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回顾新中国哲学事业的发展,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为党的理论事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建设中,在为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过程奠定意识形态基础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成为新中国政治发展史和社会发展史中重要的理论参数。继续丰富和发展这一体系,是社会主义改革时期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事业的历史使命。

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回顾新中国哲学事业的发展,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为党的理论事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建设中,在为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过程奠定意识形态基础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成为新中国政治发展史和社会发展史中重要的理论参数。

在当代中国,党将社会主义改革事业定位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革新和自我完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等体制方面的改革和建设的逐步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面前。要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在理论和观念上的自我更新和自我完善,必须呼唤马克思主义事业在作为党的理论事业建设和国家意识形态建设这两个方面的双重创新,前者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成熟,后者表现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孕育和发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事业的理论表达

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党在每一阶段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在国家层面就转化为经济社会政治等各个领域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党在一定时期形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在国家层面就转化为这一时期基本的政治和法律秩序[48],在社会主义中国,党的基本政治过程与国家的基本制度过程是一体两面,它们在政治上统一于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在理论上统一于党丰富、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事业。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在一定阶段形成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党在一定时期形成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在原理、思想和学说上的基本表现,是社会主义制度过程、政治过程和理论过程的三位一体,这一综合性的社会主义政治过程,在现实意义上是党的社会主义事业在制度和理论层次上的展开和抽象,在观念意义上是党的马克思主义事业在政治和制度层次上的演绎和表达。所以,在社会主义政治和制度过程中,党的理论事业和理论建设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时期,党的马克思主义事业就是党的社会主义事业在理论上的表达,在当代中国,这一理论事业的重大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9]。作为党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事业的理论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诸如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政治问题的回答,形成了党的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这标志着党在这些重大问题的认识上逐渐成熟:恢复和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党以马克思主义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理论前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是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建设和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等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上形成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前提,也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领域实现自我完善的理论前提。

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表达,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理论升华,是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事业的重大理论成果。继续丰富和发展这一体系,是社会主义改革时期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事业的历史使命。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观念表达

在社会主义中国,马克思主义不再作为一种单纯的思潮和理论而外在于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之外,而是成为这种制度体系的观念部分和思想组成,作为一种制度性或体制化的观念力量构成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理论过程[50]。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批判性的革命理论,它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种社会形态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换,即由与资本主义始终保持批判性距离的革命性理论转化为内在于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建设性观念,为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提供革命性或建设性的合法性证明,因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在基本观念上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理论上的正当性。例如,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必须由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与专政的政治辩证法,由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历史发展规律提供正当性的理论证明。所以,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整个时期,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安排相关联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念便上升到原理高度,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基本观念,为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提供正当性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设在这里就表现为基于基本原理的马克思主义的体系化,以这种体系化的马克思主义为基础,形成马克思主义性质的学科体系和知识建制以及社会主义性质的意识形态和观念体系。

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时期,形成体现时代精神和现实要求的具有当代性和中国化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51],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改革和建设时期自我革新和自我完善的理论需要。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一种在批判的基础上扬弃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具有革命性和先进性的社会形态,这一基本命题在马克思主义那里获得观念性的确证,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的根本性的制度体系都体现了这一原则精神。社会主义社会的进步性不仅表现在相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上,而且在更深层次上表现为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建设必须按照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原则,不断反思现实社会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进行自我革新和自我完善。在此期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设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念精神,不断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现实理论形态,并在一定阶段形成反映时代精神和现实要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这是社会主义建设在党的理论事业和国家意识形态建设上的根本要求。

所以,在社会主义改革时期,社会主义制度要真正实现自我革新和自我完善,就必须在党的理论建设和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高度孕育发展出当代性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理论和观念基础,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政治使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