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著名的灭绝动物

著名的灭绝动物

时间:2022-0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二叠纪后期的二叠纪灭绝事件,大约95%的海洋生物与70%的陆地动物消失。许多大型的哺乳动物已形成。斯德拉海牛的灭绝速度非常快,与人类到达这一地区从而导致这一物种死亡有关。里海虎7.欧洲野牛欧洲野牛欧洲野牛是欧洲最为著名的灭绝物种之一,它们是体型非常大的一种牛,灭绝于1627年。
著名的灭绝动物_人类与自然界的进

第三节 著名的灭绝动物

地球上曾经有过多次大规模的物种或是某个分类上的族群灭绝,其原因多是因为环境,尤其是气候的大幅改变。其中最严重的5次,分别是奥陶纪后期、泥盆纪后期、二叠纪后期、三叠纪后期与白垩纪末期。而二叠纪后期的二叠纪灭绝事件,大约95%的海洋生物与70%的陆地动物消失。白垩纪末期的白垩纪灭绝事件,则因为恐龙的灭绝而著名。

在地球物种进化的历程中,许多物种在当时的自然环境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但随着环境的变迁和气候的改变,一些物种不得不从地球上灭绝消失。其中有令人熟知的恐龙、袋狼、渡渡鸟等物种。

img311

大约两万多年前,当时的渤海湾是一片酷似现代沼泽的海滩,生长着众多的棕树、栏树和日桂树。许多大型的哺乳动物已形成。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逐渐上升,渤海平原逐渐消失,加上古人类的大量猎杀,致使一些物种灭绝。

1.霸王龙

霸王龙是地球历史上体型最大的陆地物种之一,侏罗纪时期地球上的统治者,灭绝于6500万年前。霸王龙的体长为43.3英尺,高16.6英尺,估计体重达到7吨。它是两足大型恐龙,庞大的骨骼由它那长而重的尾巴保持平衡。与它庞大强壮的后肢相比,霸王龙的前肢很小,而且只有两个爪子。

img312

霸王龙

考古学家在北美洲岩石层中发现了许多霸王龙骨骼化石,他们认为这些恐龙在这里生活了300万年,它们的生活时期是距今6850万年前的白垩纪马斯特里希特时期,在白垩纪——第三纪物种灭绝事件之前,霸王龙是最后存活的恐龙物种之一。考古学家现今鉴定发现30多种霸王龙,其中许多霸王龙骨骼接近于完整。

2.斑驴

斑驴是非洲最有名的灭绝物种之一,其实它们是草原斑马的一支亚种,一半是斑马,一半是马,灭绝于1883年。斑驴曾大量地生活于南非开普省和橘自由州南部地区。它与斑马之间的区别在于其身体前部有鲜明的条纹,这些条纹褪色逐渐暗淡,同时条纹之间黑色区域也变得更宽,斑驴后腿和臀部是棕色。

img313

斑驴

1788年,斑驴最初被视做一种独立物种——马属斑驴,在之后的50年内,自然学家和探险家发现了许多种类的斑马,由于各种斑马之间皮肤花纹各有不同,分类学家意识到按花纹分类会出现许多种斑马,不利于研究人员有效地区分哪些是真正的物种,哪些是亚种,哪些是自然变异。之后的一段时期内对于类斑马物种的分类进入一个混乱阶段,大量的斑驴遭到猎杀,人们围捕斑驴进行食用,世界上最后一只被捕获的斑驴,在捕获不久也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市阿蒂斯·马吉斯特拉动物园死亡

3.袋狼

袋狼是近代自然界中最大的有袋动物,是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本土物种,灭绝于1936年。它们是从20世纪开始逐渐走向灭绝之路。一些人之所以称它为塔斯马尼亚虎是因为其背部斑纹图案,此外,它还被称为塔斯马尼亚狼、塔兹虎等。由于近代人类的过度打猎,袋狼逐渐走向了灭绝。目前考古学家所发现的袋狼化石可追溯至中新世早期。

img314

袋狼

4.斯德拉海牛

1741年,自然学家吉奥格·斯德拉首次在接近亚洲海岸的白令海域发现了斯德拉海牛,是一种毫无防卫能力的海洋动物,灭绝于1768年,期间正值斯德拉与探险家维特斯·白令在旅行。斯德拉所发现的这种海牛体长7.9米,体重为3吨,比其他种类的海牛都要大许多,看起来它有点儿像海豹,但是它却长着结实的前肢和像鲸鱼一样的尾巴。

img315

斯德拉海牛

对化石资料分析可得出,斯德拉海牛之前曾生活在太平洋北部海岸,之后向南迁移至日本和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岸。斯德拉海牛的灭绝速度非常快,与人类到达这一地区从而导致这一物种死亡有关。近年来,仍有一些报道称目击者意外地发现了斯德拉海牛。

5.爱尔兰鹿

img316

爱尔兰鹿

这种远古时期的动物又被称为爱尔兰麋鹿或爱尔兰巨鹿,它是地球上体积最大的鹿,灭绝于7700年前。它主要生活在更新世晚期和全新世早期,生活地点集中于欧洲西起爱尔兰,东至贝加尔湖,追溯其历史至少已有7700年。爱尔兰鹿以其体型结实硕大而闻名,肩部2.1米宽,此外它的鹿角也是自然界最大的鹿角,鹿角两端之间的距离为3.65米,鹿角重量为90英磅。关于爱尔兰鹿的灭绝原因,人们更倾向于是其硕大的鹿角,而并非它的体型太大。一些研究人员认为由于人类的打猎行为,才导致爱尔兰鹿走向了灭绝。另一种观点认为爱尔兰鹿的鹿角太大,不适合在森林地区生存,这是种“适应不良”反应。

6.里海虎

里海虎又称为波斯虎,是地球上生活在西亚地区老虎的一个亚种。它主要生活在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土耳其、蒙古、哈萨克斯坦、高加索、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在1970年以后逐渐走向灭亡。据称,里海虎在目前已知的老虎中是体型第三大的物种。里海虎身体结实强壮,后腿伸展得更长一些,长着大而宽的爪子,它的耳朵短而小,在耳尖位置没有毛发,里海虎只在臀部周围长有软毛皮,身体其他部位的毛皮则又长又厚,它身体上的条纹颜色与孟加拉虎颇为相似。雄性里海虎强壮,体积很大,通常体重可达169~240公斤;雌性里海虎体型略小一些,体重在85~135公斤之间。

img317

里海虎

7.欧洲野牛

img318

欧洲野牛

欧洲野牛是欧洲最为著名的灭绝物种之一,它们是体型非常大的一种牛,灭绝于1627年。200万年前,欧洲野牛进化形成于印度,之后迁移至中东和亚洲,在25万年前抵达欧洲。13世纪的时候,欧洲野牛的生活范围仅限于波兰、立陶宛、摩尔达维亚、特兰西瓦尼亚 和东普鲁士地区。当时捕猎大型动物只是当地贵族和王室成员的一种特权,随着欧洲数量的减少,王室政府禁止了所有捕猎行为,并要求猎场看守员为欧洲野牛提供草场,对欧洲野牛进行放牧养殖,作为一种交换,猎场看守员可以免征当地税费,更为严厉的措施是,偷猎一头欧洲野牛者即可判处死刑。最后一头被记录的活欧洲野牛是在1627年死于波兰的一处森林中,其骨骼被瑞典陆军带走,现保存于斯德哥尔摩市。

8.大海雀

大海雀是大西洋海雀科中唯一不会飞的物种,它一直幸存到近代,但目前却宣称灭绝。它又被称为大海燕或企鹅。大海雀高75厘米,体重为5公斤,它们是体型最大的海雀物种。皮毛平滑有光泽,颜色呈黑白相间,在过去,大海雀主要出现于加拿大东部岛屿、格陵兰岛、冰岛、挪威、爱尔兰和英国,但最终由于过度捕猎导致大海雀灭绝于1844年。

img319

大海雀

9.洞穴狮

洞穴狮又被称为欧洲或欧亚洞穴狮,是一种已灭绝的狮子亚种,目前人类只能从骨骼化石或是古代遗留艺术中对洞穴狮进行了解。洞穴狮是体型最大的一种亚种,在德国西格斯多尔夫地区发现的一具成年雄洞穴狮骨骼显示,其肩高大约1.2米,体长不含尾巴是2.1米,这与现代狮子的体型差不多。但后来经证实,之前所发现的这只雄性洞穴狮在同类中体型略小,正常的洞穴狮要比现代狮子大5%~10%。在1万年前的冰河时代,洞穴狮逐渐走向灭绝。

img320

洞穴狮

10.渡渡鸟

渡渡鸟是生活在毛里求斯岛上的一种不会飞的大型鸟类,它与鸽子是近亲,渡渡鸟身高为1米,喜欢在地面上筑巢,以水果为主要食物。

img321

渡渡鸟

渡渡鸟自从17世纪中后期开始走向灭绝,它通常被当成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种灭绝的样板原型,普遍观点认为渡渡鸟灭绝的主要因素是人类活动所造成。在英语形容词短语中,“死得像渡渡鸟一样”意思是毋庸置疑或无可非议地死亡;在英语动词短语中,“重蹈渡渡鸟的覆辙”意思是走向灭绝或变得陈旧。

11.长毛象

长毛象也有人称为猛犸象,生活年代约1.1万年前,源于非洲,最后一批长毛象大约于公元前2000年灭绝。长毛象是生活在30万年前到l万年前的一种大型动物(灭绝于公元前3700年),一般身高约2.5~3.5米,重约6吨,适合极度寒冷的气候。它的背部的毛最长可达50厘米,长毛下面还有一层绒毛,皮下脂肪厚达9厘米。长毛象的头颈部分还有高耸的大驼峰,可以储存大量的脂肪,这些都是对生活在冬季寒冷、食物较少的地区的适应。

在远古年代,从欧洲西邻大西洋起向东,横跨整个欧亚大陆北部,越过白令海峡,延伸到北美洲,都能看到长毛象的影子。长毛象一般由有血缘关系的成熟雌象与所生小象组成象群,构成母系社会,象群由数头至数十头组成,最年长的雌象任象群领袖。

img322

长毛象

另据国际在线报道:日本一个科研团队日前宣布,2011年将启动猛犸象复活计划,主要工作内容是借助克隆技术,用冷冻细胞培育出1万年以前已灭绝的猛犸象,如果一切顺利,5~6年后就有可能迎来猛犸象宝宝的诞生(摘自《手机报》2011年1月10日)。

12.白臀叶猴

白臀叶猴又叫黄面叶猴、海南叶猴、毛臀叶猴等。在中国仅分布于海南岛,目前已经绝迹。国外分布于老挝、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

img323

白臀叶猴

13.新疆

是中国虎种的5个亚种之一。根据记载,最初是从博斯腾湖附近获得它的标本。由于森林破坏,种群迅速减少,人类最后一次发现新疆虎是在1916年。在这以后的数十年间,科学工作者曾多次寻找过它们的踪迹,但始终再也没发现过。可以说新疆虎主要是在人类破坏自然环境之后结束它们最终的生命历程的。

img324

新疆虎

14.中国犀牛

由于犀牛角极具经济价值,在中国的犀牛遭到猎杀。1916年,最后一头双角犀(苏门答腊犀)被捕杀;1920年,最后一头大独角犀(印度犀)被杀;1922年,最后一头小独角犀(爪哇犀)被杀。在这最后10余年间,共捕杀不足10头。此后,没人能在中国再看到任何一头犀牛。

img325

中国犀牛

15.普氏野马

国内新疆作为普氏野马的故乡,也由于俄、德、法等国的探险队不断大规模捕猎,并将28匹马驹偷运出境,加之国内大批捕杀,到20世纪70年代,新疆普氏野马也基本宣布消失。

img326

普氏野马

16.白头鹳

曾在滦河口、福州、西藏拉萨分别采到标本。从20世纪50年代后就一直无野生报道,因此断定,中国境内可能灭绝。现在,仅在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和上海自然博物馆藏有标本。

img327

白头鹳

17.豚鹿

19世纪50~60年代豚鹿在中国云南西南部(耿马、西盟)被发现(收购到角和皮)。在耿马地区,估计有10余只(彭鸿授等于1962年调查)。3年后,杨德华等(1965年)调查,仅发现4只。20世纪80年代末期再作调查时,耿马地区已经绝迹。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宣布豚鹿在中国绝迹。

img328

豚鹿

18.高鼻羚羊(赛加羚羊)

img329

高鼻羚羊(赛加羚羊)

高鼻羚羊角是中国传统中药中一味名贵的药材。只有雄性的高鼻羚羊才生有这种美丽的角。我国是高鼻羚羊的原产国之一,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地区。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及过度的猎杀,这种珍稀的药用野生动物在20世纪40年代已经灭绝。

19.直隶猕猴

直隶猕猴曾是中国分布最北的灵长类动物,在20世纪时有少数被带到国外,其中一部分放养在英国伦敦和法国巴黎的动物园里,一直活到本世纪初期,其标本至今还保存在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内。另外,在本世纪20~30年代时我国北方城镇街道上的耍猴卖艺者所牵的也是这种猕猴。但从那时以后,就几乎再也见不到了。

img330

直隶猕猴

20.小齿灵猫

小齿灵猫在云南南部的分布是中南半岛分布的最北限,种群数量非常少。20世纪70~80年代,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地区,小齿灵猫的主要栖息地大多被开垦种植橡胶,使适应小齿灵猫生存的环境大面积消失。

img331

小齿灵猫

21.台湾云豹

由于大量捕杀等原因,台湾云豹的数量越来越少了。1972年最后一只台湾云豹倒在了不法分子的枪口之下。学者认为,台湾云豹可能已经绝种,即便没有绝种,恐怕也难以繁衍下去了。

img332

台湾云豹

22.镰翅鸡

在中国境内仅分布于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及黑龙江下游,十分罕见。1986~1987年调查时,已无踪影。2000年新华社发布消息,黑龙江动物所经5年调查,没有发现镰翅鸡,当地老百姓也已几十年没有见到。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红皮书规定,一个物种若50年未见,便可断定在该地区灭绝了。

img333

镰翅鸡

23.白鳍豚

估计白鳍豚仅分布于江苏江阴至湖北荆沙段长约1400公里的长江中下游干流中。长江的水利工程建设,渔业的发展,航运的发达,沿江工业建设造成的水体污染等,都直接或间接给白鳍豚的生存带来不利影响,估计已经灭绝。

img334

白鳍豚

24.云南闭壳龟

生活于中国云南或老挝,有2个活体发现在2004年和2005年,极稀少。仅知有保存于大英博物馆及上海自然博物馆共6只全模标本。除1906年及1946年在昆明及东川采到标本外,40年来,未见有关该种的新的报道。

img335

云南闭壳龟

25.滇螈

生活于云南高原淡水湖泊滇池,已于20世纪70年代末绝迹。绝迹原因主要是“围湖造田”,湖水严重污染,大搞建筑设施,水生生物严重减少以及外来引种,使它们的栖息环境、食物、繁殖都受到严重影响,导致最后绝种。

img336

滇螈

26.锐头银鱼

锐头银鱼原产于台湾南投县日月潭附近,但至1920年以后,则未曾再发现过。推测本种的产地应产于西部河川的下游及河口地区。

img337

锐头银鱼

27.林氏细鲫

本种仅分布于香港新界之小溪中,数量甚少。产区内部分河流由于修建水利设施和水土流失,河溪断流,生存环境被破坏,最终导致资源枯竭而使林氏细鲫绝迹。

img338

林氏细鲫

28.华南虎

2000~2001年的华南虎及其栖息地调查搜索过程中没有看见一只野生虎的身影,国外一些学者认为野生华南虎已经灭绝。

29.华南豹

因为种群数量少,分布分散,分布地相对孤立等因素,使中国华南豹的繁衍受到限制,基因逐渐退化,最终导致灭绝的命运。

img339

华南虎

img340

华南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