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十二校友追忆

十二校友追忆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先西北大学是没有附中的。哥哥姐姐们从西大附小毕业后,多是去市1中和31中上初中。我们的上一届1960年小学毕业时,西大附中办起来了。西大附中初中时的天文小组活动,增强了我对天文学的兴趣和向往。笔者就读的母校校址计有三处:1950—1960年设于西大校园东北角果园的西大附小,1960年至今设于西大新村内的西大附小,1960—1976年设于西大校园西南角长排平房处的西大附中。

十二校友追忆

回忆我的母校

(初64届毕业生 刘次沅)

我是西大附中初中64届毕业生。

原先西北大学是没有附中的。哥哥姐姐们从西大附小毕业后,多是去市1中和31中上初中。我们的上一届1960年小学毕业时,西大附中办起来了。大家都很高兴:家长们少了许多操心,孩子们不必去陌生的环境。上学路途省了时间,玩耍的时间就多一些。

开始时,附中设在西操场东侧的一排平房内。对面是一排厂房式的建筑(包括地质系的磨片车间),结构复杂。调皮的男同学喜欢潜入其中寻找刺激,尽管老师是严厉禁止的。我们在化学楼北侧发现了一条地道,于是搬运了一些砖头木板进去,垒成桌凳,点着蜡烛做作业,非常浪漫。后来有一天,“地道”被揭了盖儿,原来是一条备用的暖气管坑道!有一阵子我对矿物产生了兴趣,买了一本“怎样认识矿物”的书,经常在地质系的垃圾堆里寻宝,按图索骥找到方解石、水晶、三叶虫化石……其乐无穷。后来,附中搬到西大新村的新址,就比较正规了。

尽管升学率并不高,但那时升学的精神压力不像现在这么大。班上从不公布考试成绩,从不排分数榜。我知道我的学习成绩不错,但没有机会出风头,一直有点儿耿耿于怀。回想起来,是因为当时的社会氛围里,人们的个人权益意识很差。尽管知道能否考上大学是人生命运的重要分界线,但逆来顺受、服从安排是人们普遍的下意识。合法地、公开地努力争取个人权益和前途,在那个时代是受到鄙视,甚至危险的。

我们上初中是在1961—1964年,那时国家逐渐走出大饥荒的阴影,我们也从成天想吃的困境下渐渐好转。少年不知愁滋味,在升学压力不大,肚子不再咕咕叫的氛围里,初中生的生活是比较愉快的,可以随心所欲地发展自己的爱好。

上高小时,伙伴们中间掀起两股热潮。一是天文,一是集邮。天文是因为苏联接连发射了人造卫星和载人飞船,全社会的热心宣传。集邮也是社会性热潮:“集邮”杂志和中国集邮公司创办,各地集邮公司和交换市场的普及。小孩子们的爱好总是持续时间不长,但这两样爱好却伴随了我的一生。

我的集邮爱好在初中时达到高潮。经常在北京、上海的集邮公司订购苏联、匈牙利等外国邮票,几乎每个星期天到钟楼邮局去买邮票和换邮票。有一次,西大造纸厂从邮局进了一批废纸,里面居然有许多平时很难找到的高面值邮票。伙伴们翻墙盗窃,兴奋得血压升高!后来我的集邮爱好始终不温不火,“文革”时没有中断,邮市高潮时也没有投资。尽管“文革”时抄家(他妈的!凭什么抄人的家!)损失惨重,但慢慢又积攒了起来,关键是从中学到不少知识,甚至对我走上学术研究的道路大有裨益。

初中也是我天文生涯的重要一步。在学校老师的支持下,我组织了天文课外活动小组。我们的小组成员以希腊字母顺序命名,因为天空的星星就是这样命名的。在一个只有三个班,学生不足百人的小型学校里,我们天文小组的成员竟然达到24个希腊字母不够用的程度,很有势力!我们传看天文图书和杂志,讨论甚至开讲疑难问题,制作以老花镜片为物镜的天文望远镜,在一起认星座、看行星、观察月食等天象。学校甚至允许我们晚自习时出去看星星!

西大附中初中时的天文小组活动,增强了我对天文学的兴趣和向往。后来我在高中也组织了天文小组,下乡时以及在煤矿工作后继续学习并自己磨制镜头,制作了比较好的天文望远镜。最终,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天文工作者,并补齐了所有的课程和学历。儿时的爱好和努力,为我以后实现理想提供了动力,也储备了基础知识。在我们这备受煎熬的一代里,是很幸运的。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原陕西天文台)研究员,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岁 月

——西大附校学生人生50年之回望

(初68届毕业生陈新民)

之一:无忧年代(1950—1965年)

繁 春

蹦蹦跳跳入新门,推推挤挤倚师旁。深浅开窍向日诵,早晚放风连天蹚。

顽劣乖巧闹课堂,端庄大方登礼堂。蔓长路长几修校,果香瓜香三迁场。

烫 夏

苏哥火旗血领巾,时刻准备臂高扬。英雄报告追签名,思想训诫窥静场。

跃进潮里废铁空,集体灶上菜根香。午觉偏无偏察觉,又传老师到家访。

顽 冬

雪埋三尺雪橇飞,天伸万丈天灯亮。苕萝二馋慢慢嚼,蝉雀独香悄悄网。

拾柴烧灶并带小,跑腿排队兼饲养。小人书摊故事多,西洋镜厢世界强。

和 秋

清风影剧游园路,新天树禾赏画廊。滑冰学车笑跌臀,围舞唱谣怕碰膀。img115

钻透一题乱寻师,猜倒数伴暂逞狂。img116忽闻合班划升降,小楼泪溅上落榜。img117

解说:

①本诗为纪念西北大学附属学校建立98周年、附中恢复重建50周年而作。

笔者为该校高小高秋65级及初中68级学生(后“级”改称为“届”)。诗中所述,主要为笔者本人兼及同学、同龄人之所历所想。

本诗所分四季,既依时序,更依心思、感受及氛围而排列。

②当年母校经常组织校内义务劳动,如修路、平地、拔草、种植瓜果树木及打苍蝇等。

笔者就读的母校校址计有三处:1950—1960年设于西大校园东北角果园的西大附小,1960年至今设于西大新村内的西大附小,1960—1976年设于西大校园西南角长排平房处的西大附中。附小此前于20世纪50年代初还先后设于西大南门内原幼儿园处和西大北门内原木工房处。

③当年小学教育中,政治思想教育空气浓厚,诸如红旗代表革命,经过战火洗礼;苏联是老大哥,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革命烈士用鲜血染成;长大要建设祖国、保卫祖国,接好革命的班,等等,都是常用语言。

少先队仪式中,有高举右臂,并拢五指,手置头顶,口呼“时刻准备着”之程式。

大跃进年代里,全民炼钢,连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学生都有捡拾、搜罗并上交废旧钢铁的责任或任务。

学校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办有集体食堂,学生、老师们依自愿交费上灶。当时在附小教学楼旁挖有数米深的大坑,储存萝卜、白菜等过冬菜,并建有池塘,种藕养鱼,沿操场边还种有瓜果蔬菜。每逢“六一”,常有免费会餐。

⑤春夏季节,有儿童不愿午睡,到处疯跑乱喊,影响他人,学校便组织人员在校内巡查,予其以训诫。

那时,老师去学生家里家访,是为常态。每逢此时,学生老怕有错被揭出,从而遭到大人训斥,总有忐忑不安之感。

⑥⑦少儿时代,游乐颇多;玩具有购买的,有自制的。如打弹弓、扔沙包、踢方格、跳皮筋、叠飞机、滚铁环、逮知了、套麻雀、摸鱼虾、捞蝌蚪、滑雪橇、放天灯、碰拐子、摔跤,等等。

小儿零嘴食品卖的极少,记得有红薯干、胡萝卜干,2分钱1两。但家庭自产自制的却不少,有炸知了(猴)、炒黄豆、炒梧桐子、炒(生)葵花籽、炒(生)西瓜子、烧麻雀,等等。

⑧那时课业不重,帮大人干家务成为常事,如拾柴火、拣煤核、拉风箱、做饭洗碗、买粮买菜买煤买日用品、和煤饼煤球、带弟妹、替大人跑腿传话送物取物、替大人购物排队、喂养家禽家畜,等等。

⑨逛小人书摊是儿时一大乐趣。有看有买,光看不买,磨到收摊。

带有动画效果的西洋镜,可通过放大镜观看黑匣子里的画片儿,是为儿童喜爱的游艺形式。

⑩学校经常组织集体出外,观看电影、戏剧,观赏画展、阶级教育展,春天游园,植树,支援夏收、秋收等。

img118有同学自己学骑自行车,学滑冰,学无线电,学天文,学木工,学电工,学种种课外知识,有人一生从中受益匪浅。

小学时期,男女学生已有性别意识,尤忌公开接触。学校组织跳集体舞,男女生都不愿相互拉手,老师气急无奈。

img119那时遇有功课难题,有的去问老师,有的私下找人,有的苦苦自思。

同学中常有人以出怪题、难题来难倒别人取乐,也有人以讲故事来娱乐大家,众人也常常围绕某一电影、某一事件、某一作业题而争论不休。

img120笔者这一届在小学阶段时,一度分为甲、乙两个班。1963年由四年级升入五年级时,合并为一个班。为控制班级人数,当时依期末考试成绩强行留级20多人。

之二:文革岁月(1966—1968年)

惊 夏

烽烟滚滚卷地来,告白询求师长慌。裂梦惊起闻斗鸟,围锣晃过剃头绑。

报棚十里阵营搅,广播成日语录唱。毁白涂红战斗队,游国谒圣串联浪。

怨 春

造反保皇又内裂,大旗变幻心惶惶。文斗武斗拼命斗,巧逛瞎逛逍遥逛。

五洲在胸匹夫志,一时复课学子样。忍看血血成白水,罔顾浪浪出黑帮

愁 秋

形势叫好革委立,工军宣队主校忙。斗私批修挖闪念,批师斗生擒思想。

倾巢跷迎假芒果,秉烛捧读雄文章。img121忠字国舞跳老少,布满星歌咽苦糠。img122

悲 冬

有手不吃闲城饭,有志应飞阔山庄。img123探点编组插队急,入户到人动员强。img124

圣诞转过即宣誓,古城闪出全闭腔。img125野村土袄锣鼓响,十六岁里下了乡!img126

解说:

①文化大革命来势迅猛,人们猝不及防。批判三家村时,学校领导和教师已感到某种压力,曾召集学生代表进行自我表白,并个别征询对学生中批判风潮兴起的意见。

②“文革”斗争很快发展为人身攻击,西北大学及西大附校的领导和老师多有被斗惨遇。

③运动中,大字报、大批判、大辩论、大广播、大游行等,气势如虹。毛主席语录、毛主席语录歌,终日不绝于耳。

运动初期,西北大学的群众组织分为临委会和筹委会两大派。

④“文革”兴起,群众的自发性、自为性组织遍地涌出;破四旧、查出身、抄家、捣毁公物,终日可见;刷红海洋、塑主席像、贴忠字、跳忠字舞、早请示晚汇报,继成风潮(参见img127)。

“文革”初期,全国大串联势如洪流,进北京见毛主席成为人们的最大心愿。

⑤1966年,各地群众组织主要以造反、保皇分派。1967年“一月风暴”后,群众组织现出胜败,胜者又发生分化。

⑥1967年起,武斗渐渐盛行,造成巨大生命、财产损失。前期踊跃的不少“闯将”们走向消沉、逍遥之路。

⑦“文革”激发出人们极大的政治热情、爱国热情和国际主义热情。

1966年七八月间,全国大中小学停课。1967年文革高潮中,学校有过短暂的复课,主要学习毛泽东的“老三篇”,学念英文句子:“毛主席爱我们,我们爱毛主席”等。

⑧“文革”中,死伤人数难以尽数。每一场政治声浪中,都要揪出一批黑帮分子、三反分子和阶级异己分子等“牛鬼蛇神”。

⑨1968年9月5日,全国实现“一片红”——大陆29个省、市、自治区全部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夏秋季时,工宣队、军宣队陆续进入各地大、中、小学及科研、党政机关等单位,实施领导、管理之责。西北大学及西大附校亦是同样。

⑩工宣队进校后,大力组织政治学习和讨论,其中,就有对毛泽东关于“要斗私批修”指示的学习和紧跟舆论、开展“狠斗私字一闪念”的灌输。

工宣队在校组织对学校“走资派”和“牛鬼蛇神”的管教和批判,同时挖出几个“反动学生”予以同样对待。在所谓的“反动学生”中,就有纯粹因为对时政不满而获罪的。

img1281968年8月5日,毛泽东将外国友人赠送的芒果转赠给首都工宣队。随之,全国各地纷纷举行声势浩大的迎接芒果仪式,迎来的均是芒果模型。

工宣队进校后,组织学习毛选。笔者于此时怀着虔诚之心,通读了《毛泽东选集》四卷。

img1291967年、1968年后的多年,以歌颂、崇敬、忠于毛泽东为主旨的“忠字化”狂潮形成,一曲“忠字舞”舞蹈,风靡全国,老少皆蹈(参见④)。

1968年,全国风行“吃忆苦饭”活动,多为聚餐形式,常在“天上布满星,月牙儿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冤伸……”的歌声中进行。

img130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通讯文章《“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市里吃闲饭!”》,同时发表毛泽东的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由此,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迅速展开。据统计,1967—1980年,全国下乡知识青年多达1700万人。

img131img1321968年,母校下乡插队工作由工宣队组织,前后进行了探查第一下乡地点、全校学生报名、选取首批下乡学生、欢送首批学生于10月份下乡等工作。不久,又接着探查第二下乡地点,组织学生报名,开展家访动员,强编插队小组并指定组长,安排带队老师,终于于毛泽东诞辰次日的12月27日,送走第二批下乡学生。至此,除按政策免下留城1人外,母校初66、初67和初68三届学生100余人全部下乡。

img133笔者所在的初中68届,多数学生时年正值一十六岁。

笔者一群下乡时,受到了当地农村的政治味浓厚的仪式性欢迎。

之三:下乡时节(1968—1971年)

闲 冬

树端路端修房端,地平梯平学土方。十人拉套悠悠转,三娃扒门怯怯望。

饭前请示紧盯锅,阶级斗争难对象。粮补房补国关照,队问社问县褒奖。

荒 春

青黄不接苜蓿接,黍麦偷换度春荒。争多论懒闹分灶,咽豆断炊跑外帮。

但逢披袄勒绳人,便说打捶摸鸡行。与农嬉戏隔一名,同地滚爬向两厢。

忙 夏

夺食龙口白雨恨,把式全练刺芒长。钐捆运垛碾翻扬,堆筛装扛称交藏。

耱地起圈打胡基,开板上瓦盖高房。img134日值七分等女劳,夜吼妹歌犬吠狂。img135

熟 秋

百里工地渠翻山,夯高爆烈石飞扬。img136锨镐车钻带血印,鬼凶谍性惊通炕。img137

对月半悟三年要,立河痴想千秋昌。img138招工一动起内忌,跃出农门不回望。img139

解说:

①在“农业学大寨”年代,各地农村注重农田基本建设,作者所在地方就提出建设“一平三端”(地平、树端、路端和房端)的基建目标。基建常在冬天利用农闲、采用集体劳动形式进行。

②当时农村冬天向地里用大车送肥,不用牲畜,而用人力拉套驾辕,常有七八人乃至十几人之多,主要是为农闲活少,给社员找个挣工分的机会。

知青在农村多数是集体居住,常有农民孩子和成人来访。

③下乡后约半年多时间里,许多知青点都续行“文革”的经典仪式:早请示、晚汇报和饭前请示。

笔者所在生产队没有地主和富农,没有确定斗争对象。笔者也曾注意观察,没有发现阶级斗争的迹象。

④知青下乡期间,国家补贴食粮至每人每月原粮35斤,补贴建房费用为每人220元整。

初下乡时,各级党组织都很重视知青工作,开展了评选知青学毛著积极分子、树立知青教育先进典型等活动,有的生产队还实行对知青的物质奖励。

⑤春荒时,粮食短缺,大面积种植的苜蓿正好充作食用。笔者所在农村亦有向富足地区春借玉米、夏还等量小麦的俗例,且是悄悄进行,以避政治风险。

⑥知青点上先是集体开灶、后又闹分灶的情况比比皆是。

笔者所在生产队对知青供粮实行按月按人发粮。所发为原粮,由知青自己去磨粮。由于接续不上,常常断顿,有时则水煮玉米粒、小麦粒食用。

当时去外地工地做工,虽然活路较重,但是粮有补贴,饭有人做,因此许多知青愿意去干。

⑦知青在农村的典型装束是身披破棉袄、旧工服,腰扎草绳,戴军帽等。

知青相逢,聊的话题大多是生存现状、与农民关系、打架、偷鸡摸狗之类。

⑧知青几年,与农民渐渐走近,语言外貌也渐渐趋同,但是双方身份的差别有如铁幕,命运的走向落差极大。

⑨夏收紧张,最怕急雨,关中农民将此雨称为“白雨”。

收麦时,有许多活路讲究技术和经验。麦芒刺人,知青中适应性差的,可造成皮肤损伤,或引发其他疾病。

⑩夏收小麦的主要工序有:用镰刀或钐镰割麦、捆扎麦捆、车子拉运、麦捆码垛、碌碡碾麦、木杈翻麦秸、木锨扬麦粒、收集麦粒、晾晒麦粒、簸筛麦中杂物、麦秸码垛、麦粒装袋、麦袋扛运、麦袋称重、交麦子公粮、余留小麦入库,等等。

img140农村生产、生活、管理等方面活多事繁,当时关中地区就有地里庄稼活路,牲畜饲养活路,打胡基(土坯)、打墙、盖房活路,粮食、柴火、蔬菜的分配、搬运、收拾活路,交换、买卖、修理事项,孩子上学、老人赡养、婚丧事项,以及生产队和大队的保管、记账、财务、宣传、民兵、党政管理工作和完成县上、公社指派任务,等等。

img141笔者下乡后的第一年,所在生产队的劳动日价值为每个7分钱,以后三年中每年约增1角。

下乡初期,队上男知青被评定为九分劳,女知青被评定为八分或七分劳,而农村男子最高劳力为十分劳,妇女最高劳力为九分劳。后来,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和身体的强健,部分知青已与农村同等男女的劳动能力不相上下。但是,下乡三年中,这一劳力分值规定,在笔者所在生产队一直未变。

知青常常哼唱一些“文革”前的老歌、自编歌——多是禁歌,聊以自娱。

img142img1431969年春,宝鸡峡引渭灌溉骨干工程复建,关中西部诸县派出10多万民工参战,知青亦参加不少。该工程任务艰巨,工具简陋,伤亡较大,工地业余文化生活单调。该渠于1971年7月建成。

img144下乡后期,知青们普遍对上山下乡运动和自身命运开始思索,但信息缺乏,思路狭窄,受制很多。

img1451970年起,关中地区开始招工,对知青们的思想、情绪冲击极大,部分知青及家长有私下动作,知青之间也为此发生明争暗斗。

之四:奋斗光景(1971年至今)

亲 秋

蓝天白烟汗飞淌,轰隆叮咣心也唱。师傅亲把好手段,工资初攥真荣光。早晚公献无怨生,大小私拿有众挡。痴迷到头会进步,熟习成精当大梁。

迷 冬

林江翻船匆匆戏,理论灌顶重重章。二度拾书重赴考,一心赚钱轻言商。

待遇衣帽费机巧,儿女枷锁乱心肠。不识深浅埋头闯,雨打聪明礁转航。

燥 夏

国事缤纷雾里花,热血如常石间浪。经济起落关穷富,改革进退触痛痒。

异变常闻总分蘖,同门早衰空嗟殇。甜酸咸辣苦争逐,见闻觉知拼理想。

感 春

甘苦时日敢称量,牢骚白头该回望。贵贱沙砌问心底,崎岖自选考眼光。

常见学弟似当年,偶遇老师更沧桑。人生国运同花树,无价传世是印象!

解说:

①笔者参加工作后许多年里,各单位组织的义务劳动,日常工作中的加班加点,十分普遍,均无薪酬。年轻人或有热情,或迫于情势,一般都予以响应。

几乎与上述时间同时,偷拿单位的公物、原材料和由自己经手的他人物品的行为开始在全国蔓延。有民谚说到:“外国有个加拿大,中国有个大家拿”。

②林彪于1971年9月“自我爆炸”,江青“四人帮”于1976年10月被粉碎,其后,均有对他们的长时间声讨和批判。

文革后期,辨路线、学理论、读马列、搞批判等,一直是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学习、讨论、批判会议和相应活动十分频繁。

③改革开放后,广大青年奋力参加各级各类科学文化学习、考试,以补上学历、知识之不足,以应对升职、提级、加薪等需要。

1980年代中期以后,人们的发财欲望被激发出来,停薪留职蔚成风潮,兼职另挣明暗皆有,下海经商多有失败,小搞小赚不在少数。

④昔日同窗,今日天壤——往时乖劣,眼前全换;当年容貌,许多难辨;少年情谊,如云移变;人生印记,刻上脸面;征途各异,思想纷繁……细观同学,50年来,变化多多,分化显明,令人感慨。

同学中,有人早逝,缘由很多,留给生人一缕哀叹,一缕思念。

⑤笔者同时代人中,调动工作、更换单位、变动岗位、升职降职、内退下岗,多有经历;拼抢好处、争高论低、苦苦求索、安贫乐道,都有人在。其中滋味,真是甘苦自尝。

时至今日,这一代人还在为子女、父母、住房、挣钱、福利、生活、身体等诸多问题,而焦虑、而努力。其中,有安然自得者,也有仍然心怀大志、不甘现状、戮力奋斗者。

西大附中,怎么说你才最好

(高74届毕业生阿紫)

爱读书,爱生活,我和你一样,是西大附中的学生。

——题记

1969年至1974年,我在西大附中度过了初中和高中阶段。转眼之间,三分之一个世纪过去,每每想起,仍如昨日。

因是西大子弟,便自然而然的与西大附中结缘。同学都熟悉,从幼儿园起就在一起玩耍。老师也熟悉,一个家属院居住,低头不见抬头见。

附中在西大校园的西南隅,那爿地界也早已熟络:简单、朴素,还有一点世外桃源般的孤独。那时学校人少,一个年级一个班,两排相向的平房就是全部教室。教室是老房子,阳光从云层边缘漫射到屋顶,就有一层淡青色的雾霭,清风在通透的教室里穿行,就带出地砖上尘土的气息。

刚上初中正值“文革”的“备战备荒为人民”年代,整个西北大学经历了“战备人口疏散”,才从大荔回迁,附中也重新开张。那是中国政治、社会、文化和教育最扭曲最分裂的年代,无法廓清真理和谬误,每一个普通大众也无法理性和独立地思考,狂热的崇拜一旦上升到信仰的地步,往往让人忘记了那些需要去关注的重大问题——对和错,是与非。从初一开始,“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口号铺天盖地,全校师生都投入到挖防空洞以及学工、学农、大批判的热潮中。

在那个喧嚣的年代,阶级斗争是一门最重要的课程,文化课很少很浅。而且,成功和出彩是与家庭出身挂钩的,这个因素极其摧残人性,另一方面,这个因素也极易培养小资的内心世界,甚至助长自卑且自尊的矛盾气质,至少于我。在那一阶段,我非常孤独。在孤独中,我选择了不孤寂,班上的黑板报有我设计的报头、有我写的小文章;学校的壁报上有我书的横幅、画的插图,学校篮球队有我奔跑的身影,学工、学农的队列中飘荡我读的小诗,学校宣传队排演过我写的话剧,也练唱过我写的歌……我最喜欢的是数学,特别是几何,简陋的课本已有吃不饱的感觉,经常拿着“文革”前哥姐用过的书找题做,一道难题一旦解出,就兴奋得跑去向好朋友炫耀。语文是不经意的,但成绩出乎意料的好,常常能得高分,作文簿里被老师画满红道道或红圈圈,甚至评语都是“将必会有造就”。每当作文讲评,姚侠老师抑扬顿挫读我的作文,我都耳热心跳。于是便有憧憬,整日在做数学家还是文学家之间抉择。对感性的我而言,一种仅仅基于憧憬的推理和想象,如同乌托邦,谁还去认真探讨它的逻辑性呢?

那时真是书生意气!

回忆起来,那应该是我青春初期最活跃最有激情的阶段。西大附中以开敞的胸怀,接纳和纵容了我这个既狂妄又自卑,既焦躁又寂静的孩子,以它的丰富,它的博大,它的厚重,提供了一个恣意挥洒的舞台,使我青春的思想和理念在一次又一次表演中发散得淋漓尽致。

七十年代初,我们班来了两位新老师,一位是数学老师李剑,一位是物理老师韩克忠。新老师的到来,犹如一潭死水注入了清泉,整个班级都律动起来。他们目光清澈,行为富有诗意,符合文艺青年的所有概念。他们讲课逻辑严密,条分缕析,每一堂课都有不同的可能性,每一个问题都分析透彻,每一个解答都出神入化。也许是被压抑了很长时间的惯性反弹,也许是新老师带来的清新风气,也许是青春期的无名萌动,我们这个群体都变得爱读书,爱学习,爱思考,爱讨论,平日的作业都工整无比,期中期末考试也会排列名次。重要的是,我们也变得诗意和美丽起来,在姚侠老师身旁,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会静静体会意境深远的田园乐趣,听“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会试着理解这种夸张来自怎样的情景,听“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会想象朦胧迷离的画面和色调。在“八个样板戏”的萦绕中,我们更喜欢听“天山青松根连根”“打起手鼓唱起歌”“我爱这蓝色的海洋”“渔家姑娘在海边”。

提起西大附中,不能不提起教过我的老师:姚侠、张志林、惠胜云、蔡书琪、贾其元、李剑、韩克忠,还有Teacher杜,一个抽雪茄的和蔼睿智的老人,我至今都能嗅到他那雪茄的香气……他们是让我们无比喜爱又崇拜的老师,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因缘际会,做了他们的学生。我记得姚侠老师略带乡音的朗读和骨子里的浪漫,张志林老师孩童般的激情和华丽板书,惠胜云老师的厚重和勤奋,蔡书琪老师的温婉和细腻,贾其元老师的执著和认真,李剑老师的快速和聪慧,韩克忠老师的严谨和严肃。在那个不讲文化和教育的时代,西大附中仿若世外桃源,虽有大潮流的是是非非和诛心之论,但一身书卷气的老师们,给他们刻意或不刻意创造出的人文小环境,带来了知识,带来了学养,带来了儒雅淡泊,带领我们在通往知识的寂静道路上行走。使我青涩懵懂的青春阶段波波澜澜地度过,更使我在前行时,能看见绚丽的景色,在回顾时,不是一片空白。

转眼之间,三分之一个世纪过去了。西大附中的记忆永远留在了我的感觉里,它们被完好地珍藏起来,只要想看到,仿佛就能从记忆里跳荡出来。年少时的数学家或是文学家的梦都没做成,但西大附中教给了我一个真理:人生总是往前走的,只要努力,就有希望。

(作者阿紫原名张坤向,系民建陕西省委会秘书长。)

img146

青葱岁月(下乡期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