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罗荣桓很有原则性

罗荣桓很有原则性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首《吊罗荣桓同志》,表达了毛泽东与罗荣桓的情谊,对罗荣桓的高度评价。罗荣桓同志是1902年生的。这一经验后经毛泽东批示在全军推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从三湾改编到古田会议,罗荣桓一直坚持毛泽东关于官兵一致、连队建党等一系列军队政治工作的原则,是红军中最著名的政治工作者。抗战时期,罗荣桓受命在山东开辟根据地。9月,毛泽东又提名由罗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

罗荣桓很有原则性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一首《吊罗荣桓同志》,表达了毛泽东与罗荣桓的情谊,对罗荣桓的高度评价。他,堪称楷模式的人物……

毛泽东评点原文

罗荣桓同志是1902年生的。这个同志有一个优点,很有原则性,对敌人狠,对同志有意见,背后少说,当面多说,不背地议论人,一生始终如一。一个人几十年如一日不容易,原则性强,对党忠诚。对党的团结起了很大的作用。[1]

七 律

吊罗荣桓同志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img5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2]

罗荣桓简介

罗荣桓(1902~1963),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生于湖南省衡山县寒水乡南湾村(今属衡东县)。从1919年起先后在长沙协均中学和青岛大学读书,曾参加反对军阀和帝国主义的爱国活动。1926年秋在青岛大学预科毕业后赴广州,旋回家乡组织农民协会,进行反对土豪劣绅的斗争。

1927年4月到武昌中山大学读书,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即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被派往鄂南通城从事农民运动,参与组织通城、崇阳农民武装,任党代表。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经三湾改编到井冈山,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初称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的连、营、纵队党代表。积极建立军队基层的共产党组织,实行民主制度,尊重爱护士兵,反对军阀作风。1929年底参加中共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古田会议),被选为第四军前敌委员会委员。1930年8月任第四军政治委员。1932年3月任第1军团政治部主任。在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斗争中,领导部队的政治工作。第四次反“围剿”后,改任江西军区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巡视员,动员部部长,曾兼任扩大红军突击队总队长。领导扩红工作成绩卓著。1934年1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候补执行委员,获红星奖章。同年9月任第8军团政治部主任。长征中第8军团撤销,他先后任总政治部巡视员、第1军团政治部副主任。到陕北后,参加了东征战役。1936年6月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学习,并兼任培训高级干部的第一科政治委员。1937年1月任军委后方政治部主任,7月任第1军团政治部主任。

抗日战争初期,任八路军第115师政治部主任,随后任115师政治委员。1939年3月初与陈光率115师师部和主力一部进入山东,参与指挥樊坝、梁山等战斗,重创日伪军。他率领的115师部队,与山东人民抗日起义武装组成的八路军山东纵队并肩作战。1941年8月任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同年冬,日伪军5万余人“扫荡”鲁中抗日根据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和115师师部等领导机关被日伪军合围于沂水留田一带。他准确地分析敌情,掌握时机,出敌不意地率部向日军占领区临沂方向转移,跳出敌人重围。后又返回根据地中心地区,领导军民坚持斗争,挫败日军在山东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扫荡”。

1943年3月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15师政治委员、代师长,后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统一领导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党政军工作。针对日军对根据地的“扫荡”和“蚕食”,提出“敌人打过来,我们就打过去”的“翻边战术”,扭转了山东抗日根据地的被动局面。1944年开始组织一系列战役,实行局部反攻,巩固、发展了山东抗日根据地。1945年6月,被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率山东主力部队6万余人进军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政治委员、东北军区第一副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政治委员。他强调打破和平幻想,准备长期作战,积极贯彻中共中央“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战略方针,曾提出发动群众,创建东北根据地的建议。他组织领导了东北地区大兵团作战中的政治工作。1947年在部队中推广第3纵队诉苦教育经验,增强指战员的战斗意志,提高部队战斗力。这一经验后经毛泽东批示在全军推广。在辽沈战役中,他坚决执行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先打锦州把国民党军封闭在东北予以全歼的战略决策,对夺取战役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1949年1月任第四野战军第一政治委员。他作为中共平津前线总前委委员和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政治委员,参与指挥平津战役,主持和平解放北平的谈判工作。1949年6月以后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华中局(后为中南局)第二书记,华中军区(后为中南军区)第一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1950年4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同年9月兼任总干部管理部部长,1954年6月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11月任中共中国人民解放军监察委员会书记。他在领导全军政治工作中,强调发扬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保证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并主持制定《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草案)》,领导“向文化大进军”,提出“系统的、联系实际的、稳步前进的”部队政治理论教育方针。1952年领导筹建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后兼任院长。60年代初,他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强调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反对林彪把学习毛泽东思想庸俗化。他是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一、第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从1942年起经常带病指挥作战,1946年曾切除一侧肾脏,以后长期抱病工作,1963年12月16日病逝于北京,终年61岁。

试析

毛泽东和罗荣桓的友谊可以追溯到井冈山时期。从三湾改编到古田会议,罗荣桓一直坚持毛泽东关于官兵一致、连队建党等一系列军队政治工作的原则,是红军中最著名的政治工作者。抗战时期,罗荣桓受命在山东开辟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罗荣桓任东北野战军政治委员。在辽沈战役中他坚持贯彻毛泽东先打锦州之敌,造成关门打狗之势的作战方针,抵制了林彪先打长春,赶鸭子式的作战计划,受到毛泽东的表扬。

1949年6月,毛泽东提议任命罗荣桓为华中局第二书记兼华中军区政委。9月,毛泽东又提名由罗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1950年4月,毛泽东找罗荣桓谈话希望他出任公安部长,罗推荐罗瑞卿担任。毛泽东旋即又提名罗荣桓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管理部部长。

罗荣桓的身体在战争年代就不算好。建国后,繁忙的军务、政务使他的健康情况每况愈下。他的高血压、心绞痛时常发作。有时一个会开完了,他还得靠在会议室的沙发椅上休息半天,才能缓过劲来。

对罗荣桓带病坚持工作的情况,毛泽东得知后十分关心。1950年9月20日,他在罗荣桓关于提升一位军长为兵团副司令的报告上,除批示:“同意”外,又写道:

荣桓同志:你宜少开会,甚至不开会,只和若干干部谈话及批阅文件,对你身体好些,否则难以持久。请考虑。

毛泽东的批示体现的亲切关怀,罗荣桓对此非常感激。同时,也使他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他仍然在带病坚持领导总政和总干的全盘工作。

1956年12月,罗荣桓因健康原因提出辞去总政主任职务。毛泽东批准了他的辞职请求,并任命他推荐的谭政任总政主任,萧华任总干部部部长。

1959年7月,在庐山会议上,彭德怀直言获咎,被错误地当作右倾机会主义批判。罗荣桓因病未出席这次会议。会议期间,彭真从庐山打电话给罗荣桓,通报了会议情况,并说,毛泽东准备让林彪来接替彭德怀国防部长的职务,并征求未出席会议同志的意见。罗荣桓说,国防部长外事任务较重,林彪身体不好,似不宜担任这一职务,并建议由贺龙任国防部长。彭真向毛泽东报告了罗荣桓的意见,然而未被采纳。9月,组成新的军委,林彪出任国防部长并主持军委日常工作。

1960年底,根据林彪的意见,谭政被免去总政治部主任职务。毛泽东将总参谋长罗瑞卿和总政副主任萧华请到中南海去商量由谁来接替,罗瑞卿和萧华都建议由罗荣桓复出。毛泽东立即同意。于是中央作出决定,由罗荣桓重新出任总政治部主任,谭政改任副主任。

任命罗荣桓为总政治部主任,并不合林彪的意。他一直不让在报纸上公布。罗荣桓复出后,在如何宣传和学习毛泽东思想等问题上,与林彪发生了冲突。毛泽东多次支持了罗荣桓的正确意见,这使罗荣桓得到了不少宽慰。

1963年初,罗荣桓病重住院。12月15日病情恶化。毛泽东、刘少奇等领导人指示医院大力抢救。12月中旬,罗荣桓经常处于昏迷状态。一次他苏醒过来,看看床前的夫人林月琴和孩子们,作了最后交代。他拉着夫人的手说:“我死以后,分给我的房子不要再住了,搬到一般的房子去,不要特殊。”他又嘱咐几个孩子:“我一生选择了革命道路,这一步是走对了,你们要记住这一点。我没有遗产留给你们,没有什么可以分给你们的。爸爸就留给你们一句话:坚信共产主义这一伟大真理,永远干革命。”说完又昏迷过去。昏迷中,他还在不断地重复着说:“我革命这么多年,选定了一条,就是要跟着毛主席走。”

1963年12月16日下午2点37分,罗荣桓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这天晚间,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会议室召开会议听取聂荣臻等汇报10年科学技术规划。开会前,毛泽东提议大家起立为罗荣桓默哀。默哀毕,毛泽东对罗荣桓作了高度评价。

会后,毛泽东悲痛异常,连续几天夜不能寐,写成《七律·吊罗荣桓同志》。全诗于沉痛哀悼之中冷静地追述逝者的业绩、道德和学识。在尾联,毛泽东痛惜地哀叹道:“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哀念死者,一往情深;抚思国事,痛失栋梁,最终发出不可压抑的深情呼喊。

从毛泽东对罗荣桓的评价来看,毛泽东推崇原则性强的人,对人民爱,对党忠诚,对敌人狠。推崇光明正大,反对搞阴谋诡计;推崇始终如一,反对时冷时热;提倡团结,反对分裂,而罗荣桓,正是在这几方面都做得很好,堪称全党的楷模。

【注释】

[1]摘自1963年12月16日晚上毛泽东关于罗荣桓病逝发表的谈话(见贾思楠编:《毛泽东人际交往实录》,第192~193页,江苏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2]这首诗最早发表在1978年9月9日《人民日报》,现载《毛泽东诗词集》,第140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