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下!南下!

南下!南下!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9年5月,第四野战军百万大军南下[8]。大军打过长江,四野司政机关进入武汉三镇,成立中南军区。9月初,子弟学校从天津一路追随四野南下的脚步,抵达湖北汉口。年底由长征老红军王长德同志任校长。冷克自14岁参加革命,一直受党的教育,为人正直,嫉恶如仇。几十年后的事实证明,“某些人”不仅是真正的三反分子,也是“文革”中“四人帮”和林彪的干将。

解放战争,我随四野从东北一直打到广东。战火的熏陶,不仅激发了我创作的灵感,也丰富了我的生活体验。

1949年5月,第四野战军百万大军南下[8]。河南商丘的黄河上,第一次出现一座一千五百米的大浮桥。这座大桥,用千百根缆绳,将四十四条黄河大船连在一起,紧紧绑在沙滩的无数木桩上。我大军骑兵、炮兵和步兵,在两岸夹道欢迎的人群响雷般的掌声中,跨过大浮桥。我随部队过桥,又激动又自豪。当晚,给新华社发了一篇通讯:《横跨黄河天险的大浮桥》[9]。过了黄河,四野宣传部住在开封,我对这座古代的“东京”心仪已久。闲空之时,不免要游览一番。看了相国寺中的铁塔,想起南曲中有关开封府的许多故事,想起包公断案的许多传奇。

大军打过长江,四野司政机关进入武汉三镇,成立中南军区。我随大军到了汉口,在战士生活社编《战士生活丛书》。工作之余,我写了《白骨山》和《翻身姻缘》等长诗,在当地报刊上发表。同时将战争中一些短篇小说和战地通讯,集结交上海和汉口一些出版社出版。

在我编辑的《战士生活丛书》首页,注明要读给战士听。因为,尽管出的是通俗读物,绝大多数不识字的战士,也无法阅读。我在北平写《沉冤记》说唱词,就注明可以改成“大鼓”“武老二”等形式,演唱给战士听。出于同一理由,我写了话剧《糖衣炮弹》[10]交给中南军区文工团(战士剧社)演出。

武汉是“二七”铁路工人反对军阀吴佩孚大罢工的发源地,我到“二七”机车厂访问,写了《八一号机车》等文章,在《长江日报》上刊出。

9月初,子弟学校从天津一路追随四野南下的脚步,抵达湖北汉口。年底由长征老红军王长德(谭政夫人)同志任校长。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军区决定学校撤离城市,一部分撤到武昌东湖地区,一部分迁到江西庐山。冷克带着幼儿园的孩子们从武汉撤往庐山。

随着全国解放,形势一天比一天好,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部队里也出现了一些利用职权、私自出卖上缴的战利品,以及出售公家的汽油等谋取私利的行为。1951年的“三反五反”运动中,冷克与张淼洪同志(时任幼儿园会计)一起反映“某些”人谋取私利的情况,遭到迫害审查。当时的校长王长德明察秋毫,一脚踹开审查室的大门,将冷克“救”出来,并及时向上级领导反映,才得以解脱,但当时怀着的小儿子家茄却因此早产。冷克自14岁参加革命,一直受党的教育,为人正直,嫉恶如仇。因为这件事,她被迫离开了子弟学校。1952年,调到中南军区部队艺术学院,任办公室主任。几十年后的事实证明,“某些人”不仅是真正的三反分子,也是“文革”中“四人帮”和林彪的干将。老红军王长德同志,一生耿直,林彪摔死在蒙古温都而汗后,她大笑而逝去,何等的痛快,酣畅淋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