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医学模式健康观

现代医学模式健康观

时间:2022-0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早在20世纪4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就已经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而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道德和社会适应上的完满状态。这显然是包含生理、心理与社会多方面因素的一种全方位的现代健康观念。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宪章中明确提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是保持躯体、精神和社会诸方面的完美状态。”因此,从积极的健康观出发,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

人生如资本数码,健康排第一。把健康比做1,则紧随其后的为0。没有1,后面的零再多是没有意义的。健康是人生至宝,这是全人类的共识!

因此,旅游活动应把健康排在首位,以增进健康为目的,又是以增进健康为结果,把健康作为平安快乐的基石,这是当今旅游值得提倡的新理念。

古今中外,人们对健康的一般认识是:“(人体)生理功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现代汉语词典》);“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辞海》旧版)。按照上述解释,一个人身体好,精力足,不就医,不打针,不吃药,便是健康。这显然是把健康局限在生理方面的一种传统的健康观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以及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观念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早在20世纪4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就已经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而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道德和社会适应上的完满状态。这显然是包含生理、心理与社会多方面因素的一种全方位的现代健康观念。这个新的健康观念自提出之后,已逐步地被人们所接受。我国于1999年出版的《辞海》中对健康的解释即为:“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健全的身心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宪章中明确提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是保持躯体、精神和社会诸方面的完美状态。”这一定义大大超越了疾病的范畴,将人的健康与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各方面的关系密切联系起来。躯体健康就是身体强壮,没有病伤;精神健康,即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与生活环境。社会健康较难理解,它有三个层次,一是个人对社会环境适应良好;二是要为家庭、他人、社区和全社会的健康做出积极贡献;三要发挥个人最大能力去实现生命存在的社会价值。因此,从积极的健康观出发,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每一个人都应积极地追求健康,都应对个人、家庭、社会乃至全社会的健康承担责任

1978年,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上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重申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定义,并进一步提出:“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最重要的社会性目标。”把对健康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即健康不仅是个人生活、家庭幸福的基础,而且是国家发达、民族昌盛的保证,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维护和促进健康不仅仅是卫生部门和医护人员的事情,而是政府和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这便是人们所常说的“大卫生观”。

面向未来,国际卫生机构和医学专家相继提出关于跨世纪卫生工作和人类健康新的认识和理论。1994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执委会提出以“健康新地平线”战略来迎接21世纪。并明确指出,未来医学和卫生工作的侧重点应该是:“以人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而不是以疾病为中心。并且将重点放在有利于健康的工作上,作为人类发展的重要部分。”显然,面向21世纪,为使人类健康越上新的水平线,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呼唤着改革发展。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从步入神圣的医学学府的时刻起,便从《医学生誓言》中体会到医生的职责,“决心谒尽全力解除人类之疾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辛苦,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身。”但是长久以来,“没病就是健康”的传统健康观和“人的命天注定”的宿命论仍在社会人群中普遍存在,因此,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和普及新的健康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