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代十四行诗和长叙事诗成就最高的诗人

当代十四行诗和长叙事诗成就最高的诗人

时间:2022-0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论数量或是质量,其成就以唐湜为最。他的十四行组诗《遐思——诗与美》《幻美之旅》与叙事长诗《海陵王》都独步一时,成为新时期十四行诗的代表。唐湜是为九叶诗派夺得“当今十四行诗人冠冕”的第一人。在《中国十四行诗选》中,唐湜的诗入选四十三首,篇数为入选诗人之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9月推出的上下两卷六十万字的《唐湜诗卷》,就是唐湜先生给世人献上的厚礼,其中的十四行诗和叙事长诗更是我们这个泱泱诗国的瑰宝。

中国当代十四行诗和长叙事诗成就最高的诗人,是九叶诗派诗人、诗论家唐湜。

唐湜(1920—2005),原名唐杨和,字迪文,浙江温州人。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外文系。大学读书期间,曾参与《诗创造》编辑工作。后任《中国新诗》杂志编委。1950年后,曾在上海市文协从事翻译工作。1954年起任北京《戏剧报》编辑。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遣送北大荒劳动三年。1961年回乡,先在永嘉县昆剧团当临时编剧,后回温州在一家房管所的修建队干临时工。1978年任教于温州师专。1981年平反,调任温州地区文艺创作室创作员。系中国作家协会浙江省分会理事、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骚动的城》《英雄的草原》《飞扬的歌》《九叶集(合集)》《海陵王》《幻美之旅》《泪瀑》《遐思——诗与美》《蓝色十四行》《唐湜诗卷》等;另有诗论集、论文集和散文集等多部。

十四行诗又称商籁体(sonnet),其盛行是新时期诗坛的特色与亮色。有的诗人沿用英式、意式十四行格律,有的按照中国格律体新诗的要求,在格律上予以变通。两者都属于格律体新诗的范畴。无论数量或是质量,其成就以唐湜为最。他的十四行组诗《遐思——诗与美》《幻美之旅》与叙事长诗《海陵王》都独步一时,成为新时期十四行诗的代表。

早在青年时代,唐湜就受到欧洲浪漫主义诗人很大的影响。在1943年,他就读于浙江大学战时分校外文系期间,便如痴如醉地读着莎士比亚、拜伦、雪莱、济慈等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特别是对于十四行诗,情有独钟。他运用最多的诗歌形式就是十四行诗。尤其难得的是他用十四行诗的形式写长诗。这在中国现当代诗人中,恐怕是没有过的。当然,对于现代主义,他也不是完全排斥。他说,现代主义未必都是好的,不能全盘接受,但可以吸收、借鉴其技巧和表现手法。他从自己的创作实践中体会到,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同样也适合创作长诗。而他恰恰擅长于写长诗,特别是长篇叙事诗。

长篇叙事诗,或者如唐湜自己所说的“叙事长诗”,是他诗歌创作中成就最为突出的。主要的名篇有《划手周鹿之歌》《海陵王》《春江花月夜》等。《划手周鹿之歌》对他的诗歌创作具有独创性突破的意义,是对现代主义东方意识流叙事长诗的一次突出尝试。在这部长诗中,他尝试运用不少现代主义诗艺,如整体构思采取“心理时间”的流荡来展开抒写而不依时序的纵线来单调地叙述;人物塑造则大量使用深沉的内心独白与外部描述的交融,即东方意识流的手法。除了借鉴运用现代主义的诗艺外,由于他旧学功底深厚,又长期从事昆曲的编剧工作,所以,他的诗特别是历史叙事诗,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戏曲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如分别以蔡伯喈、陆游、张若虚等历史人物为主人公的历史叙事诗《桐琴歌》《边城》《春江花月夜》因题材的缘故,较多体现传统诗歌的风格,自在情理之中。而在历史叙事诗中,唐湜的得意之作,当属以九十四首变体的十四行组成的《海陵王》。此诗恢宏雄伟,塑造了一个统领六十万大军挥戈南下、饮马长江的大金国英雄大可汗,以及他的妖媚而又狠毒的爱妃珍哥的丰满的形象。

唐湜一生坎坷,在“十年动乱”中,他更遭受到非人的待遇。可贵的是,尽管受尽磨难,但却从不消沉颓唐,可谓不坠青云之志。越是横逆加身,越是勤奋写作。他在《一叶诗谈》一书中这样写道:“在我的悲剧的一生中,新中国建国前后,曾几次为了天真的政治理想而遭到囚禁,六七十年代更长期受到禁锢,与东汉那些士大夫一样,天真而幼稚的理想受到了无情的挫折;可我却要把痛苦的灾难升华为诗,拿纯洁的诗来填补生命的空白、空虚”,“甚至在大武斗中,双方重机枪对射时,我还躲在盖了厚棉被的桌子底下写,写我的十四行或别的诗”。“把痛苦的灾难升华为诗”,说得容易,做起来谈何容易!若非对诗执着地眷恋,若无坚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安能及此?在逆境中尚且坚持写作,到了新时期,用他的话来说“得到第二次解放”,他就更不顾年迈多病,笔耕不辍,且勤奋多产。

唐湜是为九叶诗派夺得“当今十四行诗人冠冕”的第一人。在《中国十四行诗选》中,唐湜的诗入选四十三首,篇数为入选诗人之首。在二十多年的浩劫中,他写了二十多首叙事长诗、两千余首十四行诗,还有五百多首其他格律诗,可谓无人能够企及。作为一个忠实于艺术的精灵,唐湜曾在诗坛上放过光芒,也曾从诗坛消失过二十多年。在粉碎“四人帮”后人们才又频频听到他柔曼的芦笛声。唐湜再度崛起,引起了文坛的注目,他的大起大落的坎坷生涯和他在苦难中创作的大量诗篇,被文坛称为“奇异的心理现象”。

诗人、人民文学出版社原总编辑屠岸的“沉冤廿载,硬骨铮铮不屈;斯人远去,诗卷皇皇不朽”的挽联,是对唐湜的高度评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9月推出的上下两卷六十万字的《唐湜诗卷》,就是唐湜先生给世人献上的厚礼,其中的十四行诗和叙事长诗更是我们这个泱泱诗国的瑰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