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儿童应该如何阅读

儿童应该如何阅读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说起儿童应该加强阅读,家长和老师们都知道十分重要。我是一名教授儿童心理学课程的大学教师,现在我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带领中小学生读书,我把我们的志愿者队伍取名“大带小”,意思是大孩子带领小孩子读书。这么富有童趣的故事,这么轻松自在的读书时光,本应该让孩子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却被家长粗暴地破坏了,最后以孩子生气反抗而收场。其实,童书,虽是为儿童制作的,但不是给孩子独自看的。

上篇 儿童应该如何阅读

说起儿童应该加强阅读,家长和老师们都知道十分重要。但若进一步询问:儿童应该怎样加强阅读?恐怕就没有几个人能说得清楚了。

我是一名教授儿童心理学课程的大学教师,现在我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带领中小学生读书,我把我们的志愿者队伍取名“大带小”,意思是大孩子带领小孩子读书。我认为做这件事情比写理论研究的文章重要得多。

我花费巨大的精力和大量的经费做这项工作,理由就是:当下很多家长,甚至教师,都不知道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而如今很多孩子和大人的问题,都与他们幼年时期缺乏阅读有关。假如每个人从幼儿时代开始,读过足够多的好书,他们今天的很多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匮乏,写作能力差,口头表达能力差,感情淡漠,心理障碍严重,不善交际,公民道德素养差,道德底线低……都会迎刃而解。

三年来,我和我们的“大带小”志愿者团队,走进了上海的中小学校园,走进了学校周边的居民家中,甚至走进了上海书展的展厅,向学校、向家长、向社会宣传我们的阅读教育理念。我们提倡的互动式分享阅读方法受到了小朋友、家长和学校的热烈欢迎,越来越多的学校邀请我们的志愿者去带他们的孩子读书,还有很多家长自发组织起来,在大学生志愿者们的带领下,每周定期开展互动式分享阅读。

我想把多年理论研究经验和三年来互动式分享阅读的实践经验,记录在这本书中,与家长、老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分享,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本书分为上下篇:上篇讲互动式分享阅读的意义和方法,下篇提供一些经典的阅读教学案例,在上篇中,我想谈三个问题:第一,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们不爱阅读;第二,为什么要阅读;第三,如何阅读。希望读者能耐心看完这一部分,它将对理解第二部分的“大带小”阅读案例有很大的帮助。

一、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不爱读书?

读书人都知道高尔基的一句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是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愿意进行文学阅读了。有家长反映:“老师让增加阅读量,书包里每天要有文学书,可是一个学期下来,孩子也没有读,白白增加了书包的分量。”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小学老师抱怨:孩子们缺乏学习动机,想象力很有限,注意力无法集中。

因为经常到学校和社区带小朋友读书,我们接触了大量的老师和家长,有些老师本身也是家长。我们深深感到,孩子不爱读书,责任在成人。让我们来看看家长有哪些表现影响了孩子的阅读兴趣,也许很多读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1.被应试教育捆绑了心智的家长

有一位志愿者,到居民小区带领一名三岁的小男孩源源读《想吃苹果的鼠小弟》,这本构图简单的图画书深深吸引了小源源,平日难以安静的他居然和大姐姐一问一答,饶有兴趣地读完了整本书,还有很多的创意答案,大姐姐感到意外又惊喜。但是,源源妈妈和一位来做客的阿姨却盯着孩子反复问:“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再复述一遍!”“复述故事,以后小学入学要考的!”最后,小源源生气了:“我不说了!不讲给你听!”

多可惜!这么富有童趣的故事,这么轻松自在的读书时光,本应该让孩子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却被家长粗暴地破坏了,最后以孩子生气反抗而收场。

对于一个三岁的孩子来说,还处于感知运动时期,需要的是多多接触世界,用五官和四肢感知世界,读书能让他弥补个人活动空间的限制,能让他感受母语的韵律,能让他练习规范的母语句式。他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形成,怎么知道“道理”?

当我把这个故事讲给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听的时候,她露出迷茫的眼神:“这不对吗?我们所有的课文都是这么教的呀!”

我说不出话来……

2.争强好胜的家长

去年“六一”儿童节,有一所学校组织了我们的志愿者去带教师子女读书,像往常一样,每个志愿者带领五六名小学生一起读一本图画书,读几页就停一停,欣赏画面,猜测故事如何进展,分享各自的经历。有些小朋友抢着发言,少数孩子有点害羞。一位在一旁观摩的家长一直在自己的孩子背后催促他:“你说呀,你说呀,我知道你会说的!”只见孩子的脸色越来越紧张,最后嘴角开始向下咧,要哭了。志愿者赶紧劝走了家长。好长一段时间之后,这个孩子才缓过来。

3.不懂陪孩子读书的家长

有位家长告诉我:“吴老师,我听你介绍了儿童情绪管理丛书,我也觉得很好,很快就把全套书都买回家了,但是我的女儿几分钟就把八本书都看完了,后来再没有看过。一百几十元的书,就看了几分钟,我觉得很不值得。”

在2011年的上海书展上,我们“大带小”团队开展了主题为“宝贝,我们来聊聊这本书吧!”的展示活动,遇到一位带着外孙的外婆。外婆说:“我的外孙特别爱看书,暑假里每天要看十本以上的书!”志愿者们大大地夸奖了这个三年级的小男孩,问他读过哪些书,小男孩响亮地报了一长串书名。志愿者们说:“啊呀,我们都没有看过这些书呢,讲一点点给我们听听好不好?”小男孩喃喃地说了几句话,基本上没有讲清楚什么。

其实,童书,虽是为儿童制作的,但不是给孩子独自看的。如果全部依靠孩子自己读书,除非自幼有阅读习惯训练,通常情况下,孩子自我读书的效果将大打折扣。我们在2011年书展中提出了一个口号:“给孩子买100本书,不如陪孩子读一本书!”有人提意见说:你们说得太夸张了,能不能把“100本”改为“10本”?不,一点不夸张。

我们“大带小”团队的成员陈小芳,现在已经硕士毕业到一个幼儿园工作,她发现教室的图书角有很多绘本,但是小朋友们很少去看那些绘本。但是,只要是她在课堂上讲过的绘本,孩子们下课就会去抢着翻。有一次,陈小芳在课堂上给小朋友们读《买手套的小狐狸》,刚刚读完,就有两名小朋友跑上来,一左一右在陈小芳的脸颊上亲了一下,说:“陈老师,我们喜欢你!”可见,大人带孩子读书,多么受孩子欢迎!

有位家长问我:“我的孩子虽然不识字,但每一页上的句子基本都会背了,可是很奇怪,她为什么每天晚上还要粘住我,要我讲给她听?”这还不好理解吗,她要的就是爸爸妈妈把他搂在怀里读书的温馨感觉,而不仅仅是看故事!

4.不懂得选书的家长

有位好朋友来问我:“我女儿两岁了,不爱吃饭,你说给她看什么书?”

有家长来问:“我儿子3岁了,我发现他总是受小朋友欺负,你说给他看什么书?”

很多家长告诉我,只要听说什么书好,他们就立刻买回来,家里多得都放不下了,不过孩子好像不爱读书。

书,是用来享受的,不是用来代替家长教训孩子的。就像我们成人看电视是一种享受。晚饭后,家务都做完了,打开电视看两眼,喜欢就继续看,不喜欢就换台。当我们为一个电视剧的主人公牵肠挂肚的时候,原因只有一个:我们喜欢看,我们想知道剧情后来怎么发展,而绝对不是因为这个电视剧让我们知道了什么道理。假如有人告诉我,某剧教会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友情,某剧教会我们如何孝敬父母,我们还会去看吗?

有一位家长发现很多专家都推荐的图画书《大卫不可以》,买回来之后并不受孩子待见,一次,他看见四岁的孩子手指着书,用力地说:“大卫,你可以!你可以!”多么震撼人心的场面!大人们以为,孩子看一本《大卫不可以》,就会自己知道这个不要碰,那个不要动,以后就变成乖孩子了?

我们这本书推荐的读物,都是经过我们志愿者大量实践,已经证明是非常受孩子们欢迎的书。大多数的成人已经失去了童心,基本不能站在孩子的视角看待世界,如果不接触孩子,怎么知道孩子喜欢看什么书呢?

我在市场上见到一些书,推荐理由很好笑,比如,这本书从儿童的眼里看到了成人世界的冷漠,那本书呼吁世界和平。这真不是大多数儿童关心的话题。对少年儿童来说,“让梨”也不是他们出自内心向往的行为典范。

还有家长喜欢给孩子买科普书,科普很重要,但是不宜太细、太系统,完全系统的科普就是大学的专业课程了。孩子们认识“蜜蜂”很容易,但是要区分“工蜂”、“蜂王”就有点难,孩子们认识“水”很简单,但是要区分气态、液态、固态的水就很枯燥。不需要着急让儿童系统地学习这些细节知识,心理学中称为“下位概念”,就是那些详细的分类概念,对孩子来说,最好在生活情景中积累,不必很早地专门读书学习。把他们对书的兴趣留给那些更直观的知识,科学知识以后可以慢慢学,对书的兴趣的培养和保持才是最重要的!

5.严肃苛求的家长

有一位志愿者,在自己居住的小区结识了三个四年级的小朋友,一男两女,志愿者每周六上午到小男孩家中带三个孩子读一个小时书。最初,这个男孩子很拘谨,回答问题的时候支支吾吾,志愿者以为是他个性如此。但是有一次,小男孩的外婆不在家,小男孩明显话多了,如同换了一个人。志愿者这才意识到是外婆的威严压制了小男孩。从那以后,读书场所换到小区花园,小男孩明显开朗了,在读后表演的环节还有很多富有创意的表现。

有的家长经常带孩子出来搞家庭聚会,理念挺好的,但是父母的眼睛时刻盯着孩子,说这不妥,那不对。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比较严,这不是坏事,但是要有放松的时候。由于有这样的“严”,孩子们在家长面前受到压抑,家长也就不能完全了解自己的孩子。在那次书展上,有一对父母,悄悄躲在女儿背后听孩子们和志愿者分享读故事的感悟,小女孩侃侃而谈,父母在后面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妈妈问爸爸:“你女儿什么时候成了小哲人了?”其实,应该问的问题是:“我们这样跟孩子分享过内心感受吗?她在我们面前敢这样说话吗?”

我们这本书中记录了很多儿童的疑惑、感悟和相互对话,有些家长看到我们的教学案例博客,提意见说:“你们记录的都是孩子们的七嘴八舌,乱哄哄的,你们应该直接告诉我们:怎么启发,怎么教育。”

我说,我们的教案最珍贵的也在于此。孩子内心有很多疑惑,在你们看来很幼稚,不符合你们内心的“教学目标”,孩子在你们面前不敢说,我们的教案让你们看到了你们看不见的一面,看到这么大的孩子这么想、这么问是正常的,你们希望的直奔主题的感悟反而是不真实的。以后,当你看到你的孩子和我们的教案中的孩子有着同样的疑惑,请你理解他,接纳他。

6.走进迷途的中国教育

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我听到一位教育局官员介绍他如何抓绘本阅读,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他说,他买进了市场上能见到的全部绘本,组织力量研究了每本绘本的适用年龄,制定了每本绘本的审美教学目标、思维教学目标、情感教学目标……以此考核老师,保证绘本教学得以推广!

天!这不是给孩子们增加了语文课文篇数?这不是给老师们增加了巨大的负担?这不是再一次肢解了文学作品?

还有一些老师,让我们的志愿者多次遇到尴尬:我们的志愿者到小学里,带着小朋友们用互动式分享阅读方法欣赏精美的绘本,一节课下来,孩子们的精神得到放松,跟大哥哥大姐姐产生了亲密的感情,不知不觉地就牵住了志愿者们的手。可是,他们的班主任老师一看见就大声呵斥:“把手放下!”“站好!”有的时候,班主任会站在某个组边上,这个组的气氛就很沉闷,别的小组就很活跃。我们可以推测到班主任的威严。

也有的老师对我们提意见说,孩子们跟志愿者读书确实很开心,但是他们就会希望别的课也这么轻松,这是不可能的,志愿者们来把孩子带坏了。这就好像说一个人家本来只给孩子吃粗粮,孩子没有尝过肉的滋味也就没有什么意见,有一天一位好心的邻居给孩子吃了一碗肉,孩子以后就期待着吃肉了,所以这个邻居干了一件大坏事。

假如我们换个角度想想:孩子们从来不知道可以这样快乐地读书,现在有人告诉他们了,他们每周可以快乐一次了,总比没有好吧?每周一次,一年四五十次,十年就是四五百个美好的故事走进了他们的心灵,不是好事吗?

还有更多的老师说,听了“大带小”志愿者们的宣传,我以后会对我自己的孩子好一点,但是我绝对不会把这个理念用于我的课堂教学。现在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不允许个性化思维!比如,考题“请用一个形容词形容哪吒”,标准答案是“智慧的”,除此以外的“勇敢的、机灵的、聪明的”等等答案都是错的!我们做老师的也没有办法,只能告诉孩子们:“你们的那些答案都是错的,你们一定要记得,下次这个题目就要回答‘智慧的’”!

教育体制的问题我确实没有办法解决。我能做的只能是发动我们大学校园里的年轻人,用最简单、最经济的方式,让文学滋养儿童的心灵。

二、为什么要阅读?

很多家长会问:“阅读能提高成绩吗?”即便是老师们,多数也把阅读看作是语文学习的补充,他们关心词汇的增加,好词好句的背诵积累。老师们推荐家长买的课外读物大多是《小学优秀作文选》之类。

其实,阅读的功效远不止语文成绩的提高,更大的意义在于知识背景的拓宽,情感的熏陶,文化的认同,以及读书过程培养的注意集中的能力,读书的习惯,与他人分享读书感受时获得的情感支持等,这些益处对孩子来说,具有更大的养成价值。

我们接触了大量的随迁儿童、留守儿童、都市儿童,假如我不说,读者们一定猜不出,哪个孩子群阅读理解能力强——不是都市儿童,而是农民工的子女!他们理解书中人物感情的能力更强,分享内心更积极!我们十分悲哀地发现:相当多的大都市的儿童,已经失去了童心、童真,感情枯竭了。

许多人认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差、经济条件差,没有机会学习琴棋书画,他们会没有自信……和城市孩子相比,这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他们有正常的童年,有多子女家庭的热闹、冲突,有家务劳动的锻炼,他们具有正常人的感情,他们知道主动协调同学之间的关系,他们对新鲜事物有好奇心,他们对书本上的文字有感受力。

当志愿者们走进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时,一定会受到孩子们迎接偶像般的欢迎,孩子们会从教室里远远地奔出来迎接大哥哥大姐姐,他们还会自己做礼物给志愿者们,分手时还会十分留恋地问:“你们下周还来吗?”一名志愿者带七八位小朋友围成一圈读一本绘本,难免有谁挡了谁,但是从来没有发现他们闹矛盾,他们会自动调整好,把脑袋挤在一起。志愿者们每问一个问题,都能得到他们积极的响应,发言内容多种多样,充满了童趣童真。

而当志愿者们走进都市公办学校,遇到的是淡漠的脸,听到的是抱怨的语言,看到的是孩子们之间的斤斤计较……所以,不要看到这本书中写了部分志愿者们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读书,就以为这是给他们读的书。都市的儿童失去了童年,他们更需要读书。

每次读过一本书之后,志愿者们提出要求,今天我们读了这本书,请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吧!农民工子女大多立刻拿起笔,或长或短地写下自己的感受,纯朴、真诚。而城市里的孩子往往要问:“写多少字?”“要不要引用原文?”“用铅笔还是钢笔?”有一位志愿者带着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读了一篇丰子恺的散文《外国姨母》,读完之后问他:“是否喜欢这篇文章?”答:“喜欢。”问:“喜欢哪个部分?”答:“总分总的结构。”志愿者呆住,问:“是不是你们老师特别强调文章的结构?”答:“是。”

天!那么有趣的故事,孩子最喜欢的是它的结构!而且误读了结构!这个鲜活的故事告诉我们:那些看似规范化的教学模式,肢解了文学作品,实际上杀伤了孩子自由的心灵,泯灭了孩子们的感受力!

在这里,我要向上海市浦东新区菊园小学的周彩萍校长致敬,那次我在菊园小学讲课之后,周校长立刻对教师们说:“我们以后写作文,不要求字数!”

但是,对于大多数的教育界人士来说,可能已经陷入教育的怪圈不能自拔了。有天我在学校班车上,听到邻座一位年轻母亲给孩子的老师打电话,非常小心地跟老师说,孩子今天一早起来就要求妈妈跟老师联系,因为昨天对老师布置的作业要求弄不准。等她放下电话,我问了好几遍,才搞清楚了问题所在:她儿子才一年级,刚刚开学半个多月,老师昨天的要求是:抄写生词,每个词后面空一格。但是,每行中间的两个格子也要空着,这样作业本整体上看是两栏。还有,前后两天的作业之间空两行。孩子遇到的问题是:有的词一个字,有的词两个字,有的词三个字,怎么保证每行中间两个格子是空的呢?再有,孩子误以为每行字之后空两行,妈妈说不可能,孩子说老师要求的,母子俩在QQ群里问了很多家长,都没有弄清楚,搞得孩子大早起来就心事重重。

唉!这么计较形式问题,我们的孩子怎么能把注意力集中到对文字内涵的感悟上!可是这位妈妈还说,老师这是为孩子好,一开始就养成好习惯,以后就好了,班级里还有家长为培养孩子注意集中能力,让孩子盯着电脑屏幕4个小时不许动呢。我大叫起来:“这是人想出来的主意吗?”

我希望,我们的阅读推广活动,能让孩子们每周有一个小时,摆脱现有的语文教学模式,让孩子们自由自在地读一个美丽的故事,没有压力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我相信,家长们和老师们都不会反对我做这样的推理:一个孩子,读过的书越多,积累的词汇就越多,他自己阅读就越方便,他今后的学习能力就越强,他就越爱学习,懂的道理也越多,成绩也越好,将来越有成就,他的日子也就越幸福——这不正是我们期待的结果吗?而得到这一切,你付出的投资是微乎其微的——陪孩子读书!大声地读!开心地聊!怎么开心怎么来!

三、如何阅读?

我们提倡用互动式分享阅读陪孩子读书。

书堆在家里,放在包里,自幼没有读书习惯的孩子是不会自己去阅读的。有时,即便是看上去在看书,他和书里的文字没有共鸣,没有进行深加工,所以也就一目十行,不留痕迹。

互动式分享阅读有几个要素:

第一,能朗读的孩子一定要出声朗读。在出声朗读的过程中,声带运动会刺激大脑皮层的听觉区和运动区,视觉区也会同步工作,这样就加强了记忆效果。并且,当出声朗读时,孩子们不自觉地就会把自己对文字的理解体现在声音的抑扬顿挫、语速的急缓转变、语气的婉转曲折中,自然而然就走进了作品的语境中,“因声入境”。

当然,如果是婴儿,要注意,大人要用柔和的声音读书给他听。我看到很多家庭,几个大人围着婴儿大声喊他逗他,我真为孩子的耳朵难受。为婴儿读书的价值是:从他能感知世界开始,他就能听到语音流,感受母语的韵律,看到大人读书的样子,以后读书就是他要模仿的行为。

第二,在朗读时,要大量运用表情。如果可能,改变自己的声调扮演书中的人物。比如,读到“老虎来了”、“妖怪来了”,可以发出“呜”的声音,制造紧张的气氛。还应该根据故事情节调整语速。在读到悬疑处时,慢下来,压低声音,可以让孩子全神贯注。

第三,以启发式问题推动阅读进程。例如读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时,小兔子与大兔子各说一句之后,可以停下来问孩子:“猜猜小兔子还有什么好办法?”或者“如果你是小兔子,你会怎么办?”等启发性的问题,这样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增加孩子的参与感,为孩子提供口语表达的机会。读者们可以在我们的志愿者带读案例中看到很多精彩的启发式提问。

第四,鼓励孩子尽情地表达自己的读书感受。读到“高兴”,就站起来跳几下;读到“害怕”,就团缩起来,做颤抖状;读到“友好”,就相互拥抱……

img1

读完《我想要爱》,孩子和志愿者胡雪缘姐姐相互拥抱!

我们的志愿者第一次去闵行区华星小学带二年级学生读《我很快乐》时,我们看到在一旁的班主任刘老师惊讶地张大了嘴巴,问她何故,她说:“我太惊讶了!那个小女孩,平时在课堂上根本不敢发言,说话像蚊子一般轻微,怎么今天声音这么大?”可见,这样快乐的读书方式,多么受小朋友喜欢!

第五,相互分享读书感受。无论是读书过程中间,或者读完之后,一定要和孩子聊聊刚才读的内容,听听他们的感受。可以这样问:“你们以前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 “你们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是怎么做的?” “你们小时候这样玩过吗?” “你们是怎么玩的?”等等。比如在读完《我不会害怕》一书时,可以跟孩子讨论,“你害怕的事情是什么呢,说来听听吧?” “害怕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呢?”也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害怕的事情,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会有害怕的时候。

切记不要把讨论变成随堂测验,也切不可盘问孩子对故事的解释。“这个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某个词在文章中出现了两次,请分析一下作者的用意。”这类问题是不可取的。

尽量不要问“为什么?” “为什么”在口吻上是隔阂的,表示“我不理解你”,“你的想法是很奇怪的”。最好的做法是认真地倾听,表现出对孩子发言的兴趣,“哦,你说得很好,还有吗?说来听听!”

一旦发现孩子的言辞内容不恰当需要纠正时,请用平等的口吻与他讨论。比如:“我不这么看,假如是我,我就这么想……” “我以前也遇到过,我是这么做的……” “我担心像你那么做会……,那样我会觉得很对不起人家。”

读书的分享,不仅是“大”和“小”的分享,更重要的是小朋友之间的分享。如果可能,家长们可以“抱团取暖”,一个人带五六名小朋友读书,而且,最好自己的孩子不要在自己带的这个小组内。很多家长一开始难以接受这一条建议。

首先,孩子们相互分享读书感悟,比一对一的亲子分享更好。同龄人有共同的认知水平,大人们觉得幼稚的问题,孩子们却觉得很值得思考。他们不愿意跟父母说的话,却愿意和小朋友们说。其次,若自己的孩子在自己这个组,很多家长就会变得不淡定,看到自己的孩子说得没有别的孩子好,就会着急,一着急肯定就会给孩子压力。

记住,分享比阅读更重要。分享,让书中的内容和孩子的内心联系起来,就能促动他的感情世界。

第六,为孩子朗读时要注意控制语速。读书不能太快,慢慢念可以让孩子仔细观看书中的图画,还可以让孩子有时间在头脑中勾勒出句子的意象。孩子在看图画时往往会比大人看到更多的信息,因此,在给孩子朗读时,给孩子留下足够多的时间来观察图画,也可以鼓励孩子讲出看到的图画中的内容。

第七,避免朗读太长的描述性句子和段落。家长或志愿者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缩减或删除。这需要读书之前做好准备,对于一些长句,可以用铅笔做好记号,朗读的时候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水平省略。也可以在空白处标注你希望增强的内容。

适当修改原文中的部分表达。对于作品中某个时代的特定用法,需要将其变换为现代词,例如在丰子恺的作品中:“灶间”可以改为“厨房”,以便孩子更好理解。

第八,有可能的话,根据书的内容补充一些其他形式的活动,效果会更好。比如,在读完丰子恺《爸爸的扇子》一文后,可以找一面空白扇面让孩子学着文中的人物在扇子上作画。再如,朗读的书中提到某种植物,可以准备好这个植物或植物的照片。

还可以让孩子通过复述故事、写作、表演、绘画或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来表达阅读感受,关键是用孩子自己愿意的方式。比如,欣赏了丰子恺的儿童画《姐弟三人》之后,孩子们有兴趣玩一次结婚游戏,就允许他们玩过家家。不要以为这是幼儿的事情,对大孩子的身心健康、性别角色教育也很有意义。儿童心理学研究发现:角色扮演游戏可以让儿童在想象中提前体会成人世界,从而获得成就感。

德国著名连环画画家卜劳恩的《父与子》,是特别适合三五个孩子一起欣赏、扮演的读物,整个小学阶段的孩子都很适合。下图是志愿者陈纤纤带领孩子们欣赏了《父与子》中《儿子的礼物》之后,孩子们两两结合成一个小组上台表演,他们的表演可有创意了!

img2

“老爸你真是天才啊!用箭来通烟斗。”

img3

小谷读完丰子恺《爸爸的扇子》后主动创作的扇面作品

上图是随迁儿童小谷跟着志愿者陈白弘毅姐姐读了《爸爸的扇子》之后自己主动画的,画这幅画的过程,既回顾了文章的内容,也表达了内心的喜爱,同时替代性地满足了对扇子的渴望。相信这篇《爸爸的扇子》将在小谷的心里留下深深的痕迹。

再比如:朗读了丰子恺的《种兰不种艾》之后,由五个学生分别扮演五个孩子,分角色再朗读一遍,学生们的兴趣大大提高,对文字的理解也更加深入。读者可以在本书后面看到这篇文章的带读记录,相信读者能感受到孩子们朗读时的热情。

第九,要注意变换读物的长度与主题。不要连续阅读同一个系列的书,免得引起孩子的厌倦。可以根据不同的节日进行时令阅读,比如中秋节赏月的时候给孩子朗读嫦娥奔月的故事;可以根据家庭或学校发生的事件选择读物,例如暑假之前阅读珍惜生命的读物。

本书第二部分推荐了一些读物,虽然是按照内容划分单元的,但是我们主张跳跃式地选择阅读篇目:今天欣赏一组《父与子》画,下次读一本情绪管理的书,再下次分享一个亲情故事。我们反对像学校里语文课那样按照单元安排教学。因为,读书就像吃菜一样,需要不断换胃口。

第十,一本好书,任何年龄都合适,不要把孩子读过的书送人,好的书可以在成长中多次重温。

有家长跟我说:“你带来的书太简单了,我们孩子都上三年级了,我们家的图画书都送人了。”我遇到这样的家长,就打开《父与子》,翻到《挑战失败》、《爱犬难舍》,请他给我讲讲,很多人都败下阵来。

不要以为有图画的书就是低幼的书,有一本书《躲猫猫大王》,直到小学五年级,很多孩子都看不出故事里的人物小勇是个智力上有缺陷的孩子。那是不是只能等到长大了才能读这本书呢?不是的。

我的一位同事的儿子叫旗旗,在我的推荐之下,从旗旗两岁起妈妈就每天给他读一遍《躲猫猫大王》。旗旗两岁五个月大的时候,妈妈带她逛街。妈妈想看看他找不到妈妈了怎么办,就躲到了一棵大树后面,旗旗一回头不见妈妈了,愣了一会,突然大声说:“躲猫猫大王!”他一点没有害怕,跑了一大圈,终于找到了妈妈。回家之后还兴奋不已,对着外婆大叫:“我跟妈妈躲猫猫大王!”他看不到妈妈之后立刻联想到“躲猫猫”,这不就是阅读的价值吗?

可以说,不同年龄的孩子,读到的是不同的内容,不一定要一次读懂,读懂了不等于就没有重复读的价值了。过几年再读的时候,可以同时回忆孩子小时候读这本书的故事,让孩子体验到自己的成长,这也是一种分享式阅读。

我们的“大带小”志愿者团队,已经坚持了三年,每周到小学去和小朋友们进行互动式分享阅读。很多孩子在我们的活动场地久久不肯离去。很多小学生看到志愿者们来了,从教室里蜂拥而出:“今天又能读书咯!”很多儿童寒暑假开学之前到志愿者家中送别:“下次放假你还要带我们读书啊!”事实表明,孩子们是爱读书的!因为好奇心、探究知识、追求发现是人类本能的乐趣,不需要灌输,不需要教育,他们的本能就是爱学习。之所以现在我们看到全社会的孩子学习中的痛苦万状,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方式错了。

我可以保证,用我们推荐的方式带着孩子读书,孩子们一定会有出乎你意料的表现——无论是学习兴趣、学业成绩、学习习惯,还是情绪、情感、情商。并且,只需要体验一次,你就能立刻看到效果!

今天呈现给读者的这本书,是从上海师范大学“大带小”项目组的志愿者们几百篇带读记录中精心挑选出来的优秀带读记录。这些记录中充满了志愿者们对孩子的关爱,展示了带读者与孩子对话的技巧,他们的带读过程非常好地诠释了“互动式分享阅读”的内涵。

我们把这本书献给所有关爱下一代成长、关心国家未来的人!

吴念阳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发展心理学教授

2012年9月26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