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提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提出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是毛泽东1938年10月14日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报告中作为“全党亟须解决的问题” 正式提出来的。这里, 毛泽东明确而完整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概念。因此,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坚持。从以上几种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概念的表述中, 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定义的共同之处: 即都是将其定义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并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是毛泽东1938年10月14日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报告中作为“全党亟须解决的问题” 正式提出来的。 毛泽东在会议上指出: “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 中国共产党 “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实际, 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 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这里, 毛泽东明确而完整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概念。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科学思想, 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是指导中国革命、 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 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 因此,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坚持。 但是,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 而是具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科学体系。 基于此,国内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概念作了如下阐释:

(1) 在田克勤主编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轨迹》 这本书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成为指导中国人民革命、 建设和改革的理论。

(2) 在郑永廷主编的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概论》 这本书中, 张静如教授认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体系, 它要求立足中国实际、 体现民族特性、 有新的理论创造以及同时代特征相结合。 换句话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 民族化和新鲜化, 即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在同中国实际的结合中被具体化, 而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具体的实践经验和民族文化优秀成果被概括和提升, 融会成一种体现着普遍和特殊相结合的新型理论并成为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

(3) 在丁俊萍、 熊启珍主编的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论》 这本书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就是要使产生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来一番变化, 使它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 成为中国人民特有的科学理论。

(4) 在罗建平教授主编的 《中国马克思主义概论》 这本书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走自己的路, 创造具有民族形式、 民族风格和民族传统的, 有中国特色和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5) 在王志民主编的 《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这本书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使之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历史进程。

(6) 在2004年12月份 《求是》 杂志中的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 这篇文章中, 作者徐松林认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即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 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统一化、 群众经验创造和领袖理论创新的融合。

(7) 在周树志的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这篇文章中,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继承、 转型、 发展并转化为客观现实的历史过程。

从以上几种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概念的表述中, 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定义的共同之处: 即都是将其定义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并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

针对在上述几种定义中, 几乎每个概念中都出现的 “相结合” 这一表述, 这一过程是“马克思主义” 和 “中国实际” 这两者之间的双向互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