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与目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与目标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作出的一项战略性决策,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密切相关。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议。2005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提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和我国目前所处的国内背景密切相关的。

第二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及前景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蓝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基本途径,是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是科学发展观在我国农村应用的实践载体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和意义

中国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产生有何背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作出的一项战略性决策,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密切相关。

一、国际背景

现代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全球化既是一种普遍趋势,又是重要的时代特征。中国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提出,也是顺应国际背景需要的结果。或者说,建设新农村,就是要符合国际社会发展的需要,顺应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和时代潮流。农村发展是这一过程和趋势的必然要求,传统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实质就是向现代化的转变。中国必须顺应这一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

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工业化有了一定发展基础之后都采取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战略。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现在已经跨入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因此,我国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性举措的实施正当其时。

二、国内背景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制定国民经济“二五”、“三五”计划时就提出过。当时,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低,广大农民的温饱还难以保障,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解决农民的穿衣吃饭和粮食需求问题,建设新农村就是要维持农村和全社会的稳定。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生产力获得了空前解放,农村各项事业都获得了飞速进步。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目标,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议。2005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提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和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

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和我国目前所处的国内背景密切相关的。

1.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的历史任务基本完成

改革开放以后,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逐渐缩小,农业支持工业主要表现为新的剪刀差。一是金融存贷剪刀差。目前,在农村吸收资金的正规金融机构很少在农村地区发放贷款,农村资金大部分流向城市。二是征地价格剪刀差。征地价格低,出售开发价格高。三是工资剪刀差。农民工与城市职工同工不同酬。据有关单位调查,农民工月平均工资与同类城镇职工相比差距较大,而且城市职工享受的福利待遇还未包括在内。事实表明,农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下降,2008年已降为11.3%,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的任务已基本完成。

2.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历史的机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必然要求。依据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参照国际经验,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正处在工农和城乡关系调整的转折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条件已经初步具备。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经过半个多世纪工业化的发展,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2000~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9%以上。我国GDP由89404亿元增长到300670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83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增长9.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3%,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1%。工业和城市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国家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8年已突破6万亿元。国家完全有条件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

3.城乡二元结构,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二元社会结构指的是一国内存在着两个在生活条件、生活方式、生活观念等方面完全不同质的相互独立运行的社会子系统。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特殊的国际环境下,选择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通过一系列制度化措施构建起城乡隔离的二元结构。受此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城市发展很快,农村发展滞后。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加快,但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也在扩大。首先,我国城市和乡村经济发展、生产力发展的差距扩大,突出反映在粮食生产滑坡和经济发展滞后上。其次,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就业保证上的差距也在扩大,突出表现为农民增收困难,农民贫困问题凸显,农村富余劳动力难以安排。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缺失。如果不加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差距将进一步扩大,会影响社会公平公正,影响社会和谐发展。[1]

4.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在步入重要的战略转变阶段

自2000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三农”工作理论、政策不断完善和创新,确立城乡统筹发展方略,提出“重中之重”战略思想,作出“两个趋向”重要论断,制定“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重要方针,形成了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中央出台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成为宏观调控的一大亮点。近几年,“三农”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传统农业出现了四大分化和演变:一是产业的分化,由传统的种养业向产前、产中和产后等产业部门演变,如农产品加工业的兴起;二是农业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分化,由原来主要集中在农业产中就业向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和非农产业多领域就业演变,如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三是农业经营方式的分化,由传统的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向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演变;四是农业就业者收入来源的分化,由原来单纯依靠种养业获得收入向同时从农业外部获得收入演变。可见,从农业农村的深刻变化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在进入战略转变阶段,必须创新发展模式。[2]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区域。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没有全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中国农民是世界上最好的农民,他们勤劳善良,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是最大、最广泛的社会和谐。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加快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

2.有利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农业经济,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素质,丰富农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鲜明特征,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

坚持“以人为本”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方针,立足于城乡全体居民,让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加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农村与城市统筹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联动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必将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可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载体。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与目标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所谓“新农村”就是指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的统一体。要达到因地制宜地建设各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信、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新型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中,具体包含如下含义:

1.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新农村

这里的生产首先表现为种植业的发展,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现有农田田块规整、农作便利,为现代种植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其次,也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竞争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完善道路、市政、公建等基础设施,配套通信、邮政、金融和职业教育等服务网络,为农民的外出务工、经商创造便利,为农村副业的发展搭建平台,为农民的多元化增收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只有发展生产,农民生活才能宽裕,只有农民生活宽裕,才能更好地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目的,发展生产是手段。

2.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是“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新农村

所谓“乡风文明”,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民,树立农村新风尚。新农民是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新风尚就是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村容整洁指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农村污水、垃圾治理等问题,改善农村生态、卫生环境,改善村容、村貌,对于退耕还林区,要把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与美化村民的生活环境和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要把适地适树(草)和美化农村风景结合起来。

3.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是“管理民主”的新农村

民主管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新农村的“管理民主”就是要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让农民参政议政,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同时,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要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村务管理民主化结合起来,尤其要提高村干部的民主意识、为人民服务意识,改善他们的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避免出现独断专行、欺压百姓和群体事件发生。要办好民众普遍关心的大事、事实。[3]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实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挥国家和农民两个积极性,以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中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

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特别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要切实保护好耕地,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装备水平,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加快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当前,还要做好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而返乡的农民工的就业与创业工作,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

2.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大力普及农村义务教育,保障农民能够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这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消除农村贫困落后状况的治本之策。要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3.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这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一个关键措施,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点任务。在农村较大规模地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农村落后的生产条件和农民的生活环境,而且能够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从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看,这有利于创造新的社会需求,消化已经和即将出现的水泥、钢材等产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从长远看,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和空间很大,将成为我国今后很长时期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4.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

一部分农民进城务工,这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客观需要,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对新农村建设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民打工的收入,已成为新农村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可以说,农民进城务工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沿海发达地区带动中西部地区的有效实现形式。大批农民外出务工,还有利于农村资源优化配置,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为农业逐步适度规模经营准备条件。这就是所谓“要想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用农民的话讲就是“走一户、活两户”。因此,要善待农民工,维护他们的权益,提高他们的素质,为他们的就业和生活创造良好条件和平等环境,引导那些在城市稳定就业、长期生活的农民逐渐完成由农民向工人、村民向市民的转变。

在当前金融危机环境下,我们还要做好返乡农民工就业与创业工作,要给返乡农民工创业与就业提供优惠的政策,进行创业与就业专门培训。

5.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规划先行

我国农村的落后状况是长期历史形成的,改变这种面貌也要经过一个历史过程,新农村建设要长期实施,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国农村地区广大,经济社会发展、自然地理条件、民族风俗传统等差异很大,新农村建设必须因地制宜,不可能一个模式。这就需要对每个县域的发展、乡镇的建设、村落的改造,制定出具体的建设规划,包括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民房设计及村镇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等,都要有长远的、总体的考虑,进行充分论证,这样才能防止走弯路,造成资源浪费。这也正是我国沿海一些农村几次大拆大建的一个教训。新农村规划要多姿多彩,要突出区域特色、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不能生搬硬套、机械效仿。小城镇规划设计建设要和区域的城市布局建设相衔接,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和通信要统筹考虑,这样才有利于将来实现城乡一体化。

6.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形成多元投入机制

我国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要进一步调整投资结构,继续增加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总量,拓宽资金的来源渠道,优化资金的投入方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引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尽快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的投入格局,尤其要把政府的资金支持同农民投工投劳结合起来。[4]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提出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新任务,具有科学的内涵,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工程。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也是多元化的,不能片面理解为是狭义的“村庄”建设,而是由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人文等因素构成的多位一体的综合目标。根据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包括以下五方面具体目标。

1.政治目标

政治目标,即经过较长时期的建设,实现管理民主、决策科学、组织健全、依法治村的目标,保持新农村建设的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

2.经济目标

经济目标,即经过不懈努力,在广大农村区域内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生活富足、全面小康的目标,保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持久的经济活力。

3.社会目标

社会目标,即经过长期奋斗,在广大农村真正实现安定有序、邻里和睦、民风淳朴、生活方式健康向上,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农村社会进步

4.环境目标

环境目标,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和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实现环境优美、村容整洁、人居改善、文明卫生之目标,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主义新农村。

5.人文目标

人文目标,即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在广大农村实现教育发展、科技普及、文化繁荣、农民素质提高的目标,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5]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原则与对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出发点,确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遵循原则和相关的政策建议。

一、建设重点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同志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世纪工程,要考虑农民的真实需求,重点要解决的不是政府给农民什么,而是要弄清楚农民需要什么。因此,新农村建设不能搞成政治运动,也不能搞成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由于中国新农村建设范围广、内容庞大、建设时期长,一定要有重点和阶段目标。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应该是为农民提供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他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1.为农民提供最基本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民的生存条件

新农村建设必须优先解决包括道路、安全饮水、燃料、用电、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同时改造中小学校舍、改造卫生所,并帮助农民改厕所、改厨房、改圈舍;另外在农村还要建设必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建设必需的垃圾处理场所。

2.为农民提供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初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加强义务教育、公共卫生、贫困救助、基本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解决农民家庭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等问题。

3.改善农业、农村生产条件,培育新的支撑产业,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所需要的基础设施,涉及国家食品安全问题,这部分建设内容国家和社会要承担较大的责任。同时,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不但能够缩小城乡差距,还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极大地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市场。

4.深化农村体制、机制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新农村建设不仅是硬件建设,也不仅是建房、架桥修路、通电、通水,而且还有软件建设。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深化农村改革,完善乡村治理结构,健全农村自治机制,加强农村法制建设,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大力推进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等农民自治组织的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制度保障。[6]

二、遵循原则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坚持以下四个原则。

1.要遵循规划为先的原则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坚持“五个统筹”的思路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规划。要立足本地实际,因地制宜,着眼长远目标,进行合理的村镇布局;要严格新农村的规划管理;村镇建设要以点带面,逐步推进,不能盲目提速和攀比。2.要遵循经济发展为重的原则

突出经济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先位置,增强农村综合经济实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

3.必须遵循统筹协调的原则

注意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建设协调发展问题,注意城乡统筹和一、二、三次产业之间的互动,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既要体现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又要体现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发展程度。

4.必须遵循可行性原则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及指标体系既要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从有利于国家进步,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高度来确立指标体系,同时也要立足本地实际,在指标体系的设置上,从本地实际出发,确立既体现新农村的一般要求又体现新农村的本地特色的指标体系。[7]

三、政策建议

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阶段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应该抓住完成该任务的主要方面,同时兼顾次要方面,大家齐心协力,有策献策,有力出力,将不同方面的力量集中到一点上,又快又好地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

1.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是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毋庸置疑,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最为迫切的要求和关键所在。因此,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培养出千千万万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新型农民。政府可以全面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加大对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力度,社会各界可以引导农民正确认识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使农民高度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加大对农民的免费技术培训力度是培养有技术的新型农民的关键。农民缺乏相应的技术,无论是搞种植、养殖,还是进城打工,他们的收入都低于有一技之长的人。农业科技人员要坚持走到田间地头,把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送到农民手里,手把手地教会他们;国家应建立专项资金用于对农民的技术培训,让他们能掌握一项致富的技术,尤其要加大对青年农民科技培训的力度;加大对外出打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和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潜力,加快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

2.统筹城乡发展

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奠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统筹城乡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和基本保障。政府要采取宏观调控手段,合理部署城乡再生产所需要的基本生产资料,调整国民收入再分配结构,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农村倾斜,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畅销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环境;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鼓励东西结合,制定有关东部发达地区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投资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免收农业税,从源头上降低农村生产成本,进一步严格控制与农业生产投入相关的各种工业产品的价格;加大政府对农村资金的投入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强农村自身的“造血”功能尤为重要。就目前来看,首先要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土地使用权依法流转的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其次要允许和鼓励农民组织起来,加大农村有组织化生产的力度,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有效地克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局限性,实现家庭经营和联合组织经营的优势互补,使农民享受到生产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平均利润。

新农村建设应该是与城市化同时进行的,因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在于减少农民,而新农村建设也应该是一个农民逐渐减少的过程,要进一步探讨减少农民的途径问题。

3.继承与发扬并重

促进乡村文明、村容整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中央把乡村文明、村容整洁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来,抓住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农村社会是个熟人社会,法律解决不了的问题有时通过亲朋好友就能够很好地解决。因此,继承并发扬农村淳朴乡风,建设农村精神文明是解决农村社会内部矛盾的重要途径,为农村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乡风文明是在“破”与“立”的过程中形成的。乡风文明建设,首先要破除目前部分农村出现的不良风气,重点要破除部分农民思想上存在的私利当头的个人主义和封建残余思想。乡风文明重在建设,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队、文艺演出队、科技宣传队等各种形式,加强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通过定标准、树典型,加强监督、奖惩分明等方法,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要继承并发扬或者重建并强化农村自身所拥有的文明传统,提倡尊老爱幼、妯娌和睦、邻里团结、不打架不骂人、爱护公物、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使农民在思想上树立“我要文明的自我约束意识,形成你文明,我文明,大家都文明,以社会公德来制约个人私欲,以文明乡风来增强村民和谐”。

4.促进民主管理

提高民主素质,促进民主参与、民主管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近年来,农民参政意识不断增强,他们用浅显的语言表达了对村务公开、村民自治、知情权、决策权的参与愿望。事实上,管理民主,就必须培养农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尤其是科学的参与意识。通过教育提高农民的民主素质,一要开展文化教育,提高他们对民主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二要开展民主参与的权利意识教育,使农民明白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树立民主参与、当家做主的权利意识,使农民具有民主主体的首要人格素质;三要开展自由、平等的民主观念教育,使农民强烈认识到自己利益、权利的主体性和不可侵犯性,树立较强的民主责任感;四要开展民主知识和民主科技教育,使农民了解民主活动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懂得民主活动的规则、程序和技能,从而有效地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8]

第四节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几个关系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新农村建设与奔小康的关系

一般来说,小康生活的界定类似于国际上通用的生活质量的含义,包括物质生活状况——食品、衣着、住房、交通等物质条件;生活环境状况——空气、交通、水质、绿化等方面;社会环境状况——社会秩序、生活安全感、社会道德风尚等内容。中国农业人口在世界上所占比例是居上的,所以说中国要实现全民的小康,很大程度取决于农民的小康。没有广大农民、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9]所以,新农村建设是奔小康的重大战略举措。

二、新农村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1.构建和谐社会的含义

有学者研究指出:现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就是社会各成员、群体、阶层、集团之间相处融洽、协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信任和帮助,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社会。[10]换言之,和谐社会就是一个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按照胡锦涛主席的论述,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笔者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使我国社会的每个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和权利,一切都依法行事;就是使我们社会的发展充分体现出公平和正义的原则;就是使人与人之间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就是使每个人的知识、劳动、创造和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发挥;就是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秩序良好;就是使人和自然的关系和谐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让富足的生活与优美的环境相得益彰。

2.农村社会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

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离不开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是我国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这一事业只有在安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中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并最终得以成功实现。全国的社会政治稳定主要取决于农村的稳定,因为我国基本上是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总人口的60%以上,农民是我国和谐社会稳定的坚实基础。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要有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全国的政治稳定取决于农村的稳定,全国的和谐取决于农村的和谐。邓小平同志说:“农村不稳定,整个局势就不稳定。”国家政治不稳定、农村不稳定,自然就没有什么和谐社会可言了。

3.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手段

新农村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准备必要的物质基础。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谐社会就是空中楼阁。新农村建设,首先是要使农村富足,摆脱贫困;其次才是在农村富足的基础上发展农村各项事业,使社会沿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如果农村社会还处于贫困的境地,那么谈论建设社会和谐问题,显然是可笑的。

新农村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稳定的社会结构。新农村建设是要使农村现代化,它既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升农村城镇化水平,从而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就业机会,也可以通过提高农民的素质,使他们向非农业职业人口转变,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使之成为真正的具有较高科技文化素质的现代农民,使农村劳动力有序地向城镇转移。

4.新农村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新农村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解放和发展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集中力量把农村经济搞上去,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我国农村现阶段虽然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还存在种种矛盾,但是农村的主要矛盾是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整个过程和其他社会生活方面。农村的主要矛盾解决了,其他各种矛盾也就能得到相应的解决,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问题就等于解决了一大半。

另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对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会起到非常有利的作用。在当代世界现代化浪潮中,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把发展作为根本的任务。所有的国家都在努力调整和完善自身的社会制度、结构和相应的体制,在社会各个领域进行程度不同的改革。但是,任何改革和发展都是一个较长时期的历史进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不需要任何条件的,和谐稳定的社会和政治环境就是首要条件。对我国来说,目前的新农村建设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归纳起来不外乎两个问题,即农村的改革和农村的发展。不论是农村的改革,还是农村的发展,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显得非常重要。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新农村建设无从谈起。改革需要和谐稳定,新农村建设也需要和谐稳定。新农村建设要取得实际性成果,只有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实现。“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这是我们付出了代价才取得的共识……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多么好的规划、方案都将难以实现。”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概念虽然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但是真正把它当成一个重要任务和战略决策来认真对待并实施的,却是国家正式颁布《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之后的事情。新农村建设虽然可以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如韩国的经验,但我国毕竟是与韩国在历史、文化、国情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的国家。而且,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是不可能取得巨大成就的。

三、新农村建设与实施城乡统筹的关系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的全面、协调、平衡、可持续的发展观,其中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了“五个统筹”之首,是“五个统筹”发展观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其他各个方面统筹发展的有力保障,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城乡二元结构与非均衡发展,是我国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重大障碍与瓶颈。能否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关乎社会的稳定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社会公平与正义落实与否的重要体现。因此,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努力践行先富带后富的发展思想,以城带乡,以工带农,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宏伟目标的重要路径选择。

统筹城乡,主要任务就在于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非均衡性,实现协调性的发展。一方面,在城乡经济普遍增长,市民与农民生活水平共同提高的同时,承认城乡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的不平衡,允许和鼓励城市继续发挥和利用自身优势,在公平竞争中率先发展并注重对农村发挥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另一方面,还应有区别、有重点和有选择地将有限的资源投向城乡优势地区,以期实现高效益产出并利用其扩散效应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11]在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的发展战略基础上,我国条件成熟的城市地区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上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而与此相应,我国“三农”问题日益严重。作为农业大国,我国13亿人口有8亿在农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为了制约整个社会发展的瓶颈。因此,以协调发展为核心,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城乡和谐发展,是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首要任务。

统筹城乡发展是适应社会矛盾变化的客观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在后农业税时代,我国社会面临着日益突出的两大矛盾:一是经济增长与发展不平衡、资源和环境约束的矛盾;二是广大社会成员的公共服务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不到位、公共产品供给短缺的矛盾。这两个矛盾在农村尤其尖锐。因此,适应社会矛盾的变化,需要进一步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使农民致富,必须着力于新农村之“新”并找准统筹城乡的着力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全面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之“新”,就新在城乡统筹、城乡互动、城乡和谐。统筹城乡具有以下几个着力点:一是统筹规划,即各级政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绘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的城乡建设蓝图,提出能够体现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入、强化农村公共服务的力度、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速度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二是统筹城乡市场体系建设,即通过推进土地制度、户籍限制、城镇住房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平竞争的要素市场体系。三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即通过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和农民的生活条件,消除和防止农村成为城市污染物的流入等现象的发生。四是统筹城乡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事业发展,即通过提高财政投入、在农村实行真正的义务教育、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等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减少并最终消除城乡在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上的差距。五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即通过解决进城农民工等弱势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以及为农村中的困难群众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等政策和措施,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我们必须着力于新农村之“新”,在充分认识和把握统筹城乡着力点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统筹城乡发展,用政策带动农村发展,协调城乡发展步伐,建立资源互补机制,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机制,尽快缩小城乡间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这不仅是在邓小平同志社会公平理论指导下的城乡科学发展道路,更是实现现代社会公平与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四、新农村建设与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就业的关系

目前全国大约有1.2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有近500万农民工利用在外学到的管理和技术积累的经验和资金回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创办工商企业,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总数占全国乡镇企业总数的20%。尽管目前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的人数不算多,但这些人能量大、创新精神强,代表着发展的方向,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断扩大,正日益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12]

返乡农民工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他们必将发挥着重要作用。

1.有助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改变农村比较单一的种植结构

农民要想脱贫致富,过上小康生活,仅仅依赖种植业根本无法达到目的,农村经济结构必须进行调整。但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农民们首先还是要保证有饭吃,在人均耕地较少的地方尤其如此。在有限的土地资源面前,他们还是先要种足全家人生活所需的粮食作物,然后才能谈得上种植结构调整。而今返乡农民工所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则是主动的、积极的。返乡农民工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发生了职业转换,他们从事的行业五花八门,有养殖、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由于有打工的经历,思想比较开放,观念有所转变,视野比较开阔,他们深知在农村仅靠种植业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更谈不上走向富裕,因此他们积极、主动地从事经济结构调整,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在他们的示范和带动下,未曾外出打工的一些农民也会受其影响而转向非农产业。这无疑会以很低的成本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促使农村原来比较单一的种植结构的改变。

2.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同城市职工收入增长相比,幅度要小得多,显得比较缓慢。

从农产品市场形势看,价格出现继续走低的趋势,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大幅上扬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从整体上看,农民增加收入不可能把希望寄托在农产品上,而应该把希望放在非农产业的发展上。

返乡农民工创业,顺应了这个发展方向,大部分创业者从事的都是非农产业或养殖业。发展非农产业和养殖业,同单纯的种植业相比较,其含金量肯定要高于后者,它给农民带来的效益是比较高的,是单纯的农业生产从事者所不能比拟的。

3.有利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替政府分忧解难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分流中,就地利用无疑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途径。返乡农民工创业,正顺应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利用,返乡农民工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利用中是一个新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他们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利用中发挥着示范和带头作用,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利用的骨干力量。返乡农民工创业吸纳了一些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所创企业的发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人数会不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替政府分忧解难的作用。

4.有利于释放个人潜能,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首先,返乡农民工在创业的过程中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这迫使他们去学习新的文化知识和科技知识,而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其次,面对创业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创业者必须要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其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与实施能力会得到综合提高。再次,返乡农民工在创业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市场风雨的洗礼,面对日益激烈、十分残酷的市场竞争,其间有成功的辉煌,也必然有失败的经历。这些经验和教训对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来说无疑是一笔极其重要的财富,让他们受益匪浅。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会使他们自身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从实践中增长才干。

发展农村经济是基层政府的一个重要任务。对此,基层政府年年有规划,但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他们大都没有把返乡农民工创业列入当地政府发展经济的规划之中,这是一件令人非常遗憾的事情。要把返乡农民工创业列入规划之中,就必须做到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情况的底子较清,心中有数;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创业农民工代表座谈会,了解其所思所想,听取其意见建议,加强沟通并就反映的问题同有关方面进行协调,帮助解决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困难;把农民工创业纳入统一规划并提出具体方案,以供乡(镇)政府决策时参考。

【注释】

[1]邱家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难点及对策[J].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73-76.

[2]吴敬秋,周峰.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1):9-11.

[3]高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与思考[J].小城镇建设,2005(11):36.

[4]赵勇.论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辩证统一[J].理论前沿,2006(10):5-8.

[5]李翔.保持农村党员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恩施州党校学报,2006(1):21-22.

[6]马晓河.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满足农民需要[J].人民论坛,2006(6):44.

[7]王雪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原则和基本思路[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6(4):45-46.

[8]刘翠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J].农业经济,2009(2):32.

[9]刘尊林.发展现代农业的几点认识[J].理论导报,2007(7):24-26.

[10]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38-239.

[11]姜作培.中国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战略选择[J].求索,2004(2):4-8.

[12]李燕珍.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农村发展[J].云南农业,2008(1):4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