位,专辟一栏给学生以明确的概念认知,是十分必要的。

综合活动的设计则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效益和综合能力的一次检验,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出一堂课的教学效果。总的来说在课程活动设计时隐含或明示的教学目标能适切兼顾知识、技能、情意等范畴,符合本领域之基本。

理念教学模式符合教学原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艺术。活动设计生动、活泼、趣味、有变化,掌握生活化原则。教学活动安排符合艺术学科学习,注意知识的建构。

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能力及程度等个别差异,每一个流程的设计都环环相扣,极好地体现了教学设计性。而对于教学活动的评价则通过多种形式(采取教师评量、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方式,并应用观察、问答、晤谈、问卷调查、轶事记录、测验、检核表、讨论等方式)评量,以此来判断教学活动是否达成目标,同时教师也可用来评估每位学生的学习预备状况、学习现况、学习结果及学习迁移,最终作为教师加强与补救教学的参考依据以及正确了解课程设计的适切性。

再看教材课程设计流程中我认为最有特色的一部分——学习单设计。每一大单元的各课中都有“学习单”这样一个设计环节,且各具特色,很有针对性与操作性,与每一课的内容都紧密呼应,有力地支撑了学习内容主体。以《艺术与人文》一年级上册中第一单元“艺术之美”章节中“五光十色的迷宫”一课为例。

学习单

1.如教材课文所述,我们觉得红玫瑰之所以是红色,主要是因为红玫瑰的花瓣反射了红色光波,而吸收了其余的光波,那么当光全被吸收时,我们看到的是______色。光全被反射出来时,我们看到的是______色。

2.色彩具有丰富的多变的表情性,各挑出三个自己喜欢与不喜欢的颜色,并说说看这些颜色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喜 欢(色彩)________ 感觉_______

       ________ 感觉_______

       ________ 感觉_______

不喜欢(色彩)________ 感觉_______

       ________ 感觉_______

       ________ 感觉_______

       ________ 感觉_______

3.色彩也可能和声音、形状、味道、重量、空间(进退,膨胀,压缩)产生联想。以声音为例,黄色让你想到什么样的乐器或声音?深蓝色呢?

黄色______(乐器) 深蓝色______(乐器)

4.请任选下列四个词语中的一个:春夏秋冬,酸甜苦辣,男女老少,喜怒哀乐,并将其中每一个字所引起的感受,寻找二至三个颜色填到空格内。

□( ) □( )

□( ) □( )

5.将色彩运用于生活的例子莫过于服装穿着,运用的原则和色彩的明度,彩度所引起的感觉有关。以膨胀和收缩的感觉为例,尝试用色彩表现两种不同感觉的服饰效果。

师生交流园地

我的想法:____________

教师评分:____________

教师的话:____________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学习单”充分结合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感受,很好地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学生的关系紧密结合起来。

四、借鉴价值

综观台湾中学《艺术与人文》教材,其最大特点是它将艺术性与人文性有机融合。在坚持艺术课程本位,注重各种艺术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同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学生渗透了人文精神教育,进而达成了对个体丰富内涵的塑造。在艺术课程中能紧密结合艺术审美活动渗透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新时代的艺术课程领域强调以“人文素养为核心内涵”的艺术学习,强调每一位学生“学习权”的实践,提供“适性化”的艺术课程,帮助所有学生发展多元能力。通过广泛而全面的艺术教育,让青少年学习用各种艺术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念与情感,解读艺术作品的历史、文化意涵,并能分析、批评、归纳、反省自己的感受与经验所代表的意义。同时,艺术领域应该促进、联结与整合其他领域的学习,脱离“技术本位”及“精致艺术”所主导的教学模式的限制,以迈入更自主、开放、弹性的全方位的艺术学习为指向。

艺术课程的内容结合生活与文化,提供学生机会去探索生活环境中的人、事、物,也要让学生亲自探究各类艺术的表现技巧,鼓励他们依据个人的经验及想象发展创作灵感,积极参加艺术活动,以丰富生活与心灵,这也正是艺术课程的最终目标。为此,我们艺术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