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

中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

时间:2022-0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抽象逻辑思维,指的是掌握概念、运用概念进行判断、运用判断进行推理的合乎逻辑的思维活动。从上面所述可见,中年级孩子的思维能力比低年级孩子有了较大发展,他们已具有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程度的具体形象性。

29.中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

小学中年级与低年级比较,孩子生理发展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也是他们品德形成与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他的认识、情感、意志等个性特征将有新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内,孩子接受知识,形成能力,养成习惯,比其他的年龄段都较容易。所以了解与把握中年级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适时进行教育,对孩子智力的发展、道德品质的形成,对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年级孩子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1)认识事物的能力得到发展。低年级孩子认识事物的水平较低,他们的感知是笼统的、不精确的。中年级孩子逐步学会精细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学会比较和分析。比如识字,他们不再仅仅把一个汉字作为一个整体图形来感知,而是解剖它,分析组成它的各个部分,然后再综合认识这个字。这种感知水平的发展使学生区分字形近似的汉字差别的能力大大提高。再比如低年级的孩子,画一幅摆在讲桌上的“葫芦和苹果”的写生画,结果葫芦不像葫芦,苹果不像苹果。有的甚至把苹果画得比葫芦还大得多。中年级孩子画同样的画,形状上基本能看出其特征,也能注意到二者在空间上的比例关系。

中年级孩子认识能力的发展,还表现在感知的有意性、目的性的发展。这是小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必备的品质。低年级的孩子,在认识过程中无意性、情绪性仍然很明显,能引起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到了中年级,在教育教学的影响下认识的有意性、目的性逐步得到发展。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三方面:第一,他们较能按要求选择认识的对象,减少了不相干的情绪或兴趣的影响。第二,认识事物时集中注意的时间较长,也就是说,他们注意的稳定性提高了,注意力持续的时间随年龄而增加。低年级的孩子一般是15分钟,中年级的孩子是20分钟或稍长一点的时间。所以中年级孩子在学习半个小时左右时,就要提醒他们集中精神,最好是休息一下或做点别的事情,以保持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第三,有目的的识记逐步占主导地位。开始懂得识记的意义,他们不但能记住有趣的学习内容,即使没有兴趣的,但该记住的东西,也能主动去记。同时,中年级孩子抽象识记的能力也迅速发展,并逐步占主要地位。

(2)思维能力的发展。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这种过渡,不是一种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一个飞跃过程。一般认为,中年级是这一转变的重要时期。相对来讲,中年级以前,孩子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比较多,而到中年级,孩子思维活动中抽象的成分比较多。抽象逻辑思维,指的是掌握概念、运用概念进行判断、运用判断进行推理的合乎逻辑的思维活动。下面就概念、判断、推理这些思维形式看中年级孩子思维发展的特点。

概念。低年级孩子由于不能直接观察到事物的特征,所以进行概括活动就极为困难。如“鸟”这个概念,低年级学生常说成“鸟小、会飞、会叫”。这是因为他们把外部特征放在首位,分不清主次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词汇的增加以及概括能力的发展,中年级学生掌握概念处于形象水平向抽象水平过渡的状态。他们掌握概念中直观的、外部的特征成分逐渐减少,抽象的本质的特征成分逐渐增多。他们能说出鸟的主要特征是有羽毛、有翅膀。

判断。低年级学生往往依据个别的外部特征而片面地判断某一事物。中年级学生,逻辑判断能力不断发展,如三年级的学生,能正确地对应用题进行审题、列式。学写作文时,他们会初步根据题目的要求,判断哪些材料符合题目要求,哪些材料不符合题目的要求而不要写。

推理。低年级学生的推理,建立在直接观察所提供的直观的前提上,他们只能掌握直接的推理。中年级的学生,能根据抽象的前提来进行推理。但是只有借助于直观的公式,或者熟悉的实例把抽象的前提具体化时,推理才能顺利实现。换句话说,他们需要把这些抽象的前提通过实例加以理解,他们才能做出合乎逻辑的推理。如三年级的学生,虽然掌握了各种物体受热膨胀的结论,但是只有在教师的帮助下,才能找出共同的规律。

从上面所述可见,中年级孩子的思维能力比低年级孩子有了较大发展,他们已具有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程度的具体形象性。因此,不论教师还是家长,对他们的思维水平都不能估计过高,而必须帮助孩子积累并丰富感性经验,为他们的思维的进一步抽象化奠定厚实的基础。不这样做,便不能很好地发展他们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

(3)学习兴趣日益扩大,学习的社会动机及作用日益增长。儿童的学习和心理总是相互促进,交互发展的。心理的发展给学习提供了可能性,学习又反过来促进心理的发展。

由于神经系统的发展,加上知识的增加,经验的积累,中年级孩子的学习兴趣更加广泛。他们不但阅读的范围扩大了,而且喜欢参加具有创造成分的科技活动。他们已经不满足于模仿或照别人的要求去做。如他们已不像低年级孩子那样鼓捣玩具,而会摆弄闹钟、收录机等用物,因此,常常会把这些东西弄坏。做父母的不能责骂一顿了事,而应该因势利导,使他们的兴趣日益扩大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要保持和发展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还要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良好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一种直接推动学习的力量。一般来说,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如低年级的孩子,主要的学习动机是直接与背漂亮的书包、希望得高分数、争取得到父母的奖励等相联系的;另一类是与社会意义相联系的,称为社会动机,如从中年级起,孩子逐步理解了学习的社会意义,初步懂得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接班人”的含义,他们把争取成为优秀学生,将来做对社会、对祖国有用的人作为自己的学习动机。为此,他们都为争取获得优秀成绩而努力。

孩子的学习是一种艰苦复杂的劳动,并非都有趣,也不是一帆风顺,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所以,家长除了继续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学习的直接动机之外,还必须指导、帮助孩子确立学习的社会动机,这是关心孩子学习的长远之计。

要保持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还要注意科学用脑。中年级的孩子,大脑的兴奋和抑制过程虽有一定的发展,但还是很差的,过分的兴奋容易引起疲倦。如学习负担过重的孩子,到一定的时候就会使大脑兴奋与抑制过程正常的关系受到破坏,因而降低了孩子的学习兴趣,甚至对学习产生了厌烦的心理。

(4)情感丰富,行为独立性日益发展。在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下,中年级学生的情感日益丰富、深刻,他们初步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情感的发展是以认识为基础的,是与知识、经验的逐步积累,思维能力的发展分不开的。中年级学生情感体验不断丰富,他们的爱和恨更加深刻,不只体现在面部表情上,也付诸行动。他们学习了英雄人物的事迹之后,不仅对英雄人物产生了崇敬的心情,而且会时时以英雄人物的精神要求自己,指导自己的行动。

中年级孩子的道德感也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在集体活动中,他们知道自己在集体中的责任和义务,养成了使自己的情感服从于集体共同目标的能力,产生了对他人和集体的关心。

在道德评价方面,小学生是从具体外部的行为表现为依据,逐步学会以道德原则为根据来评价人的行为。这主要表现在从依靠别人的评价向独立的评价发展。低年级的孩子,教师或父母怎样评价一个人,他们也就怎样评价,有时听到别的小朋友怎样评价,他们也就仿效着评价。中年级的孩子,开始学会独立评价别人或自己,他们能够把自己的行为和别人的行为加以比较,把别人的行为当作自己的“镜子”来对照,把老师对别人的评价,当作评价自己行为的依据。他们对父母和老师的某些不恰当的或错误的行为,能够给予否定的评价。这表明他们已逐渐地有了自己的标准。在很多方面开始有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不一定都按成人的话去做,这正是中年级孩子行为独立性日益发展的原因,是孩子进步的表现,家长应加以注意和引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