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主张对外开放,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封锁、遏制的政策,使得我国无法同这些国家发展正常的国家关系。邓小平同志认为,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才能使中国走向繁荣富强。中国执行开放政策是正确的,得到了很大的好处。我们的对外开放政策是一项长期持久的政策。

一、对外开放政策的提出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主张对外开放,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封锁、遏制的政策,使得我国无法同这些国家发展正常的国家关系。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我国同当时以前苏联为首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还是有一定交往的,在经济技术文化交流中,也还能够相互援助、相互支持。但60年代后,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的10年动乱中,我国同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也疏远起来,中国几乎是对世界各国都关上了大门。虽然从70年代起,我国政府开始同美国等国对话,与日本等国逐步实现了国家关系的正常化,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了一些援助,开展了一些交流,但总体上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仍基本上处于一种自我封闭的状况。与此同时,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新的科技革命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提高,各国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发达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由于闭关锁国的政策,错失了许多次缩小与发达国家距离的机遇,以标志一国综合经济实力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指标而论,我国排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后面。

1978年12月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作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的同时,明确提出了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把实行对外开放确立为“基本国策”,明确提出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外开放的方针,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实践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全方位开放的阶段。1988年9月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得到全面发展。

二、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持久的政策

邓小平同志认为,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才能使中国走向繁荣富强。世界是发展的,也是开放的,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更加需要实行对外开放,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邓小平指出:搞社会主义建设“要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1984年,邓小平指出:“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这不是短期的政策,是个长期的政策。”

邓小平在认真总结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一个国家要取得真正的政治独立,必须努力摆脱贫困。而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中国执行开放政策是正确的,得到了很大的好处。如果说有什么不足之处,就是开放得还不够。我们要继续开放,更加开放。如果说本世纪内我们需要实行开放政策,那么,在下个世纪的前50年内中国要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也离不开这个政策,离开了这个政策不行。如果开放政策在下一世纪前50年不变,那么到了后50年,我们同国际上的经济交往更加频繁,更加相互依赖,更密不可分,开放政策就更不会变了。我们的对外开放政策是一项长期持久的政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