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异化劳动产生的原因

异化劳动产生的原因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对异化劳动的性质、产生的根源以及异化劳动的四个表现的详细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异化劳动的根源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导致的劳动与资本的分离。工人摆脱被异化、受剥削命运的唯一途径就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是造成异化劳动的根源。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背景下,现实的劳动总是表现为异化劳动。资本主义私有制导致了生产的异化,贫富差距带来社会价值的异化。

第四节 异化劳动产生的原因

通过对异化劳动的性质、产生的根源以及异化劳动的四个表现的详细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异化劳动的根源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导致的劳动与资本的分离。

一、资本主义私有制

资本主义私有制,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占有工厂、矿山、机器设备、土地等一切生产资料,资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者和财富拥有者,是整个社会的统治阶级。生产资料绝大部分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而工人阶级没有生产资料,他们只是拥有人身自由,摆在他们面前的生路只有一条: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资产阶级就是凭借占有生产资料来对工人进行剥削的,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剥削的基础。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受雇于资本家,为资本家劳动。工人劳动一天,资本家给一天的工资,从表面上看,好像是一种“平等交易”。事实上,资产阶级在生存本质上依靠的是对工人劳动的剥削,工人阶级被迫为资产阶级提供无偿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开设工厂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如果无利可图,他们是绝对不会干的。资本家通过订立契约雇用工人,购买的并不是工人的人身,而是以工资的形式购买了工人的劳动力。这时,劳动力的所有权就发生了变化。工人出售了自己的劳动力给资本家,失去了支配自身劳动力的权力。工人的劳动力已经完全受资本家支配,他必须在资本家的支配下进行生产劳动,为资本家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来。除去工资,由工人劳动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一部分价值,叫做剩余价值。资本家就是以“契约自由”的名义,在“公平交易”的招牌掩盖下靠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而发财致富的。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家则主要靠采用新技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办法来加强剥削。随着科技的进步,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非但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重。同时这也说明:只要资本主义私有制存在,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就不会消除,异化劳动就不可避免。工人摆脱被异化、受剥削命运的唯一途径就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

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是造成异化劳动的根源。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背景下,现实的劳动总是表现为异化劳动。在这样的制度下,人会和自己的本质疏离,成为异化的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成为赤裸裸的利益关系,成为异化的关系。资本主义私有制导致了生产的异化,贫富差距带来社会价值的异化。生活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社会,人作为社会的存在物而存在,必然受到恶劣的影响。人类的存在与自由一开始就是密不可分的。从原始社会的纯粹被动适应到变为工业社会主动的适应,进行生产和发明工具,这是人类区别于一般动物的重要转变。然而,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生产的异化慢慢地磨灭和改变了这种由原始人形成的人的类本质。人的大多数劳动不再是主动的、自愿的、积极的劳动,更多的是被压榨下、被动接受的劳动。劳动成为了被奴役的异化劳动。正如马克思在《手稿》中所表述:“每个人都千方百计在别人身上唤起某种新的需要,以便迫使他做出新的牺牲,使他处于一种新的依赖地位,诱使他追求新的享受方式,从而陷入经济上的破产。每个人都力图创造出一种支配他人的、异己的本质力量,以便从这里面找到他自己的利己需要的满足。因此,随着对象的数量的增长,奴役人的异己存在物也在扩展,而每一个新产品都是产生相互欺骗和相互掠夺的新的潜在力量。”需要的异化让人被物质所奴役。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反过来却被束缚在了物质里。资本主义私有制所带来的整个社会的贫富不均,让人们为了有限的资源而展开竞争,造成人与人之间的排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始衍化为赤裸裸的利益关系和残酷的竞争关系。人们的价值观在异化劳动的作用下偏颇。“一些人更优越”的错误信念在人们心中扎根,经济和政治上的压迫使得一个人在文化上也处于劣势,人们的评判系统将更加趋于物质化、利益化。物质领域的异化导致了精神领域的异化。人在此环境中感受到无限的孤独。资本主义私有制就像一棵毒蘑菇,看起来鲜艳无比,吃下去却会致命。

二、劳动与资本的分离

劳动可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大类,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和一般表现形式,但货币并不就是资本,从静止状态看,无法判断货币是不是资本;从运动的过程看,即从货币流通与资本流通来看,才可以判断两者的区别。资本可以是物,可以是货币,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但必须有价值;资本是能够带来价值增殖的价值,具有增殖的能力是资本最根本的特征;资本是以劳动为增值源泉,在运行中不断增殖的价值。资本的本质必须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来理解:从自然属性看,资本是通过在连续不断的运动中占有和支配剩余劳动,以取得价值增殖的价值,它属于社会生产经营不可缺少的要素,资本本身不反映社会关系;从社会属性看,资本与一定社会制度及生产资料所有制相联系,就必然反映该社会的本质特征,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反映,是一种历史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者沦为工人,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前提条件。

“劳动与资本不同。工人不幸成为一种活的,因而是贫困的资本,只要一瞬间不劳动便失去自己的利息,从而也失去自己的生存。”作为资本,工人的价值按照需求和供给而增长,而且,从肉体上来说,他的存在,他的生命也同其他任何商品一样,过去和现在都被看成是商品的供给。作为工人,他只具有对他是异己的资本所需要的那些人的特性才能存在。资本一旦不再对工人存在,工人自己对自己说来便不存在。工人只有当他对自己作为资本存在的时候,才作为工人存在;而他只有当某种资本对他存在的时候,才作为资本存在。“工人生产资本,资本生产工人,因而工人生产自身,作为商品就是这整个运动的产物。私有财产的关系是劳动、资本以及二者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对立使得双方所必定经历的运动是:第一,二者直接或间接的统一。起初,资本和劳动是统一的;后来,它们虽然分离和异化,却作为积极的条件而相互作用。第二,二者的对立。它们相互排斥;互相把对方视为自己的非存在;双方都力图剥夺对方的存在。第三,二者各自同自身对立。资本分解为自身和自己的利息,而利息又分解为利息和利润。” 

劳动与资本的分离是指资本家拥有大量的资本,而大多数的劳动者则除了靠出卖自己的廉价劳动力外一无所有,是资产阶级利用各种暴力和非暴力的手段,对直接生产者实行暴力掠夺的结果。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少数人握有生产生活资料,能够购买别人的劳动力来从事生产。二是必须使大批劳动者丧失一切劳动资料,使得他们不得不为了生存而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资产阶级资本原始积累的那段血腥历史是为了形成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和直接参加劳动的自由的生产者。只有剥夺了农民的土地,使得直接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才能有大量的雇佣工人。生产者与生产资料被迫分离,无产者只能沦为资产者的雇佣工人,剩余价值的压榨对象。

劳动对于劳动者来说应该是肯定自己、感到幸福、自由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的活动,在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之前,人们自耕自足、安居乐业、淳朴善良;而资本和劳动分离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劳动对劳动者来说是否定自己、不自由的、不幸的、使自身肉体受折磨、精神受摧残的活动。劳动变成为维持生存的手段,是受强制的,痛苦的过程。“劳动为富人生产了珍品,却为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者创造的宫殿,却为劳动者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却使劳动者成为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同时却把一部分劳动者抛回到野蛮的劳动,而使另一部分劳动者变成机器。劳动者生产了智慧,却注定了劳动者的愚钝、痴呆。”当资本主义利用各种手段迫使劳动和资本分离,劳动变成异化劳动后,从事生产活动的人也就不再是为了自由地发展自身而劳动,人也就失去了自己的类本质。同时,劳动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然需求而从事的活动,它也是一项精神活动。劳动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将人区别于动物,可是当人们的这种自主性和能动性发生扭曲和断裂时,劳动就发生异化现象,人的本质也随着劳动的异化而异化。劳动不再作为人自由发展的活动而变成个人维持私利、谋求生存的手段,人也就不再是自由发展的人而异化为自私自利的人。

三、案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

为了更加深刻地理解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资本和劳动的分离导致的异化劳动对人造成的伤害,我们以伟大的文豪巴尔扎克的名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为例来进行深入分析。

古老的索漠县城有一座灰暗、阴森、静寂的老屋,住着远远闻名的大富翁葛朗台先生。1789年,共和政府标卖教会产业时,时年40岁有幸娶到有钱木材商女儿的葛朗台用岳父给他的400路易贿赂了标卖监督官,买下了县里最好的葡萄园、一座修道院和几块分种田。葛朗台靠着他的不断经营和葡萄园的收入变成了地方上的“冒尖户”。加上他得到的三笔遗产,他财产的数目,只有替他放债的公证人克罗旭和银行家格拉桑才略知一二。不过索漠城里的人都相信他有一个堆满黄金的秘库,他半夜里瞧着黄金快乐得不可形容,连他的眼睛都是黄澄澄的,染上了金子的光彩。讲起理财的本领,葛朗台是只老虎,是条巨蟒;他会躺在那里,把俘虏打量个半天再扑上去,张开血盆大口般的钱袋,倒进大堆的金银。尽管葛朗台家财万贯,然而他的开销却很节省。他什么都节约,连动作在内。每顿吃的食物,每天点的蜡烛,他总是亲自定量分发;每年11月初堂屋里才生火,到3月31日就得熄火,不管春寒和秋凉;他给妻子的钱每次不超过6法郎;给女儿陪嫁的压箱钱只有五六百法郎;至于仆人拿侬,一年的工薪只有60法郎,她在葛朗台家辛勤劳作了30年,只是在第20年上,葛朗台才痛下决心赏了她一只旧表,那是她到手的唯一礼物。可怜的拿侬老是赤着脚,穿着破衣衫,睡在过道底下的一个昏暗的小房间里。

从小说里这些描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被金钱冲昏头脑的葛朗台被异化为金钱的奴仆,金钱控制了他的思想。在他的身上完全看不到作为人的思考和真诚。为了积累更多的金钱,葛朗台把全家人及仆人的生活吝啬到不能再吝啬的地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出于对金钱的贪婪,葛朗台不仅奴役着自己,家人和佣人的身心也均备受残害。

1819年欧也妮23岁生日的那天,克罗旭和格拉桑便争先恐后地来到葛台家,向欧也妮小姐拜寿。葛朗台嘀咕道:“他们都看中我的钱,哼!娶我的女儿,休想!我利用这般人替我钓鱼!”也是这一天,葛朗台的侄儿,23岁的查理来到葛朗台的家。查理从巴黎带来了很多东西,并把母亲给他的一套华丽纯金梳妆用具也随身带着。查理的到来,使欧也妮心神不宁。她倾慕查理,尽自己最大可能照顾查理。葛朗台却对侄儿冷若冰霜。他从查理带给他的信中得知,他的弟弟负债累累,走上了绝路。可怜的弟弟在信中一再请求大哥做查理的监护人,慷慨地接济查理,让他到美洲去做生意。果然报纸上登载了巴黎葛朗台弟弟破产自杀的消息。葛朗台却对弟弟的死讯无动于衷,只是热衷于他的生意。欧也妮听说父亲赚了大钱,就央求他救济查理,结果却遭到了父亲的一顿骂:“你再想帮他,我就把你送到修道院去。”

这也充分反映了在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下,人的内心也被异化了。异化了的心灵充满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葛朗台不仅用金钱关系思考着别人对待他的态度,同时也用金钱衡量着自己如何对待他人。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葛朗台为了金钱完全泯灭了亲情,人与人之间冷冰冰的利益关系代替了恩情。追求金钱,满足欲望是葛朗台的全部生活。

为了查理父亲的债务,葛朗台决定由商事裁判所出面,使事情不了了之。银行家格拉桑为巴结葛朗台,欣然速往巴黎办理。欧也妮把自己近6000法郎的金币送给查理。查理在接受这笔财产时感激涕零,把装有母亲肖像的梳妆匣交托给欧也妮保管。此后,查理决定到海外经商,他把金链、金纽扣和戒指都交给伯父去变卖。葛朗台给了他1500法郎的现款。新年,葛朗台要女儿把她的全部金币拿出来,欧也妮只好说金币没有了。葛朗台猜到她已把金币送给了查理,大骂女儿并决定把她关进房里,只给冷水和面包。葛朗台太太竭力向丈夫求饶,也无济于事。经过这番折腾,葛朗台太太病倒了,且病情日渐加重,可葛朗台心硬如铁。葛朗台软禁女儿的事件很快传开,引起了公愤。克罗旭告诉葛朗台,如果太太死了,根据法律,他的财产就要和女儿共有。葛朗台异常震惊,为了财产,他决定向女儿屈服。晚上,葛朗台来到太太房间,正巧碰上母女俩在看查理母亲的肖像,葛朗台一见金匣,就像一只老虎扑向一个睡着的婴儿一样抱住不放。1822年10月,葛朗台太太去世,可就在此时葛朗台便请来克罗旭要欧也妮在财产文契上签字,放弃登记,全部财产归父亲管理,女儿只保留虚有权。欧也妮在文契上签了字,他才放心。1827年,葛朗台日渐衰老,不得不让女儿参与一些管理事务,遇到什么问题就叫她跟克罗旭商量。年终,弥留之际的葛朗台吩咐女儿看住金子:“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

在金钱的异化关系中,葛朗台是非人的,在他眼里只有金钱,全然没有亲情与爱。这说明,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血缘关系也被异化了,掺进物质关系的亲情变成了金钱关系。

葛朗台死后,欧也妮才得知她的巨额家产,但她仍感到十分苦恼。她总是思念着查理。而查理把全部精力用在生意上。他先在印度发了财,后又贩卖人口,放高利贷,倒卖海盗赃物赚了大钱。起初他还记得欧也妮的情分,但很快就把她忘得一干二净。查理为得到“新贵”头衔,挤进官场,便答应了和巴黎的奥勃里翁小姐联姻。查理给欧也妮寄出一份信件,他将与别人结婚,并随信寄来一张8000法郎的汇票,作为给欧也妮这位债主的回报,同时要欧也妮交还他的梳妆匣。欧也妮仍为查理偿还了400万法郎的债务。查理得知欧也妮如此富有,后悔莫及。

可见,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关系中,男女之间纯粹的爱情也处于异化的状态。被金钱异化的查理失去了当初对于欧也妮的纯真的感情。他根据金钱的多少来衡量着如何处理与欧也妮的爱情。

欧也妮嫁给了克罗旭,但条件是始终保持童贞。欧也妮33岁的时候丈夫就死了,富有寡居的她依旧过着当年那种拮据的生活。可她办了不少公益事业:建了1所养老院、8处教会小学和1座图书馆。

或许,欧也妮是有自己的坚持的,但是在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下,金钱不仅左右了葛朗台、查理的人生,也左右了欧也妮的人生。所有生活在金钱异化关系下的人的命运都被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异化了。生活在异化里的人毫无幸福可言,都是异化的牺牲品。

在世界名著《欧也妮·葛朗台》中,作者巴尔扎克以一个西方人的视角为我们解读了当时西方社会中的许多异化现象,而这些为我们看待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不少参考。视钱大于命的葛朗台是我们熟悉的人物,在老葛朗台眼中,金钱高于一切,没有钱,就什么都完了。他对金钱的渴望和占有欲几乎达到了病态的程度。在感叹世界为何有这么病态的人的同时,我们也从中领悟到巴尔扎克想为我们描绘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征:唯利是图,自私自利,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种关系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人与人的异化关系。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基础性的、普遍的表现形式是物化或商品拜物教现象。“严格地说来,物化与商品拜物教这两个概念是有差别的。因为物化本身是中性概念。马克思告诉我们:‘关键不在于物化,而在于异化、外化、外在化,在于巨大的物的权力不归工人所有,而归人格化的生产条件即资本所有,这种物的权力把社会劳动本身当作自身的一个要素而置于同自己相对立的地位。’也就是说,马克思所批判的是否定意义上的物化,即同时表现为异化的物化。这种物化的具体的表现方式是物的主体化和人的客体化。人明明是物的创造者,现在却倒过来被巨大的物的权力所支配。其实,这种否定意义上的物化也就是商品拜物教。”在马克思看来,物化的结果是物与物之间的虚幻的关系遮蔽了人与人之间的真实的社会关系。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巴尔扎克刻画的葛朗台形象生动地诠释了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对人造成的伤害。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曾经指出:“资本被理解为物,而没有被理解为关系。”马克思哲学启示我们,要以批判的方式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不仅停留在抽象的物质上,也不能停留在商品上,还要揭示出隐藏在物后面的社会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