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地区最早的诗刊,是台北星社同人于1924年2月6日编辑和发行的《台湾诗报》。
1915年张纯甫①与林湘沅、黄春潮、李鹭村、吴梦周等创立“研社”,倡导诗学,两年后改组为“星社”。1924年2月张氏与骆香林、欧剑窗、吴梦周、黄水沛、杜仰山、李鹭村、林述三合力创办的《台湾诗报》诞生。
《台湾诗报》以弘扬国学,维系汉学命脉为宗旨。由张纯甫主撰,骆香林负责编古今诗钞及词钞。《台湾诗报》以诗为主,以文副之,设有“击钵录”“文字因缘”“闺秀诗坛”“各社诗课”“诗界声息”“诗界消息”等栏目。
《台湾诗报》所刊诗、词、文、诗钟②、诗话、联语、谜语、小说各体作品,除白话小说《侦探鸳鸯》外,均以文言写成,其中诗的部分在用韵方面相当严格,合于古韵。然而,古韵并不一一合于现代诗韵。《诗报》里的某些诗作,用国语(白话)吟唱或诵读,是不完全押韵的;用闽方言(包括闽南语)吟唱或诵读,则完全押韵。
《台湾诗报》还刊登大陆旧文学社团的广告,介绍大陆旧文学期刊,大陆旧文学社团将台湾地区各诗社的“诗萃”列入其“征文”范围,是其时海峡两岸旧文学相关联的明证。
从《台湾诗报》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社会心态以及刊物的定位来看,当时的台湾地区旧文学是有相当价值的。众多的台湾作家(包括部分女作家)共同热衷于用文言写作,热衷于在结社联吟的活动里研修和延续中国文化,这对于日据台湾当局的同化主义政策是一个集体的抗议,对其在文化上的反抗意义应予肯定。当时的台湾旧文学同大陆旧文学虽有区别但也是有关联的,并非如某些文学史家所言是完全隔断的。
《台湾诗报》从1924年2月6日问世,到1925年4月25日结束,计出十五本。虽然只有短短两年,但它和连雅堂(连横)创办的《台湾诗荟》并驾齐驱,俱为倡导汉学之重镇。笔者在此必须申明,有些文学史家将《台湾诗荟》当作台湾最早的诗刊,此乃考证不细之谬误。须知《台湾诗荟》出版于1924年2月15日,比《台湾诗报》晚了九天。
【注释】
①张纯甫(1888—1941):名汉,号筑客,又号寄民、老纯。台湾新竹人。曾从教授业,又活跃于诗坛,是颇具实力的多产诗人。著有《守墨楼诗存》《击钵吟集诗》等。
②诗钟:古代文人游戏之一种,即在规定时间内写成诗,其法为:“拈题时,缀线于缕,系香寸许,承以铜盘,香焚缕断,钱落盘鸣,其声锵然,以为构思之限,故名诗钟。”(《诗钟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