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其关键就在于如何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形成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以及以后的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这两封相隔时间不长的信表明了毛泽东同志最终转向了马克思主义。与此同时, 新民学会在1921年元旦后也开始了一场大辩论, 通过各种思想的碰撞交锋, 大多数成员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此后中国共产党成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是中国共产党的两大理论成果, 它们虽然面临的时代特征和具体任务有所不同, 思想理论也必定会有所不同, 但是不能割裂开来。 它们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都离不开其思想之根——马克思主义; 同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根源——毛泽东思想, 因此,毛泽东思想仍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必修课。

一、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中国虽然在历史上曾经有过骄人的辉煌, 但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史却是一部苦难深重的历史。 中华文明屹立于东方五千年, 它是在民族的冲突和民族的交融中成长起来的, 过去虽然也有着许多坎坷, 但还没有像近代这样遇到一个比自己更为强大的文明。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腐败, 加之自认为是的自满和自大, 使我们这个泱泱大国在政治、 经济、军事、 文化等许多方面逐渐落后于刚刚崛起并且野心勃勃地向着全世界扩张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中西文化板块的大冲撞就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大背景。

在这种冲撞下, 西方列强的图谋是把中国变为他们的殖民地、 附属国, 于是强加于中国身上的各种侵略战争便一次一次地发生了, 割地、 赔款、 出卖主权成了每次战争失败之后的必然结果。 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救亡图存” 也就成了中华民族第一的紧迫问题。 要救亡, 则面临着自身的变革富强。 中国不富强, 就无法真正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 欺凌和奴役。 用什么来发展中国? 用封建社会留下的那些东西能够发展中国吗? 向西方学习, 怎么学习? 又学些什么? 这就发生了 “古今中西” 之争, 成为中国近代史乃至现代历史的一个中心问题。

中国到底应该怎么走? 怎么 “救亡”? 鸦片战争中, 中国的武器无法与英国的坚船利炮对抗, 于是洋务运动提出要努力发展工业, 试图从武器兵船上发展中国。 但是不久后, 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让中国人明白, 不仅是武器落后, 还有制度上的问题。 于是又有了康有为、 梁启超等人领导的戊戌变法。 但是变法失败后, 他们才明白, 改良的道路行不通。 于是新文化运动兴起, 辛亥革命爆发。 虽然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 但是国家依然在军阀的争斗和统治下, 革命尚没有成功。 中国人感到彷徨, 不知在何处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 靠洋务不行, 靠改良不行, 靠原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也不行, 直到 “十月革命” 一声炮响为中国人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首先, 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十月革命的胜利, 使中国人被邻近大国的胜利所震撼; 其次,作为十月革命指导思想的列宁主义提出, 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解放运动已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和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解放运动联系起来; 再次, 在第三国际对中国的直接帮助下, 中国共产党成立了。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与过去的革命运动有所不同的是, “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 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为着中国人民的自由解放, 也为着人类的自由解放, 中国广大被剥削被压迫的劳动群众真正地发动起来了。 这就注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从旧民主主义变为新民主主义, 它的目标也不是资本主义, 而是社会主义。 值得注意的是, 孙中山先生通过辛亥革命的失败也切实体会到了这一点, 所以才提出了 “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的三大政策, 形成了他的新三民主义, 这与新民主主义以及后来的社会主义是相通的。 这一切都表明, 历史的经验教训已经预示着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然而, 方向明确并不等于道路的明确, 道路的失误也会直接导致革命的失败。 其关键就在于如何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形成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以及以后的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 在这些重大问题上, 中国共产党也是经历了非常沉痛的失败教训才逐步明确起来。 而毛泽东同志最为重要的理论贡献就在这里, 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以下简称 “结合” ) 的产物——毛泽东思想, 它的形成和成熟, 实际上也就是以此为标志的。

二、 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中国共产党的先驱者, 包括陈独秀、 李大钊等大多数人都是经过反复选择最后才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 毛泽东同志也是这样, 他早年曾信仰佛教, 后来在湖南第一师范大学时从 “无我论” 到 “唯我论”, 从 “唯我论” 到 “平民主义”, 从 “平民主义” 到马克思主义。

在1920年11月25日给新民学会会员向警予的信中, 毛泽东同志对政治表示十分苦闷,感到 “政治改良一途, 可谓绝无希望。 吾人唯有不理一切, 另辟道路, 另造环境一法。” 12月1日, 回蔡和森的信时才赞同他们提出的 “新民学会” 要以 “改造中国与世界” 为学会宗旨, 并指出达到这一目的的方法必须像俄国一样, 组织共产党, 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这两封相隔时间不长的信表明了毛泽东同志最终转向了马克思主义。 与此同时, 新民学会在1921年元旦后也开始了一场大辩论, 通过各种思想的碰撞交锋, 大多数成员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此后中国共产党成立。

毛泽东同志关于 “结合” 思想的最早萌芽, 是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之后, 他上井冈山开辟革命根据地, 走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但却受到党内同志责疑的时候。

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 计划三路围攻长沙, 但出师不利。 毛泽东同志于9月19日晚决定放弃攻打长沙, 沿湘赣边界南下。 这个决定的做出非常艰难: 首先, 这违背了中央此前的决定; 其次, 将面临是去做 “山大王” 还是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问题; 再次, 士兵的家小让他们对于 “上山” 顾虑重重。 毛泽东同志对这个决定也非常慎重,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 连续写了五篇文章。 这五篇文章充分说明了一开始上井冈山是形势所迫的行为, 但他逐步认识到这个行为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 从不自觉到自觉上山。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从中国国情分析了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提炼总结了在井冈山开展的各种革命运动,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解决了无产阶级革命和中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相互衔接问题,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明确肯定 “朱德毛泽东式、 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 有计划地建设革命政权的、 深入土地革命的、 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 无疑义的是正确的”, 第一次指出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反对本本主义》 则更为尖锐地提出了 “没有调查, 就没有发言权”, 并且提出了 “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把问题提升到了思想路线的高度, 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通过井冈山的斗争, 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从经验层面提升到理论层面, 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结合” 思想萌芽状态的明确表达在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一文中出现, 毛泽东同志在批判 “主观主义” 时提出了纠正的方法: 主要是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 科学化。 要达到这个目的, 就要做到以下两点:

(1) 教育党员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 以代替主观主义的分析和估量。

(2) 使党员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 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 使同志们知道离开了实际情况的调查, 就要堕入空想和盲动的深坑……

这两条实际上已经蕴含着 “结合” 这一党的思想路线, 并且把它作为解决党的政治路线的基础。

三、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则是在经历了更加严峻的失败之后, 那时的中央损失了在白区的绝大多数力量, 不得不迁到了毛泽东同志创立的中央根据地。 但 “左” 派不仅没有接受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意见, 反而认为那是 “否认理论、 否认政治的狭隘经验论的落后思想”。 毛泽东同志本人也受到了严厉打击。 直至第五次反 “围剿” 的失利, 广大红军干部和群众才逐步意识到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思想, 才得以召开了遵义会议, 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解决了军事路线问题。

而毛泽东同志在率领红军经历千难万苦到达陕北之后, 不仅继而在瓦窑堡会议上解决了政治路线, 而且进一步探求解决思想路线的问题。 埃德加·斯诺回忆, 毛泽东曾发奋拼命进行哲学研究, 他认为从这些著作中可以找到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理论根据。 他于1937年发表的 《实践论》、 《矛盾论》, 就是从思想理论的高度,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的高度阐明和论证了 “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阐明和论证了矛盾的 “普遍性即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无个性即无共性”, 并且指出 “这一共性个性、 绝对相对的道理, 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 不懂得它, 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这实际上就是为他提出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及提出“结合” 思想作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证。

1938年的六届六中全会上, 毛泽东同志在政治报告 《论新阶段》 中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

1939年10月4日, 毛泽东同志发表了 《 〈共产党人〉 发刊词》, 明确地以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 为主线系统阐述了建党18年来的历史。 至此, 可以说, “结合” 思想被正式提出来了, 这也表明毛泽东思想走向了成熟。

毛泽东思想之所以是在延安时期达到成熟, 原因有三点:

(1) 经历北伐的胜利和失败、 土地革命战争的胜利和失败, 才能达到对革命规律的完整、 充分、 深刻的认识, 并取得全党的一致。 毛泽东同志曾说: “在民主革命时期, 经过胜利、 失败, 再胜利、 再失败, 两次比较, 我们才认识了中国这个客观世界……那些论文和文件, 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产生, 在以前不可能, 因为没有经过大风大浪, 没有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比较, 还没有充分的经验, 还不能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

(2) 这一时期, 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危难时刻, 中国社会民族矛盾、 阶级矛盾的尖锐性和复杂性得到充分的展现。

(3) 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相对稳定成熟的领导集体, 个人智慧和集体智慧得到有机的结合。 所以延安时期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而 “结合” 思想在1941年 《改造我们的学习》 的演讲中被浓缩为四个字—— “实事求是”。 这是毛泽东同志将中国的成语 “实事求是” 作了马克思主义的新的解释的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 这四个字清晰而又简明地表达了 “有的放矢” 的态度以及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

与此同时, 毛泽东同志及其战友根据这一根本原则,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不断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在中国革命的各个领域开拓出了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的思想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并且使中国的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各种斗争, 取得了节节胜利。

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及以后所取得的伟大胜利, 也向世人充分证明了这一思想的成熟。 在此基础上, 全党通过延安整风, 系统研究党的历史, 总结经验教训, 统一了认识, 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以下简称 “七大” ) 上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在这一过程中, 延安整风运动很重要。 干部只有通过阅读建党以来的各种文件, 充分讨论是非得失, 才能逐步明了毛泽东同志的路线是正确的路线。 延安整风运动就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全党的运动。

中共七大通过的 《中国共产党党章》 提出: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 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 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偏向。” 刘少奇则在对党章的解释中强调: “毛泽东思想, 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 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至此, 毛泽东思想统一了全党思想, 这就为以后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系列胜利奠定了理论上的根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