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试述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试述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色诺芬的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经济论》和《雅典的收入》当中,本文拟就此略陈拙见。在这里,色诺芬还有一个重要的思想体现出来,他实际上已经承认管理是生产性的劳动,而我国至今在这一问题上还存在争议。这种矛盾思想之所以会在色诺芬身上体现出来,主要还是由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色诺芬本人的政治态度决定的。

试述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赵 沛

一、色诺芬生平简介

色诺芬(Xenophon,约公元前430年—前355年),古代雅典人,古希腊著名的史学家、军事家和政治家。

色诺芬出生于雅典的一个富有的奴隶主家庭,自小受到过多方面的良好教育,熟悉军事和骑术。曾师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是同窗好友,是苏格拉底的得意门生。色诺芬多才多艺,涉猎很广,著述很多,内容涉及历史哲学、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其中主要有《希腊史》、《居鲁士的教育》、《居鲁士远征纪》、《苏格拉底言行录》、《斯巴达政体论》、《经济论》、《雅典的收入》等书。色诺芬的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经济论》和《雅典的收入》当中,本文拟就此略陈拙见。

二、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经济论》是古希腊奴隶主社会论述经济问题的第一本著作,也就是家政管理学。其内容是专门研究奴隶主家庭经济的,研究奴隶主怎样管理好自己的田庄,以有效的榨取奴隶的剩余劳动,来增加自己的财富。《经济论》是用记录苏格拉底和别人的对话的体裁写出来的。应当说,其思想更多地反映了苏格拉底的观点。《雅典的收入》是色诺芬晚年的著作,内容涉及到经济地理、矿山管理、奴隶租用和买卖、货币职能、国家租税、和平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等。这两本著作的主要观点有:

第一,财产管理是一门学问。色诺芬提出,没有财产的人可以靠给别人管理财产来获得报酬,这也是一门技艺。财产管理的目的就是管理者接管一份财产后,能够支付一切开支,并获有盈余使财产不断增加。一个从事管理的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应该给他以优厚的报酬。色诺芬所指的财产管理实际上就是理财,他在这里所指的财产实际上只限于金钱。在这里,色诺芬还有一个重要的思想体现出来,他实际上已经承认管理是生产性的劳动,而我国至今在这一问题上还存在争议。

色诺芬还区分了财产与财富,他认为财产就是属于一个人所有的土地、房屋和其他一切东西。实际上这是从所有权角度上所给的定义,因为它所指的财产是代表那些对于他的所有者有利的一切东西,认为财富则是泛指对人有利的东西。但“一种东西是不是财富,要看人会不会使用它。例如,一支笛子对于会吹它的人是财富,而对于不会吹它的人,则无异于毫无用处的石头。”[1]色诺芬的意思是财必须尽其用,好东西放在那里弃而不用,等于废物。这里已经有非常明显的效用论的思想火花,值得肯定。

色诺芬还指出了一个善于管理财产的人应具备的优秀品质和才能,包括要管理好自己;要管理好自己的财产;要学会使用奴隶;要学会教导自己的妻子;要选好管家妇;要有指挥的才能。这些思想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人力资源学。

第二,农业是最重要的经济部门。在《经济论》中色诺芬力图证明人的幸福仅仅依赖于农业,农业是最愉快和最有益健康的经济部门,认为自由民不应该从事其他“粗俗的技艺”。色诺芬说:“最富足的人也不能离开农业,因为从事农业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享乐,也是一个自由民所能做的增加财产和锻炼身体的手段。”[2]这种看法在当时极具代表性,马克思说:“古代人一致认为农业是适合于自由民的唯一的事业,是训练士兵的学校”,所以“农业享有极大的荣誉”[3]。它能给城邦带来种种好处:如鼓励农民武装保卫国家;训练出更好的运动高手;教育能够学习的人,使他们公平正直;训练人们共同努力去打败敌人,保卫城邦等等。对此,色诺芬感叹:“据我看来,如果任何自由民能够得到比这更可爱的东西,或者发现比这更可爱、更有利于谋生的职业,那倒的确是奇怪的事情。”[4]最后,色诺芬得出结论:“农业是其他技艺的母亲和保姆,因为农业繁荣的时候,其他一切技艺也都兴旺,但是在土地不得不荒废下来的时候,无论是从事水上工作或非水上工作的人的其他技艺也都将处于垂危的境地了。”[5]因此农业是一切经济部门的基础,是最重要的经济部门。法国近代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魁奈颇为欣赏色诺芬的观点,曾引用上面这段话作为他的主要著作《经济表》的题词。应该说,色诺芬的重农思想是有积极意义的,尽管人类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但农业的基础地位依然未变,何况两千多年前了。

第三,自相矛盾的工商业思想。在色诺芬的论述中,他毫不掩饰自己对工商业的厌恶和鄙视,认为这些不过是“所谓粗俗的技艺,会伤害公民的身体和精神”[6]。但在另一方面,他又觉得发展城邦的工商业是必要的。这种矛盾思想之所以会在色诺芬身上体现出来,主要还是由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色诺芬本人的政治态度决定的。在古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处于相对低级阶段,当时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如吃穿住的匮乏矛盾表现得尤为突出和尖锐。因此,人类的最大奢望不过是也只能是自给自足。要达到这一目标,唯一的途径就是进行社会分工,因为在当时的社会,“很难找到精通一切技艺的工人,而且也不可能变成一个精通一切技艺的专家”[7]。在当时的奴隶占有制下,商品生产和交换已经获得初步发展,奴隶主的田庄同市场不得不发生一定的联系。因此,在《雅典的收入》一文中,色诺芬希望“有更多的人和我们贸易”,主张“如果在公共庆祝典礼上把那些开来船只并带来大批值钱商品因而有利于国家的商人和船主尊为上宾……那也会增加我们的利益……寄居在我国和来我国访问的人越多,显然就会有越多的商品进口、出口和出售,并且也会使我们获得更多的利润和贡赋。”[8]在对于货币作用的解释上,色诺芬的观点前后矛盾表现得更为明显。他一方面反对货币经济,另一方面又把货币的作用评价很高。他强调开采银矿的好处,认为当人们拥有足够的其他可供使用的东西以后,人们便不再想添置这类东西了;但是,“谁也不会有多到不希望再多的白银;如果他们拥有的白银太多,他们就把它储藏起来,他们喜欢储藏白银不亚于他们喜欢使用白银”。[9]对于他的这种观点,马克思认为是“市民阶级本能”的表现。因为色诺芬是“在当作货币和贮藏货币的特殊形式规定上论述货币”[10]的。从目前的最新研究成果来看,如同古代社会的其他文明一样,希腊文明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农业文明,而不是一个工商业高度发达的文明。但即使如此,手工业、商业仍旧是城邦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色诺芬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商人、手工工匠的存在是城邦发展的必然产物,工商业是社会分工的自然结果,工商业的发展可以丰富物产,繁荣市场,搞活经济。同时色诺芬也比较清醒地认识到了工商业的发展对城邦肌体会带来种种不可避免的破坏和侵蚀作用。他认为金银和工商业会助长人们贪婪、邪恶,导致社会道德风气败坏,当时,从事工商业活动的主要是客民和外邦人。他们中某些人由此发财致富,并由致富而获得公民权,由此造成了对城邦健康肌体的直接损害。基于这一认识,色诺芬片面地认为工商业是最卑贱的行业,应由城邦中最卑贱的人去干,他解释了手工业之所以为人瞧不起的原因:“因为这些技艺只使工人和监工们静坐在屋子里,有时还整天呆在炉火旁边,伤害他们的身体,弄坏身体就会严重地弄坏精神,而且,这些所谓的粗俗的技艺使人没有余暇去注意朋友和城市的事情,所以从事这类技艺的人被认为不善于与朋友们交往,也不能保卫他们的国家。事实上,在某些国家里,特别是在以尚武著称的国家里,甚至不准任何公民从事粗俗的技艺。”[11]这样,色诺芬的工商业思想就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一方面,他深知为了城邦的生存,为了达到他们理想的自给自足的目标,同时也是社会分工自然发展的结果,工商业对城邦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他又坚持认为工商业是一门卑贱的职业,只能是城邦生活中的辅助因素,也只能起些次要的补充作用。一方面,他明白工商业是城邦达到自给自足的最便捷的途径;另一方面,他又看到了工商业的发展必将最终违背并超越原有的目的,伤风败俗,破坏现有的社会秩序,侵蚀城邦健康的肌体。

为了解决工商业发展带来的种种弊端,色诺芬积极地限制本邦公民从商,并严格限制从事工商业的人担任公职和获得公民权。但对外邦人的限制却远远不及对本邦公民限制的程度。相反,从增加雅典的收入出发,色诺芬极力提倡保护外邦人,鼓励他们从商。为了吸引外邦人更多地来雅典经商,色诺芬甚至提议:“对侨居雅典的外国人的利益予以照顾,让他们也参加骑兵队,从而增加我们国家的力量,使我们国家更为强大。”[12]这种鼓励保护外商的政策和色诺芬的本意并不矛盾。因为外邦人的工商业活动既繁荣了城邦经济,又避免了本邦公民从商堕落的恶果,可谓是一举两得。然而,色诺芬吸引外商的政策对于我们今天合理引进外资,开发国内资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总之,色诺芬自相矛盾的工商业思想具有如下两个特点:一为矛盾性。一方面他贬低商品经济的意义;但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承认工商业存在的必要性和积极作用。二为他对工商业抱有一种功利主义的态度,力图将工商业的发展控制在既能繁荣城邦经济,又不危害城邦现存秩序的限度内,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城邦大业。尽管如此,色诺芬关于工商业的思想仍有合理因素,值得我们继承和发展。

第四,和平的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政治上的稳定才能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对此,色诺芬有清醒的认识。他说:“要从全国征集到充裕的收入,必须有和平的环境,因为,在和平环境中呆得最久的国家一定最为繁荣,而且在一切国家中,雅典是天生最适宜于在和平环境里日趋繁荣的国家。的确,如果雅典处在和平状态,什么人会不渴望到这里来呢?那些拥有大量谷物、普通酒、甜酒、橄榄油和牲畜的人,以及凭借机巧和贷放款项谋利的人,谁不愿意到这里来呢?除了在雅典以外,还有什么地方能更好地达到他们的目的呢?”[13]色诺芬认为和平是增加收入的方法,同时又是恢复雅典昔日霸权的途径。因此他反对用战争来谋求霸权,认为和平比战争更为有利。他说:“当波斯入侵时,究竟是由于军事的力量,还是由于善于在希腊人之间斡旋,我们方能居于海军同盟之首,并成为希腊的财政管理人。此外,当我们的国家由于被认为行使权力过于横暴,被夺去它的霸权以后,我们不是由于放弃了侵略政策,重又为人民所拥戴吗?”[14]可见,色诺芬主张只有和平稳定的环境才能保证增加城邦的收入,才能抵御外敌入侵,重振雅典的霸权地位。他的这种认识对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我国仍有一定积极意义:稳定压倒一切,良好的和平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的环境,内乱频频,经济发展自然就会停滞,和平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先决条件。

第五,关于社会分工和社会财富的精辟论述在确定财富的意义时,色诺芬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财富是一个人能够从中得到利益的东西。如果一个人不懂得怎样用钱,于钱就要敬而远之,也不能把它列入财富之内了。”[15]“如果一个人懂得怎样利用朋友或仇敌,能从他们身上得到好处,这种朋友和仇敌对他来说也是财富。”[16]可见,色诺芬眼中的财富仅仅是那些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东西,如果不能从中受益,便不能算是财富。他的这种见解,表现了他市民阶级所固有的发财致富的功利主义思想。

在《居鲁士的教育》一文中,色诺芬还谈到了社会分工的问题。他说:“在小城市里,同一个人要制造床、门、犁、桌子,有时还要造房子,如果他能找到使他足以维持生活的主顾,他就很满意了。一个从事这么多种工作的人,是绝不可能把一切都做好的。但在大城市里,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许多买者,只从事一种手艺就足以维持生活。有时甚至不必从事整个手艺,一个人做男鞋,另一个人做女鞋。有时,一个人只靠缝皮鞋为生,另一个人靠切皮鞋的皮为生;有的人只裁衣,有的人只缝纫。从事最简单工作的人,无疑能最出色地完成这项工作,这是必然的。”[17]应该说,色诺芬关于社会分工的论述很肤浅,也不全面。然而,其论述的合理性是不容置疑并有一定价值的。对此,马克思是这样评价的,他说:“色诺芬在此只注意使用价值的品质,虽然他已经知道分工的程度是依存于市场范围。”[18]作为一位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家,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和奴隶制度是色诺芬思想的必然出发点。因此,在其《经济论》第十三章专门说明应该怎样对待奴隶。他强调“对于奴隶来说,适用于训练野兽的办法也同样是训练他们驯顺的很有效的办法。”[19]在《雅典的收入》中,他还建议由国家出钱购买一批奴隶,并把他们出租,以从事银矿的采掘,增加国家的收入。一定的社会制度都有与自己相适应的经济思想,色诺芬的经济思想就是奴隶主经济制度的直接反映。事实上,思想既决定于经济制度,同时,它本身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此,在从古至今的经济思想发展过程中,其间是有继承性的。

三、结论

古代希腊的文化对于欧洲文化曾经发生很大的影响,在经济思想方面,“由于希腊人有时也涉猎于这一领域,所以他们在这范围内也和他们在其他的领域一样,表现出同样的天才力与特殊性。所以他们的见解,在历史上成为近代科学的理论的出发点。”[20]当然,应该看到,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色诺芬的经济思想相对于今天的经济理论来说显得还很稚嫩,不系统、不全面,甚至不合理,但在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这些思想的出现已是难能可贵。从西方经济思想的发展史来看,色诺芬的筚路蓝缕之功,我们是不应低估的。因此,研究色诺芬的经济思想,对于我们研究经济思想史具有一定的意义。

【注释】

[1]色诺芬.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

[2]同上,第16页.

[3]马克思.资本主义以前各生产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2.

[4]色诺芬.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

[5]同上,第18页.

[6]色诺芬.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2.

[7]同上,第12页.

[8]同上,第69页.

[9]同上,第71页.

[10]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0.

[11]色诺芬.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2.

[12]同上,第68页.

[13]色诺芬.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77-78.

[14]同上,第78页.

[15]同上,第3页.

[16]色诺芬.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4.

[17]色诺芬.居鲁士的教育∥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05.

[18]马克思.资本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43.

[19]色诺芬.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44.

[20]恩格斯.反杜林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3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