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

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里西亚战役以后,腓特烈得到两年的充分时间,对普鲁士骑兵和侦察方面的弱点加以弥补,同时加紧操练士兵,训练军官。为了免除后患,使西里西亚的地位得到绝对稳固,腓特烈发动了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9月16日,普军攻占布拉格,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由此拉开了序幕。经过两次西里西亚战争,奥地利女王特蕾西亚并没有放弃和普鲁士的战争。两次西里西亚战争之后,普鲁士迎来十年的和平时期,而腓特烈也开始将注意力转往国内建设。

西里西亚战役以后,腓特烈得到两年的充分时间,对普鲁士骑兵和侦察方面的弱点加以弥补,同时加紧操练士兵,训练军官。后来成为普鲁士德意志军队惯例的年度秋操大演习,就是在这个时代开始的。就在普鲁士夺取了西里西亚之后,特蕾西亚女王并未死心,一心想夺回失地,于是,特蕾西亚女王便联合英国、荷兰等在其他战区积极行动起来,奥地利在特蕾西亚女王的统领下慢慢恢复了元气。

奥地利的重新复兴,使腓特烈感到不安。为了免除后患,使西里西亚的地位得到绝对稳固,腓特烈发动了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

战斗在即,腓特烈把普军兵分3路:施维林元帅率1.6万人,小利奥波德亲王率1.5万人,腓特烈本人则率主力4万人(以齐腾的1300名骑兵为先锋),三路大军计划从三个方向向中心目标攻击。

1744年8月17日,腓特烈的三路大军从西里西亚出发,向西南先碾过与奥地利结盟的萨克森,并同时向西里西亚正南方的波希米亚的首都布拉格进军。

9月16日,普军攻占布拉格,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由此拉开了序幕。攻占布拉格后,普军继续以6.2万人的主力向维也纳进军。奥地利军总司令查理亲王率5万人回援,采取坚壁清野(使对方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所需物资),破坏普军交通线,袭击其补给部队,使腓特烈在波希米亚境内遭遇后勤补给困难。后来,奥军又采取拖延战略,避免与普军决战,只是不断以小战消耗普军,使普军损失近1.2万人。

11月26日,腓特烈放弃布拉格,率军退至西里西亚境内,辎重和重火炮也损失殆尽,普军被迫转入防御。经过这次战略挫折,腓特烈认识到,因为普鲁士人口有限,军中很多是德意志其他邦国的雇佣士兵,这样的军队只能集中,绝不能分散。

虽然陷入被动地位,但腓特烈非常镇静,经过仔细的研究,他将计就计,佯装继续向西里西亚首府布雷斯特撤退,引诱查理亲王走出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的山地,追击到西里西亚的平原上,以便彻底击败奥地利。

1745年5月,查理亲王果然率领6万奥军向西里西亚发动进攻。5月26日,普军约5.9万人隐蔽部署在西里西亚的霍亨弗里德贝格附近,伺机歼灭向该方向开进的奥、萨联军。腓特烈先故意示弱,向布雷斯特方向撤退。6月3日晚,命令军队以强行军连夜接敌。6月4日凌晨,腓特烈命令普军秘密运动到奥军营地附近,并让部队就地休息两小时,他本人也裹着斗篷和衣而卧。

黎明前,腓特烈率领普军由东南向西北方向的奥军发起进攻,霍亨弗里德堡战役开始了。普鲁士右翼骑兵急于求成,反而把奇袭发展成了一场混战,但在左翼和中段,普军获得完满的成功。在中段,利奥波德亲王的21个步兵营排枪密齐地射向奥军;在南段,普军齐腾少将率领一支最精锐的骑兵,20分钟就俘虏了奥军2500人,而普军仅阵亡94人。

早晨9点,霍亨弗里德堡战役以普军的全面胜利而结束,普军损失900多人,而奥军损失近1.4万人。

查理亲王率军向南退入波希米亚境内,并以惊人的速度恢复了元气。9月29日夜间,奥、萨(萨克森)联军发起索尔战役,并以两倍于普军的兵力包围了普军营地。第二天,奥、萨联军在索尔向普军发动进攻,腓特烈命令普军右翼首先发起冲击,冒着奥军炮火,普军安然且有序地在战场上行进六百步,然后以排枪齐射压倒奥军火力,发起冲锋,一举占领奥地利炮兵阵地。受右翼成功的鼓舞,普军左翼也自发地发起冲锋,而奥地利军队虽然人多势众,但面对如此阵容,一时陷入全线退却的地步。战争以普军的胜利而告终。

索尔战役是腓特烈斜切式战术思想付诸实践的一战。奥地利损失7000多人,普鲁士损失近4000人。

经过两次西里西亚战争,奥地利女王特蕾西亚并没有放弃和普鲁士的战争。1745年年底,奥地利集中主力从波希米亚出发,越过萨克森,直接攻击勃兰登堡本土。这次,坐镇首都柏林的利奥波德亲王亲自出马,在恺撒斯多夫会战中大败3.1万奥、萨联军。这次胜利,彻底使特蕾西亚女王打消了与普鲁士为敌的念头。

1745年12月15日,在萨克森首府德累斯顿城下,普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奥地利将几乎整个西里西亚割让给普鲁士。至此,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结束。

柏林的市民们在欢迎腓特烈凯旋时,大喊“大帝万岁”,腓特烈二世从此获得了“腓特烈大帝”的称号。

两次西里西亚战争之后,普鲁士迎来十年的和平时期,而腓特烈也开始将注意力转往国内建设。在这十年里,腓特烈不但整军习武、发展经济,而且写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军事理论著作——《战争原理》(有的译为《军事教令》)。这本书集中体现腓特烈对自己早期战争经验的总结和思考,不仅仅是行而上学的战争理论,而且贴近实际,是当时最好的战争实践指南。

1752年,流亡中的伏尔泰被腓特烈请到了柏林,两人的友谊进一步加深。然而,不久,他们之间就出现了裂痕。因为伏尔泰觉得腓特烈不够开明,而腓特烈觉得伏尔泰不过是个空想家,过于理想化。1753年,腓特烈和伏尔泰决裂,伏尔泰离开了柏林。不过,后来,两人又和好如初,并且一直保持着书信联系,即使在后来的战争中也没有中断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