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认识的基础和本质

认识的基础和本质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唯心主义先验论主张认识起因于先天意识, 旧唯物主义主张认识起因于客体信息的刺激。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认为, 人的认识活动是在实践基础上发生的。这是人成为认识主体的自然物质前提。这种差异性, 就是由主体的认识结构和精神素质造成的。认识主体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包括个体主体、 群体主体和类主体三种基本形式。可知性和不可穷尽性是认识客体历史性的客观依据。

人们的认识是如何发生的? 究竟什么是认识的基础? 对此, 不同的哲学流派有不同的回答。 唯心主义先验论主张认识起因于先天意识, 旧唯物主义主张认识起因于客体信息的刺激。 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认为, 人的认识活动是在实践基础上发生的。 它用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的原理, 去阐述认识与实践、 主体和客体的多重矛盾关系, 从中揭示出主体认识的本质, 说明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 认识活动的构成要素

认识的系统结构是指由认识主体、 认识客体及认识中介等要素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结合方式。 人的认识活动包括三个基本要素, 即认识主体、 认识客体、认识工具。

(一) 认识主体

认识主体是指有意识、 有目的地从事一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作为认识主体的人, 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

1. 自然性

人是自然界的存在物, 又能通过不断地同自然界进行物质、 能量和信息的交流, 摄取生活资料, 以维持自身的生存。 这是人成为认识主体的自然物质前提。

2. 社会

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 而且更重要的是社会存在物。 人的存在并不是单个的自然存在,他要与社会其他成员结成一定的关系。 他生活在一定的文化、 制度之中, 受复杂的社会政治、 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3. 意识性

人具有自觉意识和内在的认知结构, 这是人作为认识主体的显著特征, 也是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的重要依据。 人不仅将自身同外部世界区分开来, 有目的、 有选择地以外部世界作为反映和思维加工改造的对象, 而且将自身同自身的活动区分开来, 把自己的需求和追求、 力量和活动当作自己意识的直接对象, 形成自我意识, 并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觉的、 有目的的选择和调整。

4. 实践性

人的能动性更突出地表现为实践性。 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生产, 改造世界以适应主体的需要。 人作为实践的主体的同时, 也成了认识世界的主体。

在认识活动中, 作为认识主体的人需要一定的认识结构才可能进行认识活动。 主体认识结构包括思维方式、 科学知识、 价值观念等方面, 它是在主体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一旦建立起来, 就会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框架或模式。 人的认识活动总是表现为在原有的认识模式上延伸并运用于将要认识的客体, 主体的认识结构不同, 对客体的理解也就会出现差异。 同时, 认识主体的其他精神素质, 即情感和意志以及信念、 理想、 习惯、 本能等各种非理性的心理因素, 对认识也有重大作用, 处在逆境的人与处在顺境的人会出现不同的认识结果。 这些心理素质对人的认识能力的发挥和运用, 起着导向、 选择、 激发和调节等作用。 这就是说, 认识主体往往自觉或不完全自觉地按自己的观点、 方法和标准, 去认识客体、 解释客体, 使对客体的理解带上认识主体的烙印, 从而使对同一对象的理解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 就是由主体的认识结构和精神素质造成的。 例如,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有人认为这句诗是对忠贞爱情的歌颂, 有人则认为它表达了对一个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英雄的崇敬。 不仅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同一客体的认识会有差异, 而且同一个人, 在不同的时间、 环境和自身状态下, 对同一对象的认识也会有所不同。例如, 对于商品经济, 我们现在的认识和过去的认识就不一样, 过去往往认为只有资本主义才搞商品经济, 现在认识到社会主义也要发展商品经济。

认识主体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包括个体主体、 群体主体和类主体三种基本形式。个体主体是认识主体的基础和细胞, 任何认识总是通过个人的认识活动去实现的。 群体主体是指按照一定的信仰、 目的、 利益、 规范等组织起来的社会共同体, 如民族、 阶级、 政党等社会群体, 有着特定的认识任务和特殊的思维方式。 类主体是指社会化的人类, 通过纵向历史继承和横向社会交往, 突破个体主体和群体主体的局限性, 成为最大的集合性认识主体。 当然, 处于具体历史阶段的类主体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这只能通过社会实践的发展去突破。

(二) 认识客体

认识客体总体来说是客观的物质世界。 但客观世界的事物无穷无尽, 并不可能都自然地同时成为人的认识对象。 只有在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作为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那一部分的客观实在, 即进入人的实践活动领域同认识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实在,才成为现实的认识客体。 例如, 原始森林、 矿藏原本就存在着, 只是随着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的发展, 才逐步成为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对象。 认识客体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1. 客观性和对象性

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 具有不以主体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 客观存在的万物只是潜在的认识客体, 只有进入人的实践活动领域并成为认识对象的客观事物, 才是现实的认识客体。 对象性是认识客体最本质的特征。

2. 社会制约性

客体是历史地形成和发展的, 不是凝固不变的, 而是受社会历史主体的制约。 实践的水平决定着认识的水平, 实践的范围决定着认识的范围, 实践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认识才能发展到什么程度。

3. 可知性和不可穷尽性

可知性和不可穷尽性是认识客体历史性的客观依据。 同实践客体一样, 认识客体具有历史性。 所谓历史性, 是指不同的历史时代有着不同的认识对象, 而且不同的社会实践会有着不同的认识对象。 随着实践范围的不断扩大, 原先没有发现的认识客体会不断加入到人的认识领域中来。 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化生产的发展, 更是空前地扩张了认识客体的范围。 客观事物之所以能不断地转化为认识的客体, 还在于世界本身的可知性和不可穷尽性。 世界上只存在着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而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事物; 而无论何种事物, 又总是包含着无限多的属性或方面。 就可能性来说,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以成为认识的客体, 都能够为人所认识。 而就现实性来说, 进入人的认识活动的客体又总是历史的、 有限的, 主体对它的认识也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 而是一个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认识客体有自然客体、 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三种形式。 自然客体是指人的认识所涉及的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 包括天然存在物和人化自然存在物。 社会客体是指社会存在和社会关系。 精神客体是指人类精神生产以物的形式存在的结果, 并成为人们实践活动的对象。

(三) 认识工具

认识工具是指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相互联结、 相互作用的媒介。 认识工具也是在实践基础上逐渐发展的。 原始人只凭着简单的语言、 粗糙的工具进行认识, 没有专门的认识工具。 实践的手段是认识工具, 随着实践活动的发展和认识活动的独立化, 从实践手段中逐渐分化出专门进行认识活动的工具, 而在现代, 则发展成为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 认识工具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 物质工具

物质工具包括可以看得见、 摸得着的工具, 也包括作为感官延伸的感知工具和作为大脑延伸的思维工具, 如各种观测和实验仪器、 计算器和计算机及其网络等。

2. 观念工具

包括以观念形态存在的感知形式和思维框架, 如社会通行的时空观念、 范畴体系、 逻辑规则和思维方式等。

3. 语言工具

包括自然语言系统和人工语言系统, 前者诸如各个民族的民族语言、 生活中的日常语言等, 后者诸如各种计算机语言以及为达到特定目的而人为创造的人工语言等。

认识活动过程就是一个认识主体、 认识客体、 认识工具相互作用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认识主体是首要的、 能动的; 认识客体是客观制约性要素; 而认识工具是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的中介, 是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发展的客观标志。

二、 认识的本质

什么是认识呢? 不同的哲学派别对此问题作出了不同的回答。 其中, 有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也有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有承认主体与客体一致的可知论, 也有否认主客体一致性的不可知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不仅对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作出了科学的规定, 而且全面地揭示了认识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它认为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从认识活动在人的全部生存活动中的地位来说, 它本质上是一种主体与客体间的反映与被反映关系。 认识的反映是以观念的形态再现客体的面貌、 特性、 本质和规律。 认识不可能是主观自身的东西, 只能是对客观内容做出尽可能贴近的反映。 没有客观对象的存在,就不可能形成相应的认识。 尽管反映与认识对象所形成的联系, 或有摹写的痕迹, 或难以与客观对象吻合, 但必然是以客观对象为原型的。

认识不是单纯的生理反应。 人的认识不同于动物的反应活动, 它不是主体对客体简单消极的反映, 而是积极的、 主动的反映。 在认识过程中, 外界的刺激信息被人的感官接收,通过神经系统输送到大脑。 大脑对这些信息要进行分析、 加工、 整理, 有选择地进行反映。因为主体总是在一定的知识、 情感、 意志、 兴趣等状态下反映对象的。 大脑往往要用已有的经验、 知识和逻辑方法等对外来信息进行加工和整理, 然后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主体还能按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客体的规律要求, 选择、 创造符合于目的性的理想客体, 这更是一种能动的反映活动。 这都表明人的认识不是一个仅仅局限于对客体外部现象直观反映的过程, 而是一个深入把握客体内在本质的能动的抽象过程; 不仅仅是对客体的摹写活动, 而且是选择、 建构和创造的能动活动。

现代西方哲学某些流派借口认识过程有选择、 重构的成分, 企图用 “选择论”、 “重构论” 来代替反映论, 这是片面的, 也是缺乏科学根据的。 选择、 重构并不否定反映, 而是进一步揭示主体如何进行能动的反映, 如何在反映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或重构。 主体不能脱离对客体的反映, 随意地进行选择、 重构。 如果主体脱离对客体的反映, 其选择、 重构就是虚无的, 就是神话般的幻想。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肯定了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 创造性的反映, 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立场。

(二)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

前面提到过, 在认识过程中, 认识的主体与客体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而将主体与客体联结起来的是实践。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它是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联结、相互作用中发生的。 实践是主体和客体在这种相互联结、 相互作用的中介、 桥梁, 人们只有通过实践, 才能接触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 获得感性认识, 并通过实践促进事物暴露本质, 在这一基础上, 才能深入到事物的内部联系, 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实践基础上所发生的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 不仅表现为一种认识关系, 同时还表现为实践关系、 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 其中, 实践关系是首要的和基本的关系。

实践关系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在实践关系中, 主体是改造者,客体是被改造者。 主体对客体的改造过程包括两个方面: 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 客体主体化一方面是指有关客体的信息转化为主体的认识并作为主体的精神力量而起作用; 另一方面是指按照自己的目的对客体的改造、 占有, 从而满足人们的需要。 主体客体化就是主体将其思想、 意图通过劳动使其对象化, 即物化在客体中, 使对象打上了主体的烙印。实践关系体现了主客体生存关系的本质, 是主客体之间一切其他关系的基础。 实践关系决定认识关系, 认识关系又能动地反作用于实践关系。 同时, 在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和认识关系中, 又渗透着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 人类认识的发生和发展, 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本质的科学规定。 它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 阐明了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途径和方法,既反对了不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 又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根本缺陷, 是唯物主义反映论发展的崭新阶段和科学形态。

三、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 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两个侧面, 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认识与实践的矛盾是人类认识过程中的基本矛盾。 人类就是在这对矛盾中进行认识活动的。 是什么力量推动着人们去认识这种事物或那种事物呢?这个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以前一直没有弄清楚, 以往的哲学家们总是说, 认识的动力是人们的 “求知欲”、 “好奇心”、 “理论的兴趣” 等。 所谓 “为科学而科学”、 “为理论而理论”之类的论调, 就是这种看法的具体表现。 这些心理因素对认识的发展无疑是起着作用的,但从根本上说, 这些并不是认识发展的推动力。 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表明, 认识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实践, 是实践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才推动认识由浅入深、 由片面向全面发展。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人类要生存发展, 必须投身实践, 实践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它为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提供了可能和条件。 只有通过实践, 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经过反复相互作用,才能使事物多方面的现象为人们的感官所认识, 也只有通过实践, 才能使人们透过事物的种种现象发现其本质和规律。 从根本上来说, 人要获得对某一事物的认识, 除了亲自去实践, 没有别的办法。 我们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是就人类认识的总体而言的, 并非就某一个人、 某一代人的实践或某一形式的实践而言。 就每一代人或每一个人而言, 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和活动范围所限, 不可能事事都去直接经验、 亲身实践。 每个人的大部分知识都来自间接经验, 通过学习、 传授而获得。 因此, 我们必须正确处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既要重视在实践中学习知识, 也要重视从书本和他人那里学习知识。

(二)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实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出认识的新课题, 并提供解决新课题的经验和材料, 促使人们从事新的探索实践。

(2) 实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突破了主体生理器官的局限性, 从而不断扩大主体的视野, 使认识不断达到新的广度和深度。

(3) 实践的发展还不断提高人的认知能力。

(三)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的唯一标准

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即主观是否符合客观的问题, 既不能在意识本身的纯主观的范围内解决, 也不能由纯客观的外界对象本身来解决, 而只有通过联系主客观的中介——实践, 把二者加以对照、 考察, 才能判明。 凡是符合客观的真理性认识, 通过实践必然会成功地转化为现实。 反之, 凡是错误的认识, 在实践中必然会遭到失败。 真理标准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 在下一章我们将详细论述。

(四)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本身不是目的,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这才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实践目的制约着整个认识过程, 规定着认识的方向。 在实践目的的规定约束之下, 人们的正确认识最终才有利于实践的发展。 认识为实践服务, 去指导实践, 才能发挥认识的功能。 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 但脱离实践, 不为实践服务, 那么, 这种认识也就失去了实际的意义。

总之, 认识的产生、 发展、 检验和归宿, 以及认识过程的每一环节, 都依赖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根本的观点。

在承认实践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还承认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实践和认识是相辅相成的。 实践决定认识, 而认识一经产生便具有相对独立性, 并对实践起着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能指导人们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而错误的认识却对实践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使人们的工作遭受挫折或失败。 认识能够对实践产生重要的作用, 是由认识的本性和认识所具有的功能决定的。

辩证唯物主义不仅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 而且揭示了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认识论就是研究认识的本质和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 革命的反映论,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它以前的认识论的本质区别是: 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 使认识论成为真正科学的认识论。

案例点击

西红柿能吃吗?

当你津津有味地吃着西红柿的时候, 你知道西红柿被发现的故事吗?

原来, 西红柿的故乡在南美洲秘鲁的茂密的森林里。 它原名叫兰桃, 那圆圆的个儿, 青里透红的色泽, 着实喜人。 但是当地人却一直怀疑它有毒, 既不敢碰它, 更不敢吃, 还给它起了一个吓人的名字, 叫做 “狼桃”。

到了16世纪, 英国人俄罗达拉里公爵在旅行期间发现了它, 带了几株回英国, 种在皇家花园的温室中。 但只是供皇室贵族观赏, 当玩物摆设。 直到18世纪, 法国有一位画家冒着生命危险决心要尝试一下。据记载, 他在吃西红柿之前已穿好了入殓的衣服, 吃完以后, 就躺在床上等着上帝 “召见”。 结果, 这位画家没有死去, 也没有感到任何不适。 后来科学家将西红柿进行化验, 结果发现它不仅无毒, 而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人们这才发现西红柿是可以吃的。 随后, 西红柿就迅速地推广和传播开来, 有些女士还把它当作减肥的健康食品。

【分析】

为了证明西红柿是否有毒, 这位画家甚至做好了死的准备。 这种精神是多么令人敬佩!这件事现在人们只当作一段佳话来传颂, 但它告诉我们一个哲学道理, 认识只能从实践中来, 人们的认识不是人的头脑里固有的, 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而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毛泽东同志曾指出: “你要有知识, 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 你就得亲口尝一尝。” 这都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