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时间:2022-0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阅读延伸·郑和下西洋的航海装备:宝船据《明史·郑和传》载,郑和航海宝船共63艘。能体现郑和下西洋航海技术的是中国唐、宋、元朝以来具备领先世界的先进的航海技术。郑和当年的航海图2.郑和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下
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_人类与自然界的进

第三节 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在中国历史上,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时期就开辟了西航的海上丝绸之路,从两广地区最远到达今天的斯里兰卡。唐宋时期,中国的远洋船舶抵达波斯湾,到了红海和东非海岸,这在中国文献和阿拉伯文献中都有记载。元代著名的旅行家汪大渊在1330年和1339年两次乘商船到达桑给巴尔。《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忽必烈皇帝曾经派遣使者访问马达加斯加,这些为以后中国人的航海奠定了基础。元代以前中国西航的远洋航线、船舶基本上是进行沿岸航行,船的规模、数量和人数、航行的次数、持续的时间都远不及郑和下西洋。

郑和(1371~1433年),原名马三保,云南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人,由于郑和的父亲与祖父均曾朝觐过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使年少时的郑和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心。明成祖朱棣登上皇位后,赐“郑”姓与郑和。后来他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

img202

郑和

郑和下西洋具有历史性的突破,他的航线从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直达西亚和非洲东岸,到达南端的好望角,也就是说抵达了大西洋,涉及三大洋,为此前的中国航海史上所没有,在世界航海史上也居于领先地位。比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要早许多年,在当时靠木船、仅凭借自然的风力航行,克服海上种种困难,是非常了不起的。不仅要有航海技术、造船技术、航海经验,掌握海洋知识,而且也需要勇气和探险精神。

1.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1)唐宋元朝以来发达的造船技术

中国的造船技术也曾长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据文献和出土文物上的图画,可知早在战国时期即有规模颇大的战船——楼船。

img203

郑和下西洋地图

船只的驾驶有赖于船舵,尤其是较大的船只,若无固定船舵则难以操作自如。如在福建泉州湾曾发现了一艘宋代海船的残骸,这艘船长约35米,船上设有13个水密隔舱,它的作用在于万一部分船舱受到破坏而进水时不会造成船体沉没。欧洲的船只是18世纪才开始有水密隔舱的技术。

中国古代的帆船能够很好地利用帆与舵等配合,使船只即使在逆风的情况下也能沿“Z”形航路前进。这种技术至迟在明代已被完全掌握,这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img204

按当年郑和船队的尺寸建造的仿古宝船

中国古代还发明了一种不用帆桨而在船体两侧装设水轮以拨水前进的“车船”(或称轮船),这种船的最早记载见于唐代。西方到15世纪才出现这种船只。最早的蒸汽轮船就是在这种船上装上蒸汽机以推动水轮使船前进而成的。由于中国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高超水平,宋代以后又用上指南针,中国的航海事业曾在长时期内处于领先地位。秦汉时中国海船已通航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唐代时更来往于阿拉伯海,明代郑和的远航更是历史上的创举,他的船队最远已到达非洲东岸近赤道的地区了。

明代的造船技术达到了古代造船技术的高峰。明初郑和曾率巨大的船队7下西洋,他的舰队中的主要船型为“宝船”,这种宝船长约150米,张帆9~12面,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

阅读延伸·郑和下西洋的航海装备:宝船

据《明史·郑和传》载,郑和航海宝船共63艘。

在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有五种类型的船舶:第一种类型叫“宝船”。最大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载重量800吨。这种船可容纳上千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第二种叫“马船”。马船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第三种叫“粮船”。它长二十八丈,宽十二丈。第四种叫“坐船”,长二十四丈,宽九丈四尺。第五种叫“战船”,长十八丈,宽六丈八尺。可见,郑和所率领船队的船只,有的用于载货,有的用于运粮,有的用于作战,有的用于居住。分工细致,种类较多。郑和的船队是一支以宝船为主体,配合以协助船只组成的规模宏大的船队。

根据对南京郑和造船厂的考古,发掘出一根约15米长的舵,和明史所述宝船大小相符。南京郑和造船厂的船坞宽可容20丈。《伊本·白图泰游记》中早已记录中国巨大的12张帆可载千人的海船。伊本·白图泰(1304~1377年)的记录可作为12帆载千人的宝船的旁证。根据南京静海寺郑和所立残碑记载,郑和首次出海宝船为“两千料”,根据他们推论,折合长为十五到二十丈,宽六到八丈左右。至今未有人能够复制实际航行的四十四丈“宝船”。郑和宝船仍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巨型船舶。

中国古代主要造船技术应用时间比较

img205

15世纪中西舰船航海规模对比

img206

(2)唐宋元朝以来领先世界的先进的航海技术

航海是人类科技成就的汇集点,在人类步入航空和航天时代之前,航海科技的水平反映出一个时代科技发展水平的高低。能体现郑和下西洋航海技术的是中国唐、宋、元朝以来具备领先世界的先进的航海技术。

中国很早就可以通过观测日月星辰测定方位和船舶航行的位置,郑和船队已经把航海天文定位与导航罗盘的应用结合起来,以海洋科学知识和航海图为依据,运用了航海罗盘、计程仪、测深仪等航海仪器,按照海图记载来保证船舶的航行路线。这项技术代表了那个时代天文导航的世界先进水平。

《郑和航海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该图与同时期西方最有代表性的波特兰海图相比,《郑和航海图》制图的范围广,内容丰富,虽然数字精度较其低,但实用性胜过波特兰海图。《郑和航海图》有图20页,共40幅,最后附“过洋牵星图”两幅。海图中记载了530多个地名,其中外域地名有300个,最远的东非海岸有16个。标出了城市、岛屿、航海标志、滩、礁、山脉和航路等。其中明确标明南沙群岛(万生石塘屿)、西沙群岛(石塘)、中沙群岛(石星石塘)。根据《郑和航海图》,郑和使用海道针经(24/48方位指南针导航)结合过洋牵星术(天文导航),在当时是最先进的航海导航技术。郑和的船队,白天用指南针导航,夜间则用观看星斗和水罗盘定向的方法保持航向。由于对船上储存淡水、船的稳定性、抗沉性等问题做了合理解决,使郑和的船队能够在险恶条件下很少发生意外事故。白天以约定方式悬挂和挥舞各色旗带,组成相应旗语。夜晚以灯笼反映航行时的情况,遇到能见度差的雾天或下雨,配有铜锣、喇叭和螺号等用于通讯联系。郑和下西洋折射出的中国先进航海科技光辉,表现了中国古代人的伟大智慧,从而创造了郑和下西洋的伟大航程。

img207

郑和当年的航海图

2.郑和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img208

郑和下西洋路线示意图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在当时世界上是一只规模庞大的船队,完全是按照海上航行和军事组织进行编队的,称得上是一只实力雄厚的海上机动编队。英国前海军军官、海洋历史学家孟席斯出版了《1421年中国发现世界》,认为郑和船队先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澳洲等地。1405年之后的28年间,郑和七次奉旨率船队远航西洋,航线从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直达西亚和非洲东岸,途经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下西洋时隔87年后,才有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97年后,达·伽玛才发现新航路,而过了116年后,麦哲伦的船队才离港出航。在世界航海史上,郑和开辟了贯通太平洋西部与印度洋等大洋的直达航线。在28年间,郑和率领中国大明皇朝的200多艘船7次航行在世界海域上,总计航程30万公里,访问40余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据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哈佛大学的李约瑟博士估计,1420年间中国明朝拥有的全部船舶,应不少于3800艘,超过当时欧洲船只的总和。

郑和下西洋与西方新航路开辟的比较

img209

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过程如下:

第一次下西洋: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从南京龙江港起航,经太仓出海,经占城(今越南中南部)、爪哇、苏门达剌(今印尼苏门答腊岛)、锡兰山(今斯里兰卡),到达古里(今印度科本科德)。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国。第一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800人。

第二次下西洋: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出发,顺原路又经暹罗(今泰国)、柯枝(今印度柯钦),到达文莱、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地,在锡兰山迎请佛牙,随船带回,永乐七年夏(1409年)回国。第二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000人。

第三次下西洋:永乐七年九月(1409年10月)从太仓刘家港起航,姚广孝、费信、马欢等人会同前往,到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地,回国途中访锡兰山,永乐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回国。

第四次下西洋:永乐十一年十月(1413年11月)出发,随行有通译马欢,绕过阿拉伯半岛,首次航行东非麻林迪,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回国。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来中国进献“麒麟”(即长颈鹿)。第四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670人。

第五次下西洋:永乐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出发,随行有蒲寿庚的后代蒲日和,途经泉州,到占城、爪哇,最远到达东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国家,永乐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国。

第六次下西洋: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出发,往榜葛刺(孟加拉),史载“于镇东洋中,官舟遭大风,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毕……风恬浪静”,中道返回,永乐二十年八月十八(1422年9月2日)回国。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炽即位,以经济空虚,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动。

第七次下西洋: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1431年1月)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起航,主要到了满刺加、古里、木骨都束,竹步(在非洲)等地,返航后,郑和因劳累过度于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队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第七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550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