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罕见的一口巨型古代铜锅

罕见的一口巨型古代铜锅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你迈进灵武园艺试验场旅游景点红柳山庄的农家乐山水人家的庭院里,视线将被一口巨型铜锅吸引。马鞍山庙宇也没有躲过这一场浩劫,一些神像被砸毁,庙宇也被拆毁,拆下的木料和一些物品被搬到了灵武北门104干校,物品有三口巨型铜锅。当得知这口锅还存在着园艺场时,清真罐头果酒厂的干部唐世俊闻讯后,非常兴奋,他打电话告诉园艺场负责人,要妥善保护这口巨型铜锅,因为这正是20世纪80年代果酒厂三口巨型铜锅仅剩的一件了。

罕见的一口巨型古代铜锅

当你迈进灵武园艺试验场(以下简称园艺场)旅游景点红柳山庄的农家乐山水人家的庭院里,视线将被一口巨型铜锅吸引。铜锅的古制器型,巨大的体积及重量、容量令人惊诧,人们不禁要问,这口锅过去是干什么的?园艺场怎么会有这口大铜锅的。

2010年4月,按照园艺场党委安排,建设1400平方米气调库一座,地址选在了原场子弟学校。在完成场地平整后,大家进行踏勘丈量,无意中从一间早已闲置的破旧的教室残破窗户里,看到了几个废弃的铁架子和两口大锅,门被一把锈迹斑斑的铁锁虚挂着。大家推开门后,看到是满屋狼藉,铁架子是几台机械架子,上面的零件早已不翼而飞,两口锅倒扣在破旧的纸箱堆里,其中有一口体型巨大,显得非常笨重,两个工作人员试图挪动,但重量使他们丝毫没有挪动半分。大家很惊奇,纷纷围上仔细看,竟发现这口大锅是铜浇铸的,另外一口小型锅是不锈钢制作的。

办公室工作人员王志春闻讯起来,将他知道的一些情况告诉了大家。20世纪80年代,园艺场水果连年丰收,而且价格不菲。在当时园艺场是全区最大的水果生产场,果品优质,曾出口苏联,为国家创收了外汇,缴纳了大量税收。在经济发展的形势下,场党委提出了大办企业,提高园艺场经济水平。1985年,决定兴办果品加工厂,随即派出职工张文华、王志春、唐淑琴、章义康、李萍到宁夏中宁科委及一些县办食品加工企业学习,这些同志按照党委要求,在认真学习、掌握果品加工技术后返回场里,场里开始选址建场采购加工机械,从北京、上海、宁夏等地购买了果品加工机械,按照加工工艺要求熬制果酱需要铜制锅具,场里又委派职工张文华同志去采购锅具,这些同志分赴灵武各山乡找寻。后来,张文华从灵武清真罐头果酒厂拉回铜制锅两口,一大一小,据说这两口锅最早是灵武临河乡马鞍山庙宇的物品,“文革”期间,破四旧的风暴也席卷到位于灵武临河乡的偏僻地带。马鞍山庙宇也没有躲过这一场浩劫,一些神像被砸毁,庙宇也被拆毁,拆下的木料和一些物品被搬到了灵武北门104干校,物品有三口巨型铜锅。后来灵武大办企业时,这三口大锅被新办的清真罐头果酒厂搬走,用于熬制果浆。当时这三口大锅的作用非常大,在清真罐头果酒厂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当时流传在灵武有一句话“三口大锅闹革命”,形容清真罐头厂靠大锅起家的历史。在1985年,园艺场为办果品加工厂,从罐头厂调来了职工张文华来办加工厂,又将两口大锅用500元钱买到了灵武园艺场。历经辗转和沧桑,这口铜锅现仍存于园艺场,这口巨型铜锅锈迹斑斑,铸造使用的年限非常久,壁厚1.4厘米的铜锅底曾破过两次,都被人细心地修补细焊,可见用的年头久,历史长。

1985年,当两口大锅被职工张文华拉到园艺场后,在党委的安排和大家的努力下,果品加工厂很快投入了试制及正式投产阶段,当时的厂长由贾仁怀同志担任,技术员由张文华、王志春担任,职工有唐淑琴、李萍等人,场里实行的是财务单独核算,盈利上交的生产管理模式。生产的食品有什锦果脯、果酱、果丹皮等。这些产品生产出来后,受到了上级单位及经销商的一致好评,很快产品在银川、灵武各个副食商场经销,经济效果非常好。随着建设灵陶园艺场,大量投资到新场及水果价格高,原料供不应求等原因,后来水果食品加工厂停办了,由于分场及人事频繁变更,机械有一部分被新场拉走,(其中包括这口铜制大锅),工厂解散后,职工回队工作,出现了门锁厂关的情况,由于没人管理,有些极小的零配件,出现了丢失及被盗。

2000年3月,老场又准备办果品加工厂场里委派杜玉泉等同志把大铜锅从新场拉回,放在因教育改革而停办的园艺场子弟学校,但是由于资金缺乏、机械需更新维修等原因,加工厂虽经有人提议,但巧妇难于无米之炊。因此没有再兴办。一些机械和铜锅就闲置了。因为知道的人很少,再也无人过问大铜锅,一直和另一口不锈钢锅闲置在破旧的废纸箱堆里,无人问津。另外一只稍小的铜锅仍放在了新场,现在已不知去向。

大家仔细的端详着这口铜锅,商量着它的今后用途,再怎么发挥它的作用。很快有人从2009年冬季开始筹建的园艺试验场旅游景点红柳山庄想到了这口锅的用途,有人讲曾去过故宫,有很多巨型铜缸摆放在殿堂院落里,起着贮水消防的作用。提议把这口铜锅摆在红柳山庄的院落里,既有装饰的作用,也可用来做贮水消防的用具。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同意,很快6个年轻力壮的职工抬起了这口铜锅,拉到了红柳山庄,几个小伙子感到锅非常重,想搞清楚它的重量,保卫科工作人员朱春喜便就近寻找了一个磅秤,大家索性抬起来称了它的重量,竟达到了516斤重,办公室的汤立又仔细地丈量了它的高度,壁厚等尺寸。它的高度是75厘米,壁厚是1.4厘米,外径是130厘米,内径120厘米。大家在摆放好这口巨型铜锅后,又仔细观察,发现它是分三层上中下铸造浇铸的,每层有12条范线,也就是当时浇铸流淌铜水时的铜水沟槽。一共有上中下42条范线。铜锅有上中两条沿口,上沿从锅身伸出5.5厘米,中沿在上口的16.3厘米,外沿向外伸出3.5厘米。

锅的包浆锈色及制作风格,参考山西五台山、陕西白云山一些庙宇的厨具铜锅铁锅模式。因此断定这口大型铜制锅的铸造年代至少是清末民初的古物。当得知这口锅还存在着园艺场时,清真罐头果酒厂的干部唐世俊闻讯后,非常兴奋,他打电话告诉园艺场负责人,要妥善保护这口巨型铜锅,因为这正是20世纪80年代果酒厂三口巨型铜锅仅剩的一件了。它确实是灵武马鞍山庙宇中的旧物,从年代上讲,是一件古物,应妥善保存。

灵武灵州古代并称,地域寥廓,地大物博,人杰地灵,可以说,在当时从宗教角度讲,佛教、道教是很盛行的。这口巨型铜锅便是佐证,这口锅高达近一米,做一次食物,可供百余人就餐,说明了这个庙宇在当时僧侣的数量很庞大,也说明了当时庙宇是香火鼎盛时期。

岁月流逝,大铜锅历经了风雨沧桑,见证历史发展,今天被园艺场人摆在了红柳山庄,它将仍发挥着它的作用。同时把它细心的安置摆放也是对这口历尽沧桑形制古朴的文物的一种保护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