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移动角的确定及移动观测

移动角的确定及移动观测

时间:2022-0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地表移动的目的之一是确定移动角,以便设计保护煤柱。目前确定移动角的方法有实测法和类比法两种。开采前测定控制点和观测点高程时,应组成水准网,按三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而沉陷期间和采后测定观测点高程时,以观测线控制点为起点和终点,采用单程附合水准路线或往返测水准支线,按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这种与同类煤田对比求岩层移动角的方法,称为类比法。

研究地表移动的目的之一是确定移动角,以便设计保护煤柱。 目前确定移动角的方法有实测法和类比法两种。实测法是在采空区上方的地面上,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测定各点高程与水平距离的变化;然后,根据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确定移动参数。类比法是借用地质条件相类似的矿区所测得的移动参数。

一、地表移动观测站确定移动角

表15-1 观测点之间的距离

1.地表移动观测站

为了研究地表移动的大小、范围、速度、移动及变形分布、移动持续的时间等,在地表出现移动之前,沿移动盆地的主断面设立若干测点,组成地表移动观测站;由这些观测点连接成的直线,称为观测线;观测线延伸至移动盆地之外,与新设的控制点相连。观测点之间的距离应尽可能相等,其大小与开采深度有关(表15-1)。

选择建立观测站的地点,应尽量满足如下条件:煤层赋存稳定,地质条件较为简单,无大断层,开采深度为100~300m,仅采一层煤,四周无采空区,且地势较为平坦。

图15-5 观测站位置图

图15-5为某矿设置的地表移动观测站示意图。图中,沿倾向主断面与走向主断面设置AB、 CD两条观测线,R1、 R2、R3、 R4点为新设置的控制点,控制点与工作测点相距50~100m。一般在观测线的每端(沉陷范围以外)应布设不少于两个控制点,其间距应不小于50m。如因条件限制,也可只在一端设立控制点,但数目应不少于3个。2.地表移动的外业观测工作

在采区开始回采之前,应在矿区控制网的基础上,测量出所有控制点与各测点的高程和平面位置。然后,在地表移动过程中,定期观测各测点的高程和平面位置的变化。

外业测量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水准测量、距离测量、支距测量。支距测量是测出各测点偏离观测线的程度,以便掌握测点沿观测线方向的横向移动规律,方法是用经纬仪定出观测线,以小钢尺量取测点到观测线的距离。

观测线控制点的高程用三等水准测量的方法, 自矿区高程控制点起引测。开采前测定控制点和观测点高程时,应组成水准网,按三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而沉陷期间和采后测定观测点高程时,以观测线控制点为起点和终点,采用单程附合水准路线或往返测水准支线,按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对于一条观测线上所有点的高程测量,应尽可能在一天内完成。观测线控制点的高程应定期进行检查,其时间间隔可为一年左右。

图15-6 下沉曲线

地表移动的全过程通常分为初始期、活跃期与衰减期三个阶段。当采动影响地表下沉值达10mm时,即进入初始期,初始期每隔1~3个月观测一次;当开采缓倾斜和倾斜煤层时,每月下沉值大于50mm,开采急倾斜煤层时,每月下沉值大于30mm,即进入活跃期,活跃期每半个月至一个月观测一次,但观测次数不得少于四次;此后,在回采工作结束后,当每月下沉值小于50mm时,即进入衰减期,此时在停采线两侧选择若干观测点进行定期的水准测量,观测的时间间隔视开采深度和顶板岩性等具体条件而定,一般为1~3个月,直至地表各观测点在6个月内的下沉量都不大于30mm为止,即认为移动终止,此时可进行采后的最后一次全面观测。

3.观测成果的内业整理及制图

根据正确的外业测量成果,经过内业计算和成果整理,即可获得各点的下沉值和水平位移值,然后绘出每条观测线的剖面图,并在其上绘制地表下沉曲线、倾斜曲线、曲率曲线以及水平移动和水平变形曲线,分别在这些曲线上找出对建筑物有危险的边界点。然后从其中最外边的一个点向采空区边界点作连线,连线在煤柱一侧与水平线所成的夹角,即为岩层沿走向主断面上的移动角δ(图15-6)。同法在沿倾向主断面上求出上山移动角γ和下山移动角β。

二、用类比法确定移动角

在新矿区或未进行岩层移动观测的矿区,可以采用类比法确定移动角值。这种方法是把本矿区的地质采矿特征、上覆岩层的岩石性质、煤层倾角、煤厚及开采深度等条件,与已研究过的矿区进行类比,选择和确定设计保护煤柱的移动角值。这种与同类煤田对比求岩层移动角的方法,称为类比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