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切意义都赋予过程

一切意义都赋予过程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一个有着大学问的人,知道世间的一切都只是一个过程,有生必有灭,所以与其执着于本就会失去的虚无缥缈的结果,还不如提高自性,在自性上下功夫。他会知道世间的一切都是一个平衡,有所得必有所失。赋意义予过程的人,与常人是格格不入的,常常不为常人所理解,甚至受着各种压打压、非议。

一切事物都可分为生、住、异、灭四个阶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产生、过程和结果。

人们一般都注重结果,认为结果好就是好。

但是佛学认为,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一切事情的意义在于这个追求的过程。过程远比结果重要。

如果一个人把结果看得比过程重要,目光就会变短浅,思路就会受阻,境界就会变低,甚至为了结果可以不择手段。

而一个把过程看得比结果重要的人,就不会执着于结果,就会有一个大的境界,思路就会有大提升,得到的往往是大果。他看到的绝不是单单一个小我,而是整个世界。

好比一个猎人在追逐猎物时,他的眼中是只有猎物,而看不见山水之美的

又如一个人做生意,如果追求的只是利润,就可能会以次充好、坑蒙拐骗,就会不择手段。什么注水肉,什么吊白块,什么苏丹红,所有这一切问题食品都源于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这不仅损害社会利益,自己还要面临良心的煎熬和社会公德的考验,以及法律的制裁。把结果作为追求的终极目标,结果是路越走越窄。

而一个生意人,如果把过程作为自己的目标,就会考虑社会的利益、人民的需要,就会考虑整个流通环节社会需要的是什么,然后根据需要进行生产。就会把提高产品质量、服务社会需要、方便人们生活,作为生产的终极追求,因此路就越走越宽广,最后能获大利。这也是修大行。所以三流的企业做产品,二流的企业做社会,一流的企业做生命,是挽救人心。

这就是所谓“大商言道,小商言利”。

再比如,一个学生,如果单单以追求考试成绩为自己的目标,就会“两耳不闻窗外事”,就会为了成绩不顾其他,如同学之间的感情交流、做事能力的锻炼、情商的培养,以及各方面素质和综合实力的提高。他们可能会为了提高成绩而营私舞弊。这样的学习,无法提高自己在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自己变成书呆子。其实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人格的培养比学习成绩还重要。

而一个学生如果看重的是过程,就会淡化对成绩的态度,把提高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消化、运用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同时也会注重和老师、同学的关系,也会注意自己能力素质的提高,也会翻看各方面的书籍。这样,在无形之中,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就得到了锻炼,综合素质就会大大提高,自然也会从学习中得到乐趣。这样,在学习中既可以学到知识,也可以提升各方面能力。

这就是“会听话的孩子偶尔成绩好,会自学的孩子永远成绩好”。

要做到把意义赋予过程,看重过程而不是注重结果,需要智慧。

首先要有大学问。没有大的学问,没有大的眼光,就会只看到眼前的利益,甚至鼠目寸光,杀鸡取卵。而一个有着大学问的人,知道世间的一切都只是一个过程,有生必有灭,所以与其执着于本就会失去的虚无缥缈的结果,还不如提高自性,在自性上下功夫。“自性若迷,佛何可救?”他会知道世间的一切都是一个平衡,有所得必有所失。他知道,增加自己的学问,自己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人脉机遇就会自然而至,他就不会一味去追求人脉。他知道当自己把某一方面做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自己就站在了人生的高处。

其次要有大境界。眼睛能看到是视力好。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就是眼光好,是境界。有境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潜在的力量,是对事情的智慧的判断。能从已知中看到未知,看到未来,就是境界。

片面追求结果的,都是把自我的小利益看得过重,以至于阻挡了自己的视线。我们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每个人都可成佛。这是佛祖在菩提树下开悟后说的第一句话,但是众生大都被私利蒙住了眼睛,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再次还要有大情怀。赋意义予过程的人,与常人是格格不入的,常常不为常人所理解,甚至受着各种压打压、非议。这个时候,人要有情怀。没有情怀的人,很容易因环境的影响而改变。一个有着大情怀的人,是不为得喜,不为失悲的,是“最上无情,最下不及情”中的无情。看似无情,实是大情。

2015年7月12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