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要让孩子喊着口号上学

不要让孩子喊着口号上学

时间:2022-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磊磊今年上初中一年级了,是家里的独子,父母望子成龙之心急切,希望磊磊以后能成大器,对他寄予了殷切的期望。磊磊的父母相信通过严格地训练,磊磊一定能达到他们的要求。从此,教育磊磊成为这个家庭重中之重的任务,父母经常给磊磊讲学习的好处,告诉他只有好好学习才会有出息,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也才能有很好的工作和稳定的生活。

孩子是家长的希望,每个家长也都渴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优秀的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是一句多么常见而熟悉的口号,教室里张贴、老师和父母的口头禅,俨然这句话已成为孩子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这句口号也成为孩子最重要的信念之一,似乎可以让孩子对学习更加专注,也更加富于热情。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家长们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于是家长们以全知全能的角色出现了,不断压缩孩子的其他业余时间,然而效果却总是不明显,孩子越来越叛逆,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学习占据了孩子大部分的时间,让孩子没有闲暇时间来开展其他活动,兴趣爱好被学习代替,家长也理所当然地认为学习才是孩子的正经事情,只要学习不好,其他的再好都是不务正业。

典型案例

磊磊今年上初中一年级了,是家里的独子,父母望子成龙之心急切,希望磊磊以后能成大器,对他寄予了殷切的期望。磊磊的父母相信通过严格地训练,磊磊一定能达到他们的要求。从此,教育磊磊成为这个家庭重中之重的任务,父母经常给磊磊讲学习的好处,告诉他只有好好学习才会有出息,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也才能有很好的工作和稳定的生活。

磊磊是个听话的孩子,从此在学校里,磊磊积极表现,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作业总是第一个做完,下课了也是待在教室里看书,不愿出去玩,其他同学想找磊磊一起玩,都被磊磊拒绝了,时间久了,同学们也都不主再动找磊磊玩耍。在家里,磊磊也是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做作业和看书,很少看电视,从不玩游戏。但是,最近磊磊偶然发现别的同学都有一门才艺,而自己除了学习就没有其他的特长了。虽然磊磊还是一如既往地学习,但是他却没有以前那么高兴,他看着别的小孩在外面玩耍,欢快的笑声在空气中激荡,而为了父母的期待,自己只能在房子里隔着玻璃窗呆呆地看着他们,心中有着几许寂寞,几分渴望。

专家解读

孩子可以好好学习——自发学习

小孩正处在学习的黄金时期,就像小树成长一样,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塑形期,不管是从孩子的特性,还是孩子的成长需要,教导孩子积极地学习都是十分有必要的。然而,家长们却让本性各不相同的孩子,硬性地朝着一个模式发展,让孩子的生活失去了五颜六色的绚烂,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模仿是孩子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这是孩子的天性,好的事物就像吸铁石一样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这也决定了只要教育孩子的方法合理,学习就会成为孩子自发的一种行为。学习一旦成为孩子的自发行为,那么孩子的学习就会变得轻松愉快,家长也会省心很多。

学习应该是快乐的,丰富多彩的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知识也可以改变性格。学习是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通过学习能让孩子的视野更加开阔,让孩子们知道更多神奇的事物,让孩子得到更多的快乐,学习也会使孩子变得自信。我们经常会见到孩子向父母显示自己新学到的知识,比如他今天新学了一首诗歌,就极想给父母背诵,希望获得父母的表扬。然而,一旦父母对孩子的学习采取了强制要求,便会让孩子觉得是为了完成父母交给的任务而失去乐趣。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努力学习在某种程度上被赋予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意义,不断地给孩子的学习增压,要求孩子每天都要有所进步,通过物质的、精神的各种方式强化孩子的学习动力,但从不考虑这种方式有何价值或者是还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孩子幼小的年纪却承担了过多的心理压力,儿童教育越来越趋于成人化,以成人化的角度出发教育小孩,脱离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本性,但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点,还把这个当作自己的骄傲。

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学习应该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而不是追求某个固定的结果。父母总给孩子这样的期望“这次考试如果得第一,爸妈就给你买变形金刚玩”“要是考上重点中学,爸爸就带你去迪士尼”,慢慢地孩子便养成了没有奖励就不会有持久学习动力的习惯,让孩子将学习目标功利化、物质化。在学校中,组织学生参加活动,经常会碰到学生这样问:“老师,参加这个活动有什么奖励吗?”当然也有相反的情形,经常会有家长对孩子的阶段测验结果不满,对孩子大发雷霆,“你怎么这么笨呢,你的脑袋都在想什么呢?”“整天就知道玩,除了玩你还能干什么,学习都学不好,你说你将来能做什么?”孩子要么逆来顺受、暗自伤心,渐渐地没了自信;要么心理逆反,破罐子破摔,偶尔反抗父母而没得到应有的惩罚,便可能一发不可收拾,顶撞父母便成为孩子的家常便饭。实质上,这是家长将学习模式化、固定化、简单化的结果。应当让孩子学会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热爱学习。家长不应该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的学习,别人采用的教育方法不一定就是正确的,相反,家长应当通过引导孩子,让孩子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循循善诱,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促进孩子主动探索,让孩子在探索未知世界中获得快乐。

好父母修炼

学习内容丰富化,形式多样化

孩子的认识特点是感性的,只有生动活泼的东西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关注,枯燥刻板的内容容易让孩子急躁。为什么孩子喜欢看动画片,就是因为动画片用小孩子们能懂愿听的语言传递着丰富的内容,内容切合孩子的心智程度。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段,搜集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多样有趣的学习形式,家长可以自己制作或购买一些学习的道具,比如图画、模型,给孩子进行介绍,引导孩子观看科教节目,增加孩子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周围环境的兴趣与了解。

共同参与,用亲情陪伴助力孩子学习

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学习小游戏,比如一起玩成语接龙,陪同孩子边玩边学习。以心观心,用孩子的视角看待事物,才能最切近孩子的成长心愿。我们不仅要注重孩子的课本学习,也要注重孩子的实践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可利用当地的图书馆、博物馆资源,“处处留心皆学问”,在参观过程中,父母可以设置简单的问题,引导孩子探索未知世界,开拓孩子的眼界和思维。

以亲情关爱鼓励孩子学习

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家长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却往往忽略了对自己的要求,没有进行自我反思,自己对学习不感兴趣,没有学习的习惯,却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总是用严厉的要求取代亲情的呵护,冠以堂皇的名词“为你好”,而孩子却不买“为你好”的账。父母常常以管理者和监护人的角色出现在孩子面前,对孩子要求严格苛刻,而自己总是随意而为。比如,要求孩子关门学习时,自己却在客厅看着电视节目高谈阔论,试问,孩子的心里会是怎么样的感受呢?

成长小贴士

1.给孩子创造学习的氛围,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学习。

2.家长也可以多问一问孩子“为什么”,引导孩子进行思考和自我探索。

3.父母要以身作则,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给孩子学习创造条件和氛围,不区别对待自己和孩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