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运用点拨教育理论

运用点拨教育理论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方面,点拨教育理论为我们指出了一条高效复习之路。下面就谈谈我们是如何在点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备考复习的。对此,教师应予以点拨,促使学生转变认识,坚信科学的复习是能够有效地提高语文高考成绩的。点拨教育理论认为,提高学习效率,重在掌握方法,发展能力;而方法的习得和能力的形成正是教师点拨的主要目的。

运用点拨教育理论 指导高考语文复习

辛卫华

高三语文复习,内容多,范围广,任务重,时间紧,如何才能有效地搞好考前语文复习呢?在这方面,点拨教育理论为我们指出了一条高效复习之路。

蔡澄清先生简明扼要地指出: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与心理障碍、思维障碍等,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目的。

点拨教育理论的核心和宗旨就是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学生能力;而提高教学效率,正是我们高三语文复习所孜孜以求的。下面就谈谈我们是如何在点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备考复习的。

一、排除心理障碍,确立正确观念

众所周知,只有适合教学对象的心理需要的教学,才能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才是有效的;相反,不适合学生心理需要的教学,不但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而会引发其抵触情绪,自然也就谈不上有什么教学效果了。因此,要想取得复习的高效,就不能不首先研究高三学生语文复习的特殊心理,并针对其具体的心理特点加以点拨,也就是说通过情意和心理点拨,排除其心理障碍,激发其学习动力,确立正确的语文复习观。

复习阶段,五科并进,互不相让,争分夺秒,对学生的压力可想而知。于是有些学生觉得语文范围太广,不着边际,短时间内见效不大,便产生了消极的“无为”思想,不愿再花费力气,而抱着碰运气、靠天收的想法。这是语文复习的大敌。不解决这一思想问题,任你语文教师有多大的本领,花多大的气力,恐怕都难以奏效。对此,教师应予以点拨,促使学生转变认识,坚信科学的复习是能够有效地提高语文高考成绩的。

还有些学生不是不干,而是独自蛮干。他们抛开课本,一头扎进题海之中,盲目地做着一本本“冲刺”“指津”自行其是,对教师的系统复习训练却置之不理,这类学生可能本来语文成绩倒不是很差,但由于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科学地复习,也是难以提高其语文成绩的。对此类学生,教师当然不能不闻不问,而应以自身的学识、经验和人格魅力去教育和感染学生,使之幡然醒悟,保持与集体的步伐一致。

至于有些同学在平时考试中,稍胜则骄,小败则馁,情绪波动较大的心理问题,教师也应予以疏导,或降温,或加油,均应具体对待,因材施教,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总之,在高三复习阶段,保持师生感情的和谐融洽是很重要的,教师还应在不同阶段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反复的激励,力争使全体学生保持高昂的斗志,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语文复习之中,这是复习高效的前提。

二、针对考试要点,构建知识系统

语文复习的范围虽然很广,但也不是漫无边际无迹可求的,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便是指导我们复习的圭臬。如果说教学大纲的规定尚嫌笼统的话,那么考试说明可谓很具体很明确了。因而,引导学生研究考试说明,使其明确考试的范围和要求,自然就十分重要了。

对考试的内容,考试说明明确地分为5大块19项54点,并且在有的小点中还有具体的分述,如在第一大块语言知识运用的第6项修辞的第①点“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中,又具体分列了“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这样,明确了考试的内容和要求,也就明确了复习的目标。

在备考复习中,对众多知识点,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应胸怀全局,高屋建瓴地复习才会是高效的。因此,引导学生逐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是我们着力较多的。

首先,拾遗补缺,梳理归纳,点拨基础知识的整合,使之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例如,对现代汉语语法部分,不少同学感到紊乱、模糊,为此,我们引导学生理清语素、词语、短语、句子和句群五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及其分类的延续性,明确各知识点的实质及其相互联系。这种点拨,立片言于居要,却往往能达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之功效,促使学生将原本纷繁芜杂、零零碎碎的语文知识梳理得井然有序,各归其类,各就其位,从而构建由一个个子系统组成的完整的语文知识网络系统。

其次,点明重点,拨开疑难,帮助学生排除知识障碍,明确具体的努力方向。从语文学习和考试的实践考虑,我们以词语复习为突破口,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拓宽知识面,进而突破特定语境中的语言理解和表达的难点。词语是构成语言的基本材料,词语有序排列而形成的语流便能起到实际的作用;因此,无论语言基础应用,还是文章阅读和写作,词语的理解和应用都是基本的前提,舍此,便谈不上形成语文能力。复习词语时,我们还应重视其中的成语,因为成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更为丰富;我们还特别注重指导学生辨析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如“考察”与“考查”、“检察”与“检查”、“侦查”与“侦察”等。对一词多义及其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的辨析,也是词语复习中的一大难点,需要教师多加点拨。一般说来,试题所测试的词语含义,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常规”意义,而是非常具体的意义。因此,辨析时要根据词语所处的语境去把握,做到词不离句,词不离段,词不离篇。如1988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理解中的三个“文字”及1997年高考题中的三个“内容”等,便是如此。

再次,集中力量,强化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弥补知识缺陷,不轻易放过木桶中“最短的那块木块”。有些同学的语音、字形知识比较薄弱,一遇到试卷上的前两题,心里就发怵,没有把握得分。为此,我们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编了“常见的容易读错的字”和“常见的容易写错的字”两个归纳表,把那些常用的多音多义及容易读错、写错的字整理出来,联系其意义及用法强化记忆,并且点拨学生使用“排除法”解此类题。逐渐地,同学们对此类题也就有些“亲切感”了。

对文学史知识的复习,我们也采取集中系统化的做法。我们要求学生按时代先后自己去排列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并且明确认识几种文学样式发展嬗变的历史进程,还让学生把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文学发展状况加以横向比较,从而形成严密的知识系统,而系统化了的知识是难以忘却的。

三、点拨解题方法,促成能力迁移

在复习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遇到考查能力迁移的试题,不少同学就会感叹“无可奈何花落去”。其实,对试题中所涉及的知识,学生并不是不了解,只是未能把知识转化成能力,在解决问题时则往往表现为缺少方法,或者方法不灵活。

点拨教育理论认为,提高学习效率,重在掌握方法,发展能力;而方法的习得和能力的形成正是教师点拨的主要目的。因此,在复习进程中,掌握知识的问题解决以后,关键就在于如何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促其由掌握知识转化为形成能力了。在备考复习中,我们没有沉浸于模拟训练的题海中,而是遵循“知识→训练→能力”的语文教育规律,常常这样安排:以练导讲→练中显疑→以讲补练→以练作结,精讲精练,讲练结合。我们常常选择带有一定典型性的题目,解剖“麻雀”,导以解题的思路,示以解题的方法,注重知识向能力的迁移,引导学生通过解决一个问题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例如有这么一个现代文阅读题,材料为:“现在以模糊数学为基础,或者说滥觞于模糊数学,接二连三地兴起了一批新的模糊学科”,要求“根据上下文,解释‘滥觞’在句子中的意思”。“滥觞”是一个不常见的书面文言词语,课本上不曾出现,学生比较陌生。在讲评中,我是这样点拨学生的:先不管其词义,应注意从上下文所提供的信息中去推断。上句说“以模糊数学为基础”,接着又说“或者说滥觞于模糊数学”,两句表义相同,而“基础”的意义是为人所熟知的,为“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且下文提到了“兴起”,由此,我们不难推断出答案:“滥觞”在句中即指“一些模糊科学的起源”。若将其释为“江河发源的地方”或“事物的起源”,都不能算对,或者不能算是准确的。由此,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对语境分析的重要性,明白所谓“阅读理解”,就是通过对所给语言材料的认真研读得出答案,决不能不顾语言情境,机械地搬用所学过的知识,更不能凭主观臆测去答题。

语病试题为高考必考题,然而不少同学都感到得分的把握不大,在平时的训练中就流露出畏难情绪。为了帮助学生培养解决语病的能力,我们引导学生研究常见的语病例句,点拨学生去比较分析,总结归纳出一些常见的典型语病,如(1)实词、虚词使用不当;(2)词序不当;(3)前言不搭后语;(4)介词起头,主语残缺;(5)谓语、宾语的中心语残缺;(6)有正反两方面意义的词语,前后照应不够;(7)在反问句、否定句中表述意思颠倒;(8)句意不够明确。这样,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归纳、总结,使他们熟悉试题中常见的语病类型,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应试题解能力,并且在自己的文字表述中也能够有效地避免语病的出现,增强了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再如,在语言表达训练(阅读理解的表达及作文)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不够简明扼要,不够恰当、准确、完整,以及超出字数限制,赘语过多,甚至主观随意,答非所问,文不对题。该如何避免这些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的“悲剧”重演呢?我们点拨学生认真研读题目,认真研读所给的材料,认真研读题目中的各项“注意”或“要求”,在内容上突出答案的针对性,在形式上保持与“要求”一致,字斟句酌,有效地增强其语言表达的针对性和规定性。

如此,点拨方法的习得和能力的迁移,往往会有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之功效。精当的点拨,能够促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迅速地融通扩变,实现向能力的迁移。这种点拨无疑具有巨大的催生力,它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方法,将相关的知识加以综合,并上升成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点拨课外学习,实施生活教育

闭门读书、埋头训练式的语文复习,旷日持久,长达数月,难免令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以致产生厌倦的情绪,于提高教学质量甚为不利。如何才能避免类似情况出现呢?我们的做法是不时地引导学生将学习语文的眼光向课外一瞥,去关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并通过一些饶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将这“一瞥”与备考复习紧密地结合起来。

1.诗歌鉴赏。为了加强学生的语文修养,我们组织全班同学开展了“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诗歌鉴赏活动,利用晨读课的前几分钟,由学生按学号顺序轮流赏析自己最喜爱的课外诗歌。此举深受同学们欢迎,大家纷纷提前选好了自己喜爱的诗词,找资料,作了充分的准备,又担心还未轮到自己,所选的诗篇就被别人赏析过了。每个同学都不甘示弱,都想讲得精彩些,为此,准备时努力的程度就可想而知了。听者对各具特色的赏析也始终饶有兴趣,边听边记在专用的本子上。教师则根据情况予以点拨;或指出其优点与不足,或强调有关内容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并对赏析者作出鼓励性的评价。如此一来,讲的人努力,听的人认真,一学期下来大约能讲六十人次;记录下来,每人都积累了一本“绝妙好辞”,不时地吟诵,则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文学品味能力,久而久之,对高考试题中的诗歌鉴赏也就不再心存畏惧了。这样,不需教师费时费力,就能有效地加大诗歌教学的力度。

2.时文荐评。课本所选的文章不可避免地与现实生活存在较大距离,而高三会考后的复习又往往脱离了课本,一味地针对考点做文章,这是在目前高考模式下普遍存在的弊端。如此“考什么练什么”的复习模式,不能不说有一定的“速效”,但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如此“恶补”,反倒会令学生感到厌倦,以至丧失那点原本就不大的学语文的兴趣。

为了活跃复习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去关注那些富于时代生活气息的精短时文,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时文荐评活动。荐评分为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口头荐评安排在语文课的前几分钟,由学生按学号轮流介绍自己所推荐的文章,并对其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作出一定的评价,教师酌情予以点拨;有争议的话,也可由集体讨论解决。书面荐评,则是从口头荐评中选取高水平或富于特色的,让其加工成文,修改润色后发表在墙报上,并择优推荐给有关报刊。青年学生本来就有较强的表现欲,再加上有评优推优的措施,大家更是认真对待,慎重地挑选文章,深入地研读,反复地修改,以期博得好评。在选文方面,我们要求学生选取思想性较强、艺术特色鲜明且对备考作文有一定补益的精短时文,而不能以猎奇求异哗众取宠。在荐评方面,要求学生重在分析和评价,而不能一读了之。此举大大增加了文章教学在复习课中的比重,既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又有助于学生提高现代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3.语文巡哨。近年来随着出版业的繁荣,也鱼龙混杂地出现了不少问题,有些作者、编校不负责任,致使语言错误不时见诸书刊报端,甚至无错不成书。为了捍卫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切实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我们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设立了“语文巡哨”专栏,要求同学们从报刊、书籍、广告、播音乃至教师自身的教学用语中找出语言错误,包括错别字、病句标点符号的误用等,并刊登在“语文巡哨”上。同时,由语文科代表负责统计各人找错误的情况,看谁做得最好,定期予以表彰。此举既生动活泼,又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语言错误的诊断和改正能力。

通过开展上述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将学生从原本枯燥机械的语文复习中解脱出来,生动活泼地进行语文复习,从而大大增强了语文复习的凝聚力和趣味性,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提高了语文复习的效率。多年来,我校的语文高考成绩一直稳居全省重点中学前列的事实雄辩地证明:先进的科学理论对我们的教育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原载《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8年第4期。作者原为芜湖一中语文教师,系安徽省教坛新星,现任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学语文教研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