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博士研究生导师李凤仪

博士研究生导师李凤仪

时间:2022-0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享誉国内外的稀土催化专家、南昌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李凤仪相识很久了,但知晓他也有记日记的好习惯却是这一回,是他亲自下厨招待我这位小客人时无意中谈到的。当时,生于旧中国的李凤仪正上中学并已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了,他深深地觉得应积极加强自身修养。也就是从那时起,李凤仪与日记结下了不解之缘。李凤仪在日记里暗下决心。

日记构筑人生——访南昌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李凤仪

与享誉国内外的稀土催化专家、南昌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李凤仪相识很久了,但知晓他也有记日记的好习惯却是这一回,是他亲自下厨招待我这位小客人时无意中谈到的。

谈到日记,年逾花甲的李凤仪教授一如走进了他的实验室,兴趣极高。

“日记,对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他们从用口头语言向世界表达自己的思想、要求、希望、情感到用语言文字反映个人上述内容的一次质的飞跃和过渡。可以说,像鲁迅、沈从文、闻一多、泰戈尔、惠特曼、雨果等大作家,都是从写日记开始步入世界文坛巨匠之路的。”

“日记,对于成年人来说,它是人生、历史社会、个人足迹的备忘录。翻开《鲁迅日记》,每篇大多只有几十字、几百字,可它浓缩了作家在风雨如磐的时代潮流中的人生历程。”

“日记,它不仅仅是个人的忠实伴侣、人生的第二秘密,它更是一部人生的百科全书。”

20世纪50年代是一个百废待兴的年代。当时,生于旧中国的李凤仪正上中学并已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了,他深深地觉得应积极加强自身修养。他认真阅读了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共产党员在组织上和纪律上的修养》,并认真地写下了一篇篇学习日记。也就是从那时起,李凤仪与日记结下了不解之缘。

“日记,使我的胸怀更宽阔,眼光更远大。由此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李凤仪教授如是说。

千帆竞过,大浪淘沙,风风雨雨60余载,面对数不清的大是大非,他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原因之一就是:坚持日记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

稀土是中国的特产,储量占世界的3/4。稀土在工业、农业、高精尖技术、超导宇航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用途,而稀土重整催化剂又离不开铂化学。翻开李凤仪教授1958~1962年在前苏联莫斯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日记,有一篇尤为醒人耳目,此篇题用大红笔写就:“中国应该有自己的铂化学。”留苏时,前苏联专家的一句话深深地刺痛了李凤仪的心:“铂化学是苏联的化学。”但铂化学毕竟是前苏联几代人几十年的努力结果,而我国在这方面还几乎是空白。“苏联人能办到的事,中国人也能办到!我要把稀土催化化学搞成中国的化学!”李凤仪在日记里暗下决心。

1978年,是中国科学的春天,全国科学大会胜利召开。二年后,由李凤仪教授挂帅的催化研究室在江西大学(现南昌大学)成立了。为找寻一项数据,李凤仪不辞辛劳,跑遍全国,百忙中,他也不会忘记,随身带上他的日记本。

感谢岁月,感谢日记。日记如一张网,她网住科研收获的秋天。李凤仪研制成功的铂铥、铂钇、铂锡钐重整催化剂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开拓出稀土催化剂的新领域。他创建了固体表面磁化学的新研究方法和测量装置。自1986年来,李凤仪教授先后多次出席国际稀土学术会议,并应邀到美国、加拿大讲学。

美国纽约科学院、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相继发函,美国传记研究所三次书信给李凤仪教授,向他颁发特约成员证书,并拟派专人来华为他撰写传记,李凤仪教授均婉言谢绝了。

李凤仪教授深深地爱着他的祖国和人民。

李凤仪教授说,是始于中学时代的日记缘哺育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日记,能反省自己,检查自己,鞭策自己,激励自己,设计自己,有条件者都应写日记。”李凤仪教授最后总结说。

(见2000年第3期《青少年日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